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最新2020高中语文第三专题历史的回声念奴娇赤壁怀古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教师用书苏教版必修2

上传人:雨水 文档编号:145902598 上传时间:2020-09-24 格式:PDF 页数:13 大小:528.1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精】最新2020高中语文第三专题历史的回声念奴娇赤壁怀古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教师用书苏教版必修2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精】最新2020高中语文第三专题历史的回声念奴娇赤壁怀古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教师用书苏教版必修2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精】最新2020高中语文第三专题历史的回声念奴娇赤壁怀古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教师用书苏教版必修2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亲,该文档总共1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精】最新2020高中语文第三专题历史的回声念奴娇赤壁怀古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教师用书苏教版必修2》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精】最新2020高中语文第三专题历史的回声念奴娇赤壁怀古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教师用书苏教版必修2(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 念奴娇赤壁怀古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预习夯实基础 知识梳理 第 1 步读准字音千言万语总关音 浪淘 尽 ( ) 公瑾 ( ) 纶 巾 ( ) 英发 ( ) 强虏 ( ) 华发 ( )( ) 酹 江月 ( ) 舞榭 ( ) 佛狸 祠 ( )( ) 狼居胥 ( ) 元嘉 ( ) 巷陌 ( ) 【答案】t j uf l hu f l xi b l xji m 第 2 步一词多义看我七十二变 (1) 当 遥想公瑾当 年 对酒当 歌 胜负之数,存亡之理,当 与秦相较 (2) 道 人道 是、三国周郎赤壁 会天大雨,道 不通 师道 之不传也久矣 得道 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3) 强 强 虏灰飞烟灭 赏赐

2、百千强 强 词夺理 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4) 国 故国 神游 六国 破灭,非兵不利 去国 怀乡 (5) 应 多情应 笑我 河曲智叟亡以应 应 声而倒 吾将何以应 敌 2 (6) 顾 赢得仓皇北顾 顾 野有麦场 三顾 臣于草庐之中 人之立志,顾 不如蜀鄙之僧哉 (7) 望 四十三年,望 中犹记 先达德隆望 尊,门人弟子填其室 亡月既望 【答案】(1) 介词,处在某个时候/ 介词,面对/ 同“倘”,如果(2) 动词,说,讲/ 名词, 道路 / 名词,风尚/ 名词,道义(3) 形容词,强大/ 形容词,有余/ 动词,音qi n,勉强 / 形 容词,强健的(4) 名词,地区、区域/ 名词,诸侯国/

3、 名词,国都、京城(5) 动词,应该/ 动词,应答、回答/ 介词,随着/ 动词,对付,应对(6) 动词,回头看/ 动词,向四周看/ 动 词,探问,拜访/ 副词,反而,难道(7) 动词,远看/ 名词,声望/ 名词,农历每月十五日 第 3 步词类活用词性变异含义迥 (1) 大江东 去,浪淘尽( )_ (2) 强虏灰 飞烟 灭( )_ (3) 赢得仓皇北 顾( )_ (4) 尚能饭 否( )_ 【答案】(1) 名词作状语,向东(2) 名词作状语,像灰一样;像烟一样(3) 名词作状语, 向北(4) 名词作动词,吃饭 第 4 步古今异义词语的昨天和今天 (1) 大江 东去 古义: _ 今义:大河的泛指,

4、包括长江。 (2) 千古风流 人物 古义: _ 今义:指跟男女间情爱有关的;轻浮放荡。 【答案】(1) 指长江。(2) 杰出的,英俊的,有才华的。 第 5 步文言句式特殊句式多留意 (1) 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 ) 译文: _ (2) 故国神游。( ) 译文: _ (3) 多情应笑我。( ) 译文: _ _ 3 (4) 英雄无觅。( ) 译文: _ _ 【答案】(1) 被动句英雄业绩都被历史的风雨吹打而随时光流逝了。 (2) 宾语前置句、省略句( 我) 神游当年三国的古战场。 (3) 宾语前置句应笑自己多情善感。 (4) 宾语前置句无处寻找英雄。 常识速览 识作者 豪放词宗苏轼 苏轼 (1

