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新建公办幼儿园办学质量提升的途径与研究

上传人:雨水 文档编号:145891149 上传时间:2020-09-24 格式:PDF 页数:4 大小:9.3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农村新建公办幼儿园办学质量提升的途径与研究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农村新建公办幼儿园办学质量提升的途径与研究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农村新建公办幼儿园办学质量提升的途径与研究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农村新建公办幼儿园办学质量提升的途径与研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农村新建公办幼儿园办学质量提升的途径与研究(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幼教 农村新建公办幼儿园 办园质量提升的途径与研究 学前教育是国民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基础教育的基础, 然而,学前 教育却是我国整个教育体系的薄弱环节,尤其在农村地区, 虽然国家加大了对学 前教育的投入, 新建了不少公办幼儿园, 但是新建公办幼儿园的办园质量存在很 大问题。 一、幼教经费不足,办园设施不完善 由于学前教育属于非义务教育, 地方政府对学前教育重视程度远远不够,对 农村新建公办园虽然有一定的财政拨款,但是幼教经费少, 办园的基础设施不完 善,相关功能室不符合国家规定, (如音体、电教、多功能活动室、办公及辅助 用房齐备、教具资料室、保健室(隔离室)等室的设置),各种设备设施不

2、齐, 幼儿读物、教、玩具偏少。 二、师资力量薄弱,水平不高 教师师资配备不够,严重缺编(教育部明确规定:根据标准,幼儿园教职工 包括专任教师、保育员、卫生保健人员、行政人员、教辅人员、工勤人员。幼儿 园保教人员包括专任教师和保育员。全日制幼儿园每班配备2 名专任教师和1 名保育员,或配备3 名专任教师);幼儿教师师资队伍总体水平也偏低(主要是 指临聘人员),主要表现为学历低,缺乏基本幼儿教育的技能技巧。在农村,从 事幼教的教师的文化程度参差不齐,临聘教师和保育员占的比例还相当大,代课 教师、保育员收入较低,严重影响着代课教师从教的积极性。 三、教育评价单一化、小学化 学前教育评价是幼儿园教育工

3、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促进每一个幼儿发展、 提高教育质量的必要手段。 但在我国广大农村, 无论从家长还是教育部门对幼儿 的评价都呈现出单一化、小学化的倾向。家长认为幼儿只要考试得“一百” 分,学期结束,每个孩子一个奖状,就是好幼儿园,而部分幼儿园也一味迎合家 长的心态,只对孩子进行认知教育。在教学方法上普遍采取教师讲,幼儿听; 教 师念,幼儿读 ; 教师做,幼儿看的“注入式”或死记硬背的方式。教学内容偏重 于读与算, 幼儿的户外活动时间被大量挤占(幼儿园工作规程明确规定,幼儿户 外活动时间一天不少于2 小时) 。这些做法,严重违背幼儿身心发展规律,不利 于幼儿全面和谐发展的同时,也阻碍着农村幼儿

4、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 四、农村公办幼儿园班额大, 每班人数大大超标, 有的小学附属班居然一个 班有 70 多个学生(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转发教育部等部门关于幼儿教育改革与 发展指导意见的通知(国办发 200313 号)和四川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 于贯彻幼儿教育改革与发展指导意见的通知的通知:小班每班不超过30 人; 中班每班不超过35 人,大班每班不超过40人) ,这样的结果是不光教育教学质 量上不去,更为学校的安全造成很大的隐患。 针对以上对农村学前教育现状的分析,笔者认为加快推进农村三年学前教育 的发展,提高农村新建公办幼儿园教育水平,主要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明确学前教育的公益性,健全

5、学前教育发展的政府保障措施。 树立学前教育也是社会公共福利事业的思想理念,建立以政府为主导、 社会 广泛参与、 公共财政支撑、 多渠道投入相结合的学前教育发展机制。实现对市场 价格的控制, 保持学前教育的教育性和公益性。把农村学前教育纳入农村公共服 务范畴和新农村建设规划, 促进城乡协调发展与社会公平, 发挥学前教育的教育 补偿功能。进一步加快学前教育立法进程,依法明确学前教育的性质、地位、功 能、发展方针、政府责任等,促进学前教育管理更加科学和规范。 在具体实施中,应加强对幼儿园的管理,建立规模适当、布局合理、层次结 构、师生比例合理的幼儿教育体系, 以加强人力、物力、财力等资源的合理利用。

