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亚人事劳动保障局】人事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年度工作总结

上传人:亦明 文档编号:145893084 上传时间:2020-09-24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22.7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三亚人事劳动保障局】人事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年度工作总结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三亚人事劳动保障局】人事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年度工作总结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三亚人事劳动保障局】人事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年度工作总结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三亚人事劳动保障局】人事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年度工作总结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三亚人事劳动保障局】人事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年度工作总结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三亚人事劳动保障局】人事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年度工作总结》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三亚人事劳动保障局】人事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年度工作总结(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三亚人事劳动保障局】人事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年度工作总结 【三亚人事劳动保障局】人事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年度工作总结是一篇好的范文,觉得应该跟大家分享,重新了一下发到。 xx年,我局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的中心工作和年初确定的目标任务,立足于服务“改革、发展、稳定”大局,抓住群众和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以完善劳动和社会保障体系为目标,加强和职业培训工作,加快推进养老保险全覆盖,稳步实施医疗保险制度改革,切实加强劳动用工管理,加大劳动行政执法监察力度,维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劳动保障事业得到了新的发展。 一、加强劳动力市场建设,抓好就业服务和职业培训,就业和再就业工作又上新台阶 (一)按照“三化”要求,加强

2、劳动力市场建设,加快培育和发展市场就业机制。 一是积极推进公共就业服务体系建设。全市开办各类职业介绍服务机构46家,形成了覆盖全市各镇、街道的公共就业服务网络,向社会提供包括职业介绍、职业指导、就业训练、劳动力供求信息发布、就业岗位开发服务等内容的公益服务,建立了劳动力市场供求状况调查统计和分析报告制度,为我市明确就业方向、制订就业政策提供参考。 二是努力提升市场信息化程度。着手建立了我市劳动力市场 _站,并被纳入中国劳动保障部中心网站,开展网上招聘、政策指导、法制咨询、建立劳务信息协作等服务。全年网上求职人数达到1098名,招聘成功率达68.5%,扩大了市场影响力。 三是大力促进市场就业。全

3、年共举办劳动力市场洽谈会47期,进场交流人数达55300人,入场招聘单位1791家次,提供就业岗位16460个,入场应聘登记9860人,达成就业意向6394人,交流成功率为65%。以市场为导向的就业机制逐步成熟,市场在劳动力资源中的优化配置作用日益明显。 (二)建立帮困机制,健全服务手段,促进再就业工作。 一是积极探索新形势下的就业帮困机制。在全面调查的基础上,对全市失业建立生活和就业状况台帐,对特困失业人员建立个人档案,动态掌握他们的生活情况和就业愿望,开展“一对一”结对帮困活动。节日期间,对174名困难失业人员开展帮困慰问活动,发放慰问金10.72万元,对2348对双失业人员发放生活补助金

4、47.44万元。同时,对有就业愿望的特困失业人员开展“送岗位上门”活动,输送适宜岗位200余个。 二是抓好劳动保障事务代理工作。市再就业管理服务中心代理缴纳养老保险费人员18364名,失业保险费人员17893名,大病保险费人员15627名,代收代缴三项保险基金3464.77万元,解决了原国有、城镇集体分流到社会就业人员的劳动和社会保障关系衔接问题。 三是采取综合措施帮助失业人员再就业。认真贯彻全国、省、宁波市再就业工作会议精神,紧密结合我市实际,研究拟定了我市进一步促进就业和再就业的政策措施,并突出以开拓就业岗位为重点,认真落实技能培训、职业指导、职业介绍、定向输送、税费减免、劳动和社会保障关

5、系代理等各项促进再就业的政策措施,并动员企业、社区、新闻单位、社会团体等社会各界共同关心支持再就业工作,形成了良好的工作氛围。全市共有失业人员3487名,其中当年新增2516人,上年结转971人,通过各种就业途径实现再就业2334人,再就业率达到66.9,城镇登记失业率为2.5,继续保持了稳定的就业局势。 同时,为探索农村劳动力特别是离地农民的就业工作路子,xx街道开展的城乡劳动力统筹就业试点工作顺利启动,完成了组建组织网络、组成工作班子、培训工作人员、基本情况调查等工作。 (三)抓好再就业转岗培训和职业技能培训,不断提高劳动者职业素质,努力减少结构性失业因素。 一是抓好再就业培训。全年投入培

