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第九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

上传人:雨水 文档编号:145890715 上传时间:2020-09-24 格式:PDF 页数:16 大小:193.1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三第九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高三第九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高三第九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亲,该文档总共1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高三第九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三第九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1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 高三年级第九次模拟考试 语文学科试卷 考试时间: 150分钟试卷满分: 150分 第卷(阅读题,共 70分) 甲必考题 一 、 现 代 文 阅 读 (9 分 . 每 小 题 3分 ) 阅 读 下 面 的 文 字 , 完 成 1 3题 。 诗 歌 精 神 是 诗 人 精 神 世 界 的 产 物 ,与 创 作 主 体 的 品 性 、修 养 密 切 相 关 。诗 品 即 人 品 、诗 如 其 人 的 例 证 不 胜 枚 举 。一 方 面 ,伟 大 诗 人 的 人 格 魅 力 与 精 神 感 召 力 在 诗 歌 中 得 到 充 分 释 放 、 展 现 ;另 一 方 面 , 高 尚 的 人 生 价

2、值 观 与 诗 歌 境 界 又 可 以 激 荡 出 动 人 的 诗 情 , 滋 养 诗 歌 乃 至 人 类 的 文 化 品 格 。 如 此 , 才 有 了 蕴 藉 醇 美 、 骨 气 端 翔 的 佳 作 。 今 天 步 入 “ 微 时代 ” , 信 息 庞 杂 纷 纭 , 泥 沙 俱 下 , 商 业 娱 乐 日 渐 盛 行 ,消 费 至 上 理 念 广 受 追 捧 ,种 种 诱 惑 与 压 力 之 下 ,很 多 诗 人 渐 离 诗 心 轨 道 , 失 去 了 对 诗 歌 精 神 和 旷 达 志 向 的 诉求 , 也 失 去 了 书 写 和 表 达 的 价 值 标 杆 。 诗 人 主 体 精 神

3、 的 建 构 因 而 成 为 当 下 提 振 诗 歌 风 气 的 关 键 。 诗 歌 精 神 是 一 种 民 族 精 神 。肩 负 启 蒙 与 救 亡 的 使 命 ,从“五 四 ”伊 始 ,诗 人 们 执 着 于 民 族 精 魂 的 发 掘 。基 于 现 代 经 验 之 上 的 民 族 精 神 ,映 射 出 个 体 担 当 历 史 的 主 体 性 行 为 。随 着 社 会 的 变 迁 ,群 体 的 社 会 意 识 曰 渐 转 向 个 体 的 生 命 意 识 ,诗 歌 角 色 发 生 变 化 , 民 族 精 神 的 建 构 在 历 史 化 过 程 中 流 变 延 展 。 对 诗 歌 创 作 而

4、言 , 自 强 不 息 的 进 取 精 神 和 矢 志 不 渝 的现 实 关 怀 , 不 该 因 时 代 的 变 迁 而 褪 色 。 诗 歌 精 神 还 是 世 界 视 野 和 人 类 情 怀 的 一 种 体 现 。中 华 民 族 把 人 类 的 文 化 创 造 归 结 为 对 天 地 法 象 的 观 熙 , 犯 在 这 种 观 照 下 生 成 的 精 神 形 态 和 物 质 形 态 称 为 文 化 ,将 文 化 的 诗 意 抒 发 称 为 诗 。在 现 代 化 进 程 中 ,中 华 民 族 的 天 人 和 谐 观 念 已 经 演 化 为 世 界 性 的 天 人 和 谐 ,成 为 世 界 文

5、化 发 展 的 共 同 职 向 。作 为 跨 语 际 、跨 文 化 交 流 最 便 捷 直 通 的 桥 梁 , 诗 歌 类 似 于 上古 先 民 崇 拜 的 一 种 沟 通 天 地 人 神 的 圣 树 “ 建 木 ”,贴 近 世 界 存 在 的 本 相 ,接 近 人 类 心 性 的 原 初 状 态 。诗 性 没 有 国 界 ,这 是 诗 职 独 募 的 质 素 , 也 是 它 在 世 界 文 化 中 发 挥先 驱 者 使 命 的 缘 由 。 近 些 年 的 文 化 交 流 现 实 表 明 ,汉 语 诗 歌 愈 来 愈 能 融 入 东 西 方 文 化 沟 通 、文 明 交 汇 的 语 境 之 中

