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下册全册教案(2020年整理).pdf

上传人:摩西的****12 文档编号:145870371 上传时间:2020-09-24 格式:PDF 页数:41 大小:694.1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课标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下册全册教案(2020年整理).pdf_第1页
第1页 / 共41页
新课标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下册全册教案(2020年整理).pdf_第2页
第2页 / 共41页
新课标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下册全册教案(2020年整理).pdf_第3页
第3页 / 共41页
新课标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下册全册教案(2020年整理).pdf_第4页
第4页 / 共41页
新课标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下册全册教案(2020年整理).pdf_第5页
第5页 / 共4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新课标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下册全册教案(2020年整理).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课标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下册全册教案(2020年整理).pdf(4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1 第三章第三章 人体的呼吸人体的呼吸 第二节发生在肺内的气体交换第二节发生在肺内的气体交换 备课时间:备课时间:20132013- -0404- -0707 上课时间:上课时间:20132013- -4 4- -1515 课型:新授课课型:新授课 教学目标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概述肺内的气体交换包括肺与外界的气体交换和肺泡与血液的气体交换。 2通过测量胸围差,阐述膈肌的运动,感知呼吸时胸廓容积有变化。通过演示实 验说明胸廓容积变化与气体进出的关系。通过吸入和呼出的气体成分的变化,分析呼吸 与细胞生命活动的关系。 (二)能力目标 通过探究外界气体是怎样进出肺的,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2、。通过测量胸围差等 活动,培养学生实践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通过分析同学之间胸围差的差异,认同体育锻炼的重要性。 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和难点 外界气体如何进出肺,肺内的二氧化碳如何排出。 肺泡与血液的气体交换。 教学准备教学准备 教师:新鲜的猪肺、多媒体课件、模拟隔肌运动的模型。澄清的石灰水,干净的玻 璃管,烧杯,香水,广口瓶。 学生: 课时安排:1 课时 教学设计教学设计 学 习 内 容 学 生 活 动 教 师 活 动 一、引言:提出 问题, 引起学生 通过回忆以前的知识思考问题。 复习呼吸系统的组成。 演示猪肺的通 气, 提出问题: 肺是怎样实现与外界 2 思考。 的气体交换的

3、? 二、解决问题 外界气体是怎 样进出肺的。 探究: 1呼吸运动时 胸廓容积是否 发生变化? 2呼吸运动时 胸廓容积变化 的原因。 3肺容积的变 化与吸气和呼 气有什么关 系? 学生用双手轻触自己胸侧的肋骨 处,做深呼吸,感受自己在吸气和 呼气时胸廓的变化:深吸气肋骨在 向上向外运动,胸廓扩大。深呼气 肋骨在向下向内运动,胸廓缩小。 学生实验:测量胸围差,用数据证 明胸廓容积的变化。 测量方法:三人一组、设计表格, 做好记录。为了数据准确,应测定 三次,取最大值。下表是某位学生 测量结果,此为为例,计算:胸围 差=吸气后胸围长度-呼气后胸围长 度。 状态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平静 80 8

4、0.5 80 尽力深 吸气时 90 91 90.5 尽力深 呼气时 78 77.4 78.2 结合测量胸围差的实验结果,分析 为什么同学之间的胸围差有差别? 学生提出假设:胸廓容积变化的原 因是有关肌肉的收缩和舒张。 学生观察动画, 阅读书本相关内容, 讨论、交流: 1呼吸运动时,主要哪些肌肉的 收缩、舒张引起了胸廓容积的变 化? 在呼吸肌收缩和舒张时,胸廓容积 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组织学生感受自己在吸气和呼气时 胸廓的变化。 1问题:呼吸运动中胸廓是否发生 变化? 讨论: 在吸气和呼气时, 你感受到胸 廓容积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感觉不一定准确,引出测量的必要。 师生讨论测胸围差的用具、 方法

5、、 步 骤及注意事项。 在达成共识后, 请学 生示范操作。使学生明确: 测量胸围差的位置:男生胸前是 软尺下缘与乳头上缘平齐,背侧 是软尺要在两肩胛骨下角;女生 胸前是使软尺经过乳头上方的 第四肋骨处; 测量呼气时胸围和吸气时胸 围各两次,并计算出两次两者的 差值,即是胸围差。 2探究呼吸运动时胸廓容积变化的 原因 假设: 根据你的感受, 对胸廓容积变 化的原因作出假设。 教师做曲肘、 深肘动作, 启发学生讨 论、交流,作出假设:胸廓容积变化 的原因是有关肌肉的收缩和舒张。 演示动画:呼吸运动 3、继续探究:肺容积的变化与吸气 和呼气的关系 演示: 用模型模拟隔的运动实验。 讨 论题: 橡皮膜