6、训经费15万元,举办再就业培训57期,累计培训人数达2417人,超额完成上级下达的2300名考核指标的105,培训再就业率达84。积极开展创业培训,举办创业培训2期,培训150名。 二是抓好职业技能培训管理和开发。积极提升职业技能培训层次,全年共举办9期中级 技术职称培训班,1期高级技术职称培训班,累计培训9987人,比上年增加60.3,超额完成上级下达任务的185.34。努力扩大技能鉴定覆盖面,形成了以市鉴定中心为龙头,6个技能鉴定站为支撑的网络体系。通过考核鉴定,2413名获初级职业资格证书,995名获取中级职业资格证书,29名获得高级职业资格证书,4名获技师职称,共获职业资格证书3441

7、人,比上年增加63.4。 三是进一步加强了技校教育管理。以“双高”为培养目标,进一步拓宽办学路子,全面普及计算机教学,新开设CAD、Proe及数控等课程,狠抓教育质量管理,应届毕业生毕业率和四级工合格率均达到100%,教学质量继续走在全省前列。同时,积极配合推行职业资格证书制度,设立新的培训基地,开展电工、CAD等各类培训28期,培训1360余人,鉴定合格率达88%。 二、扩大养老保险覆盖面,改革城镇医疗保险制度,社会保障体系进一步完善 (一)明确目标,加大力度,养老保险扩面成效显著。 一是明确目标任务。我市被 _列为全省率先实现养老保险全覆盖的26个县市之一后,加强调查研究,根据实际情况,制

8、定了三年实现养老保险全覆 二是实施政策突破。在xx市范围内率先出台了“低门槛准入、低标准享受”及“延七补八”政策,为广大职工群众参保提供了多种选择,并为大龄人员参保创造了宽松的年龄条件。同时,进一步强化了监督考核机制,并首次把养老保险扩面工作列入了市委、市政府对镇、街道年度工作业绩的考核内容。 三是加强宣传教育和指导服务。市委、市政府召开了全市社会保险工作会议,统一各级、各部门的思想认识;各新闻单位开展动态、典型、专题报道;各镇、街道、企业单位利用各种宣传工具,做好职工群众的宣传教育;市扩面办印发简报、通报,配合搞好 _。同时,组织5个指导督促工作组,分片开展指导服务和督促检查工作。市委、市政

9、府还分两片召开扩面汇报检查会议,进一步加大了督促力度。 通过努力,我市基本形成了“一把手”负责制,“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工作责任制,宣传教育、指导服务、督促检查“三位一体”的工作机制和紧密配合的协调联系机制,确保了扩面工作的顺利进行。到年底,全市参加养老保险企业 4924家,实际参保缴费职工85601名,净增22867人,完成宁波下达任务的254%,完成市委市政府三年实现全覆盖计划第一年指标任务的114%。 同时,工伤保险、失业保险扩面取得新进展。全市机关事业单位人员已全部纳入了工伤保险,参保单位503家,职工34637人,新增参保职工5287人;失业保险参保单位3446家,参保职工达8

10、2213人,超过上级下达任务10813名,名列各县市第一。农村社会养老保险顺利移交。 (二)积极探索,勇于创新,医疗保险制度改革顺利实施。 一是创造性地构建了科学的政策框架体系。在广泛调研的基础上,按照上级政府的政策原则,紧密结合本地实际,大胆突破政策限制,制订出台了xx市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暂行规定、xx市国家公务员医疗补助暂行办法两个主体文件和14个配套政策文件,形成了较为科学完整的医保政策体系。 二是以超前的工作思路形成了较为完善的工作机制。实施个人门诊帐户和住院统筹帐户平台一步到位的政策;实行“一站式”的服务形式;组建县市级一流的医疗保险计算机信息管理系统,与市内各定点医疗机构和定点药

