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中化学实验探究题的复习策略(2020年整理).pdf

上传人:摩西的****12 文档编号:145874149 上传时间:2020-09-24 格式:PDF 页数:21 大小:616.0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考中化学实验探究题的复习策略(2020年整理).pdf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中考中化学实验探究题的复习策略(2020年整理).pdf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中考中化学实验探究题的复习策略(2020年整理).pdf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中考中化学实验探究题的复习策略(2020年整理).pdf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中考中化学实验探究题的复习策略(2020年整理).pdf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考中化学实验探究题的复习策略(2020年整理).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考中化学实验探究题的复习策略(2020年整理).pdf(2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1 中考化学实验探究题的复习策略中考化学实验探究题的复习策略 宿松万元初级宿松万元初级中学中学 欧悦欧悦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教师在搞好化学实验教学的同时,还应注意培养学生观察问 题、研究问题的思路。认真分析各省的中考试题,特别是我们安徽省的中考试题,你就不难发现真 正考查学生的各方面能力高低、知识掌握程度的好与坏基本上体现在实验探究题上。 近几年来,实验探究题的地位不断攀升,它从新课标的理念和要求出发,着重考查学生全面素养, 作为以实验为基础的化学学科的实验内容越来越受到重视,有关实验能力的考查题是中考化学试题 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中考中所占的比例也进一步加大。考查的重点是常用

2、仪器的名称、用途和 基本操作;仪器的选择、连接和实验操作步骤;实验方案的设计、评价和实验报告的填写等等。命题 的重心一般放在三大气体(O2、H2、CO2)。仔细分析近几年我省中考试题可看出,实验探究题在分值 以及考察形式上都比较稳定,且考查的都是课标要求的重要知识点,要求学生能熟练应用所学化学 知识。因此,在中考的复习备考中抓好实验探究题这一题型的复习,对于提高学生的中考成绩会起 到至关重要的作用。下面我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谈谈化学中考实验探究题的复习策略。 一一、实验探究题的解题策略、实验探究题的解题策略 (一)(一)抓好基础抓好基础 化学实验探究题看似文字繁多,牵涉的化学知识广,表面看来高深

3、莫测,实际 上它都是以化学实验为载体,考查化学基础知识。所以,首先必须掌握好最基本的 基础知识。 1、熟知初中化学实验基本技能 (1)实验仪器 储存药品的仪器:广口瓶、细口瓶、滴瓶 取用药品的仪器:药匙、镊子、胶头滴管 计量仪器:天平、量筒 反应容器 a、可直接加热的仪器:试管、燃烧匙、蒸发皿、坩埚 2 b、不可直接加热的仪器:烧杯、烧瓶、锥形瓶 (2) 实验基本操作 药品的取用:固体、液体药品取用 给物质加热:固体、液体的加热 物质的分离:过滤、蒸发、降温结晶 装置气密性检查 清洗仪器:水洗、刷洗、化学试剂清洗 2、掌握重要物质的颜色 (1)固体物质 红色固体:铜,氧化铁 黑色固体:铁粉,木

4、炭,氧化铜,二氧化锰,四氧化三铁,(碳黑,活性炭) 蓝色固体:氢氧化铜,硫酸铜晶体 紫黑色固体:高锰酸钾 白色固体:氯化钠,碳酸钠,氢氧化钠,氢氧化钙,碳酸钙,氧化钙,硫酸铜,五氧化 二磷,氧化镁 (2) 液体的颜色 无色液体:水,双氧水 蓝色溶液:硫酸铜溶液,氯化铜溶液,硝酸铜溶液(含 Cu2+) 浅绿色溶液:硫酸亚铁溶液,氯化亚铁溶液,硝酸亚铁溶液 (含 Fe2+) 黄色溶液:硫酸铁溶液,氯化铁溶液,硝酸铁溶液 (含 Fe3+) 紫红色溶液:高锰酸钾溶液 (3) 气体的颜色 无色气体:氧气,氮气,氢气,二氧化碳,一氧化碳,二氧化硫,氯化氢气体等大多数 气体 3、初中化学溶液的酸碱性 显酸性

5、的溶液:酸溶液和某些盐溶液(硫酸氢钠、硫酸氢钾等) 3 显碱性的溶液:碱溶液和某些盐溶液(碳酸钠、碳酸氢钠等) 显中性的溶液:水和大多数的盐溶液 4、物质的检验、分离、提纯 (1) 气体的检验 氧气:带火星的木条放入瓶中,若木条复燃,则是氧气 氢气:在玻璃尖嘴点燃气体,罩一干冷小烧杯,观察杯壁是否有水滴,往烧杯中 倒入澄清的石灰水,若不变浑浊,则是氢气 二氧化碳:通入澄清的石灰水,若变浑浊则是二氧化碳 氨气:湿润的紫红色石蕊试纸,若试纸变蓝,则是氨气 水蒸气:通过无水硫酸铜,若白色固体变蓝,则含水蒸气 (2)酸碱盐的检验. 酸液(H+):滴加紫色石蕊试液加入锌粒 碱液(OH-):酚酞试液硫酸铜