5、037 1101) ,北宋文学家、书画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 眉州眉山( 今属四川) 人。谥号“文忠”。元丰三年(1080)因“乌台诗 案”受诬陷被贬黄州任团练副使,在黄州四年多,曾于城东之东坡开荒 种田,故自号“东坡居士”。晚年被贬惠州、儋州。大赦北还,途中病 死在常州,葬于河南郏县,追谥文忠公。人称“苏东坡”。他与父亲苏 洵、弟弟苏辙皆以文学名世,世称“三苏”,他的书法与蔡襄、黄庭坚、 米芾合称“宋四家”,善画竹木怪石,其画论、书论也有卓见。苏轼是北宋继欧阳修之后的 文坛领袖,散文与欧阳修齐名,诗歌与黄庭坚齐名,他的词气势磅礴,风格豪放,一改词的 婉约,与南宋辛弃疾并称“苏辛”,同为豪放

6、派代表词人。 作品有东坡七集东坡乐府等。 词中之龙辛弃疾 辛弃疾 (1140 1207) ,南宋词人。字幼安,号稼轩,历城( 今山东 济南 ) 人。绍兴三十一年(1161)曾随耿京在山东起兵抗金,后在南宋先 后任建康通判,江南、湖南、湖北安抚使等职,有政声。因与当权者 不合而屡遭贬抑,一生郁郁不得志,最终忧愤而死。辛弃疾有将相之 才而不能施展,只能将一腔忠愤寄于词间。 著有稼轩长短句,奏疏美芹十论九议等。 探背景 念奴娇赤壁怀古 1080年,苏轼因“乌台诗案”被贬黄州,思想异常苦闷,于是便常常在登山临水和凭 吊古迹之中寻求解脱。1082年,苏轼又来到赤壁,此时他已年近半百,站在赤鼻矶头,望 着

7、滚滚江水,想起自己建功立业的抱负也付之东流,不禁俯仰古今,浮想联翩,写下了名作 念奴娇赤壁怀古。这年七月十六日和十月十五日,苏轼又两次泛舟游赤壁之下的长江, 写下了前后赤壁赋,在我国文学艺术史上有着深远的影响。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本词作于南宋开禧元年(1205)。当时宰相韩侂胄正准备北伐。辛弃疾受命知镇江府,镇 守江防要地京口( 今江苏镇江) 。到任后,一方面积极派遣侦探了解金国虚实,进行军事进攻 的准备;另一方面,他又清楚地意识到政治斗争的险恶,自身处境的艰难,深感很难有所作 4 为。南宋朝廷上下一片北伐声,激起了他恢复中原的豪情壮志,然而独揽朝政的韩侂胄轻敌 冒进,又令他忧心忡忡。 知

8、常识 1文学常识 词 词是大约在盛唐初产生,从中唐以后流行起来的新诗体,盛行于宋。词即歌词,指可以 合乐歌唱的诗体。唐代称当时流行的杂曲歌词为“曲子词”,后来简称词。词的句子特征是 长短句, 从一字句至十一字句不等。词有多种词调( 词牌 ) ,各种词调规定了各种词的文字声 韵的固定格式,包括字、句多少,平仄、押韵等。词按字数多少可分为小令(58字以内 ) 、 中调 (59 90 字) 、长调 (90 字以上) ,按段的多少可分为单调、双调、三叠等;按作家流派 风格可分为豪放派、婉约派。豪放派词题材广泛,内容丰富,气象宏大,意境雄浑,抒发豪 情壮志; 婉约派词多抒情,婉转缠绵细腻,语言含蓄,题材

