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上册导学案(全 有答案)(2020年整理).pdf

上传人:摩西的****12 文档编号:145870372 上传时间:2020-09-24 格式:PDF 页数:188 大小:2.9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上册导学案(全 有答案)(2020年整理).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88页
新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上册导学案(全 有答案)(2020年整理).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88页
新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上册导学案(全 有答案)(2020年整理).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88页
新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上册导学案(全 有答案)(2020年整理).pdf_第4页
第4页 / 共188页
新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上册导学案(全 有答案)(2020年整理).pdf_第5页
第5页 / 共18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新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上册导学案(全 有答案)(2020年整理).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上册导学案(全 有答案)(2020年整理).pdf(18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河南实验中学资料 - 1 - 河南省实验中学资料河南省实验中学资料 第一章第一章 轴对称与轴对称图形轴对称与轴对称图形 1.1 我们身边的轴对称图形我们身边的轴对称图形 教学目标:教学目标: 1、观察、感受生活中的轴对称图形,认识轴对称图形。 2、能判断一个图形是否是轴对称图形。 3、理解两个图形关于某条直线成轴对称的意义。 4、正确区分轴对称图形与两个图形关于某条直线成轴对称。 5、理解并能应用轴对称的有关性质。 教学重点:教学重点: 1、能判断一个图形是否是轴对称图形。 2、轴对称的有关性质。 难点:难点: 1、判断一个图形是否是轴对称图形。 2、正确区分轴对称图形与两个图形关于某条直线

2、成轴对称。 教学过程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教师展示图片:五角星、脸谱、正方形、禁行标志、山水倒映等。 学生欣赏,思考:这些图形有什么特点? 二、探究新知 1、生活中有许多奇妙的对称,如从镜子里看到自己的像;把手掌盖在 镜子上,镜子里的手与自己的手完全重合在一起;这些都是对称, 你还能举出例子吗? 学生分组思考、讨论、交流,选代表发言。 教师巡回指导、点评。 2、动手做一做:用直尺和圆规在纸上作出一个梯形,并把纸上的梯 形剪下来,沿上底和下底的中点的连线对折,直线两旁的部分能 完全重合吗? 学生活动:观察、小结特点。 3、教师给出轴对称图形的定义。 问题: “完全重合”是什么意思? 这条直线

3、可能不经过这个图形本身吗? 圆的直径是圆的对称轴吗? 学生分组思考、讨论、交流,选代表发言,教师点评。 指形状相同,大小相等。 不能,因为这条直线必须把这个图形分成能充分重合的两部分,则 河南实验中学资料 - 2 - 必然经过这个图形的本身。 不是,因为圆的直径是线段,而不是直线,应说直径所在的直线或 经过圆心的直线。 4、猜想归纳: 正三角形有几条对称轴?正方形呢?正五边形呢?正六边形呢?从 中可以得到什么结论? 学生思考、讨论、交流。 5、你还能举出生活中轴对称图形的例子吗? 6、教科书第五页图 1-6两个图,问题:想一想,每组图形中,左 边图形沿虚线对折后与右边的图形有着怎样的关系? 7

4、、教师给出两个图形关于某条直线成轴对称的定义。 8、你还能举出生活中两个图形关于某条直线成轴对称的例子吗? 思考:轴对称图形与两个图形关于某条直线成轴对称有什么异同? 学生思考、分组讨论、交流。 教师引导小结。 三、巩固反馈 1 、 26个 英 文 大 写 字 母 中 , 是 轴 对 称 图 形 的 是 _。 2、中华民族是一个有着五千年文明历史的古老民族,在她灿烂的文 化中,汉字是其中一朵瑰丽的奇葩,请写出几个是轴对称的汉字- _。 3、关于奥运会五环图案有下列各说法:它不是轴对称图形;它 是轴对称图形, 只有一条对称轴它是轴对称图形, 有无数条对称轴, 其中正确的是_。 从轴对称的角度,你

5、觉得哪些图形比较独特?简要说明你的理由。 5、画出一个只有三条对称轴的轴对称图形。 A B C D 河南实验中学资料 - 3 - 6、上面哪一个选项的右边图形与左边图形成轴对称? 四、课堂小结 学完本节,你有什么收获? 五、作业设计 1、必做题:教科书第 6 页练习题 1-4 题。 2、选做题: 把长方形纸片折叠,使边 CD 落在 EF 处,折痕为 KH,则与梯 形 CDGH 成轴对称的图形是( ) 。 A、 梯形 ABHG B、 梯形 ABKG C、 梯形 EFGH D、 梯形 EFKH 1.2 线段的垂直平分线线段的垂直平分线 教学目标:教学目标: 1、通过折叠的方式认识线段的轴对称性。

6、2、理解并能运用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 教学重点:教学重点:引导学生了解有关线段垂直平分线的知识。 难点难点:运用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解决问题。 教学过程:教学过程: 一、自主探索 A B M N O A B G D C H K F E 河南实验中学资料 - 4 - 在纸上画一条线段 AB,通过对折使点 A 与点 B 重合,独立解决以下 问题: 1、将纸展开后铺平,记折痕所在的直线为 MN,直线 MN 与线段 AB 的交点为 O,线段 AO 与 BO 的长度有什么关系? _ 2、直线 MN 与线段 AB 有怎样的位置关系? _ 3、由以上 1、2,直线 MN 叫做线段 AB 的_。 4、线段

