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比较型选择题

上传人:雨水 文档编号:145889765 上传时间:2020-09-24 格式:PDF 页数:10 大小:458.8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历史比较型选择题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高中历史比较型选择题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高中历史比较型选择题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亲,该文档总共10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高中历史比较型选择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历史比较型选择题(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题型 6比较型选择题 (时间: 45 分钟 ) 【题型解读】比较型选择题,就是要求对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历史事物作出比 较分析的选择题,考查比较分析能力。一般分为求同型和求异型两类,即比 较相同点和不同点。解答关键在于,抓住历史事物的共性和个性,透过现象 看到本质,才能作出正确比较。 1(2014 广东江门一模 )“中国文明,这个唯一在任何时候都未产生过祭司阶级 的伟大文明,具有独特的现实主义。固然,皇帝也是祭士,他为了所有臣民 的利益而向苍天献祭,但是,他履行的宗教职责比起他的统治职责来,始终 居于次要地位。”与中国的“现世主义”关系最小的是 () A儒家B道家C法家D墨家 解析儒家强调德治、仁

2、政,重视现实治理,故A 项与现实关系密切,但不 符合题意;道家提倡顺乎自然,无为而治,超脱现实之上,故B 项与现实关 系最小,符合题意;法家强调法治,与现实最密切,故C 项不符合题意;墨 家主旨是 “兼相爱,交相利”,贯穿实际功利精神,与现实关系密切,故D 项不合题意。 答案B 2(2014 广东汕头二模 )汉代中央机构中的九卿更多是办理皇室内廷事务的家务 官,到了唐代,六部尚书明显成为管理国家政务的机构。这种变化反映了 () A皇权的显著削弱B中央集权的强化 C政治制度的成熟D选官制度的成熟 解析材料中没有涉及对皇权的限制,故A 项错误;材料主要讲的是中央行 政体制的变化,没有涉及中央集权的

3、强化,故B 项错误;材料中从汉代的家 务官到唐代政务官,说明政治制度成熟,故C 项正确;体现选官制度成熟的 是科举制,而材料主要体现的是中央行政体制的变化,故D 项错误。 答案C 3(2014 广东揭阳二模 )皇天后土,土地神在宋代以前是各个地域的保护神,地 位崇高,城隍只是一个具体城池的保护神,但宋代之后土地神却成了城隍的 下属。这一变化反映了 () A统治者对神祗利用的变化 B宋代之前是农业社会,宋代之后是商业社会 C商品经济发展,城市经济和文化功能增强 D城市的政治、军事统治功能增强 解析土地神、城隍神地位变化与统治者无关,故A 项错误;中国古代是农 业社会,故 B 项错误;材料反映了城

4、隍神的地位提高,高出土地神,城隍是 具体城池的保护神,结合宋代城市发展,可知其地位提高反映了商品经济发 展,城市经济和文化功能增强,故C 项正确;宋代以前城市主要是政治、军 事统治功能,故D 项错误。 答案C 4(2014 四川乐山一诊 )苏轼在欣赏王维的画作时说道:“味摩诘之诗,诗中有 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下列作品在绘画风格上与之相似的是 () 解析解读题干 “ 诗中有画画中有诗” ,可知是文人画的典型特征,观察可 知 B 项正确; A 项为明清时期流行的仕女图,排除;C 项不能体现 “ 诗中有 画画中有诗 ”,排除; D 项为典型的花鸟画,排除。 答案B 5(2014 黑龙江模拟

5、)“太平天国运动获得局部成功,是以中国社会的大动乱、 大破坏、大倒退为代价的。”以下观点与此说法立场一致的是 () A太平天国运动阻碍了近代化发展 B太平天国运动加速半殖民地化进程 C近代化总是以某些领域的倒退为代价 D太平天国运动揭开了民主革命的序幕 解析解读题干观点,可知是对太平天国运动的看法,重在于其对中国社会 的破坏,即 “是以中国社会的大动乱、大破坏、大倒退为代价的”,故C 项 正确。题干并没有认为太平天国阻碍了近代化发展,排除 A 项;B 项错在 “加 速 ”;D 项与题干观点不一致。 答案C 6(2014 北京东城区检测 )有学者认为,洋务运动、戊戌变法、清末新政是清朝 统治者在