6、 。立 足 世 界 诗 歌 版 图 ,以 开 放 的 视 野 和 魄 力 ,审 视 并 吸 纳 世 界 诗 歌 的 精 粹 ,传 播 和 发 扬 当 代 汉语 诗 歌 经 验 ,这 是 推 进 诗 歌 精 神 建 设 的 努 力 方 向 。 以 前 ,我 们 常 说 中 国 古 代 文 学 传 统 丧 失 了 活 力 ,就 诗 歌 而 言 ,其 实 真 正 丧 失 的 是 我 们 的 创 造 力 与 求 索 精 神 。 时 下 ,相 对 于 庞 大 的 诗 人 群 体 和 诗 歌 产 量 来 说 , 我 2 们 仍 然 缺 少 能 传 播 到 世 界 的 卓 越 的 大 诗 人 ,缺 少 震

7、撼 人 心 、经 得 住 历 史 淘 洗 的 经 典 诗 作 ,这 是 最 值 得 思 索 的 。综 观 那 些 具 有 国 际 影 响 力 的 诗 歌 ,莫 不 植 根 于 博 大 包 容 的 精 神 境 界 和 人 类 亘 古 延 绵 的 母 题 ,莫 不 凸 显 纯 净 的 灵 魂 、坚 定 的 信 仰 、充 沛 的 生 命 力 、 真 挚 的 情 感 经 验 和 深 刻 的 批 判 精 神 , 尤 其 不 缺 的 是 人 性 之 美 。 在 中 华 民 族 日 新 月 异 的 发 展 中 ,诗 歌 精 神 已 经 播 下 传 承 不 息 的 火 种 ,而 在 今 天 多 民 族 多 元

8、 文 化 并 存 的 精 神 文 明 建 设 中 , 激 活 诗 歌 精 神 必 将 起 到 积 极 的 作 用 。 当 今 ,汉 语 诗 歌 创 作 正 处 于“ 变 易 ”的 时 代 ,我 们 需 要 审 慎 地 思 考 在 渐 变 中 如 何 发 挥 和 增 进 传 统 诗 歌“ 不 易 ”的 优 长 ,同 时 积 极 萃 取 世 界 诗 歌 的 智 慧 ,兼 容 中 西 诗 艺 的 精 彩 。 我 们 有 理 由 相 信 , 构 建诗 歌 精 神 , 激 活 汉 语 诗 歌 创 作 的 潜 力 , 将 为 诗 歌 发 展 以 及 文 化 发 展 打 开 无 限 深 远 的 空 间 。

9、( 摘 编 自 孙 晓 娅 构 建 当 代 汉 语 诗 歌 精 神 , 诗 人 应 秉 持 何 种 诗 心 ) 1. 下 列 关 于 原 文 内 容 的 表 述 , 不 正 确 的 一 项 是 ( ) A. 伟 大 诗 人 的 高 尚 的 人 生 价 值 观 与 诗 歌 境 界 碰 撞 出 动 人 的 诗 情 , 就 能 滋 养 出 蕴 藉 醇 美 、 骨 气 端 翔 的 佳 作 。 B. 当 代 很 多 诗 人 渐 离 了 诗 心 轨 道 , 失 去 了 一 些 精 神 、 志 向 诉 求 , 提 振 诗 歌 风 气 , 关 键 是 要 建 构 诗 人 主 体 精 神 。 C. 诗 人 们

10、肩 负 着 启 蒙 与 救 亡 的 使 命 ,从“ 五 四 ”开 始 ,担 当 起 历 史 的 主 体 性 行 为 , 执 着 于 民 族 精 魂 的 发 掘 。 D. 随 着 社 会 的 变 迁 ,个 体 的 生 命 意 识 逐 渐 显 现 ,诗 歌 角 色 发 生 变 化 ,民 族 精 神 的 建 构 也 随 着 时 间 的 推 移 而 变 化 。 2. 下 列 理 解 和 分 析 , 不 符 合 原 文 意 思 的 一 项 是 ( ) A. 中 华 民 族 把 人 类 对 天 地 法 象 的 观 照 所 生 成 的 精 神 和 物 质 形 态 称 为 文 化 , 而 将 文 化 的 诗

11、意 抒 发 称 为 诗 。 B. 我 们 应 该 以 开 放 的 野 和 魄 力 ,吸 收 世 界 诗 歌 的 精 粹 ,传 播 和 发 扬 当 代 汉 语 诗 歌 经 验 , 保 持 诗 歌 的 创 造 力 求 索 精 神 。 C. 汉 语 诗 歌 创 作 目 前 正 处 于“ 变 易 ”的 时 代 ,我 们 需 要 思 考 如 何 发 挥 和 增 进 传 统 诗 歌 “ 不 易 ” 的 优 长 , 同 时 , 萃 取 世 界 诗 歌 的 智 慧 。 D. 植 根 于 博 大 包 容 的 精 神 境 界 和 人 类 亘 古 延 绵 的 母 题 , 凸 显 深 刻 的 批 判 精 神 和 人

