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人教版年二年级数学上册教学计划(2020年整理).pdf

上传人:摩西的****12 文档编号:145870043 上传时间:2020-09-24 格式:PDF 页数:4 大小:168.9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最新人教版年二年级数学上册教学计划(2020年整理).pdf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最新人教版年二年级数学上册教学计划(2020年整理).pdf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最新人教版年二年级数学上册教学计划(2020年整理).pdf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最新人教版年二年级数学上册教学计划(2020年整理).pdf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最新人教版年二年级数学上册教学计划(2020年整理).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人教版年二年级数学上册教学计划(2020年整理).pdf(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1 二二年级上册数学教学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计划计划 一一、学情分析、学情分析 本学期我担任 数学教学任务,二( )班有学生 人。经过上一年级的 数学学习后,大部分学生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方面已经达到学习的目标,对学习数学有 着一定的兴趣,乐于参加学习活动中去。特别是对一些动手操作、需要合作完成的学习内 容都比较感兴趣。存在的问题是,有两位学生接受新知识能力较差,致使数学成绩不及格, 还有些同学自觉性较差,上课有时不注意听讲,口算时比较马虎,课下不能及时完成作业, 因此,针对上述情况,本学期要扎扎实实的上好每一节课,做好培优辅差工作,力争在原 有的基础上提高数学成绩。 二二、教材分析:、教材分析

2、: 本册实验教材是以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和所规定内容为依据。本册教材的教学内 容主要有: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和米,100 以内加、减法笔算,表内乘法,初步认识角,从 不同的角度观察物体和简单的对称现象,认识时间,简单的组合思想和逻辑推理方法等。 计算教学是 100 以内的加、减法笔算和表内乘法。是进一步学习计算的重要基础。特 别是表内乘法是学习多位数乘法的基础。因为任何一个多位数乘法,在计算时都要分成若 干个一位数和一位数相乘。因此,表内乘法同 20 以内的加、减法一样,是小学数学的重 要基础知识,是小学生需要掌握的基本技能之一,必须达到计算正确、迅速。同时,100 以内的加、减法笔算和表内乘法是人

3、们在日常生活中解决问题时经常用到的数学知识与技 能。因此,教材安排了运用这些知识解决问题的教学,使计算教学与解决问题教学有机的 结合在一起。这不仅有助于学生了解数学知识与现实生活的联系,也有助于培养学生应用 所学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在量的计量方面,教材出现厘米和米的认识,让学生通过各种自主探索的学习活动, 理解使用统一的长度单位进行测量的必要性,建立 1 厘米和 1 米的长度观念,初步学会用 尺量物体的长度。 在空间与图形方面,教材安排了初步认识线段与角、从不同的位置观察物体等教学内 容,使学生通过观察、操作,初步认识线段,角、直角、锐角和钝角,能辨认从不同位置 观察到的简单物体的形

4、状,形成初步的空间观念。 在认识时间方面,会认识几时几分,懂的时分之间的进率,并能简单推算时间。 “数学广角”是新的教学内容,介绍了简单的组合思想和逻辑推理方法,培养学生初 步的观察、分析及推理能力,以及有顺序地、全面地思考问题的意识。 教材还根据学生所学习的数学知识和生活经验,安排了两个数学实践活动,让学生通 过小组合作的探究活动或有现实背景的活动,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体会探索的乐趣和 数学的实际应用,感受用数学的愉悦,培养学生的数学意识和实践能力 三三、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 本学期教材内容包括下面一些内容: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和米,100 以内的加、减法的 2 笔算,初步认识

5、角,从不同的位置观察物体,认识时间,表内乘法,数学广角和数学实践 活动等。这一册教材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 1、掌握 100 以内笔算加、减法的计算方法,能够正确地进行计算。初步掌 握 100 以内笔算加、减法的估算方法,体会估算方法的多样性。 2、知道乘法的含义和乘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熟记全部乘法口诀,熟练地口算两 个一位数相乘。 3、初步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和米,初步建立 1 米、1 厘米的长度观念,知道 1 米=100 厘米;初步学会用刻度尺量物体的长度(限整厘米) ;初步形成估计物体长度的意识。 4、初步认识线段,会量整厘米线段的长度;初步认识角和直角,锐角和钝角,知道 角的各部分名称,

