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B卷】部编人教版六年级上册语文第六单元测试题附答案

上传人:索马****尊 文档编号:145900602 上传时间:2020-09-24 格式:PDF 页数:5 大小:91.0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AB卷】部编人教版六年级上册语文第六单元测试题附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AB卷】部编人教版六年级上册语文第六单元测试题附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AB卷】部编人教版六年级上册语文第六单元测试题附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AB卷】部编人教版六年级上册语文第六单元测试题附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AB卷】部编人教版六年级上册语文第六单元测试题附答案(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部编版六年级上册语文第六单元测试题(A 卷) 班级姓名得分 题目一二三四五六七八总分 得分 (考试时间 90分钟,满分 100分) 第一部分基础知识积累与巩固运用(36 分) 一、读句子,根据拼音写词语。(10 分) 地球就像一位 h i( )可亲的母亲, 用甘甜的乳汁 b y ( )我们。她无私地 c i( )我们宝贵的 ku n c n( ),以及赖以生存的自然z yu n( )。所 以我们要爱护她,保护她。 二、选词填空。 (8 分) 愿望盼望指望期望 1.人类不能 ( )在破坏了地球以后再移居到别的星球上去。 2.漂泊海外的游子 ( )早日回到祖国母亲的怀抱。 3.经过努力,我的 (

2、)终于实现了。 4.国家对我们少年儿童寄托着殷切的( )。 三、指出下列句子分别采用了什么说明方法。(9 分) 1.同茫茫宇宙相比,地球是渺小的。( ) 2.太和殿俗称金銮殿,高二十八米,面积两千三百八十多平方米。( ) 3.地球,这位人类的母亲,这个生命的摇篮,是那样的美丽壮观,和蔼可亲。( ) 四、按要求写句子。 (9 分) 1.小明高兴地告诉妈妈,他在新华书店买了一本雷锋日记。(改为直接引语 ) 2.这些设想能够实现。这些设想是遥远的事情。(用关联词连成一句话 ) 3.再说,又有多少人能够去居住呢?(改为陈述句 ) 第二部分语言综合运用与文化传承(10 分) 五、按要求从诗中找字。(6

3、分) 古人写诗,非常讲究 “ 炼字” 。在不少古诗中,有的字能一字传神,或抒发某种感情,或生 动描绘形象,创造出美的意境。请你找出下面诗句中能传神的字,写在括号里。 1.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 2.绿杨烟外晓寒轻,红杏枝头春意闹。( )( ) 3.萧萧梧叶送寒声,江上秋风动客情。( )( ) 4.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 ) 六、语言运用。 (4 分) 方阳对刘泽说: “ 一些人成名后,频繁在媒体亮相,向你推荐产品,你相信那是真的吗?” 刘泽说: “ 我不信,一些名人说的话,做的宣传都打了折。许多明星不都因产品的宣传和功效 不符被告上法庭了吗? ” 方阳说: “ 唉,

4、名人做广告可不应该随便打折。” 1.刘泽说一些名人 “ 做的宣传都打了折 ” ,意思是: 2.方阳说 “ 名人做广告可不应该随便打折” ,意思是: 第三部分阅读理解(24 分) 七、阅读短文,完成练习。(24 分) (一)水的危机 (10 分) 水是宝贵的自然资源,是地球上一切生物赖以生存的物质之一。地球上的总水量约为14.1 亿立方千米,但如此多的水中淡水只占3%,而且其中的 87%被封闭在冰川、大气、地层中。 20 世纪以来,全球人口增长了3 倍,经济增长了 20 倍,用水量增长了 10 倍。同时,由于生产 和生活废水疾增,而且不经处理直接排入水体,水资源匮乏这一全球性危机加重了。 联合国

5、教科文组织在1997 年把水资源定义为 “ 可资利用或可能被利用的水源,即应当能够 为满足生产生活用途而得以利用” ,而中国自然资源将水资源定义为“ 能为人类生产生活直 接利用的,在水循环过程中产生的地表、地下径流和由它们存留在陆地上可再生的水体” 。 我国水资源的总量约为2.8 万亿立方米,但人均占有量只排在世界第121 位,是世界人均 占有量的1/4。此外,我国水资源空间分布很不均匀,南多而北少。重经济发展而轻环境保护 又导致许多地区出现严重的水体污染,因此,水资源问题也成了我国社会和经济发展中的重大 问题。 1.本文主要运用了 _的说明方法。 (2 分) 2.简要列出全球水资源危机产生的

