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历次全国代表大会简介(2020年整理).pdf

上传人:摩西的****12 文档编号:145893208 上传时间:2020-09-24 格式:PDF 页数:4 大小:291.8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国共产党历次全国代表大会简介(2020年整理).pdf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中国共产党历次全国代表大会简介(2020年整理).pdf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中国共产党历次全国代表大会简介(2020年整理).pdf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中国共产党历次全国代表大会简介(2020年整理).pdf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中国共产党历次全国代表大会简介(2020年整理).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共产党历次全国代表大会简介(2020年整理).pdf(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1 中国共产党历次全国代表大会简介中国共产党历次全国代表大会简介 1、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 时间:1921 年 7 月 23 日至 31 日 地点:上海法租界贝勒路树德里 3 号后转至浙江嘉兴南湖红船 意义:党的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正式宣告了中国共产党的诞生,从此,在中国出现了一 个完全崭新的,以马克思列宁主义为其行动指南的,统一的无产阶级政党。中国的无产阶级 因此有了战斗的司令部, 中国的劳苦大众从此有了翻身解放的希望, 中国的革命从此焕然一 新。通过了中国共产党第一个纲领 2、中国共产党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中国共产党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 时间:1922 年

2、7 月 16 日至 23 日在 地点:上海英租界南成都路辅德里 625 号 意义: 根据列宁关于民族和殖民地问题的理论和中国社会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性质, 制定 了党的最高纲领和最低纲领。最低纲领即中国现阶段的革命任务是:“(一)消除内乱,打倒 军阀,建设国内和平;(二)推翻国际帝国主义的压迫,达到中华民族完全独立;(三)统一中 国本部(东三省在内)为真正民主共和国。”最高纲领,即“它的目的是要组织无产阶级,用阶 级斗争的手段,建立劳农专政的政治,铲除私有财产制度,渐次达到一个共产主义的社会”。 这次大会在中国近代历史上第一次明确提出了彻底地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任务, 为中国各 族人民的革命斗争指

3、明了方向。 3、中国共产党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中国共产党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 时间:年月日至 地点:广州恤孤院后街号 意义:中心议题是讨论全体共产党员加入国民党,建立国共合作统一战线的问题,党的 “三大”所确定的建立国共合作革命统一战线的策略,促进了第一次国共合作的实现,使共 产党活动的政治舞台迅速扩大, 加速了中国革命的步伐, 为波澜壮阔的第一次大革命作了准 备。 4、中国共产党第四次全国代表大会中国共产党第四次全国代表大会 时间:1925 年 1 月 11 日至 22 日 地点:上海 意义: 明确提出了无产阶级在民主革命中的领导权问题。 大会的另一个重要贡献是提出 了工农联盟问题,指出:农民是

4、无产阶级天然的同盟者,无产阶级及其政党若不去发动和组 织农民斗争,无产阶级的领导地位是不可能取得的。 党的“四大”关于无产阶级在民主革命中领导权和农民同盟军问题的阐述,表明党已经把新 民主主义革命基本思想的要点提出来了,对中国革命规律的认识又前进了一步。 5、中国共产党第五次全国代表大会中国共产党第五次全国代表大会 时间:年月日至月日 地点:武汉 意义: 接受共产国际执委会第七次扩大会议关于中国问题的决议案, 纠正陈独秀的机会 主义错误, 并决定党的重大方针政策。 党的第五次全国代表大会虽然召开在革命的危急关头, 却没有承担起挽救革命的任务。但周恩来、任弼时等一批对陈独秀的右倾错误有所认识、有

