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化概论心得体会(2020年整理).pdf

上传人:摩西的****12 文档编号:145881045 上传时间:2020-09-24 格式:PDF 页数:4 大小:147.6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国文化概论心得体会(2020年整理).pdf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中国文化概论心得体会(2020年整理).pdf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中国文化概论心得体会(2020年整理).pdf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中国文化概论心得体会(2020年整理).pdf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中国文化概论心得体会(2020年整理).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文化概论心得体会(2020年整理).pdf(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1 1 中国文化概中国文化概观观学习心得学习心得 程程 海海 霞霞 文化是什么?在文化研究已进行百五十年的今天,提出这么个 “常识性”的问题,可能会有人对之嗤之以鼻:文化不就是人类的创 造发明吗?但是, “常识性”的问题,未必就不存在问题,且往往科 学研究的进步发展,抑或是理论的飞跃,就是缘起于对“常识性的思 考和质疑。 “文化是什么?”要解决的是文化观的问题,这是文化研究的首 要问题,因为所有与文化研究有关的课题,诸如:跨文化交流理论、 文化霸权问题、文化哲学的研究等等,都需要建立在文化的定义的基 础之上的。不同的文化定义会产生不同的文化观念、研究视角、方法 等等。纵观人类文化研究的历史,

2、特别是近百年的文化研究史,几乎 每一种文化理论,或每个与文化相关的学者都有不同的文化定义,因 此,也就产生了不同的文化观,不同的文化观(文化定义)也就记录 着文化研究不同阶段的发展历程,也就形成了文化研究的学科史。 文化(culture)是一个非常广泛的概念,给它下一个严格和精 确的定义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不少哲学家、 社会学家、 人类学 家、历史学家和语言学家一直努力,试图从各自学科的角度来界定文 化的概念。 然而, 迄今为止仍没有获得一个公认的、 令人满意的定义。 据统计, 有关 “文化” 的各种不同定义至少有二百多种。笼统地说, 文化是一种社会现象,是人们长期创造形成的产物,同时又是一

3、种历 史现象,是社会历史的积淀物。确切地说,文化是凝结在物质之中又 2 2 游离于物质之外的,能够被传承的国家或民族的历史、地理、风土人 情、传统习俗、生活方式、文学艺术、行为规范、思维方式、价值观 念等,是人类之间进行交流的普遍认可的一种能够传承的意识形态。 文以化人,文化就是可以融化在人身上的精神文明方面的东西。 不管什么学科,学科成立的标准之一,就取决于其是否有合理的 学科定义, 但要用确切的话语, 欲一劳永逸地去给某一学科进行定义, 何其容易?此外,任何一个定义都有其历史的局限性,因为其发展也 要受到人类认识世界和本学科发展程度及其行为个体的自身素质 (和 哲学思辩能力等的)的限制。

4、中国文化博大精深,对文化的定义和概念我要多多学习多多探 索,已求多中国文化概念有所了解和领悟。回顾过去,很庆幸选课的 时候,坚持考了自己的兴趣课,时间也证明了,我的选择是正确的。 我喜欢中文系,但是阴差阳错的,我就读的是政法系。我曾经为 此苦恼,后来转念一想,我可以曲线爱文嘛。于是,大学选修课的时 候,我选了丁楹老师的唐宋诗词鉴赏 ,我受益良多。 这次选上中国文化概论 ,可以说是再续前缘吧。 在我念小学的时候,我没有“国家”这个词的概念。我只是想, 为什么叫“中华”呢?后来,还是这本书解决了我的困惑。 “ 中华之得名,由来已久。 中 ,意味居四方之中。 华 , 本意为光辉、文采、精粹,用于族名

5、,蕴含文化发达之意。元人王元 亮说: 中华者,中国也。亲被王教,自属中国,衣冠威仪,习俗孝 悌,居身礼仪,故谓之中华。 ( 唐律疏议释文 ) ” 。 3 3 作为高等学校人文素质教育公共课教材, 它给我们提供了一个了 解祖国悠久、丰厚文化遗产的简明文本,使我们对中国文化的特征有 所把握,并对中国文化的继承和创新问题有所思考。 于是,我们可以遨游在不同的朝代,感受不同时期的人文、精神 风貌,由此当朝掌权者的功过得失,我们可以略见一斑。 而这,完全归功于,在那段封建社会漫长的发展道路上,出现的 众多历史学家,丰富的历史典籍,完备的修史制度,以及良好的史学 传统。梁启超先生曾经说过: “中国于各种学

6、问中,惟史学为最发达; 史学在世界各国中,惟中国为最发达” 。 的确,中国古代史学是座瑰丽的宝库,是中国古代文化的重要组 成部分。 因此,当我看到那幅著名的清明上河图以一种高科技的形式 展现在我们眼前的时候,我的确是惊呆了。除了动态式地呈现画上的 每一个场景,令我大开眼界的是,它还延续了某些场景的故事情节。 例如,那个大船过桥的画面,在显示屏中,它不仅生动再现画中人的 面部表情,而且整个画面栩栩如生,似乎就在眼前发生,让人有置身 其中的感觉。还有一个亮点就是,原画中并没有夜景的部分,经过专 家们对相关史书典籍的研究,他们呈现了汴京城丰富多彩的夜间生 活! 这一切就发生在我国举办的上海世博会的展

7、览期间! 看到这一切 的成就,难道我们不由衷地感到自豪吗? 也许,由于物质生产和科学技术水平的发展,我们享受了更多的 4 4 外来先进文化的成果,但我们并不能因此崇洋媚外。我始终觉得,每 一个国人都应该熟知中国传统文化。 因为它是中国最重要最具影响力 的东西,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具有重要的价值取向的作 用。只有热爱中国文化,才能使国人更加自豪,才能使国家屹立于世 界民族之林,才能在“地球村”中生存,并枝繁叶茂。 “尽信书不如无书” , “融”是创新式的融会贯通。中国文化的博 大精深, 异彩纷呈,完美的人格特征和深厚的文化素养,需要中国文 化的氤氲化育。独具特色的语言文字是我们了解古代社会的工具,浩 如烟海的文化典籍是我们与古人交流的载体, 丰富多彩的文学艺术给 我们以无穷无尽的美的启迪和享受, 成就斐然的科学技术让我们对这 片古老而又日日常新的国土心生敬意。 中国文化需要更新和建设,但决不能消失。 “取其精华,去其糟 粕” ,让我们优秀的中华文化永葆生命力。 中国文化概论课程的学 习告一段落,但我还会继续学习,不断充实自己。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其它相关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