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作文素材总是离不开李白、杜甫-

上传人:凹** 文档编号:145905514 上传时间:2020-09-24 格式:DOCX 页数:2 大小:12.6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为什么作文素材总是离不开李白、杜甫-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为什么作文素材总是离不开李白、杜甫-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为什么作文素材总是离不开李白、杜甫-》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为什么作文素材总是离不开李白、杜甫-(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为什么作文素材总是离不开李白、杜甫?写作素材有很多,一篇精彩的好文章需要作者丰富的写作知识来填充,那么什么才是好素材呢。下面就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文章,希望能帮助到大家!为什么作文素材总是离不开李白、杜甫?同学们写作文的时候经常要运用素材来说明事理,提供例证。用恰当而新颖的作文素材,可以为行文增色不少。然而到了考场实战的时候,学生一提起笔来,脑海中往往出现的素材都是常用的几个,而且视角单一没有新颖性。如何选择和运用作文素材,是亟待解决的问题。在各种高考参考书类型中, 作文材料;的相关参考书市场需求最为火爆。60个素材击破高考作文;、记住50个小故事,让你的素材不再陈旧;等书目比比皆是。同学们看了

2、很多新例子,可是到了考场上,同学们一提起笔来,脑海中永远浮现出三个不变的身影:李白、杜甫和苏东坡!为什么同学们看了、记了不少名言警句,但到考场上依然是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为什么看到的东西无法应用在作文写作中?1. 深入理解素材,从熟知情节原有中发现新主题我们看素材,往往只关注情节,而真正需要看到的是主题(而且是细分的主题,而不是宽泛的论述)。举个常见的材料:失了一颗铁钉,丢了一只马蹄铁;丢了一只马蹄铁,折了一匹战马;折了一匹战马,损失一位将军;损失一位将军,输了一场战争;输了一场战争,亡了一个帝国。当看到这个英国大帝理查三世的悲剧故事,我们应该记住什么呢?是铁钉、马蹄街、将军或国家吗?不

3、是,我们要记住它背后的、警策之意。现在的作文书倒是提到了这一点,但往往以细节决定成败;作结,这就产生了一个问题:难道只有写细节决定成败;才能用这个材料吗?肯定不是,因为现在绝不会有作文像十年前一样让你泛泛地论述一句正确的废话。在新时代,同学们要更深刻地理解素材。比如此材料,完全可以想到帝国的衰亡绝不只在于铁钉。铁钉只是一种表征,但我们还要看到更多;,而以绝不只是一颗铁钉;入手,讨论衰朽时代的千疮百孔以及救世启示之道;或是从铁钉作为基础;、准备工作;的意义出发,讲述基础;与高楼;的复杂关系上面两个思路,有人会理解为反向立意,或是求变求新,然而在我看来,他们都是对细节决定成败;这一大主题的细分与变

4、奏。时代呼唤立意更精准,还要新颖的作文。在一味求新可能崩盘的风险下,从素材中把握常见主题的变奏与细化是更好的角度。2. 转换论述角度,全面利用已有素材素材本身是具有适用的丰富性的,即一个材料不一定只适用于一个主题。我们不能指望孩子背100个例子去应对100个主题,万一考了第101个,那孩子不就白忙活了吗!因此,学生更应该学习一种调换论说角度的方法,使一个材料能自如地符合任意一个主题。具体方法是,同学们应当重点把握一到两个作家,构成对他们尽可能深入丰满的理解,使得这个黄金素材;可以覆盖高中常见的一切主题。例如,阅读史铁生精选的小说与散文,就能以对史铁生先生的叙述覆盖所有主题。理想与现实、有用与无用、天分与努力、勇气与恐惧、物质与精神、平凡与伟大他们都在这座巨人身上有所体现。重要的是我们怎么讲述材料,而不是材料本身。通过主动训练语言概括和话语转换的能力,同学们可以逐渐有意识地从不同视角观照、描绘同一人物,最终脱胎换骨,自如地书写出这一人物生命的不同侧面。从此,你的作文素材将不再止于单一的李白、杜甫和苏东坡;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活动策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