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 释义(2020年整理).pdf

上传人:摩西的****12 文档编号:145902629 上传时间:2020-09-24 格式:PDF 页数:20 大小:244.3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 释义(2020年整理).pdf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 释义(2020年整理).pdf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 释义(2020年整理).pdf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 释义(2020年整理).pdf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 释义(2020年整理).pdf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 释义(2020年整理).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 释义(2020年整理).pdf(2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1 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 释义 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 释义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了预防火灾和减少火灾危害,保护公民人身、公 共财产和公民财产的安全,维护公共安全,保障社会主义现 代化建设的顺利进行,制定本法。? 【释义】 本条是关于制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 (以 下简称消防法 )目的的规定。? 根据本条的规定,制定消防法的目的是为了预防火灾、 减少火灾危害, 保护公民人身、 公共财产和公民财产的安全, 维护公共安全,保障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顺利进行。近年 来,我国的火灾形势相当严峻, 特大火灾时有发生。 八五期间是我国经济发展最快的时期,也是建国以 来火灾最为严重的时期。特大火灾不仅给

2、国家财产和公民人 身、财产造成了巨大损失,还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我国的经 济建设和社会的安定。据统计,自 1990 年以来,全国火灾 造成的直接财产损失比八十年代初期平均增长了 4 倍多,特 别是近几年来,发生多起特大火灾,使国家财产和人民生命 安全遭受了重大损失。仅 1994 年全国就发生火灾近 4 万起, 造成 2831 人死亡、4236 人受伤,直接财产损失约 12 亿多。 其中特大火灾 264 起,比 1993 年增加了 28.2。1995 年仅 1 月份,全国就发生特大火灾 16 起,死亡 33 人,伤 64 人, 2 直接财产损失 3500 多万。面对我国火灾的严峻形势,1984 年

3、 5 月经全国人大常委会批准、国务院公布实施的中华人 民共和国消防条例 (以下简称消防条例 ) ,虽然在实践 中对加强消防工作,保护公共财产及公民的人身安全和财产 安全等都起了重要作用,但随着经济和社会事业的迅速发 展,消防工作与其他工作一样,遇到了一些新情况、新问题, 消防条例中有些规定已不适应新形势下消防工作的需 要,消防工作实践中的问题,急需在立法上得以解决。因此, 加强消防立法已势在必行。? 消防工作实践中的主要问题是:1消防建设未能与经济建 设同步发展,公共消防设施建设严重滞后,抗御火灾的能力 薄弱。由于城市规模日益扩大,高层建筑、地下建筑、公共 娱乐场所及大型综合性建筑越来越多,建

4、筑布局及功能日益 复杂,用火、用电、用气和化学物品的应用日益广泛,火灾 的复杂性、危险性大大增加。但是城市的消防站、消防供水、 消防通信、消防通道等公共消防设施的建设却发展缓慢,远 远不能满足现代防火、灭火的需要,使社会抗御火灾的能力 相当薄弱。2消防安全意识不强,消防安全责任不明确、 不具体、不落实。消防工作是全社会性的工作,不是哪一个 人、哪一个部门、哪一个行业能够独立承担的。多年来的消 防工作实践证明,要做好消防工作,必须充分发挥政府和单 位的作用,明确和落实单位的责任,做好各方面的配合。近 3 年来,一些地方政府加强了经济工作,但没有相应地提高消 防安全意识,没有处理好经济建设和消防安

5、全的关系,对消 防工作抓的不紧、不实,各单位的消防责任不够明确具体, 单位负责人的消防意识淡薄,没有按照国家的有关规定抓好 消防工作,致使重大火灾发生频繁,小火灾变成大火灾的现 象时有发生。3有关消防工作的法律规定不适应新形势下 消防工作的需要。主要表现在以下三点: (1)原消防条例 有些规定,不具体,实践中难以操作。比如关于消防安全责 任制问题。 实践证明, 单位消防安全责任制是一项十分必要、 行之有效的火灾预防制度,是预防为主的主要措施之一。但 消防条例 对此的规定过于原则。消防条例 规定, 机关、企业事业单位实行防火责任制度,但对实行 消防安全责任制的原则、具体内容、各单位应履行的具体消

