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形成及发展(2020年整理).pdf

上传人:摩西的****12 文档编号:145893171 上传时间:2020-09-24 格式:PDF 页数:8 大小:207.3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形成及发展(2020年整理).pdf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形成及发展(2020年整理).pdf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形成及发展(2020年整理).pdf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形成及发展(2020年整理).pdf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形成及发展(2020年整理).pdf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形成及发展(2020年整理).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形成及发展(2020年整理).pdf(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范文 范例 指导 参考 word 资料 整理分享 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形成与发展 改革开放伟大实践的推进过程,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理论体系的形成和发展过程。邓小平理论、 “三个代表”重 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形成于不同时期,注 重探索和回答不同时期、不同阶段遇到的新矛盾、新问题, 在理论创新和理论发展上都作出了各自独特的贡献“一篇大 文章”的诞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形成与发展 改革开放 30 年来,我们党的一切理论和实践都是紧紧围绕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个主题进行的。改革开放伟大实践的推 进过程,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形成和发展过 程。党的十七大把改革开放

2、以来我们党在实践中相继形成的 邓小平理论、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 略思想,统一概括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邓小 平理论、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 想,形成于不同时期,注重探索和回答不同时期、不同阶段 遇到的新矛盾、新问题,在理论创新和理论发展上都作出了 各自独特的贡献。它们既相互贯通又层层递进,体现了新时 期以来我们党理论创新成果的科学性体系、阶段性成果和发 展性要求的内在统一。 理论体系的初步形成 1976 年 “文化大革命” 结束后, 百废待兴的中国到底是继续坚持 “文 化大革命”时期的错误路线,还是破除“左”的思想束缚, 范文 范例 指

3、导 参考 word 资料 整理分享 2 走出一条既顺应时代潮流又符合中国国情的新路,是摆在我 们党面前十分紧迫的问题。 1978 年底召开的党的十一届三中 全会,重新确立了党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和组织路线,实 现了指导思想上的拨乱反正,开始了建设社会主义的新探 索。这次会议形成了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 集体,标志着我国进入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在 新的历史时期,邓小平敏锐地意识到,我们坚持的马克思主 义是科学、 是真理, 我国建立的社会主义制度是一个好制度, 但问题是什么是马克思主义、如何坚持马克思主义,什么是 社会主义、如何建设社会主义,我们过去的认识不是完全清 醒、不是

4、完全清楚的。因此,从新时期一开始,我们党就坚 持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紧紧围绕在中国这样的 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国家如何建设社会主义这个问题展开 了深入的理论探索,开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进程。1982 年 9 月,邓小平在党的十二大开幕词中明确提出了“走自己 的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这一重大论断的提出, 指明了新时期我们党理论和实践探索的方向。 从 1978 年到 1992 年,邓小平领导我们党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 中国具体实际和时代特征结合起来,提出了一系列具有开创 意义的思想,初步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根据 世界形势的新变化,邓小平明确提出“和平与发展成为当今

5、 时代的两大问题” ;根据中国国情,强调我国正处于并将长 范文 范例 指导 参考 word 资料 整理分享 3 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一阶段的根本任务是发展生产 力,因此必须坚持“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 分“三步走”基本实现现代化;根据世界科学技术发展的新 态势,强调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实现中国现代化关键在 人才,基础在教育;根据社会主义是全面发展的社会要求, 强调没有民主就没有社会主义、就没有社会主义现代化,物 质文明和精神文明都搞好才是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必须 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根据世界经济发展的规律和中国 现实国情,强调计划和市场都是手段,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 主

6、义的本质区别,社会主义也可以搞市场经济;根据世界军 事变革的新要求,强调要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的精兵之 路;把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提出按 照“一国两制”的构想解决香港、澳门和台湾问题;根据党 的历史方位的变化,强调中国的问题关键在于党,要聚精会 神地抓党的建设。 1987 年召开的党的十三大提出了党在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制定了到 21 世纪中叶分三 步走、实现现代化的发展战略。党的十三大明确指出,马克 思主义与我国实践的结合,有两次历史性飞跃。 第一次 飞跃发生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人经过反复探 索,在总结成功和失败经验的基础上,找到了有中国特色的 革命

7、道路,把革命引向胜利。第二次飞跃发生在党的十一届 三中全会以后,中国共产党人在总结建国 30 多年来正反两 范文 范例 指导 参考 word 资料 整理分享 4 方面经验的基础上,在研究国际经验和世界形势的基础上, 开始找到一条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开辟了社会 主义建设的新阶段。报告还把我们党在开辟中国特色社会主 义道路过程中提出的若干理论新观点概括为 13 条,这些观 点构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轮廓,标志着中国特 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初步形成。 1992 年,在南方谈话 中邓小平对关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一系列重大问题 作了总结性概括。 1992 年党的十四大对邓小平时期我

