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练习题附答案

上传人:索马****尊 文档编号:145900806 上传时间:2020-09-24 格式:PDF 页数:13 大小:50.0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练习题附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练习题附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练习题附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亲,该文档总共1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练习题附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练习题附答案(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练习题 1古诗三首 一、用 “”画出文中加点字的正确读音。 1.昼 出耘田夜绩麻。(zh u z u) 2.彩丝穿取当银钲 。 (zng zhng ) 3.草满池塘水满陂 。 (bi p ) 二、按要求完成填空。 1.昼出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 这句话出自()代诗人()所作的一首田园诗四时田园杂兴 (其三十一) ,这是诗人退居家乡后写的一组大型的田家诗,共六十首,描写 农村() 、 () 、 () 、 ()四个季节的景色和农民的生活。本诗是其中的 一首,描写农村()中的一个场景。 2.稚子金盆脱晓冰,彩丝穿取当银钲。 这句话出自()代诗人()所作的七言绝句稚子

2、弄冰 。全诗 四句,从小孩幼稚嗜玩的心理特征切入,为读者描绘了一幅稚气满纸而又诗意 盎然的()的场景。 3. 草满池塘水满陂,山衔落日浸寒漪。 这句话出自()代诗人()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村晚 。这是一 首描写农村晚景的诗:形象描绘了一幅有着四周长满青草的() 、似被山含 住的红红()以及放牛回家的()横坐在牛背,用短笛随便地吹奏着 不成调的() 。诗人即景而写,构成了一幅饶有生活情趣的农村晚景图,抒 发了诗人对乡村晚景的()和()之情。 三、根据意思写出诗句。 1. 儿童不明白怎么耕田织布,但也在桑树下学着大人的样子种瓜。 2. 当欣赏者正醉心于那穿林而过的响声时, 忽然却听到了另一种声音-冰

3、块落地, 发出了水玉破碎的声音。 3. 那小牧童横骑在牛背上,缓缓地回家去,他拿着一支短笛,随口吹着,也没 有固定的曲调。 四、请发挥想象,把四时田园杂兴改写成一篇短文(自由发挥) 参考答案: 一、1.(zh u)2.(zhng )3.(bi) 二、 1.这句话出自南宋诗人范成大所作的一首田园诗四时田园杂兴(其三十一) , 这是诗人退居家乡后写的一组大型的田家诗,共六十首,描写农村春、 夏、秋、 冬四个季节的景色和农民的生活。本诗是其中的一首,描写农村夏日生活中的 一个场景。 2.这句话出自南宋诗人杨万里所作的七言绝句稚子弄冰。全诗四句,从小孩 幼稚嗜玩的心理特征切入,为读者描绘了一幅稚气满纸

4、而又诗意盎然的“ 脱冰作 戏” 的场景。 3.这句话出自南宋诗人雷震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村晚。这是一首描写农村晚 景的诗:形象描绘了一幅有着四周长满青草的池塘、似被山含住的红红落日以 及放牛回家的孩子横坐在牛背,用短笛随便地吹奏着不成调的曲子。诗人即景 而写,构成了一幅饶有生活情趣的农村晚景图,抒发了诗人对乡村晚景的喜爱 和赞美之情。 三、1.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 2.敲成玉磬穿林响,忽作玻璃碎地声。 3.牧童归去横牛背,短笛无腔信口吹。 四、例文: 改写四时田园杂兴 在炎热的夏天,农村到处是一番繁忙的景象。早晨,男人们一大早就起来 了,扛着锄头向农田走去。到了农田,男人们弯下腰,低

5、垂着头汗流满面,卖 力地干着农活。看着那些绿油油的禾苗,想着到了秋天的时候,这里将会变成 一块金灿灿的田地,他们脸上不禁露出了灿烂的微笑,心里也甜滋滋的。 到了夜晚,夜深人静,男人们都呼呼大睡了,可是,女人们可没有闲着, 她们把椅子搬到院子里,在忽明忽暗的油灯下,搓着麻线,织着布有时她 们累了,就揉揉惺忪的眼睛,有时她们想睡了,就懒洋洋的伸个懒腰,有时头 疼,就按按太阳穴 小孩子虽然不理解大人们从事的耕田、织布的农活,但是他们看见大人们 一天到晚忙碌 着,也在村口的桑树树阴下吵着要学种瓜呢! 瞧,一大早,一群小孩带着水桶、肥料、锄头来到桑树底下,他们讨论了 一会儿,开始分配工作。 紧张的劳动开

6、始了,妞妞松土,东东播种,红红施肥, 牛牛洒水,苗苗埋土一切都在井然有序地进行着,不一会儿功夫就结束了 劳动。他们虽然有的一身泥巴,有的一身的汗水,有的头上挂着几片树叶,有 的腰间夹着几根树枝,一个个大花脸,一个个狼狈相,但想到到了秋天,一定 会收获到劳动的果实,心里乐开了花。 这种热火朝天的劳动景象,被范成大看见了,于是,他感叹农村繁忙季节 的劳动场面,赞叹大人们的勤劳能干和孩子的天真可爱,不禁诗兴大发,提笔 写下了这首流传千古的四时田园杂兴(其三十一) :昼出耘田夜绩麻,村庄 儿女各当家。童孙未解供耘织,也傍桑阴学种瓜。 2祖父的园子 一、看拼音、写汉字。 hdi m zha yng t