5、 所抵制的同志,被选进了新的中央委员会,这为后来纠正陈独秀的右倾错误,提供了组织上 的准备。 6、中国共产党第六次全国代表大会中国共产党第六次全国代表大会 时间:1928 年 6 月 18 日至 7 月 11 日 2 地点:苏联莫斯科 意义:大会批判了陈独秀的右倾投降主义和瞿秋白的“左”倾冒险主义错误。指出中国 的社会性质仍然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中国现阶段的革命是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革命的中 心任务是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实行土地革命,建立工农民主专政。并指出党在当时的 总任务是争取群众,准备暴动。这次大会的路线基本上是正确的,对后来中国革命的发展起 了积极的作用。 7、中国共产党第七次

6、全国代表大会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 时间:年月日月日 地点:延安杨家岭 意义:大会通过了毛泽东论联合政府的政治报告、朱德论解放区战场的军事报 告。大会提出党的政治路线是:放手发动群众,壮大人民力量,在党的领导下,打败日本侵 略者, 解放全国人民, 建立一个新民主主义的中国。 大会强调毛泽东思想为全党的指导思想。 大会通过的新党章强调了群众路线和党的民主集中制原则。 这次大会是团结的大会, 胜利的 大会,为抗日战争和夺取新民主主义革命在全国的胜利奠定了基础。 8、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 时间:1956 年 9 月 15 日至 27 日 地点:北京 意义:

7、大会通过了第二个五年计划的建议和新党章。 规定了党和全国人民当前的主要任 务是:集中力量发展社会生产力,实现国家工业化,逐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需 要。强调要坚持民主集中制和集体领导制度,加强党和群众的联系。这次大会为新时期的社 会主义事业的发展和党的建设指明了方向。 9、中国共产党第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中国共产党第九次全国代表大会 时间:年月日日 地点:北京 意义:九大自始至终被强烈的个人崇拜和“左”倾狂热气氛所笼罩。它加强了林彪、江 青等人在党中央的地位,使“文化大革命”的错误理论和实践更加合法化。实践证明,九大 在思想上、政治上和组织上的指导方针都是错误的。 10、中国共产党第十次全

8、国代表大会中国共产党第十次全国代表大会 时间:年月日至日 地点:北京 意义:一些在“文化大革命”中遭到打击,被排斥在九届中央委员会之外的老干部,如 邓小平、王稼祥、乌兰夫、李井泉、谭震林、廖承志等被选为中央委员。虽然江青集团的骨 干分子更多地进入新的中央委员会, 但一批众望所归的老同志入选, 毕竟反映了党内健康力 量的增强。 11、中国共产党第十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中国共产党第十一次全国代表大会 时间:年月日至日 地点:北京 意义: 党的十一大是在粉碎“四人帮”后召开的第一次党的代表大会, 大会总结了揭批“四 人帮”的初步成果, 宣告了“文化大革命”的结束, 提出了到本世纪末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9、 的目标,在为动员全党完成这个历史任务方面起了积极的作用。但是,“十一大”通过的政治 报告没有能够纠正“文化大革命”的错误理论、政策和口号,反而加以肯定,这就起了严重阻 碍拨乱反正的消极作用。因而,从根本上说,党的十一大未能从理论和党的指导方针上完成 拨乱反正的任务。 12、中国共产党第十二次全国代表大会中国共产党第十二次全国代表大会 3 时间:1982 年 9 月 1 日至 11 日 地点:北京 意义:标志着党成功地实现了具有重大历史性意义的伟大转变。 它开始把中国带入建 设有 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新的政治轨道,并以全面开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局面而 永远载入史册。 13、中国共产党第十三

10、次全国代表大会中国共产党第十三次全国代表大会 时间:年月日至月日 地点:北京 意义:明确提出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确定今后经济建设、经济体制改革 和政治体制改革的基本方针,确定在改革、开放中加强党的建设的基本方针,并在总结丰富 实践经验的基础上进行创造性的理论概括。党的十三大是一次全面加快改革、开放的大会, 它是自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实现历史性的伟大转折以来, 又一次具有重大意义和深远影响的 会议。 14、中国共产党第十四次全国代表大会中国共产党第十四次全国代表大会 时间:1992 年 10 月 1218 日 地点:北京 意义:中国共产党十四届三中全会 1993 年 11 月 1114

