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急预案肥城通力萤石开发有限公司应急预案

上传人:蜀歌 文档编号:145880500 上传时间:2020-09-24 格式:PDF 页数:42 大小:643.5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应急预案肥城通力萤石开发有限公司应急预案_第1页
第1页 / 共42页
应急预案肥城通力萤石开发有限公司应急预案_第2页
第2页 / 共42页
应急预案肥城通力萤石开发有限公司应急预案_第3页
第3页 / 共42页
应急预案肥城通力萤石开发有限公司应急预案_第4页
第4页 / 共42页
应急预案肥城通力萤石开发有限公司应急预案_第5页
第5页 / 共4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应急预案肥城通力萤石开发有限公司应急预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应急预案肥城通力萤石开发有限公司应急预案(4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应急预案肥城通力萤石开发有限公 司应急预案 应急预案肥城通力萤石开发有限公 司应急预案 第一部分 肥城通力萤石开发有限公司 安全生产事故综合应急预案 第一部分 肥城通力萤石开发有限公司 安全生产事故综合应急预案 1总则 1.1 编制目的 为认真贯彻落实“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方针, 进一步规范矿山应急管理工作,健全应急管理工作体制和机制, 提高应对风险和防范事故的能力,及时、科学、有效地指挥、协 调应急工作,预防和减少事故,确保事故发生后最大限度地减少 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维护职工群众的生命安全和社会稳定,结 合实际制定本预案。 1.2 编制依据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 、

2、中华人民共和国 安全生产法 、 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 、 生产安全事故 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国务院令第 493 号)、 危险化学品安全 管理条例 (国务院令第 591 号) 、 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 (国务院令第 373 号) 、 国务院关于修改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 例的决定 (国务院令第 549 号) 、 气象灾害防御条例 (国务 院令第 570 号) 、 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事故应急预案编制导 则 (AQ/T90022006) 、 生产安全事故信息报告和处置办法 (安监总局令第 21 号) 、 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管理办法 (安监总局令第 17 号) 、 矿山救护规程 (2011 版)

3、、 金属非 金属矿山安全规程 、 山东省生产安全条例 、 山东省突发事 件应对条例 、 山东省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办法 (省 政府令第 236 号)等法律法规、规章及有关行业管理规定、技术 规范和标准,制定本预案。 1.3 适用范围 通力萤石矿发生一般(IV 级) 及以上生产安全事故,危害可 能发展、后果可能扩大事故时,由矿主要负责人发布命令,启动 本预案。 1.4 应急预案体系 1.5应急工作原则 (1)以人为本,安全第一。安全生产事故应急救援工作要 始终把保障职工群众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首位,切实加强 应急救援人员的安全防护,最大限度地减少事故造成的人员伤亡 和危害。 (2)统一

4、领导,分级负责。应急救援指挥部统一领导、指 挥、协调安全生产事故应急救援工作。有关部门配合协作,按照 各自职责和权限,负责事故灾难的应急管理和应急处置工作。 (3)依靠科学,依法规范。遵循科学原理,充分发挥技术 人员的作用,实现科学民主决策。依靠科技进步,不断改进和完 综合预案 处置方案恶劣天气现场处置方案 供电事故应急预案 善应急救援的装备、设施和手段。确保预案的科学性、权威性和 可操作性。 (4)预防为主、平战结合。贯彻落实“安全第一,预防为 主,综合治理”的方针,坚持事故应急与预防相结合。按照长期 准备、重点建设的要求,做好应对安全生产事故的思想准备、预 案准备、物资和经费准备、工作准备

5、,加强培训演练,做到常备 不懈。 2危险性分析 2.1 肥城通力萤石开发有限公司概况 通力萤石矿位于肥城市安临站镇郝家村以东,距肥城新城 20Km。2006年3月建矿,2006年投产,斜井多水平分段式开拓方 式,设计生产能力2万吨年,现有干部员工32人。 通风系统 : 通力萤石矿矿井通风方式为抽出式,主斜井进风, 风井回风,风井安装一台轴流式风机。 排水系统:矿井正常涌水量:400 m3/d,最大涌水量:600 m3/d。矿山在主斜井井底车场处设水仓和水泵房,泵房内设置 150QJ20-111型潜水泵3台,2台工作、1台备用,选用503.0mm 的钢管2条,1条工作1条备用,管道敷设在主斜井内

