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考试材料分析题汇编(2020年整理).pdf

上传人:摩西的****12 文档编号:145892907 上传时间:2020-09-24 格式:PDF 页数:3 大小:184.7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考试材料分析题汇编(2020年整理).pdf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考试材料分析题汇编(2020年整理).pdf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考试材料分析题汇编(2020年整理).pdf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考试材料分析题汇编(2020年整理).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考试材料分析题汇编(2020年整理).pdf(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 3 1 六、材料分析题 以下是有关科学发展观的一组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材料并回答问题。 材料 1.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强 调: “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 ” 摘自科学发展观学习读本 (2007.3) 材料 2. 2004 年 3 月胡锦涛同志在中央人口环境资源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指出:“坚持以人 为本,就是要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从人民的根本利益出发谋发展、促发展,不断满 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 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经济政治和文化权益, 让发展的 成果惠及全体人民。 ” 摘

2、自科学发展观学习读本 (2007.3) 材料 3. 胡锦涛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中指出“必须坚持以人为本。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党的根本宗旨, 党的一切奋斗和工作都是为了造福人民。 要始终把实 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尊 重人民主体地位,发挥人民首创精神,保障人民各项利益,走共同富裕道路,促进人的全面 发展,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 ” 引自胡锦涛同志在中共十七大报告 (1)材料 2、材料 3、说明了什么问题? (2)材料 1、材料 2、材料 3 体现了什么样的发展理念?它与我党的根本宗旨有什么

3、关系? 分析提示 (1)主要说明了以下三个紧密关联的问题。第一,它说明了为什么发展即我们的发展不是 单纯为了经济增长,而是为了富裕人民、造福人民、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问题。第二,发展 依靠谁的问题即发展的落脚点是人的发展, 是要看人民是否得到实惠, 人民生活水平和生活 质量是否得到提高,人民的合法权益是否得到保障。第三,它说明了发展依靠谁的问题即必 须最大限度地调动广大人民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群众观点, 依靠人民群众 的力量得到发展。 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是坚持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的思想前提和工作基础;坚 持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是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人民的具体体现和最

4、终目的。 (2)体现了坚持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坚持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与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 务的根本宗旨和立党为公、 执政为民的本质要求是完全一致的。 中共产党把始终代表全心全 意为人民服务作为自己的根本宗旨, 始终坚持人民的根本利益高于一切。 我们从事的中国特 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 需要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理所当然地必须坚持以 人为本, 一切为了人民, 一切依靠人民并把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党全部工作的立足点 和落脚点。 只有这样, 才能充分调动人民群众的积极性, 齐心协力地推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六、材料分析题 材料 1. 从党的建立到抗日时期

5、,中间有北伐战争和十年土地革命战争。我们经过了两次胜 利,两次失败。北伐战争胜利了,但是到一九二七年,革命遭到了失败。土地革命战争曾经 取得了很大的胜利,红军发展到三十万人,后来又遭到挫折,经过长征,这三十万人缩小到 两万多人在民主革命时期,经过胜利、失败,再胜利、再失败,两次比较,我们才认识 了中国这个客观世界。 摘自毛泽东在扩大的中央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1962 年 1 月 30 日) 材料 2. 在抗日战争前夜和抗日战争时期,我写了一些论文,例如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 题 、 论持久战 、 新民主主义论 、 发刊词 ,替中央起草过一些关于政策、 策略的文件,都是革命经验的总结。那些论文和文

6、件,只有在那个时候才能产生,在以前不 / 3 2 可能,因为没有经过大风大浪,没有两次胜利和两次失败的比较,还没充分的经验,还 不能充分认识中国革命的规律。 来源同材料 1 材料 3. 过去。 特别是开始时期, 我们只是一股劲儿要革命, 至于怎么革法, 革些什么, 哪些先革,哪些后革,哪些要到下一阶段才革,在一个相当长的时间内,都没有弄清楚。 来源同材料 1 综合材料回答问题: (1)毛泽东在 20 世纪 60 年代初回顾中国共产党的民主革命时期难艰难地但是成功地认识 中国革命规律的这段历史,是要说明什么问题? (2)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举世瞩目成就的今天,如何看待以毛泽东为主

7、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社会主义建设方面的艰辛探索? 答案要点: (1)对中国革命规律性的认识和把握,是在经历了成功和失败的实践之后得到的。中国共 产党领导的人民革命是毛泽东思想形成与发展的实践基础。 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还缺乏经验。对于建设社会主义的规律的认识,必须有一个过程。我们 要从中国实际出发,勇于实践,大胆探索,不怕失败。 (2)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建设社会主义的既取得了成绩,也遭遇了挫折 与失败。 他们勇于探索的精神以及所得的若干理论成果, 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开辟具 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探索中出现的挫折和失误, 也为后人的成功探索提供了宝贵的历史经验。 六、材料分析

