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专项练习题)(2020年整理).pdf

上传人:摩西的****12 文档编号:145873548 上传时间:2020-09-24 格式:PDF 页数:6 大小:359.3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文言文专项练习题)(2020年整理).pdf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文言文专项练习题)(2020年整理).pdf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文言文专项练习题)(2020年整理).pdf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文言文专项练习题)(2020年整理).pdf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文言文专项练习题)(2020年整理).pdf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文言文专项练习题)(2020年整理).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文言文专项练习题)(2020年整理).pdf(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1 文言文专项文言文专项练习练习试卷试卷 小学文言文阅读练习题 一、 杨氏之子 梁国杨氏子九岁,甚聪惠。孔君平诣其父,父不在,乃呼儿出。为设果,果有杨梅。 孔指以示儿曰:“此是君家果。”儿应声答曰:“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 1、写出下列带点的汉字的读音,并填空。 孔君平诣其父( ) , “诣”的意思是 ;为设果 ( ), 是 为 设 果 ; 儿 应 ( )声答曰( ) 。 2、 “惠”通假字是 ( ) , “甚聪惠 ”是说杨氏子 从 文 中 这一句话可以看出。 3、杨氏子的回答非常巧妙,妙在 二、 伯牙绝弦 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伯牙鼓琴,志在高山,钟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 山!”志在流

2、水,钟子期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 子期死,伯牙谓世再无知音,乃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 1、成语 出自这个故事。这个故事中 和 是知音, 从 这两句 可以看出。 2、人们常用“俞伯牙摔琴谢知音”的故事感叹 3、高山流水比 喻 人们把知音比作 的人。 4、你是怎样理解伯牙绝弦 的: 译文:俞伯牙擅长弹琴,钟子期善于倾听。俞伯牙弹琴时,心里想到高山,钟子期 说:“好啊,我仿佛看见一座巍峨峻拔的泰山屹立在我眼前!”俞伯牙心里想到流 水,钟子期说:“好啊,我仿佛看见了奔腾不息的江河!”总之俞伯牙心里想的, 钟子期就一定能知道他的心意。钟子期死后,俞伯牙觉得世上再也没有知音了

3、,觉 得很伤心。于是摔破了琴,挑断了琴弦,决定一生不再弹琴。 这就是“俞伯牙摔琴 谢知音”的故事,俞伯牙痛心疾首怀念子期,人们用此感叹知音难觅。 此后,由于 这个故事,人们把“高山流水”比喻知音难寻或乐曲美妙,把“知音”比作理解自 己心意,同自己有共同语言的的人,“伯牙绝弦”一词也渐渐演变成了一种意思: 由于知音逝世,从而弃绝某种专长或爱好,表示悼念。 三、 学弈 弈秋,通国之善弈者也。使弈秋诲二人弈,其一人专心致志,惟弈秋之为听;一人 虽听之,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思援弓缴而射之。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为是其 智弗若与?曰:非然也。 1、理解词语意思 诲: 惟: 援: 俱 : “之”在古文中有

4、不同的意思,在本文中出现多次,我知道在“之” 通国之善弈者 也意思是 ,惟弈秋之为听是指 : 思 援 弓 缴 而 射 之 是 指 ; 是 虽 与 之 俱 学 是 指 。 2、理解句子的意思。 弈秋,通国之善弈者 也。 “为是其智弗若与?”曰:非然 也。 3、回答问题 那你知道后者为什么学不好吗?从他身上你得到了什么启示? 2 译文: 弈秋是全国的围棋高手.让弈秋教导两个人下围棋,其中一人一心一意,聚精会 神,只听弈秋的教导; 另一个人虽然也在听弈秋的教导,却一心以为有天鹅要飞过,怎 样拿弓箭去把它射下来.虽然后一个人和前一个人一起学习,但后一个人的学习效率 不如前一个人.难道是因为他的智力不如