6、若干原因。(3 分) 3.文中对“ 水资源” 有两种定义,请指出它们的主要相同点和不同点。 (3 分) 相同点: 不同点: 5.简要说说本文给你的启示。(2 分) (二) (14 分) 种树老人死了,死后没有一副棺材。 种树老人什么东西都没有留下,只留下了一片树林。 种树老人长得很丑,很矮,一辈子没有结婚,也没有孩子,临死的时候,对远方来的侄子 说:“ 死了,就在沙丘刨个坑,把我埋在树林里,千万不要用什么棺材。” 侄子照他的话做了, 做完就走了。 老人对树像对自己的孩子,从不舍得毁坏,哪怕自己住的棚子没一根檩条,哪怕自己吃不 上饭,生不起火,也没有毁过一棵树。老人对自己的树有一种天生的灵性,仿

7、佛那就是自己身 体的一部分,哪怕有一点儿惊动,老人都能快速地赶过去,用自己的头,自己的斧子,自己的 大黄狗,把树保护起来。 十年过去了,村里人都盖上了新房,用起了拖拉机。只有老人仍住在自己的土棚子里,领 着黄狗转来转去,修树剪树,看调皮的松鼠,快乐的喜鹊,爱叫的乌鸦直到,直到老人死 去。 来年春天,老人的坟上长出了一棵树,矮小但很粗壮。人们都说:那是种树老人。 老人种了一辈子树,把自己也种进了树里。 1哪些句子写出了 “ 老人对树像对自己的孩子” ,请用 “” 从文中画出来。 (2 分) 2读文中画浪纹线的句子,思考:这些描写采用了的表现手法。这样写的好处 是:。(4 分) 3“ 老人的坟上长

8、出了一棵树,矮小但很粗壮。人们都说:那是种树老人。” 这句话与上文的 哪句话相应 ?其深刻含义是什么 ?(6 分) (1)照应的句子: (2)深刻的含义: 4“ 老人种了一辈子树,把自己也种进了树里。” 联系全文看,这表现了什么?(2 分) 第四部分写作实践 (30 分) 八、作文。 (30 分) 地球是我们唯一的家园,只有这个家园美丽安宁,我们的生活才能幸福快乐。作为一名小 学生,你想为保护地球、保护环境做些什么呢?把你的想法写下来,题目自拟。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测试题(B 卷) 班级姓名得分 题目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总分 得分 (考试时间90 分钟,满分100 分) 一、下面画线字

9、注音错误的一项是( )。(2 分) A.这是西伯利亚大风常来肆虐(n )的地方,是干旱、霜冻、沙尘暴等与生命作对的怪物盘踞(j ) 之地。 B.地翻好,又耙 (p )了几遍,耙得又平又顺溜。 C.丰富的矿 (ku ng)产资源是地球母亲给我们的恩赐(c )。 D.老人带上干粮扛 (k ng)上铁锹 (qi o)进沟上山。 二、写同音节的字,组词。(6 分) 【du】( )徒( )职( )定耳闻目 ( ) 【kang】( )慨健( ) 土( ) ( )俪情深 【ying】( )接晶( ) ( )光军( ) 三、下面词语中感情色彩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2 分) A.后果滥用和蔼B.恭敬宏伟勇敢

10、 C.威胁璀璨壮观D.渺小愚蠢劲挺 四、在下列句中的括号内填上合适的关联词语。(3 分) 1.拿矿产资源来说,它 ( )谁的恩赐, ( )经过几百万年,甚至几亿年的地质变化才 形成的。 2.因为人们随意毁坏自然资源,不顾后果地滥用化学品,( )使它们不能再生, ( ) 造成了一系列生态灾难。 3.( )这些设想能实现, ( )是遥远的事情。 五、按要求写句子。 (l0 分) 1.种的养麦已经开花,白要的像一片雪。(仿写句子 ) 秋风吹红了满山枫叶,像。 麦苗长得更高了,像。 2.我对面这个手端一杆旱烟袋的瘦小老头,竟创造了这块绿洲。(缩句) 3.宇宙空间不是大得很吗?(换种说法,意思不变 )

11、4.当地县志载: “ 风大作时,能逆吹生马使倒行,或擎之高二三丈而坠。” (将画线部分翻译成现 代汉语 ) 六、将下面的诗句补充完整并答题。(11分) 1. “ 南朝四百八十寺,。” 这句诗出自唐代诗人的作品 ,诗中 “ 四百八十 ” 是,形容。(5 分) 2. “,两山排阔送青来 ” 两句运用了的修辞手法, 生动形象地写出 了,含蓄地表达了诗人。(4 分) 3. “九曲黄河万里沙,” 两句状写了黄河的雄浑气魄, 突出了黄河的 特点。 (2 分) 七、班级开展 “ 共建绿色家园 ” 的专题活动,请你参与。(9 分) 【绿色倡议】下面是班级倡议书的部分内容,其中有三处语病,请找出并改正。(3 分