8、题 以下是有关科学发展观的一组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材料并回答问题。 材料 1.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强 调: “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 ” 摘自科学发展观学习读本 (2007.3) 材料 2. 2004 年 3 月胡锦涛同志在中央人口环境资源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指出:“坚持以人 为本,就是要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从人民的根本利益出发谋发展、促发展,不断满 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 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经济政治和文化权益, 让发展的 成果惠及全体人民。 ” 摘自科学发展观学习读本 (2

9、007.3) 材料 3. 胡锦涛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中指出“必须坚持以人为本。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党的根本宗旨, 党的一切奋斗和工作都是为了造福人民。 要始终把实 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尊 重人民主体地位,发挥人民首创精神,保障人民各项利益,走共同富裕道路,促进人的全面 发展,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 ” 引自胡锦涛同志在中共十七大报告 (1)材料 2、材料 3、说明了什么问题? (2)材料 1、材料 2、材料 3 体现了什么样的发展理念?它与我党的根本宗旨有什么关系? 分析提示 (1)主

10、要说明了以下三个紧密关联的问题。第一,它说明了为什么发展即我们的发展不是 单纯为了经济增长,而是为了富裕人民、造福人民、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问题。第二,发展 依靠谁的问题即发展的落脚点是人的发展, 是要看人民是否得到实惠, 人民生活水平和生活 质量是否得到提高,人民的合法权益是否得到保障。第三,它说明了发展依靠谁的问题即必 须最大限度地调动广大人民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群众观点, 依靠人民群众 的力量得到发展。 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是坚持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的思想前提和工作基础;坚 / 3 3 持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是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人民的具体体现和最终目的。 (2

11、)体现了坚持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坚持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与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 务的根本宗旨和立党为公、 执政为民的本质要求是完全一致的。 中共产党把始终代表全心全 意为人民服务作为自己的根本宗旨, 始终坚持人民的根本利益高于一切。 我们从事的中国特 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 需要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理所当然地必须坚持以 人为本, 一切为了人民, 一切依靠人民并把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党全部工作的立足点 和落脚点。 只有这样, 才能充分调动人民群众的积极性, 齐心协力地推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材料 1. 从党的建立到抗日时期,中间有北伐战争和十年土地革命

12、战争。我们经过了两次胜 利,两次失败。北伐战争胜利了,但是到一九二七年,革命遭到了失败。土地革命战争曾经 取得了很大的胜利,红军发展到三十万人,后来又遭到挫折,经过长征,这三十万人缩小到 两万多人在民主革命时期,经过胜利、失败,再胜利、再失败,两次比较,我们才认识 了中国这个客观世界。 摘自毛泽东在扩大的中央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1962 年 1 月 30 日) 材料 2. 在抗日战争前夜和抗日战争时期,我写了一些论文,例如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 题 、 论持久战 、 新民主主义论 、 发刊词 ,替中央起草过一些关于政策、 策略的文件,都是革命经验的总结。那些论文和文件,只有在那个时候才能产生,在

13、以前不 可能,因为没有经过大风大浪,没有两次胜利和两次失败的比较,还没充分的经验,还 不能充分认识中国革命的规律。 来源同材料 1 材料 3. 过去。 特别是开始时期, 我们只是一股劲儿要革命, 至于怎么革法, 革些什么, 哪些先革,哪些后革,哪些要到下一阶段才革,在一个相当长的时间内,都没有弄清楚。 来源同材料 1 综合材料回答问题: (1)毛泽东在 20 世纪 60 年代初回顾中国共产党的民主革命时期难艰难地但是成功地认识 中国革命规律的这段历史,是要说明什么问题? (2)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举世瞩目成就的今天,如何看待以毛泽东为主 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社会主义建设方面的艰辛探索? 答案要点: (1)对中国革命规律性的认识和把握,是在经历了成功和失败的实践之后得到的。中国共 产党领导的人民革命是毛泽东思想形成与发展的实践基础。 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还缺乏经验。对于建设社会主义的规律的认识,必须有一个过程。我们 要从中国实际出发,勇于实践,大胆探索,不怕失败。 (2)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建设社会主义的既取得了成绩,也遭遇了挫折 与失败。 他们勇于探索的精神以及所得的若干理论成果, 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开辟具 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探索中出现的挫折和失误, 也为后人的成功探索提供了宝贵的历史经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其它相关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