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电第六章 课件

上传人:我*** 文档编号:145891869 上传时间:2020-09-24 格式:PPT 页数:22 大小:1.15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模电第六章 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模电第六章 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模电第六章 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模电第六章 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模电第六章 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模电第六章 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模电第六章 课件(2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6.3负反馈对放大电路性能的影响,6.3.1提高放大倍数的稳定性,6.3.2减小非线性失真和抑制干扰,6.3.4改变输入电阻和输出电阻,6.3.3展宽频带,6.3.1提高放大倍数的稳定性,放大倍数稳定性提高的程度与反馈深度有关。,在中频范围内,且反馈网络为纯阻性,放大倍数的相对变化量:,说明放大倍数减小到基本放大电路的 ,,放大倍数的相对稳定性是基本放大电路的 倍。,例:在电压串联负反馈放大电路中,, 估算反馈系数和反馈深度, 估算放大电路的闭环电压放大倍数, 如果开环差模电压放大倍数 A 的相对变化量为10%,此时闭环电压放大倍数 Af 的相对变化量等于多少?,解:, 反馈系数,反馈深度,

2、闭环放大倍数, Af 的相对变化量,结论:当开环差模电压放大倍数变化 10% 时,电压放大倍数的相对变化量只有 0.000 1%,稳定性提高了一万倍。,电路在传输信号的过程中产生了新的频率成分(即谐波)。,非线性失真,原因:由于晶体管的非线性,信号比较小,工作区域内特性曲线比较直,非线性程度就比较小;信号大时,在工作区域内特性曲线就显著地弯曲了,非线性程度就比较大。,引入负反馈:自动地根据输出本身的情况调整输入,从而削弱输出的变化量。,6.3.2减小非线性失真和抑制干扰,可以证明,在引入负反馈前后输出量基波幅值相同的情况下,非线性失真减小到基本放大电路的1/(1AF )。,加入 负反馈,无负反

3、馈,F,xf,xo,略大,略小,略小,略大,接近正弦波,预失真,采用负反馈,也可抑制干扰信号。但是,如果干扰混在输入信号中,负反馈无济于事,它只能削弱放大器内部产生的谐波。,由于负反馈可以提高放大倍数的稳定性,因而对于频率不同而引起的放大倍数下降,也可以改善,结果就表现为扩展了放大电路的通频带。,6.3.3展宽频带,fL,fH,fLf,fHf,f,同理:,引入负反馈后使带宽展宽到基本放大电路的 倍。,6.3.4改变输入电阻和输出电阻,一、负反馈对输入电阻的影响,1. 串联负反馈使输入电阻增大,结论:引入串联负反馈后,输入电阻增大为无反馈时 的 倍。,对输入电阻的影响仅与反馈网络与基本放大电路输

4、入端的接法有关,即决定于是串联反馈还是并联反馈。,串联负反馈对输入电阻影响的讨论,引入串联负反馈,使反馈环路内的等效电阻增大到原来的(1AF)倍。,引入串联负反馈,对图示两电路的输入电阻所产生的影响一样吗? Rb1支路在引入反馈前后对输入电阻的影响有无变化?,2. 并联负反馈使输入电阻减小,结论:引入并联负反馈后,输入电阻减小为无负反馈时的 1/ 。,串联负反馈增大输入电阻,并联负反馈减小输入电阻。,二、负反馈对输出电阻的影响,1. 电压负反馈使输出电阻减小,Rof,放大电路的输出电阻定义为:,结论:引入电压负反馈后,放大电路的输出电阻减小到无反馈时的。,输出端更接近于恒压源,2. 电流负反馈

5、使输出电阻增大,结论:引入电流负反馈后,放大电路的输出电阻增大到无反馈时的 倍。,输出端更接近于恒流源,结 论,1、电压负反馈稳定输出电压,使输出电阻减小,放大器输出端更接近于一个电压源(输出电阻变小); 2、电流负反馈稳定输出电流,使输出电阻增大,放大器输出端更接近于一个电流源(输出电阻变大); 3、串联负反馈使输入电阻增大; 4、并联负反馈使输入电阻减小。 5、电压串联负反馈使放大器的输入电阻增大,输出电阻减小,因而得到最广泛的应用。事实上射极跟随器就是一种电压串联负反馈电路。,放大电路性能的改善或改变都与反馈深度(1+AF)有关,且均是以牺牲放大倍数为代价。反馈深度越大,改变程度也越好,

6、但容易引起自激振荡。,几点说明:,串联负反馈只增大反馈环路内的输入电阻;电流负反馈只增大反馈环路内的输出电阻。 1)Rif是不包括环路外的其它电阻(如Rb)的输入电阻, 因此实际的输入电阻应该是Rif与环路外其它电阻的并联,如书“图6.3.5”所示; 2) Rof 也并没有包括环路外的其它电阻(如RC); 实际的输出电阻应该是Rof与环路外其它电阻的并联,如书 “ 图6.3.11”所示。,引入负反馈的一般原则,稳定Q点应引入直流负反馈,改善动态性能应引入交流负反馈; 根据信号源特点,增大输入电阻应引入串联负反馈,减小输入电阻应引入并联负反馈; 根据负载需要,需输出稳定电压(即减小输出电阻)的应

7、引入电压负反馈,需输出稳定电流(即增大输出电阻)的应引入电流负反馈; 从信号转换关系上看,输出电压是输入电压受控源的为电压串联负反馈,输出电压是输入电流受控源的为电压并联负反馈,输出电流是输入电压受控源的为电流串联负反馈,输出电流是输入电流受控源的为电流并联负反馈; 当(1AF) 1时,它们的转换系数均约为1/F。,讨论一,为减小放大电路从信号源索取的电流,增强带负载能力,应引入什么反馈? 电压串联负反馈 为了得到稳定的电流放大倍数,应引入什么反馈? 电流并联负反馈 为了稳定放大电路的静态工作点,应引入什么反馈? 直流负反馈,一般取样于电流 为了使电流信号转换成与之成稳定关系的电压信号,应引入什么反馈? 电压并联负反馈 为了使电压信号转换成与之成稳定关系的电流信号,应引入什么反馈? 电流串联负反馈,讨论二,试在图示电路中分别引入四种不同组态的交流负反馈。,, , ,电压并联负反馈:,电流串联负反馈:,电流并联负反馈:,电压串联负反馈:,, , ,, , ,, , ,讨论三,在图示电路中能够引入哪些组态的交流负反馈?,电压并联负反馈,电流串联负反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PPT素材/模板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