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小学四年级上册语文教案-第1单元第2课走月亮

上传人:雨水 文档编号:145883044 上传时间:2020-09-24 格式:PDF 页数:11 大小:249.6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部编版小学四年级上册语文教案-第1单元第2课走月亮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部编版小学四年级上册语文教案-第1单元第2课走月亮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部编版小学四年级上册语文教案-第1单元第2课走月亮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亲,该文档总共1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部编版小学四年级上册语文教案-第1单元第2课走月亮》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部编版小学四年级上册语文教案-第1单元第2课走月亮(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走月亮 走月亮是一篇充满诗情画意的散文,作者用优美的语言和欢快幸福的笔调,描写了 “我”和阿妈在月光下散步时的所见所想。文中用了较大篇幅描写月下的自然景象,画面静 谧,意境恬淡;排比句的使用,使得文章语言富有节奏和韵律。 全文四次写到“我和阿妈走月亮”:月亮升起,“我”和阿妈在月光照耀的小路上走月 亮;“我”和阿妈在溪边走月亮;“我”和阿妈在村道、田埂上走月亮。反复的方式表达了 “我”和阿妈“走月亮”时的幸福和喜悦,展现了“我”和阿妈之间的浓厚亲情。 第 4 自然段将“我”的所见、所闻、所想融汇在一起。 “我”看见了“细细的溪水”“灰 白色的鹅卵石”“可爱的小水塘”,“我”闻到了“山草和野花

2、的香味”,我想象“阿妈白 天洗衣裳”“我用树叶做小船”,这些内容构成了一幅幅充满诗意又灵动的图画。 第 6 自然段同样调动多种感官,用眼看、耳听、鼻闻、心想,将一幅幅画面呈现给读者。 有淳朴的乡村风俗图景,还有安宁祥和的夜景图,有丰收的图景,也有辛勤劳作的图景。这 一段的最后,更是表达了“我”等待阿爸,对阿爸的思念之感。 文中穿插运用了排比、拟人、比喻等修辞手法,使文章的表达更加优美生动,富有画面 感。如,第2 自然段中四个“照亮了”构成的排比,描摹出一幅月光图,点亮了苍山、大青 树、大道、 小路, 省略号给读者留下了无尽的想象空间。如“每个小水塘都抱着一个月亮”, 用拟人的手法贴切的描绘出水

3、塘倒映出月色的画面。又如“稻田像一块月光镀亮的银毯”, 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展现了稻田丰收在望的美景。 此外,课文中还有一些包含深情的语句。文中反复出现的“我和阿妈走月亮”流露出了 “我”和阿妈走月亮时的幸福之感和浓浓情意;“美丽的月亮牵着那些闪闪烁烁的小星星, 好像也在天上走着,走着”,这句话既写了天上的月亮和星星,也写了地上的“我”和 阿妈,天上月亮就如阿妈,“我”就像那星星,物与人之间的对照,体现出“我”与阿妈之 间的温馨和甜蜜。 教材中的插图也展现了走月亮时的情景。“我”和阿妈身穿民族服饰,在皎洁的月光下, 阿妈牵着“我”,“我们”脸上都洋溢着幸福的微笑,浓浓的温情充盈其间。 1学习本课生

4、字,认识“鹅、卵”等生字,会写“淘、牵”等生字,会写“柔和、鹅卵 石”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培养学生细心观察生活细节的能力。背诵课文第四自然段。 3边读边想象文中所描绘的画面,体会“我”与阿妈之间浓浓的亲情,调动学生的生活 经验和情感体验,交流自身体会。 4积累优美生动的句子,能仿照课文第六自然段,写下自身经历过的月下情景。 教学重点 1从文字中感受月光下的景色,体会“我”与阿妈之间的浓浓亲情。 2调动学生自身的情感体验,培养学生细心观察体会细节的能力。 教学难点 1充分调动学生的情感体验和生活经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使学生脑海中浮现出文字 描绘的景象。 2激发学生阅读欲望,让学生的情

5、感在阅读中得到感悟、升华,从而体会文中意境,感 受文章的语言美。 1字词教学 学生在自读课文的过程中,初步扫清语言障碍。提示学生可利用偏旁表意的特点对生字 进行识记,随文学习中加强记忆。如,“卵”字是一个象形字,可通过图文对照的形式,再 结合字义让学生进行理解记忆。 在教学会认的生字时,可结合词语进行整体认读,如“鹅、卵、俗、跃、烁”可结合词 语“鹅卵石、风俗、跃出、闪闪烁烁”。此外可利用字音、字形来辨析生字,如提示“穗” 和“惠”通过字音进行辨析,“埂”可用熟字“更”辨别字形。 在教学本文要求会写的生字时,要求学生自主观察字形进行书写。重点强调“卵”字的 笔顺,以及“葡”“萄”两个字的下半部

