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语文下册同步训练11送东阳马生序

上传人:雨水 文档编号:145886560 上传时间:2020-09-24 格式:PDF 页数:5 大小:79.9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九年级语文下册同步训练11送东阳马生序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九年级语文下册同步训练11送东阳马生序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九年级语文下册同步训练11送东阳马生序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九年级语文下册同步训练11送东阳马生序》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九年级语文下册同步训练11送东阳马生序(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 11送东阳马生序 知能演练活用 夯基达标 1. 下列加点的 “ 以” 字用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 A.以 是人多以书假余 B.不敢出一言以 复 C.属予作文以 记之 D.家贫,无从致书以 观 2.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并写出意思。 (1)或遇其叱咄 () (2)俟 其欣悦 ,则又请焉 () (3)负箧 曳屣 () (4)烨 然若神人 () 3.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1)又患 无硕师名人与游 () (2)媵人持汤 沃灌() (3)同舍生皆被 绮绣() (4)录毕,走 送之() (5)左佩刀 ,右备容臭 () (6)缀 公卿之后 () (7)无冻馁 之患矣 () (8)诋 我夸际遇之盛

2、 () 4.下列对文章的理解 ,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章是一篇赠序 ,作者叙述自己青少年求学的艰难和学习的勤勉,目的是勉励马生成为 德才兼备的人。 B.虽然作者幼时 “ 无从致书以观 ” ,但“ 不敢稍逾约 ” 的守信和 “ 弗之怠” 的坚持 ,使他得以 “ 遍 观群书 ” 。 C. “立侍左右 ”“俯身倾耳 ”“色愈恭 ,礼愈至 ” 极为传神地写出了作者对老师的恭敬和求知 的恳切。 D.作者将穿戴讲究的同舍生和寒酸的自己对比,凸显作者对 “ 口体之奉不若人 ” 的毫不在 意和学习的勤奋刻苦。 2 课内品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 ,完成第 58题。 余幼时即嗜学。家贫 ,无从致书以观 ,每假借

3、于藏书之家 ,手自笔录 ,计日以还。天大 寒,砚冰坚 ,手指不可屈伸 ,弗之怠。录毕 ,走送之 ,不敢稍逾约。以是人多以书假 余,余因得 遍观群书。既加冠 ,益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 ,从乡之先达执经 叩问 。先达德隆望尊 ,门人弟子填其室 ,未尝稍降辞色。 余立侍左右 ,援疑质理 ,俯身倾耳 以请;或遇其叱咄 ,色愈恭 ,礼愈至 ,不敢出一言以复 ;俟其欣悦 ,则又请焉。故余虽愚 ,卒获 有所闻。 当余之从师也 ,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 ,足肤皲裂而不知。 至舍,四支 僵劲不能动 ,媵人持汤沃灌 ,以衾拥覆 ,久而乃和。寓逆旅 ,主人日再食 ,无鲜肥滋

4、 味之享。同舍生皆被绮绣,戴朱缨宝饰之帽 ,腰白玉之环 ,左佩刀 ,右备容臭 ,烨然若神人 ;余 则缊袍敝衣处其间 ,略无慕艳意 ,以中有足乐者 ,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盖余之勤且艰 若此。 5.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1)以是人多以书假 余() (2)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 ( ) (3)至舍,四支 僵劲不能动 () 6.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余立侍左右 ,援疑质理 ,俯身倾耳以请。 (2)以中有足乐者 ,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 7.本文是作者给马生的赠序,节选部分作者是从哪几个方面叙述自己的求学经历的? 8.作者家贫嗜学 ,乐以忘忧 ,在老师面前毕恭毕敬 ,不敢出一言。当代

5、中学生应该如何看待 这种学习态度和从师、尊师的方式? 课外拓展 类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 ,完成第 912题。 3 【甲】当余之从师也 ,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 ,足肤皲裂而 不知。至舍 ,四支僵劲不能动 ,媵人持汤沃灌 ,以衾拥覆 ,久而乃和。寓逆旅 ,主人日再食 ,无 鲜肥滋味之享。同舍生皆被绮绣,戴朱缨宝饰之帽 ,腰白玉之环 ,左佩刀 ,右备容臭 ,烨然若 神人;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 ,略无慕艳意 ,以中有足乐者 ,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盖余之 勤且艰若此。 (节选自宋濂送东阳马生序) 【乙】予少时读书 ,一见辄能诵。然负此自放 ,喜从滑稽 饮酒者游。旬朔之间,把 卷无

6、几日。故虽有强记之力,而常废于不勤。比 数年来,颇发愤自惩艾,而聪明衰耗 ,殆 不如曩 时十一二。每阅一事必寻绎数终掩卷茫然辄复不省。故虽有勤苦之劳 ,而常 废于善忘。比读齐史,见孙搴 云:“ 我精骑三千 ,足敌军羸卒数万。 ” 心善其说 ,因取经 传子史事之可为文用者 ,勒 为若干卷 ,题曰精骑集云。噫 !少而不勤 ,无如之何矣。 长 而善忘 ,庶几以此补之。 (节选自秦观精骑集 序,有删改 ) 注滑稽 :能言善辩。旬朔 :十天或一个月。比 :近来。惩艾 :惩治,惩戒。曩 :从 前。寻绎 :推求探索。省 :记。孙搴 (qi n):人名。勒 :编纂。 9.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