11、店联网,与城区内各定点医疗机构和定点药店实时联网。通过上述措施,构建了相对超前的工作机制。同时,实施新型的重大疾病救助政策、特困企业单独参加住院统筹、失业人员参加单项统筹等办法,构建起了切实有效的特殊困难 群体医疗保障机制。 三是审核稽查工作逐步加强。全年共处理违规就医购药行为2900余例,扣除定点医疗机构和定点药店不符合规定的医疗费6万元,查获由家庭成员冒用医保卡行为6起,追缴违规金额4558元。 目前,全市参保单位314家,参保人员25362人,按上级考核口径,参保人数和基金征缴分别超额完成上级下达指标的18%和20%,参保人员的基本医疗得到切实保障,参保人员总体待遇得到提高,医疗费用增长

12、势头得到遏制,总费用支出同比下降了9。 (三)密切配合,加大力度,抓好基金征缴工作。 切实加强与地税部门的协调配合,共同做好基金的征缴工作。全年收缴养老保险基金19025万元,收缴率达到99%,清欠基金231万元,清欠率为100%,离退休人员14122名,发放养老金13055万元,年结余5970万元,累计结余27074.7万元,支付能力达到24.89个月,比上年增加1.86个月;收缴失业保险基金2692.19万元,收缴率为96.5%,清欠基金35.54万元,清欠率为96.3%,发放失业保险金及各项补助1307.44万元,年结余1384.75万元,累计结余3094.14万元;收缴工伤保险基金25

13、3.71万元,收缴率100%,发生工伤306例,支付工伤保险费用106.02万元,年结余147.69万元,累计结余704.70万元;收缴医疗保险基金6279.77万元,收缴率为100%,支出3646.18万元,结余2633.59万元;参加大病医疗统筹企业253家,参保职工38129名,收缴基金1153.19万元,收缴率为100%,支付医疗费2094人次1157.79万元,结余-4.60万元,累计结余1654.49万元;参加女工生育保险企业233家,参保职工13341名,收缴基金26.68万元,收缴率为100%,拨付生育补助120人次18万元,累计结余297.77万元。 (四)加强管理,搞好服务

14、,社会化事业得到进一步发展。 一是做好职工工伤认定和伤病残鉴定工作。全年共对356名职工进行了工伤认定,进行伤残鉴定4次208人,进行病残鉴定2次189人。 二是做好退休审批工作。严格执行企业职工退休和提前退休审批标准,全年共审批职工退休544人,其中正常退休235人,病退52人,退职48人,特岗提前退休142人,农婚知青退休67人。 三是认真做好社会化管理服务工作。市退管中心充分发挥社会化管理服务职能,认真做好企事业单位托管人员的养老金发放、代发工资性补差和小病包干费、代办大病医疗费报销手续等,并积极改进基础管理设施,开发专用数据库软件,建立特困人员和离退休人员档案库。现有托管人员15198

15、名,其中离休干部115人,离休家属、遗属93人,企业退休人员12174人,退休农婚知青864人,企业精减遗属1909人,事业单位退休人员25人,全年收缴托管经费16181.45万元(其中托管保障金6263万元),共发放各项经费10586.96万元(其中养老金9540.38万元)。同时,认真做好特困离退休人员的节日慰问补助工作,慰问特困人员276人,发放慰问补助金14.92万元。 三、规范劳动关系,加大执法力度,切实维护劳资双方的合法权益 (一)加强劳动合同制度的实施和管理工作。 深入贯彻实施xx市劳动合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实施劳动合同制的企业4886户,签订合同的职工174719人,企业实施面和职工签订面分别达到82.97和84.80。建立劳动合同台帐企业1097户,采用微机管理企业387家。 (二)深化工资分配制度改革。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