12、性 之 美 的 诗 歌 , 就 具 有 国 际 影 响 力 。 3. 根 据 原 文 内 容 , 下 列 理 解 和 分 析 不 正 确 的 一 项 是 ( ) A. 诗 歌 精 神 不 仅 是 诗 人 精 神 世 界 的 产 物 , 也 是 一 种 民 族 精 神 . 还 是 世 界 视 野 和 人 类 情 怀 的 一 种 体 现 。 B. 作 为 跨 语 际 、跨 文 化 交 流 最 便 捷 蛊 通 的 桥 梁 ,诗 歌 的 诗 性 没 有 国 界 ,因 此 它 能 在 世 界 文 化 中 发 挥 先 驱 者 的 使 命 . 3 C. 时 下 ,汉 语 诗 歌 愈 来 愈 能 融 人 东

13、西 方 文 化 沟 通 、文 明 交 汇 的 语 境 之 中 ,但 仍 然 缺 少 能 传 播 到 世 界 的 卓 越 的 大 诗 人 。 D. 诗 歌 精 神 传 承 不 息 ,激 活 诗 歌 精 神 为 精 神 文 明 建 设 起 到 了 积 极 的 作 用 ,为 诗 歌 发 展 以 及 文 化 发 展 打 开 了 深 远 的 空 间 。 二、 古代诗文阅读(36 分) ( 一) 文言文阅读 (19 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 王忠嗣,华州郑人。父战死,忠嗣时年九岁,入见帝,伏地号泣,帝抚之曰:“此去病 孤也,须壮而将之。”更赐今名,养禁中。肃宗为忠王,帝使与游。及长,雄毅寡言,

14、有武 略,上与论兵,应对蜂起,帝器之。试守代州别驾,大猾闭门自敛,不敢干法。数以轻骑出 塞,忠王言于帝曰:“忠嗣敢斗,恐亡之。”由是召还。 忠嗣本负勇敢, 及为将, 乃能持重安边, 不生事, 尝曰:“吾不欲竭中国力以幸功名。” 帝方事石堡城,诏问攻取计,忠嗣奏言:“吐蕃举国守之,若屯兵坚城下,费士数万, 然后可图,恐所得不雠所失,请厉兵马,待衅取之。”帝意不快。会董延光建言请下石堡, 诏忠嗣分兵应接,忠嗣不得已为出军,而士无赏格,延光不悦。河西兵马使李光弼入说曰: “大夫爱惜士卒,有拒延光心,虽名受诏,实夺其谋。然大夫已付万众,而不立重赏,何以 贾士勇?且大夫惜数万段赐,以启谗口,有如不捷,归

15、罪大夫,大夫先受祸矣。”忠嗣曰: “吾固审得一城不足制敌,失之未害于国。吾忍以数万人命易一官哉!”延光过期不克,果 诉忠嗣沮兵。 又安禄山城雄武,扼飞狐塞,谋乱,请忠嗣助役,因欲留其兵;忠嗣先期至,不见禄山 而还。数上言禄山且乱,李林甫益恶之,阴使人诬告“忠嗣尝养宫中,云吾欲奉太子”。帝 怒,贬 汉阳太守,卒,年四十五。后哥舒翰引兵攻石堡,拔之,死亡略尽,如忠嗣言,故当 世号为名将。 初,在朔方,至互市,辄高偿马直,诸蕃争来市,故蕃马浸少,唐军精。迄天宝 末,益 滋息。 赞 曰: 以忠嗣之才战必破攻必克策石堡之得不当所亡高马直以空虏资论禄山乱有萌可谓 深谋矣然不能自免于谗卒死放地。自古忠贤,工

16、谋于国则拙于身,多矣,可胜道哉! (选自新唐书卷六十八) 4. 对文中加点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贬,即贬官。古代对官员的升降有其特定的称呼,表示升职的有“授”“拜”、“除” 等,表示降职的有“贬”“谪”“左迁”“黜”等。 B卒:古代称天子死为“崩”,称诸侯死为“薨”,称大夫死为 “卒”, 称士死为“不禄”, 称百姓死为“死”,称刑徒死为“崩殂”。 C天宝,是年号。所谓年号,是中国历代帝王用以纪年的名号,往往也是时运变化的标志。 4 按惯例,新君即位大多会颁行新年号,称为改元。年号的实行是从汉武帝开始的。 D赞:常用于传记体文章的结尾处,表示作传人对传主的评论。这与史记中的“太史 公曰”是一样的。 5. 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 以忠嗣之才 / 战必破攻必克 / 策石堡之得 / 不当所亡 / 高马直 / 以空虏资论 /禄山乱有萌 / 可谓 深谋矣 / 然不能自免于谗/ 卒死放地 B以忠嗣之才战必破/ 攻必克策石堡之得/ 不当所亡高马直/以空虏资论禄山乱有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