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整理生态清洁小流域提纲.doc

上传人:摩西的****12 文档编号:145889894 上传时间:2020-09-24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0年整理生态清洁小流域提纲.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2020年整理生态清洁小流域提纲.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2020年整理生态清洁小流域提纲.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2020年整理生态清洁小流域提纲.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2020年整理生态清洁小流域提纲.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0年整理生态清洁小流域提纲.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0年整理生态清洁小流域提纲.doc(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综合说明1 简述项目区地理位置、项目建设的必要性、项目建议书(代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依据和过程。2 简述项目区的定位(是否在水源保护区?在哪级水源保护区?应承担什么样的水源保护和生态建设功能?),项目区人口、资源、环境状况及存在问题。3 简述项目区三道防线划分思路。4 简述项目建设的目标、任务、工程规模和投资。5 简述组织实施安排。综合评价结论。1 小流域基本概况1.1 小流域的定位1.1.1简述小流域所在位置(包括是否在水源区?在哪级水源区?)、面积。1.1.2说明小流域承担的水源保护和生态建设功能(应达到什么样的水源保护和生态建设目标?现实与目标之间的差距有多大?)。1.2小流域资源环境

2、状况1.2.1小流域的自然条件简述地貌(包括地貌类型及特点)、地质(包括地质构造、地表岩性)、土壤、植被状况以及气象状况(包括风、气温等)。1.2.2小流域的水资源状况简述流域降雨(包括降水特征,年平均、最大、最小降水量)、水文特征、水资源现状(包括水资源总量、人均水资源量以及地下水和地表水的水质状况。应进行水资源需求平衡分析,并定性与定量相结合说明近年来小流域内耗水变化、地下水及地表水水质的变化趋势)。1.2.3小流域的土地资源状况简述小流域内土地资源现状,并进行土地资源需求平衡分析。1.3 小流域人口经济社会状况1.3.1简述小流域内行政区划、人口、户数、人均收入等。1.3.2简述小流域内

3、一、二、三产业的产值、所占比重,并进行合理性分析,找出影响水土资源保护和利用的问题。1.3.3简述小流域内的交通、供水、排水、污水处理等基础设施建设状况。2 小流域存在的问题2.1 污水说明小流域内污水来源、排放、处理情况以及对当地水源及流域下游造成的直接和间接危害。2.2 垃圾说明小流域内垃圾(生活垃圾、农业废弃物、养殖业废物)来源、产生、处理情况以及对当地人居环境造成的直接和间接危害。2.3 厕所说明小流域内厕所的数量和形式(是旱厕还是水冲厕所?化粪池的形式等)、厕所污水的排放形式以及对地表水和地下水的污染情况。2.4 河道说明小流域内河(沟)道的采石挖沙情况,垃圾倾倒和未处理污水排入情况

4、,河(沟)道水质污染情况。2.5 环境说明小流域水土流失的主要原因、水土流失程度及流失面积等;农药化肥的使用和面源污染情况。陡坡开荒、开发建设乱弃、乱倒情况等。3 任务和规模3.1 建设目标3.1.1生态清洁小流域建设的必要性和迫切性从所在区域的经济、生态和社会等方面论述生态清洁小流域建设的必要性和迫切性。3.1.2指导思想 阐明生态清洁小流域建设的。3.1.3 目标阐明生态清洁小流域建设期末和工程全面发挥效益时达到的目标。3.2功能区划分3.2.1生态修复区(1)位于流域山顶或坡上部,坡度一般大于25度;(2)人类活动较少,没有开发建设及大规模的农业生产活动等人为干扰;3.2.2生态治理区(

5、1)位于坡中、坡下部和坡脚地区,坡度小于25度;(2)村镇建设区、农业生产区、风景旅游区等人类活动频繁区域;(3)废弃矿山等开发建设废弃地以及大面积裸露荒坡。3.2.3生态保护区(1)位于流域下游沟道及河(湖)道防洪蓝线两侧以及周边地带;(2)一般为河川地、河滩地等滨水区域。3.3 建设内容和规模3.3.1可行性分析根据水土流失、水污染规律和因害设防的原则,按生态清洁小流域建设功能区分别提出小流域治理措施的配置比选方案。3.3.2确定治理面积及采取的主要治理措施规模3.3.2.1生态修复区措施分别说明各种治理措施的数量、位置、建设条件、技术要求。(1)封禁标牌(2)拦护设施3.3.2.2生态治

6、理区措施(1)水保造林(2)水保种草(3)土地整治(4)节水灌溉(5)挡土墙(6)排水工程(7)村庄美化(8)垃圾处置(9)污水处理(10)农路建设3.3.2.3生态保护区措施(1)防护坝(2)河(库)滨带治理(3)湿地恢复(4)沟道清理4 管理机制4.1小流域管护目标4.1.1生态修复区管理目标达到六不准(不准施用化肥、不准施用农药、不准倾倒垃圾、不准养殖、不准耕种、不准开矿)。4.1.2生态治理区管理目标(1)新建开发建设项目编制并落实水土保持方案;(2)污水处理设施正常运行,污水处理后达标排放;(3)垃圾定期清运,村庄环境整洁,无乱堆乱放现象;(4)水保设施无人为毁坏,各项工程正常发挥效