6、面临民族危亡的情况下实行的三次自救运动。这三次运动的共同点 是 () 都是学习西方的活动都加剧了社会矛盾都推动了政治制度变革 都促进了中国社会的进步 ABCD 解析解答抓住关键词“ 共同点 ”分析。三次运动都是学习西方的运动, 正确;洋务运动并未加剧社会矛盾, 错误;洋务运动主张“ 中体西用”, 没有推动政治制度变革,错误;三者都推动了中国社会或经济、政治、思 想的进步, 正确,故选 A 项。 答案A 7(2014 山东济南调研 )1912 年,宋教仁以国民党代理事长身份参与中华民国第 一届国会选举时说:“我们要在国会里头获得半数以上的议席,进而在朝, 就可以组成一党的责任内阁;退而在野,也可

7、以严密地监督政府 , ”宋教仁 试图成立的“内阁”在组织形式上与下列哪个国家相似 ( ) A英国B法国C德国D美国 解析解答提取题干有效信息是“在国会里头获得半数以上的议席,就可 以组成一党的责任内阁” ,可知组阁符合英国责任制内阁的组织形式,故选 A 项。 B、C、 D 三项与题干不符,排 除。答案 A 8(2014 北京石景山调研 )中国近代民族工业在19121919 年和 19271936 年 两个阶段都出现了较迅速的发展。这两个阶段能迅速发展的共同原因主要是 () A列强暂时放松了对华经济侵略 B政府政策的支持鼓励 C群众反帝爱国运动中提倡国货 D自然经济的逐渐解体 解析迁移所学知识,

8、可知 1912 1919 年民族工业短暂发展得到南京临时政 府的鼓励, 19271936 年民族工业较快发展得到国民政府的支持,故选 B 项。 列强暂时放松了对华经济侵略,群众反帝爱国运动中提倡国货,只符合 19121919 年民族工业短暂发展的原因,排除A 、C 两项;自然经济的逐渐 解体是民族工业发展的条件,但不是这两个阶段能迅速发展的主要原因,排 除 D 项。 答案 B 9(2014 福建福州质检 )老照片是尘封的历史。图 1 和图 2 共同见证了新中国 () A国家最高权力机构的组成 B社会主义宪法的诞生 C社会主义制度的基本确立 D依法治国方针的确立 解析观察图可知,图 1 反映的是

9、 1949 年 9 月政协会议召开,代行人大职权, 成为建国初期国家最高权力机构;图 2 反映的是 1954 年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 大会召开,人大成为国家最高权力机构,故A 项正确。 B 项只符合图 2,排 除。社会主义制度基本确立的标志是1956 年社会主义三大改造完成,依法治 国方针的确立是在1997 年中共十五大上,故排除C、D 两项。 答案A 10(2014 河南郑州一模 )下列两幅图反映的共同主题是 () A新中国成立人民当家作主 B三大改造取得阶段性成果 C“大跃进”运动遍及城乡 D联产承包激发生产积极性 解析据图片信息“合作社”和 “全行业公私合营” ,可知当时正在对农业 和资本

10、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故选B 项。A 、C、D 三项内容在图片 信息中未体现,排除。 答案B 11(2014 湖北重点中学联考 )改革开放后,我国政府根据一些地区的历史和 现状设立了特区。特区分为两类:一类是“经济特区”,如深圳、厦门、珠 海、汕头等;一类是“特别行政区”,如香港、澳门。这两类特区的共同点是 () A都实行特殊的经济政策和社会制度 B都有较大的自治管理权和行政自主权 C都实行特殊的民族政策和管理体制 D都由中央人民政府统一管辖和行使主权 解析据所学可知,经济特区“ 特”在:实行特殊的经济政策,实行不同于 内地的经济管理体制;特别行政区“ 特”含义是祖国大陆实行社会主义制度

11、, 港澳台地区保持原有的资本主义制度;两类特区建立的前提是中央政府的领 导,维护国家主权的完整,D 项正确。 A 、 B 两项不属于两类特区的共同点, C 项与题意无关。 答案 D 12(2014 河北邯郸检测 )1978 年,邓小平发表谈话支持和推动关于真理标准 问题的讨论; 1992 年初,邓小平发表了著名的“南方谈话”。这两次谈话都 () A完成了拨乱反正 B打破了思想束缚 C推动了党的工作重心转移 D深化了体制改革 解析据所学可知,两次谈话都打破了思想束缚(前者打破了对毛泽东的个人 崇拜,后者打破了左的思想的束缚),故 B 项正确。拨乱反正任务在80 年代 已完成,排除A 项;推动工作