12、) 共建绿色家园的理念逐渐深入人心。我们深刻认识到,环境治理一定要避免不能陷入 “ 污染治理再污染 ” 的恶性循环。这就需要从源头治理南京的山水。为了保护南京 的“ 绿肺” ,中山陵园管理局已于去年底提交了申报“ 世界自然与文化遗产 ” 。作为小学生,我 们也要积极运动起来,为建设绿色家园贡献自己的力量。 【绿色行动】下面是赵建同学有感于这次活动写的一篇随笔,请你根据语境为文中空缺处 填写恰当的词。 (3 分) 在共建绿色家园的历程中,我们有太多的感动。 ,感动着我们。改善城市形象,让环境更美好,让生活更舒心,这份责 任激励大家迎难而上,负重拼搏。 ,感动着我们。 从城市到农村, 从机关干部到

13、普通市民, 全市上下团结 一心,共同诠释 “ 绿色南京 ” 的内涵。 , 感动着我们。树上的小鸟多了,水里的游鱼多了; 大街小巷整洁多了, 邻里相处和睦多了。如果留心,类似的细节还有很多很多。 【绿色展望】李响同学搜集到下面一组图,请你根据组图,简要说明国民日常使用交通工 具的变化。 (3 分) 八、阅读训练。 (32 分) (一)只有一个地球 (节选)(15 分) 据有幸飞上太空的宇航员介绍,他们在天际遨游时遥望地球,映入眼帘的是一个晶莹的球 体,上面蓝色和白色的纹痕相互交错,周围裹着一层薄薄的水蓝色“ 纱衣” 。地球,这位人类的 母亲,这个生命的摇篮,是那样的美丽壮观,和蔼可亲。 但是,

14、在群星璀璨的字宙中, 地球是一个半径约为六千四百千米的星球。同茫茫字宙相比, 地球是渺小的。它只有这么大,不会再长大。 1.地球在字航员的眼中是这样的:。(1 分) 2.文中“ 纱衣” 一词引号的用法是。(2 分) 3.用“”画出第 1 自然段中的比喻句, 这句话是把比作和,形象地 说明了。(4 分) 4.文中画 “” 的句子使用的说明方法是,目的在于(4 分) 5.选文是从两个方面来介绍地球的:一方面写了地球非常; 另一方面写了 地球非常。(2 分) 6.读完选文,你想对地球母亲说些什么?(2 分) (二)“ 绿色” 浅层地温能 (17 分) 你听说过 “ 浅层地温能 ” 吗?它是蕴藏在地表

15、以下一定深度(一般小于200 米)范围内岩土 体、地下水和地表水中,一般低于25? C 的热能。浅层地温能的来源以太阳辐射为主,还有一 小部分来自地心热量。 我们的地球可以称得上是一个巨大的热库,它的资源量非常丰富,其内部的总热能约为 地球储存的全部煤炭所蕴含能量的1.7 亿倍,具有经济价值的浅层地温能大约是现在全球能源 消耗总量的 45 万倍。据专家测算,我国地处北纬30 42 的许多城市,地下近百米深度内,土 壤中每年可采集的浅层地温能能量是目前国内发电装机容量的3750 倍,地下水中每年可采集 的浅层地温能能量也有2 亿千瓦。 浅层地温能是一种清洁无污染的能源。这种能源的开发利用只需消耗

16、少量的电能,就可 以提取大量的能量,也不向大气排放二氧化碳等气体,对外界环境影响极小。由于浅层地温能 资源无处不在,人们可以就近利用,就地取(排)热,为建筑物供暖或制冷,而地下水的水质、 水量不发生任何变化。与传统能源相比,可节省大量运输、传输和存放成本。 可见,浅层地温能具有众多的优点,开发利用浅层地温能已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现 在的问题是, 我们该如何利用这种比人类体温还要低很多的能源呢?科技人员采用了“ 热泵” 原 理。“ 热泵” 和“ 水泵” 类似。大家熟悉 “ 水泵” 吧, 它是一种利用管道将水从低位抽到高位的机械, 只不过 “ 热泵” 传递的是热能。 我们居住的室内环境和地层土壤中的温度一般情况下具有一定的 温差。冬季时,我们利用热泵可以把地下的热能“ 抽” 出来,供给室内采暖;夏季时,再把室内 的热能 “ 取” 出来,排放到地下储存起来。这样,可以通过自然和人工等补给方式,保持地温能 量的动态平衡,使浅层地温能得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