6、会用三角板判断一个角是不是直角、锐角、钝角,初步学会画线段和角 5、能辨认从不同的位置观察到的简单物体的形状. 6、初步认识几时几分,懂的时分之间的进率,并能简单推算时间。 7、通过观察、猜测、实验等活动,找出最简单的事物的排列数和组合数,培养学生 初步观察、分析及推理的能力,初步形成有顺序地、全面地思考问题的意识。 8、经历从生活中发现并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 系,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四四、教学重、教学重、难点难点 教学重点:100 以内的加、减法笔算,表内乘法。 教学难点:100 以内的加、减笔算,以及数学实践、数学思维的训练。 五五、教学措施:、教

7、学措施: 1、要从整体上把握教学目标。不光凭经验,过去怎样提,现在也怎样提;也不能搬 课本,凡是课本上的有的内容,都作统一的教学要求,而应该根据教学指导纲要,结合教 学进行适当的调整。要防止加重学生的学习负担。 2、要尊重学生,注重学法渗透。在学习中,教师不要包办代替和以讲代学,要把课 堂中更多的时间留给学生探索、交流和练习。 3、要注意培养学生的数学概括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要重视学生获取知识的思维过 程。 4、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和解答应用题的能力,还诮鼓励学生动用所学的知识 解答日常生活和学习中的简单实际问题。激发学生的兴趣,培养学以致用的意识。 5、要注意适当渗透一些数学思想和方法,

8、有利于学生对某些数学内容的理解。 6、要注意教学的开放性,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课本中的一些例题和习 题的编排,突出了思考过程,教师在教学时,要引导学生暴露思维过程,鼓励学生多角度 思考问题。 7、要精心设计教案,注重多媒体的应用,使学生学得愉快,学得轻松,觉得扎实。 8、要渗透德育,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独立思考、克服困难的精神。 3 六六、教学进度、教学进度 周次周次 时时 间间 教教 学学 内内 容容 课课 时时 备备 注注 课时课时 总课总课时时 1 9.2-9.6 第一单元、长度单位(8 课时) 1、认识厘米米 2、厘米和米的综合练习 3、认识线段 2 2 1 5 2

9、9.9-9.13 4、确定长度单位 5、学情评估 第二单元、100 以内加法和减法(19 课时) 1、加法 1 2 2 5 3 9.16-9.20 1、加法 2、减法 2 2 4 中秋节休息 4 9.23-9.27 2、减法 3、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 2 3 5 5 9.30-10.4 3、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 2 2 国庆节休息 3 天 6 10.7-10.11 4、整理和复习 5、学情评估 4 1 5 7 10.14-10.18 5、学情评估 第三单元、角的初步认识(8 课时) 1、角的初步认识 2、直角的初步认识 1 3 1 5 8 10.21-10.25 3、锐角和钝角的初步认识 4、

10、用三角尺拼角 5、整理和复习 6、学情评估 1 1 1 2 5 9 10.28-11.1 第四单元 表内乘法(16 课时) 1、乘法的初步认识 2、26 的乘法口诀 3 2 5 10 11.4-11.8 2、26 的乘法口诀 5 5 11 11.11-11.15 2、26 的乘法口诀 2 5 4 3、整理和复习 4、学情评估 1 2 12 11.18-11.22 4、学情评估 第五单元、观察物体(5 课时) 1、观察物体 2、学情评估 1 2 2 5 13 11.25-11.29 2、学情评估 第六单元、表内乘法(13 课时) 1、7 的乘法口诀 2、8 的乘法口诀 1 2 2 5 14 12.2-12.6 2、8 的乘法口诀 3、9 的乘法口诀 4、整理和复习 1 3 1 5 15 12.9-12.13 5、量一量,比一比 6、学情评估 第七单元、认识时间(9 课时) 1、认识时间 1 3 1 5 16 12.16-12.20 1、认识时间 5 5 17 12.23-12.27 2、学情评估 第八单元、数学广角(5 课时) 1、搭配 3 2 5 18 12.30-13 2、学情评估 期末复习 3 2 5 元旦休息 1 天 19- -期 末 16-期末 期末复习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其它相关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