6、、两个气球、玻璃钟罩分 别代表什么? 3 4为什么肺容 积的变化会导 致吸气和呼 气? 5肺内气体是 如何发生变化 的? 6体内的气体 是如何进行交 换的呢? 2随着胸廓容积的变化,肺的容积 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3根据探究结果作出假设:肺容积 的变化导致了气体的吸入和呼出 吗? 学生观察实验,思考、讨论问题, 得出结论:肺容积的变化导致了吸 气和呼气。 肺的容积扩大外界气 体入肺 肺的容积缩小肺内气体排 出 学生分析、归纳肺与外界气体 交换的原理和过程:呼吸肌的收缩 和舒张,使胸廓扩大和缩小,引起 肺被动地扩张和回缩,形成肺内气 压与大气压之间的压力差,才使气 体能够进出肺泡。 学生实验、观察

7、:四位同学为一组, 一位同学按课本实验的图示吹气。 其他同学注意观察。 回忆做种子呼吸时释放二氧化碳的 实验,也见到了试管中石灰水变浑 浊的现象,分析石灰水变浑浊的原 因: 由于澄清的石灰水遇到二氧化碳后 会变得浑浊。甲乙瓶中石灰水的浑 浊程度不同说明了呼出气体中含有 较多的二氧化碳。 学生从图中分析出:呼出气体中的 氧含量, 少于吸入气体中的氧含量; 呼出气体中的二氧化碳含量,多于 吸入气体中的二氧化碳含量。根据 呼出的气体中氧减少,二氧化碳增 多的数据,推测其原因与体内进行 气体交换有关。 学生观察课文中的“肺泡和血液之 手向下拉橡皮膜时, 气体进入气球 还是排出? 橡皮膜回缩时,气体进入

8、气球还 是排出? 是肺容积的扩大导致吸气, 还是因 为吸气后使肺的容积扩大? 4 进一步探究: 为什么肺容积的变 化会导致吸气和呼气? 演示模拟实验: 模拟肺容积的变化引 起肺内气压的改变 引言: 气体在呼吸运动作用下进入了 肺, 这只是完成外界气体和肺泡内气 体之间交换, 它不是呼吸的结束, 只 是呼吸的第一步, 只有肺泡内气体与 血液间的气体进行交换了, 而血液又 与组织细胞之间的气体进行交换才 是呼吸的实质。 那么进入肺泡内的气 体与血液之间是怎样进行交换的 呢?下面我们一起来探究: 肺内气体 发生的变化。 5肺内气体是如何发生变化的? 引导学生讨论: 甲乙瓶中石灰水的浑 浊程度不同说明

9、了什么? 引导学生观察环境中的气体与呼出 的气体成分对照表(课本 45 页): 通过吸入和呼出的气体成分有差别 的资料, 引导学生分析呼吸与细胞生 命活动的关系。 进一步探究:6体内的气体是如何 进行交换的呢? 通过香水的扩散作用, 启发学生认同 一种气体总是由多的地方向少的地 方扩散, 直至平衡为止。 人体内的气 体交换,也是通过扩散作用来完成 4 间的气体交换”图,探究肺泡内的 气体交换是二氧化碳由血液进入肺 泡,氧由肺泡进入血液。 学生根据图概括肺泡适于气体交换 功能的结构特点:肺泡数量多;肺 泡外包绕着毛细血管; 肺泡壁很薄, 只有一层上皮细胞。 的。 引导观察课文中的 “肺泡和血液之

10、间 的气体交换” 图, 探究肺泡内的气体 交换是怎样进行的? 演示肺泡的结构, 启发学生思考肺泡 结构适于气体交换功能的特点。 引导学生小结: 体内的气体交换包括 肺泡内的气体交换和组织里的气体 交换两个过程。肺泡内的气体交换, 是指肺泡与血液之间的气体交换。 总结 师生总结归纳呼吸的全过程: 课堂练习:大练习册 板书设计: 第二节发生在肺内的气体交换 一、 肺与外界的气体交换 二、 肺泡与血液的气体交换 课后反思: 5 第四章第四章 人体类物质的运输人体类物质的运输 第一节第一节 流动的组织流动的组织血液血液 备课时间:备课时间:20132013- -0404- -0808 上课时间:上课时