9、狭窄,多写个人遭遇或男女恋情。 豪放派 宋词风格流派之一,由北宋词人苏轼开创,经南宋词人辛弃疾发展而推向高峰,重要作 家还有张元斡、张孝祥、陈亮等人。此派词人,多有强烈的政治热情,豪爽的英雄本色,胸 怀坦荡,抱负远大,故能突破“词为艳科”的藩篱,无事无意不可以入词,大大开拓了词的 题材领域。又敢于突破格律束缚,“不喜剪裁以就声律”,畅所欲言,直抒胸臆。意境雄奇 阔大, 风格豪迈奔放,语言流利畅达,把词艺术推向了前所未有的高峰,使词走上了健康广 阔的道路。 2文化常识 古代酒器 (1) 尊:是古代酒器的通称。作为专名是一种盛酒器,敞口,高颈,圈足。尊上常饰有 动物形象。 (2) 壶:是一种长颈、

10、大腹、圆足的盛酒器,不仅装酒,还能装水,故后代用“箪食壶 浆”指犒劳军旅。 (3) 爵:古代饮酒器的总称,作为专名是用来温酒的,下有三足,可升火温酒。 (4) 角:口呈两尖角形的饮酒器。 (5) 觥:是一种盛酒、饮酒兼用的器具,像一只横放的牛角,长方圈足,有盖,多作兽 形,觥常被用作罚酒。 (6) 杯:椭圆形,是用来盛羹汤、酒、水的器物。 (7) 卮:也是一种盛酒器。 探究精研文本 整体感知 念奴娇赤壁怀古 本词融写景、怀古、抒情为一体,从描绘古战场的雄奇景色入手,赞一代儒将周瑜的丰 功伟绩, 抒发个人的贬谪失意、功业无成的感慨。结尾处“人间如梦”的感慨使作者迅速从 惆怅失意中排解出来,表达苏

11、轼特有的旷达、洒脱情怀。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5 这首词借“怀古”赞扬孙权、刘裕的抗敌业绩,表现了作者抗金救国、恢复中原的热切 愿望和愿望不能实现的苦闷;也表现了对南宋统治者屈辱求和、苟且偏安的卑劣行径的讽刺 和不满,以及对韩侂胄的警告;同时也表达了对统治者不重用抗金志士的愤慨之情。 文脉梳理 【答案】缅怀、仰慕古代英雄豪杰感慨年岁将老,壮志难酬 【答案】警告当局廉颇老矣,尚能饭否 文本深读 自主探 究 一、阅读念奴娇赤壁怀古,完成下面的题目。 1首句在全词中起什么作用? _ _ _ 6 【答案】“大江东去”是赤壁之战的衬景,“千古风流人物”是“怀古”的点题。这一句 泛写作者凭高远眺的所见所

12、感,是全词起兴之笔,并为全词定下境界开阔,气象恢宏的情感 基调。 2“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中“乱”“惊”“拍”“卷”“雪”用得好,历 来被人称道,请结合你对全词的理解,分析其好在哪里。 _ _ 【答案】“乱”写出山石的高低错落,“惊”写出巨浪的声势,“拍”写出波涛的力量, “卷”写出波涛的翻滚,“雪”写出波涛的色彩。寥寥数语,绘形绘声绘色,蔚为壮观。景 物的描写也描绘了作者激荡的心情。 3本词是如何运用衬托这一艺术手法的? _ _ 【答案】用英雄来衬英雄。用“千古风流人物”以及赤壁之战时的“多少豪杰”来衬托 周瑜, 突出周瑜在作者心中的重要地位。用美人来衬英雄。词中“小乔初嫁了”一句,用 貌美的小乔衬托周瑜英雄年少,才华横溢。用英雄来反衬自己。周瑜“雄姿英发”,少年 得志, 建功立业,而作者认为自己功业无成却“早生华发”。在相互的映衬中,作者不禁生 出无限的感慨。 二、阅读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完成下面的题目。 4词的上片写了两个人,这两个人的共同点是什么?词人写这两位英雄人物寄托了什么情 怀? _ _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其它小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