8、们党理 论创新的新论断、 新观点、 新思想进行了概括, 把它称为 “邓 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1997 年,党的十 五大又作了进一步的概括和论述,将其命名为“邓小平理 论” ,并作为指导思想载入党章。 理论体系的新发展 党的十三大以后,社会主义在世界范围内遇到了空前的挑 战。上世纪 80 年代末发生了东欧剧变、90 年代初发生了苏 联解体。这些震惊世界的事件,是社会主义由理论变为实践 以来遇到的最严重、最深刻的危机。在国内,我们的改革发 展也遇到了新的困难,政治上发生了;经济上发生 了经济过热,进入了治理整顿阶段;体制改革上,国有企业 的改革没有重大突破,国家的税制改革、金融

9、体制和价格改 革的滞后,形成了双重体制长期共存、摩擦很大、漏洞很多 的状况。形势是十分严峻的。1989 年 6 月党的十三届四中全 会选举江泽民同志为中央委员会总书记,形成了以江泽民为 范文 范例 指导 参考 word 资料 整理分享 5 核心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如何根据世情、国情、党情的 新变化,继续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是摆在党的第三 代中央领导集体面前十分紧迫的问题。 党的十三届四中 全会以后,以江泽民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继续推进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 提出了一系列新思想、 新观点、 新论断,丰富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面对 20 世纪 80 年代末 90 年

10、代初国际国内严峻的政治形势和改革发 展的繁重任务,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旗帜鲜明地强调,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路线和基本政策,一是要坚定不 移,毫不动摇;二是要全面执行,一以贯之。江泽民指出,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一篇大文章” ,邓小平已经为它 确定了基本思路和基本原则,我们的任务就是要继续把这篇 文章做好。在做好这篇文章的过程中,江泽民提出了一系列 创新观点。根据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也可以搞市场经济” 的重要观点,明确提出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 市场经济体制,并指出把社会主义和市场经济结合起来是一 个伟大创举;根据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我国初级阶段的国 情,提出要坚持和完善社

11、会主义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 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坚持和完善以按劳分配为主 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基 本政治制度;把发展问题同党的性质、党的执政理念联系起 来,明确提出发展是我们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必须把坚 范文 范例 指导 参考 word 资料 整理分享 6 持党的先进性和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落实到发展先 进生产力、 发展先进文化、 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上来, 推动社会全面进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大力实施科教兴国 和可持续发展战略以及“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的对 外开放战略;根据世纪之交国内外形势的发展变化,明确提 出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加强党

12、的建设,切实解决好提高党的领 导水平和执政水平、提高拒腐防变和抵御风险能力这两大历 史性课题,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根据新时期军 队和国防建设的新形势,提出要紧紧围绕打得赢和不变质这 两个历史性课题,全面加强国防和军队建设,推进中国特色 军事变革;根据冷战结束后世界新形势,提出促进世界多极 化和国际关系民主化的新主张。 以江泽民为核心的党的 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坚持改革开放、与时俱进,带领全党 全国各族人民经受住国内外和经济风险等种种严 峻考验,在深刻认识和准确把握世情、国情、党情发展变化 的基础上,创立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三个代表”重 要思想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

13、成部分。2002 年党的十六大总结了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党的十三届四中 全会以来党带领人民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经验,阐 明了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根本要求,并且把“三个 代表”重要思想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 论一道确立为我们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实现了我们 范文 范例 指导 参考 word 资料 整理分享 7 党指导思想的又一次与时俱进。 理论体系的新境界 党的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坚持以 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顺应国内外形 势发展变化,发扬求真务实、开拓进取精神,继续推进理论 创新和实践创新,在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进程中

14、, 提出一系列重大理论观点、重大战略思想、重大工作部署, 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最新成果。 进入新 世纪新阶段,我们党站在历史和时代的高度,立足社会主义 初级阶段基本国情,深入分析我国发展的阶段性特征,认真 总结我国发展实践,准确把握世界发展趋势,借鉴国外发展 经验,适应新的发展要求,提出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构 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创新型国 家、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推 动建设和谐世界等思想,用新的思想观点回答了什么是社会 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个基本问题。面对 21 世纪党面 临的机遇和挑战,我们党明确提出,党的先进性建设是马克

15、思主义政党生存、发展、壮大的根本性建设,必须把党的执 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作为主线,以改革创新精神全面推 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为此,党中央对新世纪新阶段加 强和改进党的建设提出了一系列新的重要思想。围绕发展这 个中心问题,我们党对什么是发展、为什么发展、怎样发展, 发展为了谁、发展依靠谁、发展成果由谁享有等重大问题进 范文 范例 指导 参考 word 资料 整理分享 8 行了富有创造性的探索,强调要正确认识和妥善处理中国特 色社会主义事业中的重大关系,努力实现科学发展、和谐发 展、和平发展。 党的十七大深刻阐述了科学发展观的历 史地位、时代背景、科学内涵、精神实质和根本要求,把它 作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和发展中国特色社 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 中国特色社会 主义理论体系是中国共产党人在改革开放新时期,经过实践 探索和理论创新的智慧结晶,是马克思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其它相关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