6、 防安全职责、消防安全重点单位的消防安全职责及火灾现场 工作人员的义务等,都没有明确具体的规定,防火责任不够 明确,实际工作中难以落实。为了切实贯彻消防安全责任制 度,有必要通过立法对该制度作出明确具体的规定。 (2) 消 防条例对有些问题没作规定,不能满足当前越来越复杂的 防火工作的需要。比如消防条例没有涉及消防工作与国 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的关系问题,这样不利于提高全社会 对消防工作在社会主义建设中重要意义的认识,不利于开展 现代化的消防工作。又如关于消防监督问题, 消防条例 4 没有针对实践中存在的具体问题作出具体规定,不利于消防 监督工作的具体操作。 (3) 消防条例对法律责任中有关

7、处罚的规定过轻,已不适应现代形势下惩罚违反消防管理行 为的需要。比如消防条例规定,违反本条例规定,经消 防监督机构通知采取改正措施而拒绝执行,情节严重的,对 有关责任人员最多只能给予警告或 100 元以下罚款或 10 日 以下行政拘留。这样轻微的处罚对违法者不能起到警戒作 用,不能有效地制止、纠正违反消防管理的行为,不利于预 防和减少火灾事故,急需通过立法补充、完善对违反消防管 理行为的处罚制度。以上几方面是消防法制不健全的具体表 现,也是近年来火灾形势严峻的重要原因之一。加强消防立 法,完善消防法律的目的,正是为了适应加强消防工作,预 防火灾、减少火灾,保护公共财产和公民人身、财产安全的 需

8、要,也是维护公共安全,维护社会稳定,保障社会主义现 代化建设顺利进行的需要。? 第二条? 消防工作贯彻预防为 主、防消结合的方针,坚持专门机关与群众相结合的原则, 实行防火安全责任制。? 【释义】? 本条是关于消防工作的方针、原则和制度的规 定。? 根据本条的规定,消防工作必须贯彻预防为主、防消结合 的方针,坚持专门机关与群众相结合的原则,实行防火安全 责任制。? 5 1关于预防为主、防消结合的方针。党中 央、国务院历来非常关心、重视消防工作。江泽民总书记明 确指出:隐患险于明火,防范胜于救火,责任重于 泰山。本法就是以江总书记的重要指示为指导思想, 在总结以往消防工作经验的基础上,针对近年来

9、消防工作和 火灾事故中暴露出来的重点问题和突出向题,确定了消防工 作要继续贯彻预防为主,防消结合方针,重 点加强火灾的预防工作,进一步明确单位的防火安全责任, 同时加大对违反消防管理行为处罚的力度。预防为 主是指首先要做好防止火灾发生的工作,即健全消 防法制和规章制度,提高全民的消防安全意识,强化火灾预 防措施, 注意消除火灾隐患, 提高全社会的抗御火灾的能力。 防消结合是指在贯彻预防为主 的同时要强化灭火措施,发展、培训消防队伍,提 高救火能力。在消防工作中,既要注意灭火,又要注意防火, 消和防要紧密结合,二者不可偏废。为了切实贯彻 预防为主,防消结合的方针,在本法中对火灾预防 的具体措施,

10、如人民政府在消防工作中的责任,公共消防设 施的建设与管理,生产、储存和装卸易燃易爆物品的工厂、 仓库的设置、建筑构件和建筑材料防火性能的审核,机关、 团体、企业事业单位的消防安全职责,消防监督机构的职责 等等,都作了详尽具体的规定;同时,对扑救火灾的具体措 6 施,如消防组织的建设、职责,消防队伍的培训,单位、个 人发现火灾时的义务,火灾现场的指挥及指挥员的职责,对 因参加扑救火灾而受伤、致残人员的医疗、抚恤等等,也都 作了详尽具体的规定。预防为主,防消结合 是消防工作的基本方针,它贯穿在整个消防法中。? 2关于专门机关与群众相结合的原则。群 众路线是我们党工作的基本路线。消防工作和其他工作一

11、样 也应当坚持群众路线。在消防工作中坚持专门机关与群众相 结合,是党的群众路线在消防工作中的具体体现。坚持 专门机关与群众相结合的原则,就是要在消 防工作中,既充分发挥专门消防机关在消防工作中的主导作 用,既在业务培训和灭火作战中由公安消防机关统一领导和 指挥,又注意广泛发动群众,切实发挥群众的智慧和力量, 在扑救火灾中充分发动群众、组织群众、依靠群众。坚持 专门机关和群众相结合的原则,既表现在火 灾的预防工作中,也表现在扑救火灾的工作中。比如,对消 防队伍的发展与培训,既要注意发展壮大兵役制的公安消防 部队和其他专职消防队,加强对消防队伍的管理教育和业务 技术训练;又要注意大力发展地方、民间

