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教版七年级科学下册3《运动和力》教案+练习+答案

上传人:雨水 文档编号:145899078 上传时间:2020-09-24 格式:PDF 页数:11 大小:507.4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浙教版七年级科学下册3《运动和力》教案+练习+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浙教版七年级科学下册3《运动和力》教案+练习+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浙教版七年级科学下册3《运动和力》教案+练习+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亲,该文档总共1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浙教版七年级科学下册3《运动和力》教案+练习+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浙教版七年级科学下册3《运动和力》教案+练习+答案(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 凹凸教育学科教师辅导讲义 讲义编号 _ 学员编号:课 时 数: 3 学员姓名:辅导科目:科学学科教师:李开慧 授课日期及时段 4 月 13 日9:00 12:00 课题机械运动和力 教学目标 同步教学知识内容: 1.知道对物体运动的描述与所选的参照物有关,了解速度的含义,知道力的定义; 2.会测量力的大小,理解二力平衡的条件,知道力的作用效果; 3.理解压强的含义,能说出日常生活中增大和减小压强的方法; 4.通过实验认识液体压强和大气压的存在及其特点; 5.会利用公式P=F/S 进行压强的计算; 教学重难点 1.物体二力平衡的条件; 2.物体所受力的分析和压强计算; 教学内容 一、机械运动

2、 1.定义:物体相对于其他物体位置的改变叫机械运动 。 2.参照物:为研究物体的运动假定不动的物体叫做参照物 。 注意:选择不同的参照物来观察同一个物体结论可能不同; 同一个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取决于所选的参照物,这就是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 不能选择所研究的对象本身作为参照物,那样研究对象总是静止的。 3.匀速直线运动 (1)定义:运动快慢不变,运动路线是直线的运动叫匀速直线运动。 (2)特点:速度大小保持不变,在任何时刻的速度都是相同的; 运动的速度是直线。 4.速度 (1)定义:在匀速直线运动中,物体在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叫速度 。 即用路程与时间的比值来描述物体运动的快慢。(这种方法叫比值

3、法) (2)公式:速度=路程 /时间 v = s/t 其中: v 表示速度; s 表示路程; t 表示时间。 (3)单位:国际单位:m/s 常用单位: km/h 1 m/s = 3.6 km/h (4)物理意义:定量的表示物体运动的快慢。 (5)平均速度:物体通过一段路程,与通过这段路程所有的时间的比值叫这段路程的平均速度。 2 S v t 总 总 意义:用来粗略表示做变速运动物体运动的快慢程度 二、力 1.定义: 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 注意: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当一个物体对另一个物体施加力的同时,也受到另一个物体对它的力的作用。) 2.作用效果: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 力可以改变物

4、体的运动状态。(速度变化或者运动方向变化) 3.单位:牛顿,简称牛,符号为N。 4.测量: (1)工具:弹簧测力计。 (2)弹簧测力计的使用: 原理:在弹性限度内,弹簧的伸长与所受的拉力成正比。 构造:见右图 使用方法:A“ 看” :观察弹簧测力计的量程,选择合适的弹簧测力计(测力时不能超过量程); B“ 调” :使用前看弹簧测力计的指针是否与零线重合; C“ 测” :测量时尽量减少指针与刻度板的摩擦,秤钩、弹簧要与力的方向一致; D“ 读” :读数时弹簧测力计应处于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视线要与刻度板垂直。 5.力的图示 (1)力的三要素:力的大小、方向和作用点 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三要素有

5、关,力的三个要素中有一个要素不同,都会使力的效果不同。 (2)力的图示:用一根带箭头的线段来表示力的三要素的方法。 线段的起点表示力的作用点,线段的长度表示力的大小,线段上箭头的方向表示力的方向。 6.力的种类 (1)重力 重力 是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使物体受到的力。用符号G 表示。 重力的施力物体时地球,重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 。 物体的重力与物体的质量成正比,可用公式G=mg 表示。 其中 g 表示常数 “ 9.8N/kg ”,它表示质量为1kg 的物体所受到的重力为9.8N。 注: 两个鸡蛋的重力大约1N,即两个鸡蛋的质量约为100g,一个鸡蛋约为1两。 (2)弹力 物体发生弹性形变时产生的