6、,管道连接 采用管箍焊接。水泵最大排水量为20m3/h,水仓容积300m3,水泵 安设了高低水位自动排水系统。 防灭火系统:在地面建有防灭火专用设备、设施及消防专用 器具,并在井上、下特殊岗点建立了专用防火设备、设施和应急 救援通讯、照明等设备。 防治水系统:建立了防治水机构,人员配备齐全。制定了防 治水规划及防治水管理制度。严格落实“防、堵、疏、排、截” 的综合治理措施。 监测系统:根据规程规定安装使用了有害气体在线监测监控 系统、视频监控、通风系统监控。 爆破器材储存、运输系统:井下在一中段设火药发放点,火 药发放点管理执行药库八项制度,有专人负责管理,建立健全了 爆破材料的运输、领用、使

7、用管理制度,系统设施合理。 提升、运输系统:提升系统: 绞车型号为JT-0.8A,为斜 井提升,主要担负萤石、材料提升任务。运输系统, 各水平 大巷运输采用600mm轨距、1t矿车运输。 电气系统:通力萤石矿供电自陆房降压站引进6kv电源进线, 另备有200kw发电机。电源线至地面配电室,再由此至各用电地 点低压供电。 井下通信系统使用数字程控调度通讯机,泄漏通讯、语音广 播系统,避雷设施完好。 救护系统 : 成立了以分管副矿长为组长的医疗救护领导小组, 负责对井下伤员急救工作。 安全管理系统:建立了安全生产责任制等一整套行之有效的 管理制度, 按照 非煤矿山企业安全生产管理制度规定 的要求,

8、 安全生产各项管理制度均已建立,并能认真实施,符合安全生产 管理的要求。 职业卫生健康监护系统:成立了以分管副矿长为组长的职业 病防治领导小组。加强了粉尘监测和防治工作,制定了职业病危 害防治措施,并为从业人员提供符合标准的劳动保护用品。 安全管理模式:依照有关政策法规,建立了以矿长为首的安 全生产责任制和以技术矿长为首的技术管理责任制。明确了矿长 是安全生产第一责任者,副矿长及各部门对分管职责范围内的安 全负责,班组长对本班组的安全负责。制定了各级安全生产责任 制与安全工作考核奖惩制度,符合我公司实际情况,能满足安全 生产要求。 地面生产系统:井下萤石从主斜井提升至地面后,通过料场 分级及动

9、态选矿后进入地面矿场。 2.2 危险源与风险分析 2.2.1 矿井存在顶板事故的危险 矿井开采产生的应力集中区域,三岔口、车场及采高过高, 以及地质构造、顶板管理薄弱区段等因素形成的高应力区域,都 有可能产生冒落, 形成顶板垮落。 因此, 矿井存在顶板事故危险。 2.2.2 存在矿井供电事故的危险 供电过程中,有可能发生不可抗拒的外力影响,造成供电线 路短路或停电等事故,造成矿井停风、淹井、炮烟积聚等危险。 2.2.3 存在灾害性天气事故的危险 灾害性天气对矿井安全生产存在巨大威胁,可能造成雨水灌 入井下、雷击等事故。 2.2.4 存在火工品爆炸事故危险 井下设立火工品发放点, 火工品在从地面

10、向井下运输的途中, 装药和爆破过程中,采掘工作面未爆炸或未完全爆炸的炸药在装 卸矿石过程中,一旦操作不当,都有发生火工品事故的可能。井 下火工品事故有爆破伤人、震动、冲击波、飞石、拒爆、早爆、 迟爆、炮烟熏人等 以上危险源的存在,有可能发生事故,造成人员伤亡和财产 损失,特别是矿顶板事故等有可能发生重大事故,造成重大人员 伤亡和巨大财产损失。 3 组织机构及职责 3.1 应急组织体系 通力萤石矿应急组织体系由主管矿长、分管矿长、及调度、 安全、技术、机电、供应、财务等单位主要负责人及专业人员组 成,按照各自岗位,各负其责,各尽其职,确保应急救援及时、 准确、安全。 通力萤石矿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

11、援领导小组 组 长:苏建刚 副组长:曲殿国、李广泉 成 员:叶行刚、张忠利、于洋、史明水、苏玉君 3.2指挥机构及职责 通力萤石矿设立安全生产事故应急救援总指挥部,指挥部设 在生产办公室。矿长任总指挥,分管副矿长、总工程师(矿其他 领导班子)任副总指挥,有关科室的主要负责人为成员,负责统 一指挥、协调安全生产事故的应急救援工作。 3.2.1总指挥: 由矿长担任,是处理灾害事故的全权指挥者,负责制定营救 遇难人员和处理事故的作战计划。 3.2.2副总指挥: 由分管副矿长、总工程师协助总指挥做好事故处理,根据营 救遇难人员和处理事故作战计划, 及时调集救灾所需的设备材料, 并按照严格控制入井人员的