7、项是 () A.每阅一 /事必寻绎 /数终掩卷 /茫然辄复不省 B.每阅一事必 /寻绎数终掩卷 /茫然辄复 /不省 C.每阅一事 /必寻绎数终 /掩卷茫然 /辄复不省 D.每阅/一事必寻绎 /数终掩卷茫然 /辄复不省 10.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长而善忘 ,庶几以此补之。 11.下列对甲、乙两文的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 “ 序” 是一种文体 ,亲友离别 ,赠言规劝 ,属赠序 ,如甲文 ;陈述创作主旨、经过等 ,属书序 , 如乙文。 B.甲文意在勉励青年人珍惜良好的读书环境,专心治学 ;乙文意在交代精骑集一书编 辑及命名的由来。 C.甲文从衣、食、住、行四个方面表现读书之“ 苦

8、” ,与“ 同舍生 ” 生活的富足做对比 ,表现 自己从读书中感受到的乐趣。 D.乙文写自己少时读书不勤奋,后来治学时用勤奋来惩戒自己,但是不能坚持太久 ,容易 忘记自己的目标。 12.宋濂和秦观在学习方面有何异同? 表达交流 13.作者说 :“ 以中有足乐者 ,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 ” 物质生活虽然艰苦 ,他却能在读书 中自得其乐。请你谈谈如何在生活和学习中获得乐趣。 4 体验中考 14.(2018 江西)下列句子组成语段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 好书不厌百回读 ,熟读深思子自知 ” ,这两句诗值得每个读书人悬为座右铭。 与其读十部无足轻重的书,不如以读十部书的时间和精力去读一部真正值

9、得读的书。 少读如果彻底 ,必能养成深思熟虑的习惯 ,涵泳优游 ,以至于变化气质。 读书并不在多 ,最重要的是选得精 ,读得彻底。 读书原为自己受用 ,多读不能算是荣誉 ,少读也不能算是羞耻。 A.B. C.D. 答案: 知能演练 活用 1.(1)ch du 训斥,呵责(2)s 等待(3)qi x 书箱;鞋子(4)y 光彩鲜明 2.AA 项的“ 以” 是介词 ,可译为 “ 因为” ;B、C、D 三项的 “ 以” 都是连词 ,表目的 ,可译为 “ 来” 。 3.(1)担忧(2)热水(3)同“ 披” ,穿(4)跑(5)香气(6)跟随(7)饥饿(8)诋毁,毁谤 4.D“ 凸显作者对口体之奉不若人的毫

10、不在意” 错,作者因为内心有值得快乐的事, 所以不觉得吃的穿的不如人。 5.(1)借(2)请教(3)同“ 肢” ,肢体 6.(1)我站在老师旁边侍候着 ,提出疑难 ,询问道理 ,弯下身子 ,侧着耳朵来请教。 (2)因为内 心有值得快乐的事 ,不觉得吃的穿的不如人。 7.作者从四个方面叙述自己的求学经历:学习的刻苦 ,从师的艰难 ,求学的劳苦 ,生活的艰 苦。 8.示例 (1)古人云 “ 一日为师 ,终身为父 ” ,尊师重教是中华民族的光荣传统,这种学习态度 和从师、尊师的方式值得学习和发扬。(2)不值得提倡。 “ 吾爱吾师 ,吾更爱真理 ” ,知识面 前人人平等 ,当今时代更应建立平等、和谐的

11、师生关系。 9.C由句中的 “ 每”“必”“辄” 可知,该句应在 “ 必” 和“ 辄” 前断开 ,“ 寻绎数终 ”“掩卷茫然 ” 为 两个动作 ,故二者之间应断开。 10.年长后容易忘记 ,希望可以用这个来弥补吧。 11.D由乙文中 “ 故虽有勤苦之劳 ,而常废于善忘 ” 可知,作者由于年长 ,常常忘记所学的东 西,而非“ 不能坚持太久 ,容易忘记自己的目标 ” 。 12.同:都觉得勤奋很重要。异 :宋濂一直勤奋好学 ,不畏艰难 ,不注重吃穿 ,享受读书带来的 愉悦;秦观在少年时记忆力突出而不勤奋,年长后记忆力减退 ,用勤奋来弥补。 13.示例 生活像一杯苦咖啡 ,可是热爱生活的人会品出其中的

12、香甜。当物质上不如别人 的时候 ,我们不要自卑 ,要做到 “ 不比父母比自己 ,不比吃穿比努力 ” ,知识才是开启成功之 门的钥匙 ;学习上遇到困难的时候 ,不要退缩 ,勇敢面对 ,努力克服 ,然后你就会发现战胜困 5 难的经历是人生路上宝贵的财富。总之,生活中并不缺少乐趣 ,只要你微笑着面对 ,细心 地体会。 14.C这是一段议论性文字。主要意思是“ 读书要选得精 ,读得彻底 ” 。先提出论点 “ 读 书并不在多 ,最重要的是选得精 ,读得彻底 ” 。接着 句论述如何做到 “ 选得精 ,读得彻 底” 。然后 句说明 “ 选得精 ,读得彻底 ” 的原因。 “ 读书要选得精 ,读得彻底 怎样选得 精,读得彻底 为什么这样是选得精 ,读得彻底 ” 是这段话的思路 ,按照这样的思路来排列 句子。综上可得出正确的排序为: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其它小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