11、间:20132013- -4 4- -1717 课型:新授课课型:新授课 一、教学目标一、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结合生活经验和观察分析,描述血液成分 能力目标: (1)使用显微镜观察人血永久涂片,尝试识别红细胞和白细胞 (2)解读血常规化验单,了解各种血细胞的功能及其病理表现,培养 学生学以致用的能力 (3)分组实验及讨论,在提高学生实验能力的同时,培养学生合作学 习、自主学习的习惯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关注血干细胞及其研究进程,教育学生珍爱生命,关爱他人 二、教学重点、难点二、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血液的成分及各自的主要功能 2、难点: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生活中有关血液问题的能力 3、难

12、点突破:学生课前搜索自己或家人的血常规化验单,研究自身的一些血细 胞数目异常情况,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能自己寻求血细胞的功能来解惑,使枯燥 的血细胞功能溶入生活中去学习。 三、教学设计思路三、教学设计思路 创设问题情景引入新课观察演示实验了解血液成分根据血浆成分 推断血浆功能分组实验、列表归纳血细胞的种类、结构及区别方法 分 析血常规化验单理解血细胞的功能通过知识运用巩固知识关注新闻追 踪白血病女孩的事例, 使学生在掌握知识的基础上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生活中 的问题并达到教育学生珍爱生命,关爱他人的目的。 6 四、课前准备四、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 1、准备未加抗凝剂的血液(血块)及加抗凝剂的血液

13、 2、显微镜、人血永久涂片 3、课件 PPT 流动的组织血液 学生准备: 收集自己或自己家人的血常规化验单 五、教学设计五、教学设计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引言:我们通过消化系统获得营养,通过呼吸系 统获得氧气,是不是只有这些系统需要营养或氧 气呢?那么这些营养与氧气是怎样送往全身的? 学生思考回答:全身都需要 氧气和营养,体内物质是由 血液来运输的。 一、创设问题情景,引入新课一、创设问题情景,引入新课 播放课件: 1、影片:流动的血液及给病人输血的图片 2、血库未能及时送血 产妇失血过多死亡(新闻) 3、当我们生病的时候医生常常叫病人先去验血。 (书本的插图) 提出问题: 1、为什么失血过多

14、会导致死亡? 2、对失血过多的病人,为什么要及时输血而不是 输液? 3、 为什么通过化验血液在一定程度上检查健康状 况或诊断疾病? 引入新课:血液 教师设疑:血液属于动物体的哪一结构层次?是 学生看到血液流动的情况, 意识到它的功能运输物 质。 学生心灵受到震撼。 学生感同身受。 积极思考,尝试回答。 学生回忆旧知,指出血液是 7 哪一种组织?为什么说它是流动的组织? 一种结缔组织,它在体内循 环流动,运输物质。 二、新授课二、新授课 (一)血液的成分 播放课件: 已经分层的血液 问题:含有抗凝剂的血液,静置一段时间后,为 什么会出现分层现象?分成了几层?各层是什么 颜色?大致比例?它们分别是

15、血液的什么成分? 能列表总结血液的成分吗? 观察、思考、阅读,得出结 论 血浆 血液 红细胞 血细胞 白细胞 血小板 (二)血浆 课件展示血浆成分 指导学生观察,让学生根据血浆成分,推断血浆 的功能。并强调应该注意血浆中水所占比例。 学生注意到血浆中含有 90% 的水来推断出血浆的功能: 运载血细胞及运输物质。 (三)血细胞 一、血细胞的结构 1、组织学生实验用显微镜观察人血永久涂片 并讨论血细胞的结构及区别的方法 教师巡回指导 2、播放课件:课本图片“显微镜下的血细胞” 问题: 你所观察的人血永久涂片中数量最多的是哪种 细胞? 你是怎样区别红细胞和白细胞的? 为什么看不见血小板? 3、组织学生列表比较三种血细胞 分组实验 学生就观察回答 学生列表 数目 大小 形态 结构 特点 RBC 8 二、血细胞的功能 1、同学们出示自己课前搜集的血常规化验单,教 师组织学生分组讨论: (PPT) 在血常规化验单中哪种血细胞数目异常? 他有什么病?他的身体有哪些异常表现? 对这个病人该采取怎样的措施来治疗或缓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其它相关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