6、一个反抗形变的力。 弹力的方向与形变方向相反。 (3)摩擦力 定义:两个相互接触的物体,当它们要发生相对运动或者已经发生相对运动时,在接触面上产生的阻碍物体 相对运动的力叫摩擦力。 3 产生的条件:a.物体之间存在压力; b.物体要在接触面上运动或者与接触面有相对运动趋势; c.两物体要相互接触且接触面不光滑。 方向:摩擦力的方向与物体相对运动的方向或相对运动趋势的方向相反。 影响大小的因素:压力的大小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 增大或减小摩擦的方法 a.增大有益摩擦的方法:一是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二是增大物体间的压力。 b.减小有害摩擦的方法:一是减小接触面的粗糙程度,二是减小压力大小,三是变滑动

7、为滚动。 7.牛顿第一定律 (1)内容: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到外力作用的时候,总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2)惯性:一切物体都有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状态的性质,物体保持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叫惯性。 运动和静止的物体都有惯性,固体、液体、气体都有惯性。 牛顿第一定律也叫惯性定律 8.二力平衡 (1)概念:如果一个物体受到两个外力作用的时候,也能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则这两个力平衡。 即 二力平衡 。 (2)二力平衡条件:两个力作用在同一物体上; 大小相等; 方向相反; 两个力作用在一条直线上。 (3)平衡力与相互作用力比较: 相同点: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一条直线上。 不同点:平

8、衡力作用在一个物体 上可以是不同性质的力; 相互力作用在不同物体 上是相同性质的力。 三、压强 1.压力:是指垂直作用在物体表面上的力,它是因物体间的相互挤压而产生的。 2.压强 (1)定义:物体单位面积上受到的压力叫做压强 。 (2)公式: P = F / S (3)单位:帕斯卡,简称帕,符号位Pa。1Pa=1Nm2 (4)影响大小的因素:压力大小,受力面积大小。 (5)增大和减小压强的方法: a.增大压强的方法: 在压力一定时,减小受力面积,如磨刀; 在受力面积一定时,增大压力,如用锤子砸钉子; 在增大压力的同时,减小受力面积。 b.减小压强的方法: 在压力一定时,增大受力面积;如书包背带

9、可以做宽一些; 在受力面积一定时,减小压力; 在减小压力的同时,增大受力面积。 3.液体的压强 (1)产生的原因:液体受到重力的作用。 (2)液体内部压强的特点: 液体对容器底部和侧壁都有压强; 4 液体内部向各个方向都有压强; 液体内部的压强随深度增加而增大,在同一深度,液体向各个方向的压强都相等; 不同液体压强还跟液体的密度有关,密度越大,压强越大。 (3)影响因素:液体的压强只跟液体的密度、深度这两个因素有关,跟液体的体积、总重、形状、横截面积等无关。 4.大气压强 (1)大气压的存在证明:马德堡半球实验、覆杯实验。 (2)大气压的测定工具:水银气压计。 (3)标准大气压:1 标准大气压

10、约为760 毫米 水银柱,约1.01 105 Pa。 (4)大气压的变化: 与海拔有关:随着海拔高度的增加而减小; 与天气有关:晴天的大气压比阴天的高,冬天大气压比夏天的高。 (5)沸点与气压的关系:气压越高,液体的沸点越高。 气体的液化温度也与大气压有关;气压增大时,液化温度升高;气压减小时,液化温度降低。 (6)气体(和液体)的压强与流速的关系:在气体和液体中流速越大的位置,压强越小。 (7)大气压强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吸尘器、活塞式抽水机、离心式水泵等。 五、中考对接 1. (2012 台州 ) 摄 影 师 抓 拍 到 了 一 个 有 趣 的 场 面 ( 如 图 ) : 一 只 乌 鸦

11、站 在 飞 翔 的 老 鹰 背 上 休 憩 下 列 说 法 正 确 的 是 () A 以 乌 鸦 为 参 照 物 , 老 鹰 是 静 止 的 ; B 以 地 面 为 参 照 物 , 乌 鸦 是 静 止 的 ; C 站 在 老 鹰 背 上 休 憩 的 乌 鸦 不 具 有 动 能 ; D 老 鹰 能 在 空 中 飞 翔 主 要 是 由 于 受 到 空 气 对 它 的 浮 力 作 用 。 2. ( 2013? 金 华 )某 校 同 学 在 水 平 直 道 上 进 行 1000 米 跑 步 比 赛 甲 、乙 两 位 同 学 同 时 出 发 ,甲 同 学 在 整 个 比 赛 过 程 中 作 匀 速 运

