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困生转化实施方案(2020年整理).pdf

上传人:摩西的****12 文档编号:145880522 上传时间:2020-09-24 格式:PDF 页数:7 大小:198.1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学困生转化实施方案(2020年整理).pdf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学困生转化实施方案(2020年整理).pdf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学困生转化实施方案(2020年整理).pdf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学困生转化实施方案(2020年整理).pdf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学困生转化实施方案(2020年整理).pdf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学困生转化实施方案(2020年整理).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困生转化实施方案(2020年整理).pdf(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1 学困生转化实施方案 白芬子小学 2 0 1 5. 9 2 学困生是当前我校面临的一个严峻问题,是影响学校教育教学质量提高的 一个重要因素,为切实加强我校的学困生帮扶转化工作,根据学校实际,特制 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一、指导思想: 认真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不断推进课程改革,坚持面向全 体,全面发展,以生为本,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一切为了学生的 教育理念,努力提高我校教育教学质量。 二、具体措施:二、具体措施: 1、 落实责任、 落实责任,明确分工明确分工。 学校实行校长包学校、 行政领导包年级、 班主任包班级、 教师包学生的“四包”责任制。具体安排为:六年级

2、,李增智;五年级:郑连吉; 三年级:夏京芳;二年级:刁立成;一年级:王肖莉;具体检查各年级学困生 帮扶转化落实情况。 2、学校参与,加强指导、学校参与,加强指导。学期初学校召开学困生管理专题会议,对学困生管理 帮扶工作进行安排部署。 学校特推荐一下八条帮扶转化措施供老师们借鉴: 抓好学困生基础知识的落实和基本技能的训练。抓好学困生基础知识的落实和基本技能的训练。 将学困生的学习情况进行分类,有针对性地进行辅导。将学困生的学习情况进行分类,有针对性地进行辅导。 学困生之间开展评比活动,并经常进行鼓励。学困生之间开展评比活动,并经常进行鼓励。 对学困生的作业尽量采用面批的方式进行。对学困生的作业尽

3、量采用面批的方式进行。 合理安排座位,开合理安排座位,开展班级展班级“一对一一对一”结对帮教活动。结对帮教活动。 利用早、中、晚时间给学困生进行单独辅导。利用早、中、晚时间给学困生进行单独辅导。 课堂教学中,时时关注学困生,给他们一定的发言、演板机会。课堂教学中,时时关注学困生,给他们一定的发言、演板机会。 经常与家长进行联系,争取家长配合,并注意表扬学生及家长。经常与家长进行联系,争取家长配合,并注意表扬学生及家长。 3 3、交流研讨,分享经验。、交流研讨,分享经验。学校定期召开学困生帮扶、转化工作交流会,总结经 验。 4、建立档案,跟踪分析、建立档案,跟踪分析。每位教师在学期初把学困生转化

4、纳入学期工作,实行目 标跟踪,做好转化记录。 5、检查批改,决不遗漏、检查批改,决不遗漏。学校每月对学困生的作业本、作文本、单元试卷等进 行一次抽查,如发现学生不做或没有及时订正,教导处及时与教师个别反馈, 并要求改进。 6、加强考核,奖励先进、加强考核,奖励先进。学校将此项工作纳入教师个人考核,作为学期评优评 先依据之一。学期末,对学困生转化工作中表现突出且卓有成效教师,学校给 予表彰和奖励。 三、工作要求:三、工作要求: (一)全体教师(一)全体教师要本着“教书育人”的宗旨,树立良好的教师形象。对“学困生”要 多给予尊重、帮助,不得对“学困生”歧视、挖苦、和讽刺。 学校要充分利用广播板报等

5、宣传阵地,及时表扬和挖掘“学困生”的先进事迹、介 绍良好的学习方法,提高学生的自我约束和自我调控能力。定期组织丰富多彩 的文体活动兴趣小组活动,活跃校园的学习气氛,减少学生的厌学心理。每学 期召开 12 次学生座谈会,了解学生们对学校、教师的意见与建议,听取学生 对学校办学的意见。 (二)班主任的教育工作(二)班主任的教育工作 1、班主任在每学期开始前摸清班级中学习困难学生学生的情况,包括学生家庭 地址、家庭经济情况、父母工作单位、父母教育学生的方法等学生的第一手资 料的整理,有计划的进行帮教活动。 4 2、班主任每学期都要对“学困生”进行深刻的了解和给予热情的关心。建立“学困 生”档案, 做

6、到每月进行每生 1 次以上的“学困生”的家访, 填写“学困生”家访记录。 对每一个学困生每月谈话不少于 2 次,并做好谈话记录。谈话时注意说话的语 气、用词。关心他们的日常生活与学习,及时给与学习与生活上的帮助。 3、班主任要协调好“学困生”与其他教师、其他学生之间的关系,及时了解学生 在其他课上的情况,发现问题及时与科任老师一同解决。如学生的纪律问题、 学生的作业质量、学生作业量的大小等。 4、班主任要在课余时间深入到学生中间去,了解学生对学困生的态度,培养与 学生之间的感情,组织学生围绕“学困生”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使学困生感受到 集体的温暖,增强学习的信心。 5、对“学困生”的表扬奖励宽