12、消防力量,建立健 全企事业单位的义务消防制度,建立城乡群众性的义务消防 队,增强群众自防自救的能力。这里所说的专门机 关主要是指公安机关的消防监督部门、公安消防队 7 和一些企事业单位的专职消防队,如核电厂大型发电厂、民 用机场、大型港口、储备可燃的重要物资的大型仓库、基地 等单位的专职消防队。? 3关于防火安全责任制。多年来消防工作 实践证明,防火安全责任制是一项十分必要,而且是行之有 效的火灾预防制度,是贯彻预防为主的主要 措施之一, 也是落实消防监督管理工作组织上的保障。 因此, 各级政府、各级组织在开展消防安全工作中都应当认真实行 防火安全责任制。防火安全责任制是指在国 务院统一领导下

13、,切实加强领导。各地区、各部门、各行业、 各单位以及每个社会成员都应当努力学习消防法律、法规和 规章,不断增强消防法制观念,提高消防安全意识,切实落 实本地区、本部门、本单位的防火安全责任制,认真履行法 律规定的防火安全职责。防火安全责任制 是要求各级政府、各部门、各单位在防火安全工作中,依照 法律规定,各负其责的责任制度。根据本法规定,机关、团 体、企业事业单位实行防火安全责任制,应当确定一名本单 位负责人为防火安全负责人,具体负责本单位的防火工作, 履行本法规定的消防安全职责。? 本条所规定的消防工作的方针、原则和责任制,是密不可 分的。在消防工作中,只有坚决贯彻预防为主,防消结合的 方针

14、,坚持专门机关与群众相结合的原则,真正落实防火安 8 全责任制,才能真正做到消除隐患,预防火灾的发生和提高 救火能力,尽量减少火灾所造成的损失。? 第三条? 消防工 作由国务院领导,由地方各级人民政府负责。各级人民政府 应当将消防工作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保障消防工 作与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相适应。? 【释义】 ? 本条是关于各级人民政府在消防工作中责任的规 定。? 根据本条规定,消防工作由国务院领导,由地方各级人民 政府负责。本条所说的地方各级人民政府, 包括省(直辖市、自治区)级人民政府、地市级人民政府、 区县级人民政府及乡镇级人民政府。所谓负责是指负领导职 责。根据本条规定,地方各级

15、人民政府的首要职责是将消防 工作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以保证消防工作得到足 够的重视,有计划地落实消防工作,使消防建设与经济建设 和社会各方面的建设同步发展,改变消防建设滞后的情况。 根据消防工作需要,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在消防工作中的主要 职责还有以下方面:1在农业收获季节、森林草原防火期 间、重大节假日及火灾多发季节,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当组 织开展有针对性的消防安全的宣传教育,采取防火措施,进 行消防安全检查。2村民委员会、居民委员会应当开展群 众性的消防工作、组织制定防火安全公约,进行消访安全检 查。乡镇人民政府、城市街道办事处对于以上基层组织的消 9 防工作应当予以指导和监督。3地方各

16、级人民政府应当进 行经常性的消防安全宣传教育,不断提高公民的消防安全意 识。4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当根据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 建立多种形式的消防组织,加强消防组织建设,增强扑救火 灾的能力;直辖市、设区的市的人民政府应当按照国家规定 的消防建设标准建立公安消防队,承担扑救火灾的工作;县 级人民政府可以根据当地经济发展和消防工作的需要,建立 专职消防队、义务消防队,承担扑救火灾的工作;镇人民政 府可以根据需要,建立由职工或村民组成的义务消防队,承 担本单位、本村的火灾扑救工作。根据本条规定,地方各级 人民政府应当将消防工作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进 一步明确消防工作在整个社会主义事业中的地位及其对发 展国民经济和促进社会发展的重要意义,保障消防工作适应 于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具体讲,城市人民政府 应当将包括消防安全布局、消防站、消防供水、消防通信、 消防车通道、消防装备等内容的消防规划纳入城市总体规 划,并组织有关部门实施。对公共消防设施、装备不足或者 不适应实际需要的,应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其它相关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