7、AB 是轴对称图形吗?如果是,对称轴是什么? _ 5、在直线 MN 上任取一点 P,连接 PA 与 PB,如果把这张纸沿直线 MN 对折,PA 与 PB 重合吗? _ 6、在直线 MN 上再取另一点 Q,连接 QA 与 QB,把这张纸沿直线 MN 对折,QA 与 QB 重合吗? _ 7、由以上 5、6,你有什么结论? _ 8、尝试用尺规作图的方法作出线段 AB 的垂直平分线。 _ 二、小组合作 任意画一个三角形,用圆规和直尺作出它的三条边的垂直平分线,有 什么发现? _ _ 三、学以致用 1、点 P、C、D 是线段 AB 的垂直平分线上的三点,分别连接 PA、 PB,AC、BC,AD、BD,指

8、出图中所有相等的线段。 2、任意画一条线段,用直尺和圆规把它四等分。 3、A B 要在 A、B、C 三个村庄之间修一座变电站,使 它到三个村 N M A B C P D 河南实验中学资料 - 5 - 庄的距离 相等, 你能在图中找出点 O 的位置吗? C 四、达标反馈,当堂训练 1、如上左图,直线 MN 和 DE 分别是线段 AB、BC 的垂直平分线, 它们交于点 P,请问:PA 和 PC 相等吗? 2、如上右图,AB=AC,MN 垂直平分 AB,若 AB=6,BC=4,求DBC 的周长。 3、如上左图,在直线上求作一点 P,使 PA=PB. 4、如上右图,BAC=120, C=30,DE 是

9、线段 AC 的垂直平分 线,求BAD 的度数。 五、课堂小结 本节课主要学习了: 1、线段垂直平分线的知识。 2、线段的垂直平分线的点到线段两短点的距离相等。 3、利用线段的垂直平分线的点到线段两短点的距离相等解决实际问 A B C N M D P E A B A B C N D M A B D C E 河南实验中学资料 - 6 - 题。 六、作业设计 3、必做题:教科书第 10 页习题 A 组 1-2 题,B1-2 题。 4、选做题: a) 用直尺和圆规分别作出线段 AB 与 BC 的垂直平分线; b) 你有什么发现? 1.3 角的平分线角的平分线 教学目标:教学目标: 1、通过折叠的方式认

10、识角的轴对称性。 2、理解并能运用角的平分线的性质。 3、会画已知角的平分线。 教学重点:教学重点:引导学生了解有关线角平分线的知识。 难点:难点:运用角平分线的性质解决问题。 : 教学过程:教学过程: 一、自主探索 在纸上画BAC ,把它剪下来并对折,使角的两边重合,然后把纸铺 平,独立解决以下问题: 1、角是轴对称图形吗?如果是,对称轴是什么? _ 2、尝试用尺规作图的方法作出BAC 的平分线 AD。 _ 3、 在 AD 上任取一点 P, 作出点 P 到BAC 两边的垂线段 PM 与 PN, 垂足分别为点 M 和点 N,如果把BAC 沿 AD 折叠,线段 PM 与 PN A B C D A

11、 B C 河南实验中学资料 - 7 - 重合吗?由此,你能得出什么结论? _ 4、在 AD 上另取另一点 Q,重复上述操作,你还能得出同样的结论 吗? _ 二、小组合作 1、任意作一个锐角三角形,用直尺和圆规作出它的三条角平分线, 你有什么发现? _ 2、任意作一个直角三角形,用直尺和圆规作出它的三条角平分线, 你有什么发现 _ 3、任意作一个钝 角三角形, 用直尺和圆规作出它的三条角平分线, 你有什么发现? 猜想结论: _ 三、学以致用 天泉农副产品集散地 M 位于三个村庄 A、B、C 之间,其位置到三条 公路 AB、AC、BC 的距离相等,你能找到 M 的位置吗? 四、达标反馈,当堂训练

12、A B C O D B A y x 河南实验中学资料 - 8 - a) 如上左图,在直角坐标系中,AD 是 RtOAB 的角平分线, 点 D 到 AB 的距离是 2,求点 D 的坐标。 b) 如上右图,若点 M 在ANB 的角平分线上,A=B=90, 那么你有怎样的结论? _ 若点 N 在AMB 的角平分线上, A=B=90,那么你有怎 样的结论? _ 3、如上左图,ABC 中, A=90,BD 平分 ABC,AD=3cm,BC=10cm, 求BDC 的面积。 4、如上右图,已知AOB 和 C、D 两点,是否能找到一点 P,使得 点 P 到 OA、OB 的距离相等,而且 P 点到 C、D 两点的距离相等。 五、课堂小结 N A M B B C D A C D A O B 河南实验中学资料 - 9 - 这节课你有哪些收获? _ 六、 作业设置 1、必做题:教科书第 12 页 A 组、B 组。 2、选做题: 1.4 1.4 等腰三角形导学案等腰三角形导学案 (泰山版八年级上册) 一、一、 学习目标学习目标 1、 经历探索等腰三角形的性质的过程,掌握等腰三角形的轴 对称性、等腰三角形“三线合一” 、等腰三角形的两个底角 相等等性质。 2、 经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其它相关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