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模式转型升级新模式商业模式的力量

上传人:蜀歌 文档编号:145880182 上传时间:2020-09-24 格式:PDF 页数:48 大小:884.2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商业模式转型升级新模式商业模式的力量_第1页
第1页 / 共48页
商业模式转型升级新模式商业模式的力量_第2页
第2页 / 共48页
商业模式转型升级新模式商业模式的力量_第3页
第3页 / 共48页
商业模式转型升级新模式商业模式的力量_第4页
第4页 / 共48页
商业模式转型升级新模式商业模式的力量_第5页
第5页 / 共4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商业模式转型升级新模式商业模式的力量》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商业模式转型升级新模式商业模式的力量(4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商业模式转型升级新模式商业模 式的力量 商业模式转型升级新模式商业模 式的力量 商业模式的力量 第一部分 前言 2008 年全球金融危机呼啸而来,深刻地影响了全球经济格局,也深刻地影响着中国的 经济发展,深刻地影响着几乎每一家企业、每一个经理人。中国国家统计局公布的宏观经济 数据显示,中国宏观经济正在回暖,即使如此,中国的民营经济依然面临着艰巨的挑战与考 验。如何从这一次全球金融危机中吸取教训、把握机遇,这是每一位企业家、每一位企业管 理者必须时刻关注的核心命题。 中国企业的转型升级、中国地方经济的转型升级、中国经济的转型升级,都已经迫在眉 睫,箭在弦上。路在何方?无疑,中国企业正在面临一个发

2、展的关键时期,成则达济天下, 败则满盘皆输。 我们所依托的低成本优势正在被不断地侵蚀, 中国企业能否更上一层楼迎来 更加辉煌的明天,关键就在于能否进行商业模式创新。 商业模式远远大于并包容了盈利模式,商业模式是“企业战略的战略” ,创新了商业模 式, 企业就能获得 10 倍的利润, 获得 10 年的持续发展, 更能对接风险投资与登陆资本市场。 得商业模式者得天下。 专业棋手和业余棋手的差别是什么?不是智商,也不是学习下棋时间的长短,而是对模 式的识别能力。业余棋手看到一步棋之后,看不出后面的棋局变化趋势是什么,也不知道如 何应对才最合理。相反,专业棋手能够准确识别对方的真实意图,并对当前局势可

3、能的走势 有一个清晰的判断和预测。 业余棋手通过不断的试错来学习下棋, 而且达到一定的水平后就 很难有质的突破,虽然棋龄很久,但是成长很慢,而且很容易就碰到成长的天花板。即使下 了 20 年棋,不过是下了 20 个 1 年而已,水平和下了 1 年的业余棋手差别并不大。 专业棋手则开始就学习棋谱棋的运作模式,当专业棋手看到一步棋的时候,他看到 的是连续的可能性, 而这些可能性在他以前学的棋谱当中都有概括。 这大大降低了决策的难 度,也提升了决策的质量。尽管专业棋手也要经过大量的练习,但是他们不用像业余棋手那 样走那么多的弯路才获得一点点的成长。他们即使仅学了 2 年,也比那些有 20 年经验的业

4、 余棋手水平高,因为他们的学习是通过学习“模式”来迅速提高自身能力。 其实,无论对医生,还是足球运动员,或者数学家,道理都是一样的。通过模式进行学 习取代了零散经验的摸索,通过对旧有模式的创新取得了颠覆性的成果。在所有的学科中, 对模式的认识和创新都是核心内容。 商业经营与商业学习也不例外,学习“商业模式”是第一位的最有效的学习主题。为什 么同样的技术水平进入同样的行业, 经营结果却完全不同?为什么辛苦十几年甚至几十年的 企业, 被新兴企业转瞬间轻松超越?为什么辛苦累积, 企业却无法突破成长的天花板?为什 么企业利润总是那么微薄?为什么企业经营总是受上下游的夹板气?为什么从制造业、 外贸 出口

5、转战国内市场,不知从何下手?为什么在与风险投资对接时不得要领? 企业家摆脱这些困境的最有效方法就是学习商业模式,直接学习商业经营中最关键的核 心智慧,才能令企业家少走弯路,突破成长瓶颈,进入低风险、高成长、高利润的黄金区域。 商业模式,帮助企业赚到 10 倍利润、持续成长 10 年。 商业模式的力量 第一部分 第 1 章 商业模式的力量(1) 一个企业采用传统经营模式,其利润可能是 100 万,1000 万,甚至 1 个亿,商业模式 的力量就是要让我们企业的利润可以获得 10 倍的增长,同时它的时间可以持续 10 年。 在商业模式创新的过程中,伴随着企业做强做大,企业就完全有机会登陆资本市场了