12、动 乙 同 学 出 发 后 ,经 过 100 秒 通 过 的 路 程 400 米 ,此 时 他 发 现 比 甲 同 学 落 后 100 米 ; 接 着 乙 同 学 以 6 米 /秒 的 速 度 追 赶 , 经 过 50 秒 没 有 赶 上 ; 然 后 乙 同 学 发 起 冲 刺 , 最 后 比 甲 同 学 提 前 10 秒 到 达 终 点 则 甲 同 学 比 赛 中 的 速 度 为米 /秒 乙 同 学 出 发 后 ,前 100 秒 时 间 内 的 平 均 速 度 为米 /秒 ; 乙 同 学 最 后 冲 刺 的 平 均 速 度 为米 /秒 3. ( 2013? 湖 州 ) 静 止 在 水 平 桌

13、 面 的 科 学 书 , 与 科 学 书 受 到 的 重 力 相 互 平 衡 的 力 是 () A 桌 面 对 书 的 支 持 力B 书 对 桌 面 的 压 力 C 桌 子 的 重 力D 地 面 对 桌 子 的 支 持 力 4. ( 2013? 温 州 ) ” 大 炮 ” 示 意 图 当 瓶 内 产 生 气 体 增 多 时 , 瓶 塞 会 水 平 向 右 冲 出 , 若 此 时 所 有 外 力 全 部 消 失 , 瓶 塞 将 () A 立 即 沿 竖 直 方 向 下 落 到 地 面 上B 向 上 运 动 C 水 平 向 右 作 匀 速 直 线 运 动D 立 即 静 止 5. ( 2013? 金

14、 华 ) 如 图 是 “ 研 究 滑 动 摩 擦 力 与 压 力 关 系 ” 的 实 验 在 甲 、 乙 两 次 实 验 中 ,用 弹 簧 测 力 计 沿 水 平 方 向 拉 木 块 ,使 木 块 在 水 平 木 板 上 作 匀 速 直 线 运 动 则 下 列 说 法 正 确 的 是() A 图 乙 中 的 木 块 速 度 越 大 , 滑 动 摩 擦 力 越 大 B 图 甲 中 的 木 块 只 受 到 拉 力 、 滑 动 摩 擦 力 等 两 个 力 C 图 甲 中 弹 簧 测 力 计 的 示 数 等 于 滑 动 摩 擦 力 的 大 小 D 该 实 验 得 出 的 结 论 : 物 体 间 接 触

15、 面 的 压 力 越 大 , 滑 动 摩 擦 力 越 小 6. ( 2013? 舟 山 )下 面 是 用 气 球 做 的 两 个 小 实 验 , 试 回 答 相 关 问 题 ( 1)如 图 甲 ,松 开 气 球 的 口 子 ,快 速 放 气 后 会 感 到 气 球 变 凉 ,这 是 因 为 气 体导 致 内 能 减 小 5 ( 2 ) 如 图 乙 , 松 开 气 球 的 口 子 , 气 球 向 后 喷 出 气 体 的 同 时 , 气 球 会 沿 着 绳 子 快 速 向 前 飞 去 , 这 说 明。 7. ( 2012? 杭 州 )一 块 长 为 L ,质 量 分 布 均 匀 的 木 板 A 放

16、 在 水 平 桌 面 上 ,板A 右 端 与 桌 边 相 齐 ( 如 图 所 示 ) 在 板 的 右 端 施 一 水 平 力 F 使 板 A 右 端 缓 慢 地 离 开 桌 边 , 在 板 A 移 动 过 程 中 , 下 列 说 法 正 确 的 是 () A A 对 桌 面 的 压 强 不 变B A 对 桌 面 的 压 力 不 变 C A 对 桌 面 的 压 力 不 断 变 小D A 对 桌 面 的 压 强 不 断 变 小 8. ( 2013? 金 华 ) 压 路 机 是 一 种 利 用 碾 轮 的 碾 压 作 用 , 使 土 壤 、 路 基 垫 层 和 路 面 铺 砌 层 压 实 的 工 程 机 械 , 广 泛 用 于 筑 路 、 筑 堤 和 筑 坝 等 工 程 某 型 号 压 路 机 质 量 为 3 10 4 千 克 , 发 动 机 和 额 定 功 率 为 120 千 瓦 , g 取 10 牛 /千 克 求 : ( 1) 如 图 所 示 该 压 路 机 在 沥 青 路 面 辗 压 时 , 压 路 机 对 水 平 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其它小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