6、溶液 CO3-:稀盐酸和澄清的石灰水 Cl-:硝酸银溶液和稀硝酸,若产生白色沉淀,则是氯离子 SO4-:硝酸钡溶液和稀硝酸先滴加稀盐酸再滴入氯化钡 NH4+:氢氧化钠溶液并加热,把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放在试管口 Cu2+:滴加氢氧化钠溶液,若产生蓝色沉淀则是铜离子 Fe3+:滴加氢氧化钠溶液,若产生红褐色沉淀则是铁离子 软水、硬水鉴别:肥皂水 羊毛、合成纤维鉴别:灼烧,有烧焦羽毛气味为羊毛 (5)物质的提纯 化气法:加入试剂能与杂质反应生成气体而除去 例:NaCl(Na2CO3):加入足量的盐酸 沉淀法:将杂质转化为沉淀后过滤除去 4 例:NaCl(Na2SO4):加入足量的氯化钡溶液 置换法:

7、将杂质通过置换反应而除去 例:FeSO4(CuSO4):加入足量的铁粉 溶解法:将杂质溶于某种试剂而除去 例:Cu(CuO):加入足量的稀硫酸 Cu(Fe) :加入足量的稀硫酸 加热法:杂质受热分解,通过加热将杂质除去 例:CaO( CaCO3):高温加热 转化法:将杂质通过化学反应转化为主要成分 例:CO2(CO):把气体通过灼热的氧化铜 6、实验方案的设计和评价 实验探究题一般包括八类要素:即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制定 计划;进行实验;收集证据;解释与结论;反思与评价;表 达与交流。但不管是何种角度,何种类型的题目,我们都应该在明确实验目的的前 提下去回答问题,才能做到准确而不离题、不偏题

8、。一般而言,最终的结论与开始 的猜想与假设有一致性,至少也要有一定的关系,虽然猜想和假设有多种可能,但 是所给的猜想和假设不能脱离题目给出的条件,一是要围绕问题从不同的角度、不 同的层面进行假设或猜想。假设越全面,结论越可靠。二是假设或猜想要合理,要 符合质量守恒、能量守恒、电荷守恒等规律以及化学原理,不能凭空臆想。三是要 从本质上去认识分析现象,透过现象抓本质,从本质上提出假设或猜想。 在弄清实验原理后,设计实验需紧扣假设,正确选择仪器和药品,一般探究性 试题往往在假设的提出、方案的设计等方面的答案并非唯一,所以,学生可从最熟 悉、最符合题意的答案入手,从而有效防止错误的发生。总得来说,方案

9、设计要遵 循四个原则:科学性,安全性,可行性,简约性。在设计方案时,要有完整的步骤 和清晰的思路,同时考虑对照性原则和控制变量原则,而对方案的评价不是简单的 “对”、“错,而是分析试验方案是否合理,、是否符合化学原理、是否操作简便安 5 全可靠、现象是否明显、是否符合绿色化学等角度来思考。 (二二)重视过程重视过程 1、读题需认真,找出探究内容 实验探究题的题目一般都比较长,学生们往往们耐心不够,读题不仔细,出现 “读一题,做一题”,“读到后而,前而的内容又忘了”等现象,严重影响答题质 量。因为实验探究题讲究严密性,探究的步骤一环扣一环,缺一不可。因此通读全 题非常重要,这样可以做到心中有数,

10、明确题意,避免答题的盲目性。 2、审题应仔细,提取有用信息 在认真通读全题的前提下,一定要仔细审题,找出题中的关键字、词、重要现 象,提炼出有用的信息,为顺利作答奠定基础。 例:兴趣小组的同学对一包久置的生石灰(CaO)干燥剂产生了好奇,于是他 们对这包干燥剂的成分展开了探究。 【提出问题】这包干燥剂是否变质,成分是什么? 【猜想假设】猜想一:全部是 CaO; 猜想二:是 CaO 和 Ca(OH)2的混合物; 猜想三:全部是 Ca(OH)2; 猜想 四: 。 猜想五:全部是 CaCO3 ; 【实验探究】(1)取部分该干燥剂于试管中,加水后无放热现象,说明这包干燥剂中 不含 。 (2)继续向试管