6、, 2009 年创业板的开启又将成长型企业上市的可能性进一步提高了。一旦成功上市,企业就 具备了放大后的资本市场价值, 按照现在深圳中小企业板的规律, 企业资本市场价值往往就 是企业年利润的 2550 倍,见表 11。 表 11 商业模式对比 运行模式企业经营绩效 企业传统经营利润为 1 商业模式的力量利润成长 10 倍、持续 10 年 资本的力量企业价值为年利润 2550 倍 金融危机的呼啸迩来给中国众多企业带来了重大影响,但“危机”意味着“危险”与 “机遇”并存。 “机遇”众多,其中企业成长最大的两个机遇就是商业模式创新与对接资本 市场,而且两者相辅相成、互为支撑。 到底什么是商业模式?商

7、业模式与资本运营是什么关系?中国企业如何利用商业模式实 现转型升级?我们将在本章帮助读者揭开商业模式的神秘面纱。 金融危机与商业模式概述*1 金融危机倒逼“商业模式创新” 2008 年全球金融危机的本质是国际经济循环的失衡。形象地打一个比喻,在金融危机 当中,美国经济得了病,中国经济也得了病,那么,美国经济得什么病呢?美国经济的疾病 就是“只消费、不生产、不储蓄” ,中国经济的病正好是另外一个极端,中国经济的疾病就 是“只生产、只储蓄、不消费” 。那么,这两个疾病哪一个病更重呢?哪一个病更难治呢? 我们再来打一个时髦的比喻,美国经济好比就是得了“猪流感” ,而中国的经济可能就 是“非典型肺炎”

8、 ,那么从这个角度来讲,中国经济问题其实比美国经济问题还要严重,为 什么这么说呢?因为猪流感相对而言还算好治的,治疗猪流感的方法主要就是休息、喝水, 最多打打“达菲” 就可以了。其实,这恰恰也正是美国经济救治、缓解的方法,对于美国来 讲, “过度消费”是其主要病症,只要它减少消费的过度程度,加大储蓄力度,那么美国经 济就会逐步走出困境并走向平衡。 我们再来看中国的经济,中国经济面临的挑战就好比是“非典型肺炎” ,中国经济当前 最为严重的病症就是“产能过剩” ,已经严重地影响了中国经济长期的发展。中国人“只生 产、只储蓄、不消费” ,在过去的 5 年时间里面,中国积累了大量过剩的产能,而这些过剩

9、 的产能通过休息、休养生息是无法解决的,我们非常难以走出产能过剩的困境。同时,非常 关键的一点,在这次针对全球金融危机的过程当中,中国在治疗以美国金融危机为代表的 “猪流感”的过程当中,从某种意义上加大了中国经济未来患上“非典型肺炎”的可能性。 中国经济在应对金融危机的过程当中,4 万亿的投资计划,上半年 73 万亿,全年预计 10 万亿新增银行贷款,这些巨大的投资拉动都将进一步放大中国的产能,而这些产能的进 一步放大, 将加快中国产能过剩的被动局面。 也就是我们所讲的, 在这次治疗美国 “猪流感” 的过程当中,某种意义上已经加大了中国经济未来几年出现“非典型肺炎” 的可能性,即产 能严重过剩

10、的集中爆发,对此我们要有足够的警惕。当然我们这里讲的是经济领域,不是说 日常的生活健康。中国日益加重的产能过剩的严峻挑战,无论是政府还是企业家,都需要引 起高度关注。 商业模式的力量 第一部分 第 1 章 商业模式的力量(2) 产能过剩非常难以解决,因为它所涉及的是一个非常庞大而复杂的问题。我们投资一个 产能,实际上并不仅仅是设备投入,在产能总体投资中设备只是其中一小部分,有了设备就 需要有土地去承载,有厂房去遮盖,有原材料库存去维持它的运转,要有管理团队和工人去 进行设备管控。所以,如果我们在设备上投入 1000 万,那么在整个前前后后的产能整体投 入将达到 5000 万。如果企业停产、限产

11、,就是说我们也像美国治“猪流感”一样,我们也 休息,那么企业的投资就都浪费了,所以企业没法休息也不应该歇着,休息就意味着投资沉 没了,但如果企业加足马力生产,就会发现生产得越多可能亏损就越多。进也不是,退也不 是,这种状况导致中国经济产能过剩的难题化解起来颇为艰难。 为什么中国经济过去 10 年 GDP 高速增长,但民营企业的利润却没有快速增长,其实就 源自一个核心困境,就是产能过剩。中国企业的利润微薄,金融危机后出现了批量企业亏损 现象,甚至有部分地方出现批量企业倒闭的状况,这些都是产能过剩的恶果。 中国过剩的产能实际上在过去 5 年里就已经非常严重了,那么,为什么中国的产能过剩 没有明显发