7、用。4.1.3生态保护区管理目标(1)无乱占河(沟)道现象; (2)无乱采砂石现象,无垃圾堆放;(3)无未达标处理的污水排入。4.2 小流域管理措施4.2.1所管护设施的产权责任主体落实垃圾、污水收集处理设施及其他工程的产权责任主体。4.2.2小流域管护的组织形式制定乡规民约,依托农民用水者协会和管水员队伍,对小流域进行管护,建立小流域管护制度。4.2.3小流域管护职责(1)对小流域内违法毁草开荒、破坏植被、违法开垦荒坡地、破坏水土保持设施、向指定存放地以外的地区倾倒废弃砂石、渣土以及尾矿废渣、盗采砂石(挖矿)、不达标排污、乱倒垃圾、将养殖粪污直接排入水体等各种乱采、乱开、乱建、乱排等破坏水土

8、资源的行为进行制止和举报。(2)负责污水处理设施的日常管护,安全防盗和故障报修,并定期进行安全检查,制定应急突发事件的应对处理措施;负责垃圾处置设施的日常管护;负责其他治理工程的维护管理。(3)登记小流域内化肥、农药年使用量,指导村民按照环保要求使用化肥和农药。(4)协调上下游乡村履行小流域管护责任,并进行监督。4.2.4小流域监测(1)阐明小流域监测单位(应具备监测资质);(2)阐述监测内容和监测指标(a)水环境监测:包括小流域污水排放量、污水处理量、污水原水和处理后出水水质(包括COD、BOD、TP、TN等指标)、地表水(河沟道)水质(包括COD、BOD、TP、TN、SS、DO等指标)、地

9、下水水质(包括COD、TP、TN、NO3等指标)等。 (b)水土资源监测:包括土地恢复面积、水土流失面积、土壤流失量、拦沙量等。(c)生态环境监测:包括林草覆盖率、化肥农药使用量、物种数量、野生动物数量等。(d)经济社会状况监测:包括农民年实际收入增加量,农村集体经济收入增加量,农民就业率等。(3)阐明监测网点的布设和监测方法(a)根据监测内容分别说明小流域监测频次和监测时间(各监测项目至少要求工程建设前和建设期末后各监测一次,水环境监测项目至少汛前、汛期和汛后各监测一次)。(b)明确监测网点的布设(监测点要求能够全面,且具有代表性)。(c)明确监测方法(监测方法应依据国家相关规范标准执行)。

10、5 组织实施安排5.1组织管理5.1.1 提出工程建设期管理的组织形式和机构设置的方案5.1.2 提出工程招标方案5.2 施工条件5.2.1 概述施工现场的交通、水电、道路等条件以及气候、农事活动对施工的影响。5.2.2 说明建筑材料、苗木、种籽等的主要来源。5.2.3 说明施工人员的技能状况和施工力量。5.3 施工进度安排6 投资估算6.1编制说明6.1.1工程概况工程所属水系、地点、范围、治理的主要措施和工程量、材料用量、施工总工期、总工时、工程总投资、资金来源和投资比例等。6.1.2编制依据(1)设计概算编制原则和依据。(2)人工、主要材料,施工用水、电、燃油、砂石料,苗木、草、种子等预

11、算价格依据。(3)主要设备价格的计算依据。(4)费用计算标准及依据。6.2估算表(1)工程投资总表;(2)分部工程估算表;(3)独立费用计算表;(4)单价汇总表(5)主要材料、苗木、草、种子预算价格汇总表(6)施工机械台班费计算表(7)主要材料量汇总表(8)设备、仪器及工具购置表。6.3附件(1)单价分析表;(2)水、电、砂石料单价计算书;(3)主要材料、苗木、草(种子)预算价格计算书。7 效益分析与评价7.1水源保护效益(1)水资源效益:包括节水量,增加农村雨洪利用量,增加中水利用量,增加下游供水量等。(2)水环境效益:包括新增污水处理能力,新增垃圾消纳能力,新增拦沙能力,减少COD、BOD

12、、TP、TN排放量,减少化肥农药施用量,减少河(沟)道垃圾量,以及地表水水质改善提高等情况。7.2土地资源保护效益包括改善恢复土地面积、新增土地面积、土壤侵蚀模数减少量、减少土壤肥力(N、P、K)损失量等。7.3生态效益包括林草覆盖率增加量,物种增加数量,野生动物数量增加量等。7.4防灾减灾效益包括防洪能力的提高,减轻山洪灾害,减轻干旱对农业生产的威胁等。7.5经济效益包括农民年实际收入增加量,农村集体收入增加量等情况。7.6 社会效益包括增加农民就业情况,水土资源保护意识提高等。8 结论综述工程建设、投资估算和效益评价的主要成果,从提高小流域水环境承载能力、水源保护、生态环境改善、农民生产生

13、活水平提高、促进农村产业升级等方面阐述工程的综合评价结论。目 录综合说明11 小流域基本概况21.1 小流域的定位21.2小流域资源环境状况21.3 小流域人口经济社会状况22 小流域存在的问题32.1 污水32.2 垃圾32.3 厕所32.4 河道32.5 环境33 任务和规模43.1 建设目标43.2功能区划分43.3 建设内容和规模44 管理机制64.1小流域管护目标64.2 小流域管理措施65 组织实施安排85.1组织管理85.2 施工条件85.3 施工进度安排86 投资估算96.1编制说明96.2估算表96.3附件97 效益分析与评价107.1水源保护效益107.2土地资源保护效益107.3生态效益107.4防灾减灾效益107.5经济效益107.6 社会效益108 结论11附件:项目区各小流域位置示意图(附图1)小流域现状图(地形图上附水土流失及污染现状照片)(附图2)小流域治理措施布局图(底图为土地利用现状图,要明确划定生态修复区、生态治理区、生态保护区)(附图3)小流域建成后效果图(附图4)小流域监测点布置示意图(附图5)1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