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三年级语文上册第九单元检测题

上传人:索马****尊 文档编号:145899891 上传时间:2020-09-24 格式:PDF 页数:2 大小:15.7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北师大版三年级语文上册第九单元检测题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北师大版三年级语文上册第九单元检测题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北师大版三年级语文上册第九单元检测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北师大版三年级语文上册第九单元检测题(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北师大版三年级语文上册第九单元检测题 班级姓名得分 一、基础部分。 1.看拼音 ,写词语。 zh hu p t n y n l m f n ()() () () bi o shx n zhu ndu fu r n l i ()() () () 2.给下列加点字词注音。 (1)我们从邮递 ()员手里收到一个包裹。 (2)我们中华民族 ()有着五千年的悠久历史。 (3)替云给云写 ,愿变成绵绵 ()春雨。 (4)谁知道在古代 ,这样一包东西却是一封严厉 ( )的信。 3.比一比 ,再组词。 限()厉()蜜()绵() 很()历()密()棉() 4.写出下列加点词的近义词。 (1)他们常常用一些奇妙

2、()的方法来帮助记忆。 (2)贝壳比绳结容易分辨 ()。 (3)马拉松这个小渔村逐渐 ()被人们知晓。 (4)这样一包东西却是一封严厉 ()的信。 5.选字填空。 蜜密 ()林甜()茂()()蜂 状壮 形()()大强()()态 6.按要求写句子。 (1)一条穿着好些贝壳的带子就是一本书。(改成反问句 ) (2)谢谢你们给我这个老人带来温暖 。(用加点的词语造句 ) (3)我祝福你们。 (扩句) 二、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我国古代用 “” 的方法来记事 ,还有些民族用贝壳代替绳 结,还有用具体事物传递信息的方法,譬如或者就 是一封宣战书。 2.写一封封信 ,让和,贴得紧紧 ,紧紧 3.给巴金先

3、生写信的是,巴金先生希望看到他们的 生命。 三、阅读理解。 信息传递的变化 在很久很久以前 ,有一天晚上 ,在边关的城墙上 ,几个手持刀枪弓箭 的士兵正在巡逻。 突然一个士兵指着前方的山头惊叫一声: “ 烽火! ” 大家定睛一看 ,前 方山上果然燃起一堆堆熊熊大火。“ 火速报警 ! ” 士兵们急促地赶到高高 的烽火台上 ,点燃了一大堆柴草。片刻间,只见身后一座座烽火台上一堆 又一堆的火光冲天而起 ,在向远处的将军报告敌兵入侵的情况。 很多很多年过去了 ,一条大道旁的驿站前 ,一匹奔跑得筋疲力尽的马 浑身汗湿 ,一个差役气喘吁吁地从马背上滚落在地,手里举着一封文书递 给另一位骑马待发的差役: “

4、 河南闹了旱灾、蝗灾,800里加急向京城报告 ! ” 那人接过文书 ,一扬鞭子 ,快马已消失在一片黄尘里。 到了 19世纪,在英国有了专门传递信件的邮政部门。要把家里的事 告诉远方的亲朋好友 ,你只要写封信 ,贴上“ 黑便士 ” 世界上最早出现 的邮票 ,邮差就可以把信送到指定的地点。不过那时的交通很不方便,寄 信花费的时间太长。等到1835 年,美国人莫尔斯发明了点线交错搭配的 电码,不论是公务还是私事 ,人们可以发电报 ,即使相隔遥远 ,消息也能很 快就传到。但是 ,收发报机不是家家都能有的,而且掌握这门技术也很不 容易。要发电报 ,你得去电信局。 后来,贝尔发明了电话 ,随着时间的推移

5、, 电话从有线的发展到无线的。即使到了遥远的异国他乡,也能够利用手 机和家里通话报平安 ,通讯变得十分方便。 计算机是 20 世纪最伟大的发明之一。现在,我们可以使用计算机上 网学到很多知识 ,用计算机收集、整理、加工、利用各种信息,可以收发 E-mail(电子邮件 ),一瞬间就可以把各种信息传递到世界各地。 从古到今 ,信息传递都很重要 ,传递方法也在不断改进 ,科学技术的 进步和人类不断地发明创造,推进了信息传递的革命 ,促进了生产力的发 展,也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便利。 1.将词语补充完整。 异()他()()疲()尽气喘()() 2.写出下列词的反义词。 急促()方便() 伟大() 3.信息传递主要经历了六个阶段的演变,分别是通过、 驿站、计算机 来向人们传递信息的。 4.如果你要告诉远方的亲戚朋友一些事,你会采取哪种信息传递的方式? 为什么选择这种方式呢 ? 九、习作。 一个学期很快就过完了 ,在这个学期 ,相信你取得了很多进步 ,但也有些 做得不够好的地方。现在请你给爸爸(妈妈)写封信说一说吧。注意书信 的格式要正确。题目自拟 ,不少于 300 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