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定要让孩子知道的传统文化故事

上传人:凹** 文档编号:145905630 上传时间:2020-09-24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13.8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一定要让孩子知道的传统文化故事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一定要让孩子知道的传统文化故事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一定要让孩子知道的传统文化故事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一定要让孩子知道的传统文化故事》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定要让孩子知道的传统文化故事(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一定要让孩子知道的传统文化故事这些一定要让孩子知道的传统文化故事,您了解的有几个?小编整理了一定要让孩子知道的传统文化故事,希望能帮助到您。一定要让孩子知道的传统文化故事1、孔母授学与孟母教子相比,孔母虽然少了些经典的范例,但是作为一个年轻守寡的女人,能够择良定居、亲临授教、外傅佳堂,成就了中国最伟大的教育家、思想家。一代圣人的身后,我们依然可以说,是因为站着一位伟大的母亲。2、孟母三迁三字经里说:昔孟母,择邻处。孟母三迁便出自于此。战国时期的大思想家孟子从小丧父,全靠母亲倪氏一人日夜纺纱织布,挑起生活重担。为了让孟子拥有一个真正好的教育环境,选择良好的环境,孟母煞费苦心,曾两迁三地。3、徐母

2、大义三国时期,曹操为纳徐庶为己用,故挟持徐母写信将其召回,徐母不允,大骂曹操奸恶;拿起砚台,砸向曹操,曹操激怒,欲杀徐母,被谋士程昱劝止,他们用计假冒徐母字迹,写信将孝子徐庶骗回。徐母见儿子被骗,责骂儿子不聪,自尽而死。徐庶之母大义凛然,嫉恶如仇,千载之下,谁不为之动容!4、陶母退鱼晋代名臣陶侃,少年时丧父,家境清贫,与母亲湛氏相依为命。一次在食用官府的腌鱼时,陶侃念起贫寒中的母亲,于是派人给母亲送去一罐腌制好的鱼。不料陶母湛氏非但不受,还将陶罐封上退回,并附信责备说:汝为吏,以官物遗我,非惟不能益吾,乃以增吾忧矣。;陶侃见状十分愧疚。就此一生严守母训,为官清正廉洁。后朝廷对他委以重任,並封他

3、为长沙郡公。5、欧母画荻北宋文学家欧阳修4岁的时候,其父欧阳观去世。家里非常穷,常常是吃了上顿,没下顿。他到了入学年龄,母亲满足他读书写字的愿望。在冬天的夜里,将炉灰洒在雪地上,借着微亮的月光,用荻草杆当笔,在雪地上一笔一笔地教欧阳修写字、认字,并四处为他借书。在母亲的教育帮助下,欧阳修得以博览群书,后来成为大学问家。6、岳母刺字南宋时候天下大乱,金兵在边境不断骚扰且准备向南攻打宋,察觉这一情况南宋政府在全国范围内进行征兵以抗击金的侵犯。在河南老家的岳飞听到这个消息便在第一时间内收拾好东西准备参军。在临行前一晚岳母在岳飞背上刺下精忠报国;四个字,以期岳飞日后能够为国竭尽忠诚。传统文化中的好故事

4、1虞舜大孝,竭力于田。象鸟相助,孝感动天。;虞舜就是五帝之一的帝舜,虞舜耕田的故事被列为历代孝行故事之首。在他年少时,父亲、继母和弟弟几次三番加害于他,但他依然孝顺父母、慈爱弟弟,这份大孝最终感动天地,连大象和小鸟都帮助他种田,尧帝得知后选他为继承人。孟子称赞他说:舜何人也?予何人也?有为者,亦若是!;人若有所作为,那么这有为的人就像是舜一样的人了。孝是一切道德和爱心的根源,是做人的基本要求,成为一个真正的孝子,就能有所作为的人。中国二十四孝图之孝感动天2负米;二字现在常被用来表示外出赚钱以赡养父母,其实源自春秋时期仲由负米的典故。春秋鲁国的仲由是一个孝顺的人,家中贫困,但尽心尽力侍奉双亲,听

5、说百里之外的粮价较低,便不计千辛万苦赶往那买米,再不分昼夜地扛着回家,为父母做饭。后来仲由得到国君重用,父母却死了,他时常感叹:为亲负米,不可复得也。;孝无贵贱之分,尽孝不用物质衡量,一家人幸福,靠的是每个人无怨无悔的付出,才得圆满。修己以安人,修身以齐家。中国二十四孝图之负米奉亲3春秋时期的鲁国还有一位孝子闵损,生母过世父亲续弦,后母因偏爱自己的儿子常常虐待他,但面对后母的刁难,闵损依然听话顺从。在一个冬天,父亲发现闵损的棉衣是后母用芦苇絮缝制的,要休掉后母时,闵损却说母在一子寒,母去三子单;。这句话感动了父亲,也感动了他的后母,自此以后,后母成为了慈母,像对待亲生儿子一样照顾他。闵损以德报

6、怨的孝心与孝行,使两个弟弟没有失去亲娘,转变了后母的态度。后来他成为了孔子的弟子,在孔门中以德行与颜渊并称。孔子听闻他以前的事迹,不禁赞美他的孝心:孝哉闵子骞!人不间于其父母昆弟之言。;这样至诚的孝心正是爱人之心,用孝心做事待人,终能成就一番事业。中国二十四孝图之芦衣顺母孝德精神源远流长,在传统文化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帝王以孝治天下,做人则以孝为根本,一个孝;可以说贯穿整个中华民族的历史,那么究竟什么才是孝呢?孝,中华传统美德之首,自古有百善孝为先;的说法。小到能够顺承亲意,构筑幸福美满的家庭,大到生活周遭的人、事、物,消融冲突对立,缔造和谐的社会。诗经有云:成王之孚,下土之式。永言孝思,孝思维则。周成王之所以令百姓信服,便在于他以孝治天下。孟子说:不得乎亲,不可以为人,不顺乎亲,不可以为子。孩子不孝顺父母,便丧失了做为人和子女的本分。相关文章:1.传统文化经典故事精选2.中华传统文化故事及人生感悟3.短篇传统文化故事4.有关传统文化的例子有哪些5.传统文化小学生演讲稿五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活动策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