山东省济南市2020届高三下学期4月模拟考试语文试题

上传人:雨水 文档编号:145906433 上传时间:2020-09-24 格式:PDF 页数:11 大小:54.2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山东省济南市2020届高三下学期4月模拟考试语文试题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山东省济南市2020届高三下学期4月模拟考试语文试题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山东省济南市2020届高三下学期4月模拟考试语文试题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亲,该文档总共1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山东省济南市2020届高三下学期4月模拟考试语文试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山东省济南市2020届高三下学期4月模拟考试语文试题(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20 年高三模拟考试 语文试题 注意事项 : 1. 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号和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 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 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用0.5 毫米的黑色签字笔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 试卷上无效。 3. 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35 分) (一)现代文阅读I (本题共5小题, 19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 题。 材料一 : 我们应该把焦点放在人类会话的形式上。我形象地使用“会话”这个词,并不仅仅指语言,同时也指 一切使某个文化中的人民得以交

2、流信息的技巧和技术。在这样的意义上,整个文化就是一次会话,或者更 准确地说,是以不同象征方式展开的多次会话的组合。信息内容在缺乏媒介的世界里是不能存在的。我并 不是说,火灾战争这些从来没有在这个世界的任何地方发生过,我想说的是,如果没有用来宣传它们的技 术,人们就无法了解,无法将这一切纳入自己的日常生活,这些信息就不能作为文化的内容而存在。马歇 尔麦克卢汉有一句著名的警句“媒介即信息”。他认为,深入一种文化最有效的途径是了解这种文化用 于会话的工具。语言无愧为一种原始而不可或缺的媒介,它使我们成为人,保持人的特点,事实上还定义 了人的含义。但这并不是说,除了语言之外没有任何其他媒介,人们还能够

3、同样方便地以另一种方式讲述 同样的事情。虽然文化多是语言的产物,但是每一种媒介都会对它进行再创造从绘画到象形符号,从 字母到电视。和语言一样,每一种媒介都为思考、表达思想和抒发情感的方式提供了新的定位,从而创造 出独特的话语符号。这就是麦克卢汉所说的“媒介即信息”。 摘编自尼尔波兹曼娱乐至死 材料二 : 最深的恐惧是对未知的恐惧,面对新型冠状病毒这一全然陌生的敌人,阅读新闻,成为一个公民在如 此灾难面前,保持知情、消解恐慌、积极防护最简单最有效的办法。这场灾难影响多维复杂,涉及多个专 业领域,在撬动事实时,媒体选择让谁发声,成为了一个值得研究的问题。RUC新闻坊对2286 篇相关报道 做了全面

4、的观察、分析,有以下发现: 一、疫情前期媒体发声受限,导致预警滞后。学界普遍认为,健康传播的透明公开能帮助公众正确认 知公共卫生事件,遏制谣言或错误信息的流传,避免社会恐慌,建立切实可行的防范机制。官方公开信息 的不及时、不完善,极易造成媒体对疫情严重性的误判和报道的迟滞,不能起到有效预警。 二、 “人”在信源中的地位上升。随着疫情扩散,媒体消息来源更加多元,出现下沉的趋势,“人”的 地位受到重视。新京报、中国青年报等多家媒体发布征文,给有切身体会的“风暴中心”的人提供了发声 的平台。他们作为历史的见证者,更主动地参与到内容生产之中,大大丰富了报道的体裁和主题,提供了 多元的视角,为历史留下更

5、为鲜活的底稿。 三、越靠近现场,情感倾向越强烈。在19 项编码的消息来源中,记者观察、一线医务人员、患者及 其家属、普通市民、网民、其他公众人物、医疗机构作为信源的稿件与其他信源的稿件相比,因为融入了 更多的切身经历,具有更鲜明的情感倾向。 四、报道倾向总体呈中性,党媒更偏正面。三类媒体中, 党媒的报道更偏正面,从疫情中寻找正能量, 对疫情中的做法、成绩进行肯定,是整块抗疫情绪版图中情感色彩最鲜亮的模块。相比之下,市场化媒体 和自媒体正面报道比负面报道少。市场类媒体中立报道比例最高,接近90。自媒体负面倾向的报道接近 正面的 2 倍。说明这两类媒体更多地着力于对疫情中存在的问题的揭示、质疑和反