5、前一个人吗?回答说:不是这样的 四、两小儿辩日 孔子东游,见两小儿辩斗,问其故。 一儿曰:“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而日中时远也。” 一儿曰:“我以日初出远,而日中时近也。” 一儿曰:“日初出大如车盖。及日中,则如盘盂,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 一儿曰:“日初出沧沧凉凉,及其日中如探汤,此不为近者热而远者凉乎?” 孔子不能决也。两小儿笑曰:“孰为汝多知乎?” 1、解释加点字的意思 见两小儿辩斗 日始出时去人近 一儿以日初出远 及其日中如探汤 孔子不能决也 孰为汝多知乎 2、联系课文,把下面句子的意思写出来 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而日中时远也。 孔子不能决 也 。 孰为汝多知 乎 ? 3、两小儿的观

6、点是什么?各自的依据是什么? 观点一: 依据是: 观点二: 依据是: 4、“孔子不能决也”说明了什么? 5、两小儿一凭视觉、一凭触觉来判断太阳的大小,都犯了以偏概全的错误,在生活 中我们要怎样做才能避免产生这样的错误? 6、科学知识。我知道早晨和中午的太阳与地球的距离是 早晨的太阳之所以看起来比中午的大这是视觉 的 造成的中午的气温比早晨高主要原因是早晨太阳 射大地中午太 阳 射大地 译文 孔子向东游行,见到两个小孩在争辩,就问他们在争辩的原因. 一个小孩说:“我认为太阳刚出来的时候距离人近,而到正午的时候距离人远.” 另一个小孩认为太阳刚出来的时候距离人远,而到正午的时候距离人近. 一个小孩

7、说:“太阳刚出来的时候大得像车盖.到了正午就像盘盂,这不是远的东西 小而近的东西大吗?” 另一个小孩说: “太阳刚出来的时候很阴凉,到了中午的时候就像把手伸进热水里一 样,这不是近的东西热而远的东西凉吗?” 孔子不能判定. 两个小孩笑着说:“谁说你见多识广呢?” 五、精卫填海 山海经 北二百里,曰发鸠之山,其上多柘木,有鸟焉,其状如乌,文首,白喙,赤足,名 曰“精卫”,其鸣自詨。是炎帝之少女,名曰女娃。女娃游于东海,溺而不返,故 为精卫,常衔西山之木石,以堙于东海。漳水出焉,东流注于河。 1、填空。“精卫”的样子 是 它是 2、精卫填海这个故事象征了中华民 族 的精神。 六、刻舟求剑 楚人有涉

8、江者,其剑自舟中坠于水,遽契其舟,曰:是吾剑之所从坠。舟止,从 其所契者入水求之。舟已行矣,而剑不行,求剑若此,不亦惑乎! 1 、 楚 人 刻 舟 求 剑 的 结 果 原 因 是 ( 文 中 原 3 话) 2、这个故事告诉我 们 七、夸父追日 夸父与日逐走,入日;渴,欲得饮,饮于河、渭;河、渭不足,北饮大泽。未至, 道渴而死。弃其杖,化为邓林。 1、理解词句意思。 夸父与日逐 走 , 渴,欲得饮, 邓林是 指 2、夸父追日象征 着 八、郑人买履 郑人有欲买履者,先自度其足,而置之其坐。至之市,而忘操之。已得履,谓曰: “吾忘持度!”返归取之。及返,市罢,遂不得履。人曰:“何不试之以足?”曰:

9、“宁信度,无自信也。” 1、理解词句意思。 履: 度: 遂: 何不试之以 足 ? 宁信度,无自信 也 。 2.文中的之字解释。 而置之其坐( )至之市( )而忘操之( ) 反归取之( )何不试之以足( ) 3、这是一则 故事,告诫我们做 事 译文 有一个想买鞋子的郑国人,他先量好自己的脚的尺码,然后把它放在了自己的 座位上。到了集市,他忘记带量好的尺码。他拿到了鞋子,才说:“我忘记了带量好 的尺码。”于是返回去取尺码。等到他返回来的时候,集市已经散了,卖鞋的也走 了,他最终没买到鞋。 有人问:“你为何不用脚试试呢?” 他说:“我宁愿相信量好 的尺码,也不相信自己的脚。” 九、晏子使楚(原文)

