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第八单元检测试题

上传人:雨水 文档编号:145902421 上传时间:2020-09-24 格式:PDF 页数:9 大小:100.3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部编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第八单元检测试题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部编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第八单元检测试题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部编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第八单元检测试题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亲,该文档总共9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部编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第八单元检测试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部编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第八单元检测试题(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第八单元检测卷 时间: 90 分钟满分: 100 分 题号一二三四总分 得分 一、日积月累。( 43 分) 1. 用“ ”给加点字选择正确读音。(3 分) (1)水浒传 ( chu n zhu n)里的故事是真实的历史呢,还是模 糊的传 (chu n zhu n)说呢? (2)他煞 (shsh)费苦心地为明天的旅游做准备,没想到刮起了台 风,真是大煞 ( shsh )风景。 (3)看到自己的分数, 她默默地把自己的试卷(ju n ju n ) 轻轻地卷 (ju n ju n )了起来。 2. 看拼音,写词语。( 8 分) s ng d pi n zh ng b khu qu

2、 sh ng shu i ku ji n ch zh y h ng 3. 下列句子中每句各有一个错别字,请用横线画出并改正在括号里。 (2 分) (1) 三国演义 中“崭黄巾英雄首立功” 的故事看得我心情振奋。 () (2)一些单位简化了之情繁索的办事流程,办事效率大大提高。() (3)世间万物有盛哀,人生安得常少年。() (4)自然杂志是一份在学术界享有盛誉的国际综合性刑物。() 4. 查字典。( 3 分) “张”用音序查字法应查大写字母(),用部首查字法应先查 ()部,再查()画。这个字一共有()画。“张”在字 典里的解释有:展开;铺张,陈设;看,望 量词;姓。“张灯结 彩”的“张”应选第

3、()种解释;“张冠李戴”的“张”应选第() 种解释。 5. 先将下列词语补充完整,然后按要求完成练习。(7 分) ()心沥血诲人不()流光()彩千()一律 如痴如()不言而()浮想()翩()然神伤 (1)写出与画横线词语结构相同的词语:_、_。(1 分) (2)“不言而()”的意思是: _ 。(1 分) (3)与“()心沥血”意思相近的四字词语是_ , 与之感情色彩相反的四字词语是_ 。(1 分) 6. 句子游乐场。( 10 分) 那些质朴浅显的篇章往往使我心动神移。(改为“被”字句) _ 总而言之,统而言之,我这一辈子读到的中外文艺作品不能算太少。 (缩句) _ 书是一只帆船,可以带你遨游知

4、识的海洋。(仿写句子 ) 书是_ ,_ 书籍是营养品。(把句子写得更具体,至少补充两处) _ 我们要艰苦奋斗的传统。(修改病句) _ 6. 课文对对碰。( 10 分) 孔子说:“ _ ,_ 。”这句话告诉我们的 读书方法是勤学好问。(2 分) 读书的时候,不光要用眼睛看,还要边看边读,把知识牢记心中。这句话 印证了朱熹的观点: “_ 。”(2 分) 忆读书一文的作者是_,作者主要回忆了自己读书的经历和体 会,其中作者关于读书的体会可以用文中的“_ 。” 来概括( 2 分) “ _,艨艟巨舰一毛轻。 _ ,此日 中流自在行。”作者形象地写出了自己读书的体会:_ _。(4 分) 二口语交际。 (3

5、 分) 请你选择你读过的一本书推荐给大家,至少写出两条推荐理由。 _ _ _ 三阅读天地。( 13 分+11分) (一) 课内阅读。 (13 分) 一谈到读书,我的话就多了! 我会认字后不到几年 , 就开始读书。倒不是四岁时读母亲教给我的国文 教科书,而是七岁时开始自己读“话说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 的三国演义。 那时,我的舅父杨子敬先生每天晚饭后, 必给我们几个表兄妹讲一段 三 国演义, 我听得津津有味, 什么“宴桃园豪杰三结义, 斩黄巾英雄首立功” , 真是好听极了。但是他讲了半个钟头,就停下去干他的公事了。我只好带着 对故事下文的无限期待,在母亲的催促下含泪上床。 此后,我决定咬了

6、牙拿起一本三国演义,自己一- 知半解地读了起 来,居然越看越明白。虽然字音都读得不对,比如说把“凯”念作“岂”, 把“诸”念作“者”之类,因为只学过那个字的一半。 1. “ 一谈到读书,我的话就多了”在全文中起到了的作用。( 1 分) 2. 作者真正开始读书是在用 _岁,真正读的书是 _ 。(1 分) 3. 我能写出三国演义中的一些人物_、_、_、 _。(2 分) 4. 与三国演义并称为中国古典四大名著的还有_、_、 _。(3 分) 5. 母亲让“我”去睡觉,“我”为什么哭了?(2 分) _ 6.“我决定咬了牙拿起一本 三国演义 ”,你从“咬了牙”中体会到什么? (2 分) _ 7. 结合作者