6、分“甫、缶“的写法和位置。 2阅读教学 引导学生在阅读时利用想象在脑海中还原课文中描绘的画面。课文以“走”为行文线索, 展现出了一幅幅诗意的画面,教师可指导学生进一步运用“边读边想象画面”这个方法,让 学生想象月亮从“洱海那边”升起来时月光如洗的样子,感受月夜的明亮与柔和。 第 4 和第 6 自然段是本课教学的的重点,在教学时,要抓住富有画面感和想象空间的语 段,在反复吟诵中进行揣摩,调动学生的情感体验和生活体验,启发学生进行想象,让学生 通过“看、听、闻”这几方面,将文字转化成画面,并叙述出来。如,在教学第4 自然段时, 可以让学生先自读课文,随后和同学交流脑海中所想象到的画面,并结合课文,

7、给画面起一 个名称,帮助学生理解句段中的主要画面。例如“水塘抱月”可以用一些描述性的语言,启 发学生开展想象,实现从文字到画面,最后再回归到文字的学习过程。 教学第 6 自然段时, 可重点引导学生想象“月亮牵星”的画面。结合插图, 感受天上“月 亮牵星”,地上阿妈牵“我”的温馨画面,体会“我”与阿妈之间的浓浓亲情。阅读这一段 的时候,注意语速缓慢,读出画面感,读出“我”与阿妈在一起走月亮时的兴奋、愉悦与幸 福。 在朗读课文时,要注意优美语句的积累,体会文中有画面感的语句。教师可以通过变换 句式排列、联系上下文、填补空白等方法引导学生关注有画面感的语句。注意通过范读让学 生进入情景,产生画面感,

8、用感官和内心去体会文字。范读时可加入悠扬的音乐和适当的肢 体动作,让学生掌握阅读节奏。 3表达运用 背诵课文时,可以引导学生反复想象每一自然段描写了哪些画面,借助画面回忆文字。 课后题目要求学生找出优美生动的句子进行抄写,可以引导学生品读优美语句,让学生 说一说从句子中体会到了什么。抄写时,也可以将句中的优美部分加上横线,以帮助学生在 抄写时品味句子。 课后“小练笔”给出了仿写第6 自然段的任务。这一自然段是作者描写沿着村道边走边 看边想时的场景,作者调动了自身感官去感受实景。练笔之前, 可引导学生回忆自身的回忆, 调出学生储存的情感,从而快速帮学生找到练笔素材。调动学生平时积累的具有画面感的

9、语 言,说出曾在月光下经历的情景。在反馈评价时,要特别强调“这样的描述是否让你脑海中 产生画面?”直接紧扣本单元语文要素,让想象与语言积累相结合,提升学生语言表达质量。 1准备悠扬的音乐,收集月下场景的图片。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标注优美语段。 4多媒体课件。 3 课时 第一课时 1认识本课“鹅、 卵”等生字, 会写“鹅”“卵”“俗”这几个字,并结合词语理解字 义。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板块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1出示课文插图,提出问题:从图上人物的穿着猜测她们会是哪里的人。 2由这个问题导出两人所穿是白族服饰,课件出示关于白族的相关资料。 白族是中国少数民族之一,主要分布在云南、贵州

10、、湖南等省,其中以云南省的白族人 口最多,主要聚居在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 这篇课文的作者吴然就是云南人。 3过渡:今天我们学习的这篇课文就是作者和他的妈妈的故事。(课件出示课题和作者) 4介绍作者,课件出示相关资料。 吴然,云南人。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云南省作家协会常务理事,春城晚报高级编辑。编 辑之余,多为少年儿童写作。1973 年在云南日报发表儿童文学海花。曾获全国优秀 儿童图书奖、宋庆龄儿童文学奖、冰心儿童图书奖等多项奖。 板块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 1配乐朗读课文,读准字音,要求学生勾画出易读错的字词。 2学会自由朗读,课件出示自读要求。教师巡视指导。 (1)自借助拼音,读准字音。 (2

11、)读顺课文,圈画带有生字的词语。 小组内以段落为顺序检查读文情况,订正字音 小组抽读,以开火车的形式接读。课件出示易错警示。 “运载 ”的“载” 是四声。 “泼剌 ”不是常见词,易读错。泼剌:鱼跃出水面时的声音。 “沟水汩汩 ”是沟水流动发出“汩汩 ”的声音。 3出示生字,齐读生字。 4汉字拼写格出示会写的字,引导学生观察书写要点,指导学生书写,强点书写笔顺。 引导学生注意,“葡萄”两个字的下半部分“角缶”的写法和位置。 “卵 ”字为左右结构,不要漏写里面的点;“跃”字的右边不要写成“天”; “坑 ”和“填”左边部分要写得窄一些,提土旁要偏上一些,“填 ”字右边的 “真 ”中 间有三横; “稻