7、o b co xi no ( ) ( ) ( ) ( ) ( ) chnt g di o ch ng r n shun zh gung ji ( ) ( ) ( ) ( ) ( ) 二、比一比,再组词。 碟()飘()愉()啃()烁() 蝶()漂()榆()肯()砾() 谍()瓢()渝()恳()乐() 三、写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 新鲜()存在() 承认()存心() 四、找出下列词语中不同类的词语,用“” 标出来。 1.蝴蝶 蜻蜓 老虎 蚱蜢 蜜蜂 2.杏树 榆树 松树 杨树 油桐 3.倭瓜 黄瓜 玉米 冬瓜 西红柿 4.追蜻蜓 铲地 拔草 浇菜 栽花 五、读句子,加标点。 1祖父戴一顶大草帽我戴一

8、顶小草帽祖父栽花我就栽花祖父拔草我 就拔草 2我拿着水瓢拼尽了力气把水往天空一扬大喊着下雪啰下雨啰 阅读能力大提升 六、阅读选段,完成练习。 (一)读读下面的句子,体会“ 我” 的内心感受。 “ 凡是在太阳下的,都是健康的、漂亮的。拍一拍手,仿佛大树都会发出声响; 叫一两声,好像对面的土墙都会回答似的。” 这句话体现出了什么?() A.太阳下园子里景物的勃勃生机。B.大树和土墙快乐的心情。 (二)祖父铲地,我也铲地。因为我太小,拿不动锄头,祖父就把锄头杆拔下 来,让我单拿着那个锄头的 “ 头” 来铲。其实哪里是铲,不过是伏在地上,用锄头 乱钩一阵。我认不得哪个是苗,哪个是草,往往把韭菜当做野草

9、割掉,把狗尾 草当做谷穗留着。 选段运用了什么描写?塑造了祖孙什么样的形象? (三)花开了,就像睡醒了似的。鸟飞了,就像在天上逛似的。虫子叫了,就 像在说话似的。一切都活了,要做什么,就做什么。要怎么样,就怎么样,都 是自由的。 从这几句话中,可以看出孩子的世界是什么样子的? 七、请发挥想象,按照课文的样子写一写。 一切都活了,要做什么,就做什么。要怎么样,就怎么样,都是自由的。 倭瓜愿意爬上架就爬上架,愿意爬上房就爬上房。黄瓜愿意开一朵花,就开一 朵花,愿意结一个瓜,就结一个瓜。若都不愿意,就是一个瓜也不结,一朵花 也不开,也没有人问它。玉米愿意长多高就长多高,它若愿意长上天去,也没 有人管

10、。 愿意就。 愿意就。 愿意就 蝴蝶随意地飞,一会儿从墙头上飞来一对黄蝴蝶,一会儿又从墙头上 飞走一只白蝴蝶。它们是从谁家来的,又飞到谁家去?太阳也不知道。 参考答案: 一、蝴蝶蚂蚱樱桃拔草瞎闹铲土割掉承认拴住逛街 二、碟(碟子)飘(飘扬)愉(愉快)啃(啃咬)烁(闪烁) 蝶(蝴蝶)漂(漂流)榆(榆树)肯(不肯)砾(瓦砾) 谍(谍报)瓢(水瓢)渝(不渝)恳(恳切)乐(快乐) 三、新鲜(变质 )存在( 消失 )承认(否认 )存心(无意 ) 四、1.老虎2.杏树3.玉米4.追蜻蜓 w W w .X k b 1.c 五、1祖父戴一顶大草帽, 我戴一顶小草帽; 祖父栽花,我就栽花;祖父拔草, 我就拔草。

11、 2我拿着水瓢,拼尽了力气,把水往天空一扬,大喊着:“ 下雪啰!下雨啰! ” 六、 (一) A (二)运用了动作描写。祖父是一个豁达、民主、慈祥的老人,懂得尊重孩子 的天性; “ 我” 无忧无虑,天真烂漫,活泼任性。 (三)可以看出孩子的世界是那么的纯真,那么的美好。把花、鸟、虫子当做 人来写,赋予了人的动作、情态,可见一个孩子纯真的心灵。 七、示例:茄子愿意长多大就长多大。扁豆愿意爬到哪儿就爬到哪儿。谷子愿 意长到哪儿就长到哪儿。 3月是故乡明 一、比一比,再组词。 渺()萌()澄()垠()峨() 妙()盟()橙()根()饿() 沙()明()登()很()鹅() 二、给句子中的 “ 望” 字选