6、 同时应增加经费投入, 以改善幼儿教育条件。 最主要的是要充分发挥教育主管部 门的职责,确保农村幼儿教育经费的投入逐步增长,依法规范和保证财政性农村 幼儿园经费的增长, 对农村幼儿教育经费单独列项,做到专款专用, 任何部门不 得截留、挤占和挪用。 二、大力加强农村新建公办幼儿园教师队伍建设 推进教育事业的改革与发展, 核心在教师。对于农村幼儿教师队伍建设主要 应从以下儿点着手 : 首先,建立农村幼儿园教师队伍与农村学前教育发展良性互动机制。建议教 职员工的配备依据国家编制标准配备(根据教育部最新标准, 我国全日制幼儿园 保教人员与幼儿比应为17 至 19,半日制幼儿园应为111 至 113)争

7、取 公办幼儿园教职工人数纳入公办中小学教师核岗定编总体规划,具体核定工作与 中小学教师核定工作同步进行, 逐步形成根据幼儿园人数核定教职工人数的动态 平衡机制。 其次,实施农村幼儿园教师定向培养专项计划,为农村特别是贫困地区培养 一批高素质的骨干教师。 此外,要积极鼓励幼儿园教师通过自考、函授等途径进 行自我提高,对已在农村幼儿园任教,但学历及素质不达标的,应限期达标。限 期内不能达标的, 应根据有关规定予以辞退, 以促进农村幼儿园教师队伍专业化 建设。幼儿园保健人员、保育员、食堂工作人员也应当具有相关的岗位资质,并 定期对其培训。 再次,切实保障幼儿教师合法权益。各地要根据当地经济和社会发展

8、实际, 按照幼儿园教职工提供劳动服务的情况,依法确定教职工薪酬。 要确保幼儿园合 同制教职工工资略高于当地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门发布的最低工资标准,确保 公办幼儿园教师享有公办中小学教师同等待遇。在职称评审、优秀教师评选等方 面也应向农村幼儿教师倾斜。 三、提升学前教育理念,加强家长对学前教育的认识 家长缺乏科学的教养方法和教育意识, 这直接影响着孩子的健康成长。 因此, 政府、学校、社会有必要对幼儿家长给予指导,开设家长学校,专门优先解决由 于教育理念、教育方法滞后所面临的问题。 具体做法可以将家长学校设在幼儿园, 也可通过社区普教形式进行。 由专门培训过的、 拥有丰富幼儿教育经验的教师担 任辅

9、导员,有目的、有计划地组织进行。通过在家长学校或普教中的学习,力求 使家长了解幼儿园 (班)的教学内容、 方法、目的,以便更好地与幼儿园 ( 班) 教师 合作,支持幼教工作,共同促进农村公办幼儿园 幼教事业的健康发展。 四、加强督导评估,保证教学质量 学前教育工作的督导评估是把学前教育落到实处的根本保障。建议各级教育 督导机构特别是县 ( 市、区 )教育督导机构要建立对学前教育工作的督导评估制 度,逐步形成运用督导评估手段推动农村学前教育发展的有效机制。在具体实施 中,首先,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用正确的教育观指导学前教育发展,采取多种形 式,向社会广泛宣传先进学前教育理念。其次,幼儿园要坚持保教

10、并重的原则, 遵循学前教育规律, 坚持以游戏为基本活动形式,强调寓教于乐, 寓教育于各项 活动之中。要积极探索学前教育的新方法,注重幼儿早期身心发展和个性发展, 做好学前教育与小学教育衔接。另外,鼓励幼儿教师开发地方和园本课程,将制 作教、玩具及活动器械与农村生活资源相联系,协同幼儿及家庭参与教育活动, 突出地方特色,为幼儿提供有质量的学前教育。 农村学前教育事业是我们目前关注的焦点,也是中国教育发展亟待解决的 问题。为更多的适龄儿童提供优质的教育,是目前最为迫切的任务, 而教育质量 的提升则是当前幼儿教育发展最关键、最重要的问题。 相信在以政府为主导的基 础上, 注入外部力量的支持, 农村公办幼儿园教育教学质量一定能尽快提升起来, 并且能走出一条具有特色的学前教育之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幼儿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