12、原则,签发事故处理期间的入井特别 许可证。 3.2.3指挥部成员: 由各有关科室领导人组成。协助总指挥、副总指挥做好事故 处理的各项工作,根据事故处理作战计划要求开展工作。 应急组织体系构成图 调度:负责事故抢救调度指挥,及时调度事故抢救情况,传达领导指令,调 集事故抢救队伍、车辆、物资,向上级主管部门汇报事故情况。 技术 : 负责协助总工程师研究制定矿井水害、顶板事故的抢救技术方案和措施, 解决事故抢救过程中遇到的技术难题。 组长:组长: 苏建刚 副组长:副组长: 曲殿国 李广泉 负 责 事 故 救 援 决策 供应:负责保障事故抢救物资的供应。 指挥部下设应急救援工作小组: 一、现场处置组

13、由分管副矿长任组长,主要负责指挥处置现场抢救工作,及 时处理突发灾变。 二、抢险救灾组 由事故应急救援指挥部紧急调集的安全科人员组成,具体负 责实施指挥部制定的抢险救灾方案和安全技术措施。 三、技术专家组 由矿总工程师任组长,技术科负责人组成,主要研究制定抢 救技术方案和措施,解决事故抢救过程中遇到的技术难题。 四、物资供应组 由矿供应科长任组长, 调度室主任、 事故单位负责人、 供应、 车辆管理等部门负责人组成,主要保证抢险救灾物资和设备的及 时调度和供应。 五、警戒保卫组 由保卫人员参加,必要时邀请安临站公安派出所协助,主要 负责事故发生后的人员疏散、戒严和维持秩序等工作。 六、医疗救护组

14、 由救护成员参加,主要负责对受伤人员的医疗救护。 七、事故分析、调查组 由矿组织安全科、技术科配合安全监督监察机构对事故原因 和事故责任进行调查、分析。 八、情况通报组 由矿调度室主任,负责统一掌握事故态势和处理情况,收集 保卫:负责事故发生后的人员疏散、戒严和维持秩序等工作。 救援行动的有关信息资料,向矿分管领导、肥城市安监局汇报事 故情况。 九、善后处理组 由分管经营矿长、 矿办、 劳资、 工伤保险等部门负责人参加, 负责伤亡人员家属安抚、抚恤、理赔、食宿接待、车辆调度等善 后处理工作。 应急救援指挥部办公室设在调度室 主任:曲殿国 生产调度室电话:0538-3750963 4 预防与预警

15、 4.1 危险源监控 4.1.1 矿井火灾危险源监测监控及预防措施 4.1.1.1主要监测监控措施: 火灾危险源监测监控措施 : 严格监督检查,加强可燃物管理, 防止井下明火、放炮火焰、电气火花等火源。 4.1.1.1.1主要预防措施: 火灾预防措施:严禁携带火种下井,井下严禁吸烟,杜绝 井下明火,不使用不合格或变质炸药,按规定装药、使用炮泥和 水炮泥,防止产生爆破火焰,杜绝电气设备失爆、设备及电缆漏 电,严格落实动火作业票审查审批制度,严格按措施要求及制定 地点进行动火作业。 正确标定避灾路线。 现场人员熟悉避灾路线。 4.1.2 矿井顶板危险源监测监控及预防措施 4.1.2.1主要监测监控

16、措施: 工程质量监测。 敲帮问顶。 安全员、管理人员巡回检查。 4.1.2.2主要预防措施: 采用合理的开采方法。 选用适合的支护方式。 按规定编制作业规程、安全技术措施,并根据现场实际修 改完善。 严格按规程、措施和工程质量标准施工。 作业人员掌握自救互救知识。 4.1.3供电危险源监测监控及预防措施 4.1.3.1主要监测监控措施: 自动监测、监控。 巡回检查、加强线路维修。 4.1.3.2主要预防措施: 明确“三大保护”,即:过流、漏电、接地; 保证安全保护设施齐全可靠。 坚持设备检查、保养、维修制度。 严格按操作规程和安全工作票操作措施。 作业人员掌握应急处置措施。 4.1.4灾害性天气矿井撤人危险源监测监控及预防措施 4.1.4.1监测监控方式方法: 调度室史明水负责与当地气象部门保持联系,收听、观看天 气预报转播,发生灾害性天气时,加强与临矿的联系。 4.1.4.2发生灾害性天气撤人的措施: 发生灾害性天气时,各单位要做好一切准备工作,生产班 子坚守岗位,井下所有电话必须有专人值守。 严格带班制度,矿领导必须坚持干部带班制度,撤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经营企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