7、松一点。教师不能用“有色眼镜”去审视学困生,而应 用“放大镜”去发现学困生身上的闪光点,并以此为突破口,适时、适势、适度地 对他们进行褒奖,真诚地为他们每个细微进步而喝彩。教师应多给学困生一些 赞许的眼神、多给一些真诚的微笑、多给一些由衷的赞语、多给一些轻柔的抚 摸,让“学困生”意识到自己被重视、被赏识,从而克服自卑,找回自信。 (三)科任教师的教育工作(三)科任教师的教育工作 1、科任教师要针对自己所教教学班的实际情况,建立起学困生档案,调查了解 学生在此学科成为学困生的原因,以便为以后的转化工作奠定基础。 2、科任教师要认真做好学生的学科辅导工作,对学习特别困难的学生要使思想 教育和知识教

8、育有机的结合起来,定期和不定期辅导相结合,认真做好辅导记 录,对每位学困生在原有的基础上学科成绩必须有所提高有所转变。 3、科任教师要切实把学困生转化工作落实到教学诸环节,在备课时,必须对学 困生的问题及对策进行充分的预设,注重基础知识和兴趣知识点设计教案;在 5 课堂上, 必须让学困生发言, 加强基础知识和学习兴趣的培养, 让学困生树立“我 也能回答教师提问,我也能学好功课”的信心;设计作业时必须针对学习能力不 同的学生进行分层次布置,批改作业时,对学困生进行面批,多以引导和补习 为主;辅导点拨时必须解决学困生的困惑;单元检测后,必须找学困生谈心, 帮助学生分析取得的成绩及存在的问题,让学困

9、生找出自己学习上的优势与长 处,唤起心灵深处的自我向上的意识,由消极被动地学习向积极主动地学习转 变,由自卑向自尊自强转变。对进步大的学生及时给予表扬,使他们享受到学 习的乐趣与成功的喜悦,从而进一步减轻学困生的思想负担,使他们对学习充 满信心。 4、教师对学困生要定期进行家访,了解学困生的学习和思想状况,努力形成学 校、家庭教育的合力,促进学困生的转化。 5、对于学困生的成绩,任课教师要及时通报给学生家长,上报给教导处,让家 长、学校对每位学困生的发展都有所了解。 (四)学生的自我教育(四)学生的自我教育 本学年,我们要加强学风建设,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努力使全体学生达到如 下要求: 1、学

10、困生要正视自己的困难,不放弃、不气馁、主动与教师同学交流,不懂就 问。独立完成作业,保证作业质量,看到自己的长处,弥补自己的不足。 2、妥善处理好与家庭、社会的关系,听众长辈的教诲,有主见,不“言听计从”, 明辨是非,集中精力,争取学习上的提高。 3、其他学生要团结友爱,对学困生不讽刺、不挖苦,待同学热情,与学困生“交 朋友,结对子”,帮助同学一起进步。 (五)家庭教育工作(五)家庭教育工作 6 通过家长学校、家长会等形式,与家长沟通,赢得家长的帮助与支持。 1、学校主动通过班主任、家长会等机会每学期与学困生家庭联系 1 次以上,了 解学生在家庭、社会的思想动态、学习情况,与家长达成共识,交流

11、探讨教育 的最佳方法。 2、学生家长在家中努力营造民主、和谐、温馨的家庭气氛。正视学生的困难, 重视孩子,加强监督,多用鼓励的话语,千万不可放弃孩子,与教师一起为孩 子的进步加油鼓劲。 四、工作程序:四、工作程序: 1、确定学困生名单,上学期期末考试成绩 60 分以下(转入学生成绩 50 分以下 确定为学困生,50 分-59 分之间根据期中考试成绩再予以确定)的学生为学困 生。 2、召开班主任会及教师大会,向班主任及各年级任课教师发布学困生名单,使 教师明确自己的帮困对象,制定帮扶转化计划,建立学困生档案,因材施教, 提高教育的实效性。 3、各班级组织召开科任教师联系会,确定帮扶转化方案。 4、召开学困生会议,引起他们的重视,声明学校对他们的不弃态度,使学困生 端正心态,积极应对挑战。 5、为学困生制定帮扶的近期方案和远景方案。以每一次考试为突破口,用每一 次考试去证明自己的潜力和价值,进而逐步提高他们的成绩。 6、争取家长的配合,分年级召开家长座谈会,表明学校的态度,争取社会、家 长的支持,并对家长提出共同帮扶的措施方法。 7、学校对学困生的每一次测试成绩都要统计好,并及时通报家长,对“脱困生” 要及时鼓励,颁发喜报。 7 8、 及时掌握帮扶过程中学困生出现的问题, 及时总结帮困经验, 真正带出成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其它相关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