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特”在何处(2020年整理).pdf

上传人:摩西的****12 文档编号:145893042 上传时间:2020-09-24 格式:PDF 页数:2 大小:124.0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特”在何处(2020年整理).pdf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特”在何处(2020年整理).pdf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特”在何处(2020年整理).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特”在何处(2020年整理).pdf(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1 1414 级建筑工程级建筑工程系系 工程造价工程造价 2 2 班班 4040 号号 叶鑫康叶鑫康 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特”在何处?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特”在何处? 中国外交大战略包含哪些内容?中国外交大战略包含哪些内容? 2013 年 6 月 27 日,外交部长王毅在清华大学举办的第二届世界和平论坛午 餐会上发表题为探索中国特色大国外交之路的演讲。由于这是王毅外长今年 3 月上任以来第一次在公开场合阐述中国的外交政策,因此演讲具有很强的政策 宣示意义和政策指向意义,是外界观察未来几年中国外交的指南。这篇演讲的最 大亮点在于提出今后中国外交的基本路径是要走有中国特色的大国外交之路。 特 别是王

2、毅明确提出了“中国特色的大国外交”, 以及“突出互利共赢”“追求公 平正义”“弘扬中华文化”“提供公共产品”“倡导新型义利观”“承担国际 责任”等一系列新提法,标志着中国外交进入了大国外交的新阶段 探索中国特色大国外交之路是为了解决中国身份定位与政策定位的不匹配 问题。 中国历来把自己定位为一个发展中大国,但从来没有提出要走大国外交之 路。 这一身份定位与政策定位的错位迫使我们必须探索有中国特色的大国外交之 路。今天的中国是一个持续快速发展,并且拥有 13 亿人口的大国。这样一个大 国,不解释清楚它在全球事务中扮演什么样的角色,对外奉行什么样的政策,的 确会引起外界的高度疑虑。但是,如果我们的

3、外交政策定位与中国作为发展中大 国的国际身份不相符合,那么外界对中国的疑虑将会更加严重。提出有中国特色 的大国外交可以解决外交政策与国际身份不匹配的矛盾。 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基本原则可以归结为“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 。一个 中心是指中国仍然是发展中国家的基本国情决定了中国外交应以服务于国家发 展为中心,更加积极有效地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营造良好的外部环境。两个基本 点是指中国外交要维护中国在世界上的正当利益和促进与世界其他国家的互利 共赢。 外交服务于国家发展是外交服务于经济建设的升级版。 国家发展比经济建设 的含义更加丰富, 除经济建设外, 还包含社会建设、 国民素质、 环境质量等内容, 这

4、也与小康社会需要用综合指标评价相一致。两个基本点也是互不矛盾的。在全 球化背景下,中国与世界在更深程度上相互依存,在更广范围内相互影响。这就 要求中国外交在维护本国国家利益的时候不能干损人利己、以邻为壑的事情,而 是要综合考虑本国利益与其他国家的利益,设法实现互利共赢和共同发展。 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特色”之源反映出“三个自信” ,即理论自信、文化 自信和实践自信。这三个自信将中国的大国外交与世界上其他大国的大国外交 (特别是美国的大国外交)区别开来。 首先,在世界所有大国当中,只有中国是由共产党执政的社会主义国家。社 会主义理念对中国外交提出了一些独具特色的要求。比如,它明确要求中国反对 霸

5、权主义,反对干涉别国内政和搞政权更迭。其次,中国五千年不间断文明可以 为外交提供不竭的文化资源。再次,中华人民共和国在短短六十余年的外交实践 中提出许多堪称国际关系典范的政策主张和战略思想, 它们将继续是中国外交前 进的动力和指南。 我们探索中国特色大国外交之路,并不是要蓄意忽视世界大势而“另起炉 灶” 。国际力量对比正在朝着更加均衡的方向发展,以及传统与非传统安全威胁 相互交织,中国特色大国外交之路就应让中国投身于国际体系的变革,以开拓创 2 新的精神, 推进国际秩序朝着更加公正合理的方向演变, 推动建设一个持久和平、 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 中国外交大战略主要概括为以下五点内容: (1)维护国家稳定,防范内外部因素破坏; (2)捍卫主权稳定与领土完整; (3)维护和拓展能源经济生命线,开拓能源多样化来源; (4)维护地区稳定和全球秩序; (5)为全球贸易和经济建设服务。 这五大战略目标的基本排序是:一是国家主权与国家稳定;二是地缘政治利 益;三是国际地位;四是国际影响力。转型期的战略目标不仅局限于主权与领土 等问题,而是要适时合理地向扩大国际影响力转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其它相关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