6、思。 数据说明 1. 为了对比不同性质媒体的报道差异,选取了新华社、人民日报、中国青年报、中国新闻周刊(隶属 中新社)、健康报(国家卫健委旗下报纸)5 家媒体作为党媒样本,财新、界面新闻、澎湃新闻、三联生活 周刊、人物、第一财经6 家媒体作为市场化媒体样本,丁香园、八点健闻作为垂直领域权威自媒体样本。 (编者注 : 有专家认为,从广义上看,我国境内所有公开发行的媒体都可以算是党媒,本研究中采用的是 狭义的“党媒”概念,即本研究中的“党媒”相对“市场化媒体”偏机关报刊性质,后者对前者偏市场化 运营。) 2. 为了对比湖北当地媒体和其他媒体地区报道的区别,选择了湖北、广东、北京三地做比较,并将长

7、江日报、楚天都市报、广州日报、南方都市报、新京报、北京青年报6 家地方级媒体作为分析对象。北京 和广东都曾属SARS 疫区,且是目前为止防控疫情扩散压力较大的地区。 3. 在具体样本选取上,本研究以电子版报纸及官方微信公众号作为主要样本收集来源,过滤掉直接转 载、无信源标注的简单网络信息整合等非原创报道。 (摘编自人大新闻系RUC新闻坊 2286 篇肺炎报道观察: 谁在新闻里发声? 材料三 : 我们需要培养这样的一批媒介使用者,他们能够时刻警醒:所有经过媒介传播的内容都是高度选择和 组织的结果;能够冷静选择,拒绝诱惑;能够超然于信息文本之外,多方求证,不盲从盲信。个人媒体崛 起,数字化技术、交

8、互技术对大众的媒介素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传统媒体时代会看、会读乃至会批判这 些媒介素养已经不能适应新的传播技术,因为传播者与受传者之间的界限已经含混不清,以往的“受众” 成为匿名的“无冕之王”,他们不仅仅要求具备信息接受技能,还要懂得如何利用这种技能传播自己的声 音和思想;对新传播技术的掌握,并不意味着技术就能发生正向的效应,新媒介素养应将理性交往作为一 种基本素养普及至每一个公民,使这些可能的新媒介使用者具备一种平和的心态、冷静的态度、批判的视 角和容纳异见的胸怀回归理性的讨论。 (摘编自茵必峰、陈夏蕊等的相关文章) 1. 下列说法中,不可以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一主要观点的一项是(3 分) A

9、.古时军事防御,通常建有烽火台。遇有敌情发生,则白天施烟夜间点火台台相连,传递消息。 B东汉末年,孙权、刘备联军在赤壁以少胜多、以弱胜强,大破曹操军队,奠定了三国鼎立的基础。 C“一片甲骨惊天下”,甲骨文是目前我国发现最早的较成熟的文字,它的发现改写了中国的历史。 D.民国期间,电报盛行,张兆和与沈从文的婚事得到张父同意后,张兆和二姐给沈从文发电报“允”。 2.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 尼尔波兹曼认为语言媒介原始而不可或缺,但也有丰富多样的媒介创造出和语言不同的独特话语符 号。 B.RUC新闻工作坊分析了不同性质的媒体表现差异、灾难报道出现的新变化等,目的

10、是寻找“谁在新闻里 发声”。 C.新京报、中国青年报等媒体发布征文,向“风暴中心”的人征稿,这是“人在信源中的地位上升的最主 要原因。 D.市场类媒体中立报道占比高,自媒体负面倾向报道多,说明在质疑反思等方面,自媒体比市场类媒体做 得更好。 3. 根据材料二和材料三,下面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官方公开信息不及时,不完善,造成疫情前期媒体发声受限,预警滞后,可见“造成恐慌的不是真相, 而是真相的缺席”。 B.“一线”信源的稿件能关注个体的切身经历和情感,可见,新闻工作者正努力通过 脚力”的勤快深入, 以普通人为报道的主角。 C. 新媒介素养要求使用者能正确认知媒介,利用媒介解决问题,

11、同时能冷静选择。如: 网民为弄明白“双 盲测试”,点开医学论文。 D. 新媒介素养要求使用者学会利用新媒介理性发声。如: 小学生因为“钉钉在线课堂”功能太强大,太好 用,给予一星差评! 4.RUC新闻坊是怎样增强这篇“新闻观察”结论的说服力的?请根据材料二简要概括。(4 分) 5. “传统媒体时代会看、会读乃至会批判这些媒介素养已经不能适应新的传播技术”,你同意这种说法 吗?请根据上面相关材料阐明你的观点和理由。(6 分) (二)现代文阅读(本题共4 小题, 16 分) 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69 题。 边界望乡 洛夫 说着说着 我们就到了落马洲 雾正升起,我们在茫然中勒马四顾 手掌开始生汗 望