12、”字右下 “臼”中的两个小横,不能连在一起。 5分类指导书写。 (1)将本课生字进行归类。 (2)分类别进行书写指导。 “淘、鹅、卵、坑、洼、填、稼、俗、跃、稻”是左右结构; “葡、萄、熟 ”是上下结构; “牵 ”是上中下结构; “庄 ”是半包围结构。 左右结构的 “坑、洼、填、稼、俗、跃、稻”注意书写时左窄右宽; “鹅、卵 ”是左右同宽,写“卵” 时左半边最后一撇不能忘记; 上下结构的 “葡、萄 ”上小下大,下半部分“甫、缶 ”的写法和位置易错位,“熟 ”字 上大下小。 6学生练习书写生字,教师巡视指导。课件给出识字技巧。 (1)熟字加偏旁识记生字:牵、鹅、填、庄、稼、俗、跃、熟 (2)比较

13、识字法:掏淘卵 卯葡 铺萄 掏稻 滔 板块三再读课文,整体感知 1再读课文,用横线画出文中几次提到“走月亮”。 文中四次提到“走月亮 ”,分别在第3、5、7、9 自然段。 2“走月亮”在文中是什么意思? (1)“走月亮 ”就是阿妈牵着 “我 ”在洒满月光的小路上散步。 (2)走月亮是我国南方特有的风俗。指的是在月光下散步的情景。 3读完这篇课文,你有什么感受? 美好的景致能够留在我们的脑海里,更多的是因为它见证了真切的情和相濡以沫的爱。 4课堂小结。 学习这节课我们知道“走月亮”是南方特有的习俗,指的是在月光下散步。在阅读的过 程中脑海中也会呈现一幅幅温情的画面,让我们再次阅读课文,进入课堂练

14、习。 完成本课对应的字词书写训练。 第二课时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文中描绘的美好意境。 2培养学生细心观察生活细节的能力,背诵课文。 3体会文中“我”与阿妈之间浓厚的亲情,调动学生自身生活经验和情感经历,谈谈切 身体会。 板块一复习旧知,导入新课 1复习上节课学习的生字,全班朗读。 2概述上节课学习的内容,复述课文内容。 3过渡:上节课我们初步了解了什么是“走月亮”,这节课我们也要去和作者“走月 亮”。下面老师先读一遍课文,你们闭上眼睛,感受脑海中出现的画面,等一下说说这些画 面带给你的感受。 4请学生畅谈听后的感受。 板块二品味课文,理清脉络 1朗读课文,理清文章大致顺序。 2说说“我”

15、和阿妈去了哪些地方“走月亮”。 第 13 自然段: “我”和阿妈在小路上走月亮。 第 45 自然段: “我”和阿妈在小溪边走月亮。 第 67 自然段: “我”和阿妈在田埂上走月亮。 第 89 自然段: “我”和阿妈只是静静的走着,走过了许多地方。 3课件依次出示以下句段,师生共同品读。 (1)过渡:“我”和阿妈走月亮巧妙的出现了四次,将本文串联了起来,那么“我”每到 了一个地方,又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有怎样的感受呢? (2)老师引导,出示重点句段进行诵读和体会。 句段 1:(月亮 )照亮了高高的点苍山,照亮了村头的大青树,也照亮了,照亮了村间的大 道和小路 范读,注意读好四个“照亮”。 读

16、出由远及近之感,让学生体会月光慢慢地从远处高高的点苍山照到村头的大青树, 再到村间的大道和小路上。 引导学生体会排比句的运用以及排比手法的精妙。 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句段,读出“我”和阿妈在洒满月光的小路上散步时的心情。 句段 2: 哟,卵石间有多少可爱的小水塘啊,每个小水塘都抱着一个月亮! 指名朗读, 提出学生同步思考问题:读了这段文字, 你脑海中出现了一幅怎样的景象。 这句话运用了怎样的修辞手法。 指导学生体会“抱”字的用法。思考:为什么要用“抱”这个字。 联系句段的上下文,此时此刻,“我”想到了什么。 这句话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写出小水塘像妈妈一样抱着月亮,画面温馨可爱。 用“ 抱”这个字是因为许多鹅卵石中间的小水塘里映着月亮的倒影,看起来像是环抱着 月亮。 小水塘和月亮使作者想到了自己和妈妈。 这句话好在哪里,传达了什么样的信息。 这句话运用了比喻和拟人的修辞手法,写出了稻穗成熟的样子,以及月光下稻田的美丽, 语言生动形象,传达出了丰收的信息。 过渡:“我”和阿妈走在成熟的麦田边,处处都洋溢着丰收的喜悦,我们应当读出怎 样的语气呢? 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句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其它小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