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电子版学习资料(2020年整理).pdf

上传人:摩西的****12 文档编号:145905505 上传时间:2020-09-24 格式:PDF 页数:49 大小:930.7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电子版学习资料(2020年整理).pdf_第1页
第1页 / 共49页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电子版学习资料(2020年整理).pdf_第2页
第2页 / 共49页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电子版学习资料(2020年整理).pdf_第3页
第3页 / 共49页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电子版学习资料(2020年整理).pdf_第4页
第4页 / 共49页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电子版学习资料(2020年整理).pdf_第5页
第5页 / 共4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电子版学习资料(2020年整理).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电子版学习资料(2020年整理).pdf(4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 导 论 教学基本要求 1认识和把握当代中国的主题。 2掌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问题和主要内容。 3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巨大成就和基本要求。 4了解学习本课程的目的、意义和方法。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当代中国的主题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对近代以来中国人民争取民族独立、 人民解放和实现国家富强、 人民富裕伟大事业的继承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当代中国的主题。在当代中国,只有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才能完成当代中 国的历史任务,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1.当代中国的历史任务

2、认识当代中国的历史任务,必须回望过去中国所走过的道路。中华民族是一个伟大的民族, 曾经创造了辉煌灿烂的历史和文化。数千年来,中国虽然历尽沧桑,其历史文化却始终绵延 发展、传承不绝。近代以来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国家备受帝国主义列强掠夺 欺凌,人民备受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剥削压迫。实现民族独立、人民解放 和国家富强、人民富裕,成为近代以来中华民族始终面临的两大历史任务。完成这两大历史 任务,直接关系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中国共产党担当起了完成两大历史任务的责任,这集中体现为党紧紧依靠人民完成和推 进了三件大事:一是完成了新民主主义革命,建立了新中国,实现了民族独立、人民解

3、放; 二是完成了社会主义革命,确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三是进行了改革开放新的伟大革命, 开创、坚持、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三件大事,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 的前途命运,不可逆转地结束了近代以后中国内忧外患、积贫积弱的悲惨命运,不可逆转地 开启了中华民族不断发展壮大、走向伟大复兴的历史进军,使具有 5 000 多年文明历史的中 国面貌焕然一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展现出前所未有的光明前景。 这三件大事把近代以来中华民族面临的两大历史任务连接起来,把历史中国和当代中国 连接起来。 当代中国的历史任务, 就是要在此基础上继续书写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辉煌篇章。 认识当代中国的历史任务,必须把握

4、两大历史任务之间的关系。民族独立、人民解放, 是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富裕的历史前提,只有实现这一历史任务,才能为当代中国的发展进 步扫淸障碍、创造条件。 实现国家富强、 人民富裕,是实现民族独立、人民解放的根本目的, 也是保证国家强大、维护民族尊严的重要物质基础。如果不能实现国家富强和人民富裕,国 家和民族的发展就会受到制约,甚至已经取得的历史成果也有可能重新丧失。 认识当代中国的历史任务,应当展望和把握未来中国发展的光明前景。进入新世纪,中 共十六大和十七大明确提出:到 2020 年要建成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使 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

5、谐、生态环境得 到改善、人民生活更加殷实,到本世纪中叶基本实现现代化,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 主义现代化国家。这一奋斗目标,是近代以来中华民族两大历史任务的继续和发展,是当代 中国历史任务在现阶段的具体体现。 牢牢把握当代中国的历史任务, 要清醒认识我们肩负的 历史使命,坚定不移地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旗帜 历史和实践都表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实现当代中国历史任务、引领中华民族开拓前 2 进的伟大旗帜。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凝聚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旗帜。它把社会主义发展与中 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任务紧密联系在一起, 把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

6、与人民共同富裕紧密联 系在一起, 把国家的安危荣辱和个人的幸福紧密联系在一起, 代表了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意愿 和利益,是激励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强大精神力量。只有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下, 才能最大限度地团结和凝聚不同社会阶层、 不同利益群体的人们, 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而共同奋斗。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引领中国走向繁荣富强的旗帜。改革开放 30 多年来,在中国特色 社会主义旗帜指引下, 中国获得了自近代以来从未有过的长期快速稳定发展, 取得了举世瞩 目的伟大成就。中国的经济实力、综合国力不断增强,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 会建设以及生态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取得显著成就, 人民生活总

7、体上达到小康水平, 并正在 向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迈进。中国人民的面貌、社会主义中国的面貌、中国共产党的面貌发 生了历史性变化。历史将证明,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中国一定会迎来更加光明 灿烂的发展前景。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之所以能够成为引领中国发展进步的旗帜,关键在于它既坚持了科学 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 又根据中国实际和时代特征赋予其鲜明的中国特色。 中国特色社会主 义在实践中产生和发展,有着深厚的实践基础,具有鲜明的实践特色;立足中国基本国情, 汲取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的丰富营养,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顺应时代潮流、体现时代要 求,学习借鉴现代文明的一切有益成果,始终与世界发展和人类文明进