12、重心转移是1978 年谈话的影响,排除C 项; 两次谈话主要从思想层面推动思想解放而非具体的体制改革,排除D 项。 答案B 13(2014 东中山期末广 )费正清在剑桥中华人民共和国史中说:“毛及其同 僚依靠组织方式上的变化,通过大规模的劳力动员,以实现农业奇迹;邓及 其同僚同样依赖改变组织方式 尽管在类型上二者十分不同 来提高农 业生产率。”材料中所说的两次“组织方式”改变 () A都是在农民完全自愿基础上 B都得益于农业生产合作社 C都改变了农村土地经营方式 D都实现了土地归农民所有 解析 “ 毛及其同僚依靠组织方式上的变化,通过大规模的劳力动员,以实现 农业奇迹”这指的是人民公社化运动,

13、“邓及其同僚同样依赖改变组织方式 尽管在类型上二者十分不同 来提高农业生产率”这指的是家庭联 产承包责任制,这两者都坚持集体土地所有制,故 D 项错误;人民公社化运 动开展较快,有些不是自愿的,故A 项错误;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不是得益 于生产合作社,故 B 项错误;在农村土地经营方式上,前者是集体统一经营, 后者是统分结合的经营方式,故C 项正确。 答案C 14(2014 湖南常德统考 )古代罗马和古代中国在执法方面有很大差异,中国有较 多的滥施刑罚和野蛮执法现象。造成两者差异的主要原因在于 ( ) A法律实施目的不同 C司法程序不同 B执法者的法制观念不同 D法律的适用范围不同 解析 罗马法

14、讲究证据,注重法律的程序性;古代中国属于“ 人治 ” ,执法 过程中以个人喜好和性情而定的情况较多,故选 C 项。两者法律实施目的主要都 是为了维护统治秩序, A 项错误; B 项虽有道理,但不是主要原因,排除;两 者差异与法律的适用范围没有必然联系,排除 D 项。答案 C 15(2014 浙江六校联考 )在人类文明史上,许多思想都具有相似的倾向,下列思 想要素属于智者学派、苏格拉底、李贽共同倾向的是 ( ) A理性B美德C民主D童心 解析智者学派和苏格拉底都强调人类的理性,李贽大胆挑战正统思想,反 对盲从孔子,提倡个性,体现了理性色彩,故选A 项。智者学派追求功利, 忽视道德,排除B 项;李

15、贽只是抨击社会现实,没有追求民主的思想,C 项 错误;童心说是李贽的思想,智者学派和苏格拉底没有这方面主张,D 项错 误。 答案A 16(2014 陕西五校联考 )英、德两国在近代通过不同方式,先后确立了君主 立宪制。对二者相同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君主任命内阁首脑B内阁首脑对君主负责 C议会居于权力中心D君主有权修订法律 解析近代在英国,议会选举产生首相后,要经过国王任命,而在德国,是 皇帝直接任命,故 A 项正确。在英国,首相对议会负责,B 项不正确;德国, 皇帝是权力的中心, C 项不正确;英国,只有议会可以修改法律,D 项错误。 答案A 17(2014 江湖州调研浙 )工厂制和

16、垄断组织出现是近代生产组织形式的重大 变革,这两大生产组织形式都 () A推动了跨国贸易和资本输出 B推动了世界市场的初步形成 C适应了社会化生产的需要 D杜绝单个资本家生产的无计划性 解析近代工厂制和垄断组织出现都是生产力发展推动生产组织形式变革的 结果,故选 C 项。推动了跨国贸易和资本输出适用于垄断组织而非工厂制, 故 A 项错误;垄断组织出现于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世界市场最终形成,B 项错误;近代西方国家生产组织形式的重大变革不能从根本上解决资本主义 社会的基本矛盾,也就不可能杜绝单个资本家生产的无计划性,D 项错误。 答案 C 18(2014 湖南怀化质检 )黄仁宇在万历十五年指出“李贽的悲观不仅属于个 人,也属于他所生活的时代。传统的政治已经凝固,类似宗教改革或者文艺 复兴的新生命无法在这样的环境中孕育。社会环境把个人理智上的自由压缩 在极小的限度之内,人的廉洁和诚信,也只能长为灌木,不能形成丛林。” 李贽的思想和文艺复兴在“个人理智上的自由”方面的相似之处是 ( ) A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