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整理校园生态规划.doc

上传人:摩西的****12 文档编号:145892310 上传时间:2020-09-24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22.87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0年整理校园生态规划.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2020年整理校园生态规划.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2020年整理校园生态规划.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2020年整理校园生态规划.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2020年整理校园生态规划.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0年整理校园生态规划.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0年整理校园生态规划.doc(1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目 录一、绪论二、生态校园的概念三、生态校园设计的指导思想四、生态校园的规划原则五、生态校园的总体规划六、生态校园园林植物配置原则八、校园生物对校园环境的改善九、生态校园的意义十、校园污染情况及建议十一、总结一、绪论“生态校园”的概念产生于20世纪80年代,由一些欧美国家提出,其内涵涉及校园规划、生态校园教育、校园运营管理等诸多方面。大学是文化传播的原点,大学的变革直接反映了时代的变迁。近年来,由于知识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大学校园建设掀起了新一轮的高潮,校园规划越来越重视对校园建设的指导和校园环境的生态问题。生态建设不仅是堆小山种些树就能解决的问题,需要针对具体的地质环境和气候条件因地制宜、因

2、势利导,使校园的山水化、园林化成为真实的生态系统。可持续规划理论要求校园的规划建设是一个不断进行、不断优化的长期过程,甚至理论本身也是不断丰富,不断发展的。其中的“可持续”体现在两个方面,即“符合现在的发展要求”和“符合将来的发展要求”。 可持续规划理论要求校园的规划建设是一个不断进行、不断优化的长期过程,甚至理论本身也是不断丰富,不断发展的。前者要求通过合理规划和建设实施,形成体现校园特色和文化内涵的校园生态系统,能够解决当下高校大规模扩招所带来的一系列人地矛盾和环境恶化问题。后者要求分析学习生物生长的有序性及连续性,结合大学发展的特点,将大学无序,零乱的空间扩张变为有序的空间整合,强调大学

3、校园规划中的灵活可变性,通过对校园内的空间规划将校园进行组团式,有机式动态生长,使之能够不断适应新的环境新的条件。二、生态校园的概念“生态”一词,现在通常指生物的生活状态。指生物在一定的自然环境下生存和发展的状态,也指生物的生理特性和生活习性。生态(Eco-)一词源于古希腊字,意思是指家(house)或者我们的环境。简单的说,生态就是指一切生物的生存状态,以及它们之间和它与环境之间环环相扣的关系。生态的产生最早也是从研究生物个体而开始的,“生态”一词涉及的范畴也越来越广,人们常常用“生态”来定义许多美好的事物,如健康的、美的、和谐的等事物均可冠以“生态”修饰。“生态校园” 指在生态学原理的指导

4、下,贯彻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思想,遵循人与自然协调的原则,通过合理规划设计和建设实施,形成体现校园特色和文化内涵的校园生态系统。绿化面积广阔、空气清新、植物繁多的校园生态环境是深受广大学生们喜爱和认可的。而被称为生态校园的一般都是“绿色学校” 生态校园不同于普通校园之处在于其主要是指低耗能、低排放型运行模式;环境优美,绿化程度高只是表面,学校要在硬件上实现生态校园的运行模式。三、生态校园建设的指导思想(1)系统观“系统观”(systemic view)是生态学的核心理论基础,生态校园景观规划设计中运用系统观的关键是要从资源在校园内实现最佳整合和优化分布的角度出发,控制和推导出景观的最佳解决方案。(

5、2)以人为本理念在生态校园景观规划设计时,应从人的活动与自然环境和自然生态过程的关系出发,注重使用者的参与性、观赏性、舒适性,创造多样、安全、舒适的校园共享空间,在人流组织、交通组织、户外设施、安全设置等诸多方面强调以人为本,满足不同人群、不同功能的需求。(3)可持续发展思想可持续发展思想要求人与自然协调发展,与其他多样性生物共生,是尊重物种多样性,减少资源破坏,对环境友好的一种生存方式。生态校园景观规划设计要在充分保护基础性生态环境的基础上,提高景观质量和生态状况,使建成后的校园生态系统向正向生态演替方向发展,以达到协调稳定昀生态状态,营造出真正可持续发展的生态校园。四、生态校园的规划原则(

