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练习题附答案

上传人:索马****尊 文档编号:145900652 上传时间:2020-09-24 格式:PDF 页数:14 大小:136.0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练习题附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练习题附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练习题附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亲,该文档总共1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练习题附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练习题附答案(1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练习题 第 10课古诗三首 1.根据语境,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1)一群小燕 (yn y n)子飞过燕 (yn y n)山山脉,飞向梦想起航的地方。 (2)战士们锻炼起来劲 (j n j ng)头十足,将来一定是一支劲 (j n j ng)旅。 2.比一比,组成词语。 络( ) 捶( ) 凿( ) 焚( ) 洛( ) 锤( ) 函( ) 烫( ) 3.给下面的诗句选择正确的修辞手法。 A.拟人 B.比喻 C.夸张 D.排比 (1)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 ) (2)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 ) 4.品读诗句,完成后面的练习。 “ 何当金络脑,快走踏

2、清秋。 (1)“ 何当” 的意思是 ( )。 A.何时将要 B.什么时候 C.当时 (2)这两句诗中的 “” 表达了作者无限的企盼之情。“” 象征受到了重用, “” 形象地暗示出骏马轻捷矫健的风姿。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3)由“ 千磨万击 ” 想到了成语。 (4)诗句的意思是 (5)诗句赞美竹子的精神品格。 A.无私奉献 B.坚韧顽强 C.硬骨头 5.比较阅读古诗,选择恰当的诗句填空。 马诗石灰吟和竹石三首诗都表达了诗人的爱国情怀和远大的 志向。但表达的情感却又不同。表现诗人渴望建功立业的诗句是;表 现诗人在困难和打击面前毫不动摇的诗句是;表现诗人坚守高洁情操 的诗句是。

3、A.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B.何当金络脑,快走踏清秋 C.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6.诵读古诗,理解诗意,回答问题。 石灰吟 ,烈火焚烧若等闲 。 粉身碎骨浑 不怕,。 (1)把诗句补充完整。这首诗的作者是 (朝代)诗人。 (2)诗句中加点字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A.若:好像 B.等闲:平常 C.浑:浑浊 (3)诗句写出了石灰的特点。 (4)这首诗吟的是石灰,表达的是作者怎样的志向?请用一个四字词语说明这种 写法。 (5)在括号内选择适当的关联词语将句子衔接起来。 ( )千锤万凿, ( )烈火焚身, ( )粉骨碎身,我 ( )要留清白在人间。 A.即使 B.不管 C.无论 D.

4、也 7.对比阅读,完成练习。 房兵曹胡马 【唐】杜甫 胡马大宛名,锋棱瘦骨成。 竹批双耳峻,风入四蹄轻。 所向无空阔,真堪托死生。 骁腾有如此,万里可横行。 (1)解释词语: 锋棱:堪: (2)诗的前四句写马的,后四句写马的。 A.精神 B.形态 (3)分析画线诗句,完成练习。 这两句诗描写了胡马的和。其中 “” 一词写出了马的疾驰。在这 两句中,是静态描写,是动态描写。 (4)诗的后四句与李贺的马诗中的诗句:, 。都表现了诗人渴望为国建功立业的远大抱负。 (5)这首诗和李贺的马诗在表达方法上的相同点是( )。 A.比喻的手法 B.托物言志 C.以景写情 思维创新大拓展 8.结合下图,展开想象

5、,把古诗竹石改写成一篇小短文。 参考答案 1.(1)yn y n (2)jn jng 2.联络 洛阳 捶打 锤子 开凿 信函 焚烧 烫人 3.(1)B(2)A 4.(1)B(2)何当 金络脑 踏清秋 (3)千锤百炼 (4)千万次捶打至今还非常坚韧,任凭 你东南西北风。 (5)B 5. B CA 6. (1)千锤万凿出深山要留清白在人间明 于谦 (2)C(3)要留清白在人间 (4)托 物言志 (5)AAAD 7.(1)像刀锋一样突出分明 . 甚至可以 (2)B A(3)动作 两耳 四蹄轻 竹批双耳峻风 入四蹄轻 (4)何当金络脑,快走踏清秋 (5)B 8. 在山上,竹子紧紧咬定青山一点儿也不放松