12、远镜中扩大数十倍的乡愁 乱如风中的散发 当距离调整到令人心跳的程度 一座远山迎面飞来 把我撞成了 严重的内伤 病了病了 病得象山坡上那丛凋残的杜鹃 只剩下唯一的一朵 蹲在那块“禁止越界”的告示牌后面 咯血。而这时 一只白鹭从水田中惊起 飞越深圳 又猛然折了回来 而这时,鹧鸪以火发音 那冒烟的啼声 一句句 穿透异地三月的春寒 我被烧得双目尽赤,血脉贲张 你却竖起外衣的领子,回头问我 冷,还是 不冷? 惊蛰之后是春分 清明时节该不远了 我居然也听懂了广东的乡音 当雨水把莽莽大地 译成青色的语言 喏!你说,福田村再过去就是水围 故国的泥土,伸手可及 但我抓回来的仍是一掌冷雾 后记 : 1979 年

13、3 月中旬应邀访港,十六日上午余光中兄亲自开车陪我参观落马洲之边界,当时轻雾氤 氲,望远镜中的故国山河隐约可见,而耳边正响起数十年未闻的鹧鸪啼叫,声声扣人心弦,所谓“近乡情 怯”,大概就是我当时的心境吧。 注: 洛夫,台湾诗人。 6. 下列对本诗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手掌开始生汗”传达的是一种紧张的情绪,表达的是渴望看见却又害怕看见的心态 B.白鹭“飞越深圳/又猛然折了回来”写出了诗人渴望飞到故国而不得的无可奈何的哀痛。 C“惊蛰之后是春分”借传统节令,在时空和心理距离上营造出“伸手可及”的家乡氛围。 D.“福田村再过去就是水围”一步步逼近故国的泥土,表明游子的故乡便

14、是广袤的祖国大地。 7. 下列对本诗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说着说着”四个字,平平而起淡淡引入,却与后面强烈的情感形成一种情感上的跌宕起伏,体现了抒 情节奏的控制。 B.“鹧鸪以火发音/那冒烟的啼声”运用通感,化视觉于听觉和触觉,使得原本抽象的思乡之情多维度、 立体式地传达出来。 C同行者“竖起外衣的领子”与诗人“被烧得双目尽赤,血脉贲张”形成对比,突出了诗人望乡的情之深, 思乡的意之切。 D.“一掌冷雾”与开头的“雾正升起”相呼应,一首诗, 以“雾”起, 以“雾”终, 既烘托了全诗的氛围, 又形成情绪的回环。 8. “当距离调整到令人心跳的程度”中的“距离”如何理解

15、?(4 分) 9. 洛夫说“慎选语言,并进而将其锤炼成精粹而鲜活的意象”诗人是如何使其意象精粹而鲜活的?请结合 诗中两处画线的诗句简要分析。(6 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35 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 小题, 20 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 题。 季布者,楚人也。为气任侠,有名于楚。项籍使将兵,数窘汉王。及项羽灭,高祖购求布千金,敢有 舍匿,罪及三族 。季布匿濮阳周氏。周氏曰 : “汉购将军急,迹且至臣家,将军能听臣,臣敢献计;即不 能,愿先自到。”季布许之。乃髡钳 季布,衣褐衣,置广柳车中,并与其家僮数十人,之鲁朱家所卖之。 朱家心知是季布,乃买而置之田。朱家乃乘轺车之洛

16、阳,见汝阴侯滕公。滕公留朱家饮数日。因谓滕公 曰: “季布何大罪,而上求之急也?”滕公曰: “布数为项羽窘上,上怨之,故必欲得之。”朱家曰: “君 视季布何如人也?”曰 : “贤者也。”朱家曰 : “臣各为其主用,季布为项籍用,职耳。项氏臣可尽诛邪? 今上始得天下,独以己之私怨求一人,何示天下之不广也!且以季布之贤而汉求之急如此,此不北走胡即 南走越耳。夫忌壮士以资敌国,此伍子胥所以鞭荆平王之墓也。君何不从容为上言邪?”汝阴侯滕公心知 朱家大侠,意季布匿其所,乃许曰: “诺。”待间,果言如朱家指。上乃赦季布。当是时,诸公皆多季布 能摧刚为柔,朱家亦以此名闻当世。季布召见,谢,上拜为郎中 。楚人曹丘生辩士数招权顾金钱事贵人赵 同等与窦长君善季布闻之寄书谏窦长君曰吾闻曹丘生非长者勿与通及曹丘生归,欲得书请季布。窦长君 曰: “季将军不说足下,足下无往。”固请书,遂行。使人先发书,季布果大怒,待曹丘。曹丘至,即揖季 布曰: “楚人谚曰 得黄金百, 不如得季布一诺,足下何以得此声于梁楚间哉?且仆楚人,足下亦楚人也。 仆游扬足下之名于天下,顾不重邪?何足下距仆之深也!”季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