6、1)体现“以人为本”的设计思想;校园绿化首先是要为人服务,让人在繁杂的学习间隙享受到宜人的景观环境,身心得到休养;能过利用现状地形、配植色块及色叶植物,达到良好的视觉效果和环境效果,营造人性化的空间,体现“以人为本”的景观设计思想。 (2)适地适树,因地制宜原则;植物是生命体,每种植物都是进化的结果,它在长期的系统发育中形成了适应各自环境的特性,这种特性是很难改变的。我们应尊重客观规律,在适地适树、因地制宜的原则下,合理选配植物种类,避免种间竞争,避免种植不适应本地气候和土壤条件的植物应以本地树种为主,适当选用经过多年引种和驯化的外来植物品种。(3)统一规划,合理安排原则;统一规划校园内绿地,

7、无论本绿化区域,还是整个区域周边,都是整个校园内绿化计划的一个部分,营造生态风景时要根据校园总体绿化的具体情况来安排布局。(4)强调生态性,最大限度地保护原有自然植被;通过合理的植被布置,获得最大的对风源和日照的利用;通过建筑周边的植被处理,降低建筑的能耗;建立有自动维护功能的校园生态群落,减少日后的养护管理费用。五、校园概况西南林业大学,简称“西林”,起始于1939年,历经昆明农林学院、云南林业学院、云南林学院、西南林学院,西南林业大学。于1978年独立建院,原属林业部直属院校,2000年在全国高等教育布局结构调整中,由国家林业局直属高校调整为“省部共建、以省为主管理”的高等学校。现有70年

8、办学经历和30年独立办学历史,目前为我国西部地区唯一一所高等林业本科院校,全国4所林业大学之一。校址位于云南省昆明市,校园为“全省绿化优秀高校”、“全国绿化先进集体”、“全国绿化模范单位”。学校占地总计1800余亩,其中校园占地1204.1亩,教学实验林场693余亩,校舍建筑面积45万平方米。校园位于昆明,昆明位于北纬亚热带,但境内大多数地区夏无酷暑,冬无严寒。其特点:一是春季温暖,干燥少雨,日温变化大。月平均气温多在20以下。二是夏无酷暑,雨量集中,降雨量占全年雨量的60%以上,平均气温22。三是秋季温凉,天高气爽,雨水减少,霜期开始。四是冬无严寒,日照充足,天睛少雨。每月晴天平均在20天左

9、右,日照230小时左右,雨日4天左右,全月降雨量仅占全年的3-5%。六、生态校园的总体规划(1)校园结构方面,提倡采用适度分区,集中营造的手法。这样既保证了一定密度对于提高效率的作用,又避免了由于规模过大而效率降低,同时组团式的发展模式还为生态廊道、斑块的形成提供可能。注重功能结构的弹性规划与分期建设考量。由于大学的建设是一种长期行为,因此弹性与分期在大学校园建设中尤为重要。根据实际情况建立合理的分期规划,同时保证操作与未来发展的弹性需求。这也体现了可持续发展中队持续性的要求。(2)校园建筑方面,绿色建筑的设计要求应体现在大学校园的单体建筑设计中。在平面布局上,功能空间要实现紧凑布局,建立交通

10、、交流、展示等符合空间,提高空间的利用效率,保证交流效果;采取适宜的高度,如教学建筑一般不宜超过七层,减少由于高度增加带来的能源消耗;在结构选型和建筑材料的选择上,适宜选择本地的、可再生的生态型材料,采用低环境影响的结构形式等;提高维护结构的保温隔热性能,消耗较少的能源,选择合适的空调供暖系统,减少由此带来的环境污染。(3)校园道路方面,校园道路是人们在校园中通行的载体和校园规划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道路系统对校园安定与校园文化具有关键性的结构作用,对于校园总体布局,人流、物流的运输,信息的传递有决定性的影响。道路在校园中不但是疏导交通的通道,构成校园规划的骨架,而且为在校园中行进的师生提供观赏风

11、景的通道。在道路体系规划中,由于与城市的结合比原有的大学模式更加紧密,在道路分级上对这一变化应予充分考虑,在不同层次采取适宜的道路宽度。校园内部应建立人车分流的交通体系,体现对步行及非机动交通的尊重,提高交通系统的安全性与公平性。(4)区域生态规划方面,校园规划建设中常分为教学科研区、体育运动区、学生宿舍区、教工生活区等。由于各区的功能不同,绿化也应因地制宜。在不同功能区的绿化中,不应只是用植物改善环境、而是应利用植物创造环境,挖掘校区植物配置的新意,创造出独具特色的美。校园各功能区的植物配置应依据科学性、艺术性的原则,树立植物造景的观念。科学性是指适地适树,注意其生态习性。艺术性是指运用美学