7、小时候的阅读经历, 谈谈你对“读书不求甚解” 这个观点的理解。 (2 分) _ _ (二)“书香”家风代代传(有改动) (11 分) 郭军平 我到现在还依然爱读书。这不能不归功于父母潜移默化的影响。 我的父亲是乡村教师, 做过三个多年乡村校长, 默默地为家乡教育事业 贡献着自己的力量。 我的母亲虽然是农民, 完小没有毕业, 但是受父亲影响, 一辈子也爱读书。 父母都爱读书,影响得我们也爱读书。每年的农闲时节、星期天、寒暑 假,一有空,我们全家人就会一个个抱着一本书,兴致勃勃地啃读。我们村 子农闲时间打牌的风气很盛,我的父母不打牌,唯一的爱好就是读书,这给 我们传下了良好的家风。因此,在人生成长

8、的关键时刻,我们的思想园地都 没有荒芜,都没有被其他的不良嗜好吸引去。这是家风最可贵的地方。 “学以致用”,这是父亲经常说的一句话。从父亲读的书种类来看,他 都是根据自己的实际需要而读,而不是盲目地读书。 这说明父亲读书是为了 解决自己的问题,提高自己认识客观事物的水平而读的,并不是纯粹的“书 呆子”式的死读书这提高了我读书的思想。于是,在上学和工作中,我 凡是遇到不能解决的问题都去找书本,结果都获得了良好的效果。书,简直 成了我学习和工作的良师益友,大大提高了我学习和工作的效率。 母亲读书没有明确的功利目的。她只是随性而读, 尤其是爱读文学类书 籍。她常常把她读过的封神演义西厢记红楼梦聊斋志

9、异里 的人物故事给我们讲。这让我们很受益,激发了我们的想象能力。到现在, 我都记得母亲讲起人物故事来总是津津有味、生动活泼的情景。 中国古典名 著里那些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从小就深深地扎根在我们的头脑。这为我们人 生成长树立了一个辨别善恶美丑的标尺,让我们懂得了做人的道理, 以至在 人生成长的关键时刻没有误入歧途。当然,母亲对文学的爱好也深深地影响 了我。每到节假日, 我都会拿着不多的零花钱到县城新华书店旁边的小人书 摊如饥似渴地阅读。这为我后来爱上文学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丁铃铃,门口一阵车铃声, 原来是邮递员给父亲送订阅的报纸。我一看, 是中国剪报老年报。七旬又六的父亲至今仍然保留着当年的读书

10、习 惯。这一良好的家风应该代代相传下去。 1. “我”的父亲和母亲在读书方面各自具有怎样的特点?(2 分) _ 2. 文中说“这是家风最可贵的地方”,家风最可贵的地方指什么?(2 分) _ 3. 请给“这不能不归功于父母潜移默化的影响。”改成不含“不”字的句子, 不改变句子的意思。( 2 分) _ 4. “我”为什么把书当作自己的良师益友?(2 分) _ 5. 家风是融在血脉中的骄傲。 良好的家风对社会而言, 就是一种道德的力量。 除了文中“读书”的家风之外,你认为还有哪些家风值得提倡?请写出两种, 并选择其中一种说说值得提倡的理由。(3 分) 值得提倡的家风:( 1)_ (2)_ 理由: _

11、 _ 四妙笔生花。( 30 分) 读书使人快乐,读书使人聪明,书本能带你走遍世界,也能带你穿越时 空。你从书中得到了什么知识?或者从什么书中获得了什么体会?拿起你的 笔,把它写下来,与同学一起分享吧! 提示: 1. 不少于 400 字,题目自拟。 2. 语句通顺,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 3.介绍清楚你从书中获得的感受、知识等。 参考答案 一日积月累。 1. zhu n chu n shshju n ju n 2. 诵读篇章不可或缺盛衰窥见持之以恒 3. 崭改斩索改琐哀改衰刑改刊 4. Z 弓4 7 5. 呕倦溢篇醉喻联黯一心一意自言自语 不用说就可以明白,形容道理浅显易懂。煞费苦心处心积虑 6.我往往被那些质朴浅显的篇章弄得心动神移。 我读到的作品不少。 书是一条路,可以带你登上知识的顶峰。 优秀的书籍是全世界的营养品。 我们要发扬艰苦奋斗的传统。 7.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 冰心 读书好,多读书,读好书 昨夜江边春水生向来枉费推移力书读得足够多了, 我们习作时就熟能 生巧,驾驭自如。 二口语交际。 示例:我要推荐的书是青铜葵花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其它小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