12、择恰当的解释。 看,往远处看;拜访;希图,盼;人所敬仰的,有名的; 向,朝着;月圆,农历每月十五日前后。 1.每逢望夜,一轮当空,月光闪耀于碧波之上, 上下空蒙,一碧数顷,荷香远溢, 宿鸟幽鸣,真不能不说是赏月胜地。 () 2.昨天我因去探望病情严重的好朋友,知道他时日无多心情无比沉重。() 3.那些老人们听说我们小朋友来看望他们并为他们表演节目,人人脸上泛起了红 光,精心地梳妆打扮起来。 () 4.你是泊于青春的港口的一叶小舟,愿你扬起信念的帆,载着希望的梦幻,驶向 辽阔的海洋。() 三、读句子,加标点。 1.在中国古代诗文中总有什么东西给月亮当陪衬最多的是山和水什么 山高月小三潭印月等等不

13、可胜数 2.夸大一点儿说此地有茂林修竹绿水环流还有几座土山点缀其间风 光无疑是绝妙的每逢望夜一轮当空月光闪耀于碧波之上上下空蒙一 碧数顷而且荷香远溢宿鸟幽鸣真不能不说是赏月胜地 四、阅读课文选段,完成练习。 我在故乡只待了六年,以后就离乡背井,漂泊天涯。在济南住了十多年, 在北京度过四年,又回到济南待了一年,然后在欧洲住了近十一年,又回到北 京,到现在已经四十多年了。在这期间,我曾到过将近三十个国家,看到过许 许多多的月亮。在风光旖旎的瑞士莱芒湖上,在无边无垠的非洲大沙漠中,在 碧波万顷的大海中,在巍峨雄奇的高山上,我都看到过月亮。这些月亮应该说 都是美妙绝伦的,我都非常喜欢。但是,看到它们,

14、我立刻就会想到故乡苇坑上 面和水中的那个小月亮。对比之下,我感到这些广阔世界的大月亮,无论如何 比不上我那心爱的小月亮。不管我离开故乡多远,我的心立刻就飞回去了。我 的小月亮,我永远忘不掉你! 1.(1)作者离乡背井,漂泊天涯期间曾到过将近三十个国家,看到过许许多多 的月亮。作者列举了哪里的月亮?选择正确答案的序号。() 在风光旖旎的瑞士莱芒湖上; 在喧嚣、繁华的大都市中; 在无边无垠的非洲大沙漠中; 在白雪皑皑的雪峰上; 在碧波万顷的大海中; 在巍峨雄奇的高山上。 (2)作者喜欢那些月亮吗?你是从哪里看出来的? 2.从“ 但是,看到它们,我立刻就会想到故乡苇坑上面和水中的那个小月亮。 不管我

15、离开故乡多远,我的心立刻就飞回去了。” 你又感受到什么? 五、写作实践。 有许多事物能唤起我们对家乡的怀念,如家乡的老树、老街、老房子、门 前的池塘、一塘的荷花想想夕阳的余晖和袅袅的炊烟,想想母亲对儿女的 呼唤声 请置身某个环境,写一个片段。不少于200字。 参考答案: 一、比一比,再组词。 渺(渺茫)萌(萌动)澄(澄澈)垠(无垠)峨(巍峨) 妙(奇妙)盟(盟友)橙(橙子)根(根据)饿(饥饿) 沙(沙地)明(明天)登(登高)很(很大)鹅(白鹅) 二、1.() 2.()3.()4.() 三、1在中国古代诗文中,总有什么东西给月亮当陪衬,最多的是山和水,比 如“ 山高月小 ”“三潭印月 ” ,不可

16、胜数。 2夸大一点儿说,此地有茂林修竹,绿水环流,还有几座土山点缀其间,风光 无疑是绝妙的。每逢望夜,一轮当空,月光闪耀于碧波之上,上下空蒙,一碧 数顷,而且荷香远溢,宿鸟幽鸣,真不能不说是赏月胜地。 四、1. (1)(2)作者喜欢那些月亮。从 “ 这些月亮应该说都是美妙 绝伦的,我都非常喜欢。” 一句能看出来。 2.这是对比。文章中明确提到了“ 对比之下,我感到这些广阔世界的大月亮,无 论如何比不上我那心爱的小月亮。” 这样写更能突出作者对故乡月色的喜爱,更 能表达作者对故乡的眷恋,以及对故乡的思念之情。 3.感受到作者对故乡月色的喜爱,对故乡的眷恋,以及对故乡的思念之情。 五、示例:在我的记忆里,家乡的空气是那么纯净,没有丝毫的污染,呼吸起 来感觉很舒服。 家乡的山,家乡的水,家乡那离我远去的人和物无不让我思念。 记忆里家乡夏日的夜晚,我们孩子们三五成群的在野外游玩嬉戏,皎洁的月光 照亮家乡的大地,月光下,一群群如同游动的星星般闪亮的萤火虫。在萤火虫 黄绿色的光芒照射下,一片片白日里原本是金黄色的稻田随风浮动着墨绿色。 那断断续续的光芒和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