10、晏子使楚。楚人以晏子短,为小门于大门之侧而延晏子。晏子不入,曰:“使狗国 者,从狗门入。今臣使楚,不当从此门入。”傧者更道,从大门入。 见楚王。王曰:“齐无人耶,使子为使?”晏子对曰:“齐之临淄三百闾,张袂成 阴,挥汗成雨,比肩继踵而在,何为无人!”王曰:“然则何为使子?”晏子对曰: “齐命使,各有所主。其贤者使使贤主,不肖者使使不肖主。婴最不肖,故宜使楚 矣!” 1、理解词句意思。 短 : 更 读 音 ( ): 不 肖 读 音 ( ) : 使狗国者,从狗门 入。 齐无人耶,使子为 使 ? 张袂成阴、挥汗成雨、比肩继踵这三个成语运用了 修辞手法, 我知道成语( )的意思 是 4 这三个成语运用

11、了 修辞手法来表现齐国人多。 2 、 这 两 个 短 小 的 故 事 , 告 诉 我 们 晏 子 ( 用 三 个 以 上 成 语 或 四 字 词) 的人。 十、自相矛盾 楚人有鬻盾与矛者,誉之曰:“ 吾盾之坚,物莫能陷也 。”又誉其矛曰:“ 吾矛 之利, 于物无不陷也 。”或曰:“ 以子之矛 ,陷子之盾 , 何如 ?” 其人弗 能应也。 1、填空,理解词句意思。 鬻( ) : 誉: 其 矛: 其人: 其人弗能应 也。 2、这个寓言告诉我 们 译文 楚国有个既卖矛又卖盾的人,他赞美自己的盾,说:“我的盾很坚固,任何武器 都无法刺破。”接着,他又夸起了他的矛,说:“我的矛很锐利,没有什么东西是 穿

12、不透的。”有的人问他:“如果拿你的矛去刺你的盾,会怎么样?”那人便答不 上话来了。刺不破的盾和什么都刺得破的矛,是不可能同时存在的。 十一、揠苗助长 宋人有悯其苗之不长而揠之者,芒芒然归,谓其人曰:“今日病矣!予助苗长矣。” 其子趋而往视之,苗则槁矣。 注释:1.闵(mn) :同“悯”,担心,忧虑。长(zhng)生长,成长, 揠(y)拔。 2.芒芒然:疲倦的样子。 3.病:精疲力尽,是引申义。 4.予:我,第一人称代词。 5.趋:快走。往去,到去。 6.槁(go) :草木干枯。 1、根据注释把全文写成白话文。 2、“予”在文中指“我”读音( ) 。这个寓言故事教育我们做 事 要 十二、 为学彭端淑(16991779),清代四川人。 天下事有难易乎?为之,则难者亦易矣;不为, 则易者亦难矣。人之为学有难易乎? 学之,则难者亦易矣;不学,则易者亦难矣。 蜀之鄙有二僧,其一贫,其一富。贫者语于富者曰:“吾欲之南海,何如?” 富者曰:“子何恃而往?” 曰:“吾一瓶一钵足矣。” 富者曰:“吾数年来欲买舟而下,犹未能也。子何恃而往!” 越明年,贫者自南海还,以告富者。富者有惭色。 西蜀之去南海,不知几千里也,僧富者不能至而贫者至焉。人之立志,顾不如蜀鄙 之僧哉? 1、理解词句意思。 本文第一段使用了 、 修辞手法。“人之为学有难 易乎?学之,则难者亦易矣;不学,则易者亦难矣。”句子的意思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其它相关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