6、,原来是它的根深深扎进石缝中。 千万次捶打到今天身骨仍然很坚劲,任凭你刮东西南北风,对于它来说,都是 无济于事的。这竹子好坚强啊,好执着! 解析:这是把竹石改写成一段话的训练。首先要理解古诗句的意思,然后 在此基础上展开想象,并联系作者生活的背景,写成一段通顺的话。 第 11 课十六年前的回忆 1.看拼音,写字词。 yu zh chng xu chu jin m gu ji o x ng zh x ng ()()()()()() 2.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词语进行搭配。 ()的枪声()的眼光()的小屋 ()的吼声()的态度()的匪徒 3.选词填空。 严峻严肃严格严厉 (1)不管怎么说,()要求自己

7、总是有好处的,因为它会让人进步得更 快。 (2)他一再违反纪律,今天终于被老师()地批评了一顿。 (3)形式非常(),伤员必须马上转移。 (4)升旗时要()认真。 剧烈猛烈激烈强烈 (5)晓庆生过病,上体育课不能()运动。 (6)孩子们()要求周末不要上课。 (7)敌人占领的高地被我军()的炮火摧毁了。 4.照样子,写出描写神态的四字词语。 不慌不忙( ABAC 式): 怒气冲冲( ABCC 式): 5.按照要求写句子。 (1)父亲坚决地对母亲说:“ 我是不能轻易离开北京的。” (改写成转述句) (2)用加点词语写句子。 他不论 多忙,对我的问题总是 很感兴趣,总是 耐心地讲给我听。 6.品读

8、句子,完成后面的练习。 (1)父亲不慌不忙地向外走去。“ 不慌不忙 ” 写出了李大钊。 (2)父亲仍旧穿着他那件旧棉袍。可是没戴眼镜。我看到了他那乱蓬蓬的长 发下面的平静而慈祥的脸。 “”“” 说明李大钊饱受折磨; “” 写出他大义凛然, 坚贞不屈; “” 一词,则再次直接地表明了李大钊作为一个慈父的可亲 形象。 7.对于课文内容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课文歌颂了李大钊同志忠于革命事业,坚贞不屈的伟大精神。 B.课文最后两个自然段的作用是照应第一自然段,首尾呼应。 C.“ 可怕的一天果然来了。 ” 这句话在文中的作用是承上启下。 D.课文是按被捕前、被捕、被审、被害顺序记叙的。 8.阅读课

9、文片段,回答问题。 局势越来越严峻,父亲的工作也越来越紧张。他的朋友劝他离开北京,母 亲也几次劝他。父亲(坚定坚决)地对母亲说 “ 不是常对你说吗?我是不能 轻易离开北京的。你要知道现在是什么时候,这里的工作多么重要。我哪能离 开呢? ” 母亲(只能 只好 )不再说什么了。 (1)用“ ” 画去括号里不恰当的词语。 (2)“ 我哪能离开呢? ” 换一种说法:。文中用反问句的好处 是。 (3)父亲的这段话写出了父亲()品质。(多选) A.自以为是 B.忠于革命 C.关心家庭 D.不畏牺牲 E.为革命献身 9.阅读诗歌,回答问题。 我的“ 自白” 书 陈然 任脚下响着沉重的铁镣, 人,不能低下高贵

10、的头, 对着死亡我放声大笑, 任你把皮鞭举得高高, 只有怕死鬼才乞求 自由; 魔鬼的宫殿在笑声中动摇; 我不需要什么自白, 毒刑拷打算得了什么 ? 这就是我 一个共产党员的自白, 哪怕胸口对着带血的刺刀! 死亡也无法叫我开口 ! 高唱凯歌埋葬。 (1)“ 高贵的头 ” 指的是。“ 魔鬼的宫殿 ” 指的是。 (2)从“ 放声大笑 ” 中体会到陈然的英雄气魄。 (3)标题中 “ 自白书” 上的引号表示,“ 自白书 ” 在诗中的实 际含义是。 (4)请再写出两句表达视死如归、凛然正气的诗。(注明作者) 10.假如你来到李大钊烈士墓碑前,你想说些什么? 参考答案: 1.幼稚 长靴 瞅见 魔鬼 绞刑 执