12、原理,对树木花草进行合理搭配,充分利用对比、烘托、均衡等艺术手法,平面绿化与垂直绿化相结合,杜绝苗圃化、造林化的种植方法。在植物品种选择上,遵循适地适树、因地制宜、品种多样化等原则,注重和强调植物景观的季相变化。(5)景观设计规划方面,要营造与自然相结合的绿化系统,综合所在地区的自然生态状况,构建包含点线面不同形态在内的、空间立体的多重绿化系统,注重提高校园的绿化覆盖率,将生态保护、修复与校园景观结合起来。仔细研究所在地区的气候特点,在植物的选配中应综合考量建筑空间布局、居于气候特点以及视觉景观要求,合理布局,实现如导风、挡风等作用,改善局部小环境。在校园场地的设计中,应针对疏散、集会、交谈等

13、不同的需求确定区域的尺度,尽量采用小规模的硬质铺装,减小绿岛效应。注重采用透水材料,保证自然降水的回渗。(6)总体规划方面,根据校园各区域的不同功能来进行合理设计,营造校园植物景观特色。主教学楼周边以开阔草坪、景观花带、树林等为主;生活区周边以密林、疏林草地、草地等多种植物生态群落为主;宿舍区以高大的落叶阔叶树和香花植物为主,采用专类园的布局方式,提高环境空间的可识别性和便捷性;道路系统以遮荫树为主,打造绿树成荫的校园绿廊景观;体育运动区以确保学生的运动安全和减少及防止噪声干扰为主,构建绿色隔离带。七、生态校园园林植物配置原则(1)生态性原则在改造自然的活动中,我们要尊重自然。首先,要考虑各种

14、园林植物的生态习惟、当地的气候及地质土壤情况,合理的选择花草树木,在占地空间较大的校园内,根据不同空间的功能要求,组成各具特色的校园园林空间。其次,应讲究疏密结合,初期校园植物配置可适当密植,但应因时因地进行合理的间植与移栽:否则,会出现一味追求绿化量值的极端,违背了植物对环境的负荷能力,造成部分树木的生长不良或枯死。第三,应注意乔木、灌木、花卉及地被的合理搭配。(2)艺术性原则园林植物配置的艺术性,就是利用植物的色、香、形态与形体的变化组合,运用美学的园林将不同的园林绿化场所变成一个个能够使人产生美好联想、愿意逗留的园林空间。植物造景就是用不同植物的观赏习性及园林用途的不同,将其进行疏密有致

15、、高低错落的搭配,充分考虑植物配置的均衡与统一,既要考虑植物配置与校园建筑环境的协调,又要使用对比的手法突出主要的景观设计(如校园大门可用较为鲜艳的植物色彩与冷色的校门进行对比以突出校园入口景观)。同时,可根据植物四季色相的变化,设计专类观赏园区与四季有景可赏的综合办公区。总之,作为一所大学校园,在植物的配置上应做到主次分明、搭配合理、四季景观丰富。(3)功能性原则园林植物的功能主要是创建优良生态环境,但在考虑其助能性的同时应考虑视觉观赏效果。也就是说植物配置的生态性与艺术性相辅相成,相互制约,缺一不可。八、校园生物对校园环境的改善学校是学生求知、修身、养性的地方,需要有清静、祥和的环境氛围。

16、因此,在学校周边应种植一些对减弱噪声污染有良好效果的植物,如:松科、柏科的一些树种以及楠木、海桐等植物。此外,阻滞烟尘、减少尘埃污染也是校园环境改善的一个方面。在校园里种植一些榆树等植物也有其必要性。据测定,榆树的叶片每平方米滞尘量为12.27g;还有重阳木、泡桐、刺槐等植物由于它们的树冠浓密,叶面粗糙、多毛,因此它们对粉尘也具有很大的阻挡、过滤及吸附作用。校内高大树木和草坪等形成的绿化带及教学楼对噪声的吸收阻滞效果较为明显。林木具有散射声波的作用,树杆和枝叶可阻挡声波;枝叶表面的气孔、绒毛,像电影院里的多孔纤维吸音板一样,能吸收噪音。生长茂盛的草地,草的叶面积相当于它所占地面积的19倍左右,茂密的叶片形成松软而富有弹性的地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