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层物理 第一章相渗及应用课件

上传人:我*** 文档编号:145897994 上传时间:2020-09-24 格式:PPT 页数:24 大小:80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油层物理 第一章相渗及应用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油层物理 第一章相渗及应用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油层物理 第一章相渗及应用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油层物理 第一章相渗及应用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油层物理 第一章相渗及应用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油层物理 第一章相渗及应用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油层物理 第一章相渗及应用课件(2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一、有效渗透率和相对渗透率的概念,1、绝对渗透率(absolute permeability),当岩石孔隙为一种流体100饱和时测得的渗透率。,绝对渗透率只是岩石本身的一种属性,与通过岩石的流体性质无关。,达西公式三个假设条件?,达西公式:,饱和多相流体岩石的渗流特征,一、有效渗透率和相对渗透率的概念,解:,1、绝对渗透率(absolute permeability),例1:已知: 柱状岩心A4.9cm2, L3cm,P=0.1MPa (1)100%饱和盐水,Qw=0.497cm3/s (2)100%饱和油,Qo=0.166cm3/s. uo=2.99mPa.s uw=1mPa.s 求该岩样的

2、绝对渗透率。,用水测,用油测,饱和多相流体岩石的渗流特征,一、有效渗透率和相对渗透率的概念,2、有效渗透率(effective permeability),当岩石孔隙中饱和两种或两种以上流体时,岩石让其中一种流体的通过能力称为有效渗透率或称为相渗透率。,饱和多相流体岩石的渗流特征,Ko 油相渗透率:oil phase permeability Kw 水相渗透率:water phase permeability Kg 气相渗透率:gas phase permeability,一、有效渗透率和相对渗透率的概念,例3: 设有一柱状岩样,L= 3 cm, A=4.9 cm2. 岩心中饱和70%的盐水(

3、w=1mPas)和30%的油(o=2.99 mPas)。当岩心两端压差为 p=0.1MPa,盐水流量为0.3cm3/s,油的流量为0.02cm3/s.计算盐水和油的有效渗透率。,解:,kw + ko =0.1837+0.0366=0.2203m2,k=0.304m2,2、有效渗透率(effective permeability),饱和多相流体岩石的渗流特征,一、有效渗透率和相对渗透率的概念,例4: 设有一柱状岩样,L= 3 cm, A=4.9 cm2. 岩心中饱和50%的盐水(w=1mPas)和50%的油(o=2.99 mPas)。当岩心两端压差为 p=0.1MPa,盐水流量为0.09cm3/

4、s,油的流量为0.05cm3/s,计算盐水和油的有效渗透率。,解:,kw + ko =0.0055+0.0915=0.097m2,k=0.304m2,2、有效渗透率(effective permeability),饱和多相流体岩石的渗流特征,一、有效渗透率和相对渗透率的概念,70%盐水,30%油:kw=0.1837, ko=0.0366, ko+kw=0.2203 k=0.304,50%盐水,50%油:kw=0.0055, ko=0.0915, ko+kw=0.097 k=0.304,有效渗透率不仅与岩石孔隙结构有关,而且与流体饱和度大小有关。 流体有效渗透之和总是小于岩石的绝对渗透率。,2、

5、有效渗透率(effective permeability),饱和多相流体岩石的渗流特征,一、有效渗透率和相对渗透率的概念,指岩石孔隙中饱和多相流体时,岩石对每一相流体的有效渗透率与岩石绝对渗透率的比值。,3、相对渗透率(relative permeability),油相的相对渗透率,气相的相对渗透率,水相的相对渗透率,同一岩石的相对渗透率之和总是小于1。,饱和多相流体岩石的渗流特征,一、有效渗透率和相对渗透率的概念,油相的相对渗透率,水相的相对渗透率,70%盐水,30%油:kw=0.1837, ko=0.0366, ko+kw=0.2203 k=0.304,3、相对渗透率(relative p