11、行 2.刺耳锐利 漆黑 粗暴 严肃 凶狠 3. 严格严厉严峻严肃 剧烈强烈猛烈 4.无边无际不三不四一心一意气势汹汹小心翼翼得意扬扬 5.(1)父亲坚决地对母亲说,他是不能轻易离开北京的。 解析:这是改成转述句的训练。首先要明白句子的意思,然后将说话的内容进 行改变,注意标点符号的改变,还要注意内容的改变,要保证句子意思不变。 (2)不论我做么说,他总是坐在那儿,总是一言不发。 6.(1)镇定自若( 2)没戴眼镜乱蓬蓬 ; 平静;慈祥 7.A8. (1)坚定只能 (2)我不 能离开。表达了李大钊坚强不屈,对待革命无比的忠诚。(3)B D E 9.(1) 崇高的革命气节国民党的统治 (2)活泼乐

12、观 (3)不是真的自白书,是嘲笑 的信。讽刺国民党的通知腐朽,共产主义必定胜利。(4)人生自古谁无死, 留取丹心照汗青。(文天祥)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曹植) 10,李大钊,你为了革命,献出了宝贵的生命。你虽然牺牲了,但是你的共产 主义在人民群众中遍地开花,你是了不起的英雄!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 照汗青,就是你的真实写照。 解析:这是口语交际的训练,是对李大钊说出感人肺腑的心里话。首先要明白 李大钊为革命作出的杰出贡献,其次,梳理语言,表达对李大钊的崇敬之情。 注意在表述时恰当运用名人名言,会更富有感染力。 第 12 课为人民服务 1.圈出错别字,并在括号里改正。 清于鸿毛 ( ) 千

13、均一发 ( ) 死的其所 ( ) 寄托衰思 ( ) 兴汪发达 ( ) 重与泰山 ( ) 2.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词语。 改正( ) 提出( ) 战胜( ) 改进( ) 改良( ) 解释( ) 3.品读诗句,完成练习。 ( )我们是为人民服务的, ( ),我们 ( )有缺点, ( )不怕别 人批评指出。 ( )是什么人,谁向我们指出( )行。( )你说得对, 我们( )改正。你说的办法对人民有好处,我们就照你的办。 (1)在句中填上合适的关联词语。 (2)分析句意,说说句子之间是怎样连接起来的? 这段话句子意思层层递进,第一句讲,第二句讲;第三四 句讲。 4.根据课文内容,判断下面说法的正确与否。

14、 A.文章是毛泽东于 1944 年 9 月 8日在张思德同志追悼会上所作的演讲。( ) B.课文从正确对待批评、搞好团结两个方面来说明要完全彻底地为人民服务。 ( ) C.本文的论点是完全、彻底地为人民服务。 ( ) D.文中采用了引用、对比、举例子等方法进行论证。 ( ) 5.阅读课文片段,回答问题。 人总是要死的,但死的意义有不同。中国古时候有个文学家叫做司马迁的 说过:,。为人民利益而死,就比泰山还重;替法西斯 卖力,替剥削人民和压迫人民的人去死,就比鸿毛还轻。张思德同志是为人民 利益而死的,他的死是比泰山还要重的。 (1)这段话是围绕哪个观点写的?用“” 画出来。 (2)按照课文内容把

15、 “” 处补充完整。填写的这句话是说的,意 思是。这是利用的方法来说明观点的。 A.举例子 B.引用 C.对比 (3)这段话第三句还运用了的方法来说明观点。 6.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孤岛 32年 开山岛位于我国黄海前哨,面积仅有两个足球场大小,战略位置十分重要。 1986年 7 月的一天,王继才受老政委的委托上岛了。上岛后,他发现岛上 的情况比预想的差得多 :杂草丛生,海风呼啸,空荡荡的旧营房,一条黑咕隆咚 的坑道,没有淡水,没有电王继才蜷在角落里,一夜没有合眼。 上岛 48天后,妻子王仕花前去看望。船刚停,她就迫不及待地跑过去, 迎面而来的那个人是她的丈夫吗? 两个人面对面站在那儿,近在咫尺,却像远 在天涯。王仕花哭着说 : “ 这岛咱不守了! ” 王继才没作声,望着大海: “ 仕花,你 回去吧。我得留下,开山岛是海防前哨,你不守,我不守,谁来守?” 回到家的王仕花思来想去,她毅然辞去了工作,也上了岛。上岛后,王仕 花才真正体验到守岛的艰难。升旗、巡岛、观天象日复一日的生活轨迹。 夏天湿热,只好睡到房顶上;冬天阴冷,不得不搬进海风吹不透的山洞里。时间 长了,他们都患上了关节炎和湿疹,疼痒难忍。台风来时开山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