8、步紧密联系在一起, 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主要内容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主要内容,涵盖了改革开放以来取得的一系列实践创新、理论创新 和制度创新成果,内涵十分丰富。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旗帜,首先要深刻领会中国特色社 会主义的科学内涵和精神实质。 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问题 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根本的是要从理论和实践上清醒认识和科学回答四个 基本问题:什么是马克思主义、怎样对待马克思主义,建设什么样的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 会主义,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 中国特色社会主 义的全部理论与实践就是紧紧围绕这四个基本问题展开的。 什么是马

9、克思主义、怎样对待马克思主义,这是事关能否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的思想前提问题。在长期革命、建设、改革的实践中,中国共产党人认识到:辩证唯物主义 和历史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最根本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实现物质财富极大丰富、人民精 神境界极大提高、 每个人自由而全面发展的共产主义社会, 是马克思主义最崇髙的社会理想; 坚持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致力于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是马克思主义最鲜明的 政治立场; 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 理论联系实际, 实事求是, 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 是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理论品质。坚持马克思主义,必须以科学的态度对待马克思主义。马 克思主义是颠扑不破

10、的科学真理, 任何时候都要坚持, 否则就会因为没有正确的理论基础和 思想灵魂而迷失方向,就会归于失败。同时,要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以改 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实际问题、 以我们正在做的事情为中心, 着眼于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运 用,着眼于对实际问题的理论思考,着眼于新的实践和新的发展,不断推进理论创新,用发 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指导新的实践。 建设什么样的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是中国共产党在整个社会主义历史阶段 都必须探索和回答的问题。 改革开放以来, 中国共产党紧紧抓住这个基本问题进行深入探索, 明确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 提出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

11、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 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提出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坚持改革开放的重大论断; 提出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 3 性,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是社会主义的根本要求等。这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解决了既坚持科 学社会主义原理又根据时代条件和人民愿望发展社会主义的问题, 比较系统地回答了在中国 这样一个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国家建立社会主义制度以后, 怎样建设、 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 这一关键问题,深化了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认识。 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这是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以来始终面临的一个重大问题, 也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个重大问题。

12、 改革开放以来, 中国共产党坚持把推进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和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紧密结合起来, 明确党已经从领导 人民为夺取全国政权而奋斗的党成为领导人民 掌握全国政权并长期执政的党、已经从受到 外部封锁和实行计划经济条件下领导国家建设的党成为在对外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 场经 济条件下领导国家建设的党的历史方位,提出坚持立党之本、巩固执政之基、壮大力量之源 的重大论断, 提出坚持马克思主义政党的领导核心地位, 提出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的 战略任务, 紧紧围绕提高领导水平和执政能力与增强拒腐防变、 抵御风险能力这两大历史性 课题,围绕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等

13、重大课题,形成了一系列 加强党的建设的独创性理论观点, 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建党学说, 深化了对共产党执政 规律的认识。 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这是一个关系到能否为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奠定坚实基础的重大问题。 改革开放以来, 中国共产党提出解放和发 展社会生产力、 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是建设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 发展才 是硬道理, 明确提出分“三步走”、 基本实现现代化的战略步骤, 提出坚持发展这个第一要务、 以人为本这个核心、全面协调可持续这个基本要求、统筹兼顾这个根本方法,坚持发展为了 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等重大论断,解

14、决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目 的、发展理念、发展方式、发展动力等问题,使中国共产党对发展问题的认识达到了新的高 度,深化了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 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理论体系和制度 经过 90 多年的奋斗、创造、积累,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 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确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中国特色社会 主义的道路、理论体系和制度,构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主要内容。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必由之路,是创造人民美好生活的必 由之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就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立足基本国情,以经济建设为 中心, 坚持四项

15、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巩 固和完善社会主义 制度, 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社会主义先进文化、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明确了中国特色社 会主义的领导力量、现实依据、基本路线、主要任务、总体布局和奋斗目标,指明了当代中 国的前进方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走出的创新之路,是人 类文明史上的伟大创举,是中国对世界的历史性贡献。在当代中国,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道路,就是真正坚持社会主义。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指导党和人民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现中华民族

16、伟大复兴的正确理论。这一理论体系 是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 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在内的科学理论体系, 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 毛泽东思想的继承和发展, 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它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思想路线、发展道路、发展阶 段、发展战略、 根本任务、发展动力、依靠力量、国际战略、领导力量和根本目的等问题 上, 形成了一系列独创性的思想理论观点, 系统地回答了在中国这样一个十几亿人口的发展 中大国建设社会主义的一系列重大问题。 这一理论体系, 涵盖社会主义经济建设、 政治建设、 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等各个领域,涉及改革发展稳定、内政外交 国防、治党治国治军等各个方面,内涵丰富、思想深刻、系统完整。在当代中国,坚持中国 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真正坚持马克思主义。 4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根本制度保障,集中体现了中国特色社 会主义的特点和优势。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 是中国共产党推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其它相关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