11、中滴加足量稀盐酸,有气泡出现,说明这包干燥剂中 有 。 (3)为了进一步确定这包干燥剂中有无其他成分,小组同学设计了以下三种方 案。 6 另取部分干燥剂于烧杯中,加水并搅拌,静置后取上层清液于 3 支试管中。请 你参与实验,并填写表中的空白: 实验方 案 方案一 方案二 方案三 实验操 作 实验现 象 溶液由无色变为红 色 澄清溶液变浑浊 写出方案二发生的化学反应方程 式 。 【实验结论】通过以上实验探究,得出猜想 成立。 【拓展迁移】小组同学反思了生石灰干燥剂变质的原因,认识到实验室保存氧 化钙应注意 。 分析: 主要考查你对设计实验和科学探究等考点的理解。本题的关键是抓住“生石 灰” 氧化

12、钙及其在空气中变质后一系列物质的性质 (氧化钙与水反应生成氢氧 化钙,同时放出热;而氢氧化钙是碱,水溶液显碱性,并能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反 应生成碳酸钙和水;所生成的碳酸钙能与稀盐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既然固体 溶于水用手触摸烧杯外壁,感觉不到明显的热量变化,说明没有氧化钙;题 2 中加 入足量的酸有大量的气泡产生推断肯定含有碳酸盐从而知道肯定有碳酸钙,题 3 根 7 据三个实验探究,溶液加无色酚酞变为红色,说明溶液呈碱性,以及通二氧化碳变 浑浊说明固体中有氢氧化钙;根据现象充分得出猜想四是正确的。 本题以生活中的常见物品干燥剂为情景,考查干燥剂是否变质的实验探究的综合性 推断题,考查了 CO

13、2 与 Ca(OH)2 及 CaCO3之间的相互转化,特别是考查学生在实验探 究的推断分析能力,和平时对含碳化合物化学性质的积累!通过该实验探究结果引 发学生在化学实验室中氢氧化钙如何保存,做到学以致用。 (三)三) 讲究技巧讲究技巧 敢于大胆猜想 实际上实验探究试题中的许多内容都是平时学习时已学过的,或生活中司空见 惯的,关键问题是很多学生做题时联想不到。解答时,学生要善于从实验、生活、 现象、资料等材料中发现问题,结合题目和已有知识进行大胆猜想,并结介猜想的 理由或依据进行推断,在推断过程中发觉行不通时,再果断改变思路和方向,并找 出原因。 学会提炼原理 中考试卷中的题目一般不会是做过的原

14、题,实验探究题中的探究内容也可能是 教科书之外没学的内容,看上去比较陌生,但命题者也是以新课标、教材为依据, 俗话说:“万变不离其宗”,在教材上总能找到试题的“影子”。这就要求学生从 给的信息中获取有用的信息,从有用信息中提炼出规律和原理,看牵涉到已学过的 哪些化学知识,再将其迁移到未知的问题上进行科学探究。所以复习时要回归教材, 确定知识点。 减少答题失分 在平时的练习中发现,有一部分学生能够解答探究性的习题,但过失性失分较多, 主要的原因在于解答时不够细心。例如,在设计实验探究不同种类的催化剂对过氧 化氢溶液的催化作用时,一定要强调不同的催化剂的形状、质量要相同,还要强调 过氧化氢溶液的质

15、量分数和质量也要相同!所以,提醒学生在平时的训练中要细心, 8 注意细小问题,养成良好的习惯。 多关注生活中与化学相关的物品,如食品袋中的干燥剂、发酵粉、钙片等;还 要仔细观察一些生活中的现象,如金属制品的锈蚀、可燃物燃烧的条件、影响化学 反应速率的因素等。多留意生活中的一些具体现象,并学会用实验的方法对自己看 到的现象加以验证,将所学知识应用到生活之中,对在中考中解决这类试题有很大 帮助。 总之,对于实验探究题的解答,我们在平常的训练中要做到学会审题,明确目的; 把握信息,弄清考点;联系生活,合理猜想;综合考虑,方案完备;思维开发,表 达完整。 二、二、中考复习中的实例分析中考复习中的实例分析 实验探究题的实例不胜枚举,探究的要素各有侧重,但探究的内容不外乎以下 三方面的内容: (一)物质成分的探究:(一)物质成分的探究:如失去标签的药品的探究;反应物是否过量的探究;反 应物是否变质的探究;原材料是什么的探究等等。对于物质成分类试题涉及的知识 点较多,考查范围广,常以给予实验得到的数据信息的形式呈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中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