12、作呢?原因就是在过去的 5 年里美国人寅吃卯粮, 拼命提前消费, 美国人的过度 消费实际上缓解了中国的产能过剩, 从这个意义上来讲, 是美国人拼命消费延缓了中国制造 业产能过剩的发作!金融危机爆发以后,美国人开始节省起来,开始储蓄、不再湖吃海喝, 从长期来讲有利于国际经济秩序恢复平衡, 但是从短期来讲, 对中国的出口制造业将形成巨 大的负面冲击。所以截至 2009 年上半年,中国的出口制造业依然是非常大比例的负增长。 那么就在这个关键时刻,中国政府通过 4 万亿的投资,通过 10 万亿新增银行贷款,来 拉动了我们的消费。这又一次延缓了中国产能过剩爆发的时间点,但是如果有一天,中国政 府的投入也

13、遇到瓶颈,因为国家的钱也不是无休止的钱,那么这个时候,中国的产能过剩就 会面临更大的挑战。 所以说,总结起来讲,对于中国的宏观经济环境,在 2009 年数据上全面回暖我们没有 任何担忧,因为我们国家的投入、银行的新增贷款都上升到了历史高点,但是这个历史的高 点, 进一步放大了中国本已过剩的产能, 所以我们要关注这一巨大的潜在风险。 两三年以后, 美国消费者如果进行储蓄、合理消费,中国政府的投资增速趋于平缓,而这 3 年里产能又被 进一步放大,那么届时中国的产能过剩可能将面临进一步爆发的严峻挑战。我们的企业界、 政府都要对此有清醒的前瞻性认识。 企业上马新的设备,上马新的产能,一定要特别警觉。因

14、为一旦上了新的产能,你可能 就会把过去挣的钱吐回去, 其实做企业挣钱并不难, 或者说做企业短期之内挣钱并不是最重 要的,最重要的是你能不能持续赚钱。那么做企业最艰苦的一点,或者说最困难的一点,就 是持续赚钱,因为你完全有可能后面几年没做好,就把前几年辛苦赚的钱全部吐回去了。而 最容易让我们把钱吐回去的方式就是上马产能, 因为它是一个固定投资, 往往是一个沉没的 投资。 所以,提醒各位企业家,对于企业家来讲,控制成本并不是最重要的,并不是最关键的, 控制固定成本才是最重要的, 甚至为了降低固定成本, 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提高我们的总成本。 如果企业的成本构成是“低固定成本、高变动成本” ,企业的经营

15、风险就会大大降低,企业 系统性地抗击重大风险的能力就会得到大大提高。 所以企业家要注意, 我们听过很多的培训 课程都在讲,要控制成本,但是其实更重要的是控制和降低企业的固定成本(沉没成本) , 这才是最重要、最有价值的经营理念。这样一来,企业抗风险能力、战略灵活性、创新弹性 就会大大提高。这也就是现在风险投资非常关注“轻资产” 、 “轻公司” 项目的原因,因为这 样的投资能够灵活地应对经济紧缩期的风险,无论今天经济是紧缩,还是很景气,它的抗风 险能力都比较强。 商业模式的力量 第一部分 第 1 章 商业模式的力量(3) 20082009 年的金融危机,对中国的企业无疑是雪上加霜,对中国经济是雪

16、上加霜。 想必大家都非常赞同这个观点, 但是我想强调的侧重与各位读者可能完全不一样。 我想强调 的是,以美国为代表的全球金融危机只是“霜” ,中国宏观经济自身的问题才是“雪” ,企业 自身的问题才是“雪” 。套用毛泽东同志曾经讲过的话就是, “内因才是主要的原因,外因是 次要的原因,是辅助的因素。 ” 如果我们的企业在金融危机来临以后遇到了困难,资金周转困难了,利润下降了,销售 额下降了, 不要把这一切都简单地归结于金融危机, 我们要清醒地知道企业自身出了问题才 是真正主要的病根, 中国宏观经济环境自身出了问题是主要的病根, 而发源于美国的国际金 融危机只是一个导火索,只是一个外因,一个次要的、一个辅助的因素。我们千万不要认为 “金融危机是个筐,凡事都往里头装” ;企业不好了,宏观经济出问题,都是金融危机惹的 祸,这种意识必然阻碍或延误对各类事务的正确判断,影响我们找到真正正确的解决方案。 所以说,每一个人都要清醒地认识到,金融危机对中国的经济、对中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经营企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