11、 日在北京举行全会通过了中 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全会指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 制是同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结合在一起的。 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就是要使市场在国家 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 要进一步转换国有企业经营机制, 建立适应市场经济 要求,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现代企业制度。 15、中国共产党第十五次全国代表大会中国共产党第十五次全国代表大会 时间:1997 年 9 月 12 日至 18 日 地点:北京 意义: 党的十五大站在时代的高度, 指出一个世纪以来我们的民族在前进道路上经历了 三次历史性巨大变化,产生了三位站在时代前列的伟

12、人:孙中山、毛泽东、邓小平。改革开 放, 为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而奋斗, 这是在以邓小平为核心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的领导下 开始的新的革命。 1 十五大报告首次使用了“邓小平理论”的科学概念,并把这一理论作为指引党继续前进的 旗帜。报告指出:旗帜问题至关紧要。旗帜就是方向,旗帜就是形象。坚持十一届三中全会 以来的路线不动摇,就是高举邓小平理论的旗帜不动摇。“我们这次大会的灵魂,就是高举 邓小平理论的伟大旗帜。”报告强调:马克思列宁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有两次历史性飞跃, 产生了两大理论成果。 第一次飞跃的理论成果是毛泽东思想。 第二次飞跃的理论成果是邓小 平理论。 这两大理论成果都是党和人民实践经

13、验和集体智慧的结晶。 邓小平理论围绕什么是 社会主义、 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个根本问题, 第一次比较系统地初步回答了中国社会主义建 设的一系列基本问题。大会通过的中国共产党章程修正案把邓小平理论确立为党的指导 思想,明确规定中国共产党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作为自己的行动指 南。 十五大进一步阐述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明确提出了党在这个阶段的基本纲领。 指 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经济、政治和文化的基本目标、基本政策,有机统一,不可 4 分割,构成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这个纲领,是邓小平理论的重要内容,是党 的基本路线在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的展开;是这些年来最

14、主要经验的总结。 十五大确定了我国跨世纪发展的战略部署,并对 21 世纪的发展作了展望。指出:从现 在起到下世纪的前十年,是我国实现现代化建设第二步战略目标、向第三步战略目标迈进的 关键时期。在这个时期,建立比较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保持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 康发展,是必须解决好的两大课题。为此,一定要牢牢抓住历史机遇,开拓前进,坚持社会主义 市场经济的改革方向,使改革在一些重大方面取得新的突破,并在优化经济结构、发展科学 技术和提高对外开放水平等方面取得重大进展。实现这些任务和目标,关键在于坚持、加强 和改善党的领导,充分发挥党的思想政治优势和组织优势,从严治党,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 性

15、,增强党的凝聚力和战斗力,进一步把党建设好。 根据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的基本目标的要求,十五大报告对社会主 义初级阶段的所有制结构和公有制实现形式、推进政治体制改革、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 法治国家等问题提出了一系列新的论断。这些论断,是党在社会主义理论问题上的又一次思 想解放和认识深化。 16、中国共产党第十六次全国代表大会中国共产党第十六次全国代表大会 时间:年月日至日 地点:北京 意义: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全面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继往开来,与时俱进,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 为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而奋斗。 17、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

16、全国代表大会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 时间:2007 年 10 月 15 日至 21 日 地点:北京 意义:这次大会的突出贡献,是对科学发展观的时代背景、科学内涵和精神实质进行了 深刻阐述,对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提出了明确要求 18、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 时间:2012 年 11 月 8 日 地点:北京 意义:明确了科学发展观是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并写入党章。制定了坚持走中 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和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前进方向。提出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 标。回答了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政策立场。 19、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 时间:2017 年 10 月 18 日至 10 月 24 日 地点:北京 意义: 党的十九大是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关键阶段、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关键时期召 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大会, 对鼓舞和动员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继续推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坚 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具有重大意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其它相关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