6、ermeability),饱和多相流体岩石的渗流特征,二、相对渗透率曲线特征,相对渗透率曲线:相对渗透率与含水饱和度的关系曲线。,A区: SwSwi;,B区: SwiSw1-Sor;,C区: Sw1-Sor;,只有油相流动。,油、水相流动;随Sw的增大,Kro急剧降低,Krw增大。,只有水相流动。,等渗点,束缚水饱和度,残余油饱和度,饱和多相流体岩石的渗流特征,关键点,三、影响相对渗透率曲线的因素,1、润湿性,1)当岩石润湿性由亲油向亲水转化时,油的相对渗透率趋于升高,水的相对渗透率趋于降低。 2)当岩石润湿性由亲油向亲水转化时,油水相对渗透率曲线右移。,一般情况下:,饱和多相流体岩石的渗流特

7、征,随某相润湿程度的增强,其相对渗透率降低。,三、影响相对渗透率曲线的因素,(1)束缚水饱和度:亲水岩石一般大于20%,亲油岩石通常小于15%。,饱和多相流体岩石的渗流特征,三、影响相对渗透率曲线的因素,(2)等渗点对应的含水饱和度:亲水岩石大于50%,亲油岩石小于50%;判断岩石润湿性方法之一。,饱和多相流体岩石的渗流特征,三、影响相对渗透率曲线的因素,(3)水相渗透率最大值:亲水岩石小于0.3,而亲油岩石一般大于0.5,有的接近于1.0.,饱和多相流体岩石的渗流特征,三、影响相对渗透率曲线的因素,2、饱和顺序的影响,非湿相:任何饱和度下吸吮的总是低于驱替的相对渗透率。,湿 相:吸吮时的与驱

8、替时的相对渗透率曲线重合。,饱和多相流体岩石的渗流特征,解释:在驱替过程中,非湿相首先窜入大孔隙中央,且非湿相是连续的,故其相对渗透率较高; 在吸吮过程中,湿相沿孔隙壁面流动,同时驱动孔隙中间的非湿相,随湿相饱和度的增加,越来越多的非湿相变为不连续相,因此影响了非湿相的相对渗透率。,三、影响相对渗透率曲线的因素,3、岩石孔隙结构的影响,高渗大孔隙连通性好的岩心:两相渗流区范围较大,共存水饱和度低,端点(共存水饱和度及残余油饱和度点)相对渗透率高;,饱和多相流体岩石的渗流特征,三、影响相对渗透率曲线的因素,3、岩石孔隙结构的影响,低渗小孔隙或大孔隙但连通性不好的岩心:两相渗流区范围较小,共存水饱

9、和度高,端点相对渗透率低;,饱和多相流体岩石的渗流特征,三、影响相对渗透率曲线的因素,4、温度的影响,饱和多相流体岩石的渗流特征,温度升高,束缚水饱和度增加,油相相对渗透率增加,水相相对渗透率降低;温度对相对渗透率影响的基本特征是整个X形曲线右移。,四、相对渗透率曲线的测定,1、稳定法 2、不稳定法 3、经验统计公式计算 4、用毛管力曲线计算 5、采用矿场资料计算,饱和多相流体岩石的渗流特征,1. 预测水驱油藏的最终采收率,2. 计算产水率,=,=,=,六、相对渗透率曲线的应用,产水率:油水同产时产水量在总产液量中所占的比例。,饱和多相流体岩石的渗流特征,2. 计算产水率,六、相对渗透率曲线的

10、应用,则:,饱和多相流体岩石的渗流特征,2. 计算产水率,六、相对渗透率曲线的应用,产水率变化速度,饱和多相流体岩石的渗流特征,水驱开发效果评价,(1)含水及含水上升率评价,在开发初期及低速开发阶段,由于注采井网的完善程度低,且处于滚动开发阶段,含水波动幅度较大; 1988年综合调整后,由于大批新井的投产和注采系统的完善,开发效果明显改善; 随开发历史的增长,油水井井况逐渐变差,注采系统受到破坏,开发效果开始变差,在低含水期,由于地层亏空大,注采强度大,使得该块含水上升很快,明显高于理论水平。含水达到40以后,该块进行了综合调整,新井的投产使得区块含水下降,并且低于理论水平,甚至出现了负增长的现象,进入中高含水期后,由于注采系统失衡,注水平面不均匀,含水上升率逐渐上升,实际含水上升率开始高于理论水平,开发效果明显变差。,水驱开发效果评价,(1)含水及含水上升率评价,水驱开发效果评价,(2)存水率及水驱指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PPT素材/模板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