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师版五年级下册数学知识点总复习归纳总结(2020年整理).pdf

上传人:摩西的****12 文档编号:145869835 上传时间:2020-09-24 格式:PDF 页数:14 大小:499.4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西师版五年级下册数学知识点总复习归纳总结(2020年整理).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西师版五年级下册数学知识点总复习归纳总结(2020年整理).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西师版五年级下册数学知识点总复习归纳总结(2020年整理).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西师版五年级下册数学知识点总复习归纳总结(2020年整理).pdf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西师版五年级下册数学知识点总复习归纳总结(2020年整理).pdf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西师版五年级下册数学知识点总复习归纳总结(2020年整理).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西师版五年级下册数学知识点总复习归纳总结(2020年整理).pdf(1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1 1(1)数 a 能被 b 整除,那么 a 就是 b 的倍数,b 就是 a 的因数。因数和倍数是相互 依存的,不能单独存在。 (2)一个数的因数的个数是有限的,其中最小的因数是 1,最大的因数是它本身。 一个数的因数的求法:成对地按顺序找。 (3)一个数的倍数的个数是无限的,最小的倍数是它本身。 一个数的倍数的求法:依次乘以自然数。 2,2、3、5 的倍数特征 1) 个位上是 0,2,4,6,8 的数都是 2 的倍数。 2)一个数各位 上的数的和是 3 的倍数,这个数就是 3 的倍数。 3)个位上是 0 或 5 的数,是 5 的倍数。 4)能同时被 2、3、5 整除(也就是 2、3、5 的

2、倍数)的最大的两位数是 90,最小的三 位数是 120。 同时满足 2、3、5 的倍数,实际是求 235=30 的倍数。 5)如果一个数同时是 2 和 5 的倍数,那它的个位上的数字一定是 0。 3、完全数:除了它本身以外所有的因数的和等于它本身的数叫做完全数。 如:6 的因数有:1、2、3(6 除外) ,刚好 1+2+3=6,所以 6 是完全数,小 的完全数有 6、28 等 4:自然数按能不能被 2 整除来分:奇数、偶数。 奇数:不能被 2 整除的数。叫奇数。也就是个位上是 1、3、5、7、9 的数。 偶数:能被 2 整除的数叫偶数(0 也是偶数),也就是个位上是 0、2、4、6、8 的数。

3、 2 最小的奇数是 1,最小的偶数是 0. 关系: 奇数+偶数=奇数 奇数+ 奇数=偶数 偶数+偶数=偶数。 奇数-偶数=奇数 奇数-奇数=偶数 偶数-偶数=偶数 5、自然数按因数的个数来分:质数、合数、1、0 四类. 质数(或素数):只有 1 和它本身两个因数。 合数:除了 1 和它本身还有别的因数(至少有三个因数:1、它本身、别的因数)。 1: 只有 1 个因数。“1”既不是质数,也不是合数。 0: 最小的质数是 2,最小的合数是 4,连续的两个质数是 2、3。 每个合数都可以由几个质数相乘得到,质数相乘一定得合数。 20 以内的质数:有 8 个(2、3、5、7、11、13、17、19)

4、100 以内的质数有 25 个:2、3、5、7、11、13、17、19、23、29、31、37、41、 43、47、53、59、61、67、71、73、79、83、89、97 100 以内找质数、合数的技巧: 看是否是 2、3、5、7、11、13的倍数,是的就是合数,不是的就是质数。 关系: 奇数奇数=奇数 质数质数=合数 6、最大、最小 A 的最小因数是:1; 最小的奇数是:1; A 的最大因数是:A; 最小的偶数是:0; A 的最小倍数是:A; 最小的质数是:2; 最小的自然数是:0; 最小的合数是:4; 3 7、分解质因数:把一个合数分解成多个质数相乘的形式。 用短除法 分解质因数 (一

5、个合数写成几个质数相乘的形式)。 比如:30 分解质因数是: (30=235) 8、互质数:公因数只有 1 的两个数,叫做互质数。 两个质数的互质数:5 和 7 两个合数的互质数:8 和 9 一质一合的互质数:7 和 8 两数互质的特殊情况: 1 和任何自然数互质;相邻两个自然数互质; 两个质数一定互质; 2 和所有奇数互质; 质数与比它小的合数互质; 9、公因数、最大公因数 几个数公有的因数叫这些数的公因数。其中最大的那个就叫它们的最大公因数。 用短除法求两个数或三个数的最大公因数 (除到互质为止,把所有的除数连乘起来) 几个数的公因数只有 1,就说这几个数互质。 如果两数是倍数关系时,那么

6、较小的数就是它们的最大公因数,较大的那个数就是它的 最小公倍数。 如果两数互质时,那么 1 就是它们的最大公因数。 10、公倍数、最小公倍数 几个数公有的倍数叫这些数的公倍数。其中最小的那个就叫它们的最小公倍数。 用短除法求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除到互质为止,把所有的除数和商连乘起来) 用短除法求三个数的最小公倍数(除到两两互质为止,把所有的除数和商连乘起来) 如果两数是倍数关系时,那么较大的数就是它们的最小公倍数。 4 如果两数互质时,那么它们的积就是它们的最小公倍数。 11、求最大公因数和最小公倍数方法 用 12 和 16 来举例 1、 求法一: (列举求同法) 最大公因数的求法: 12 的

7、因数有:1、12、2、6、3、4 16 的因数有:1、16、2、8、4 最大公因数是 4 最小公倍数的求法: 12 的倍数有:12、24、36、48、 16 的倍数有:16、32、48、 最小公倍数是 48 2、求法二: (分解质因数法) 12=223 16=2222 最大公因数是:22=4 (相同乘) 最小公倍数是:22 322= 48 (相同乘 不同乘) 二 分数的意义和性质 1、分数的意义:一个物体、一物体等都可以看作一个整体,把这个整体平均分成若干份, 这样的一份或几份都可以用分数来表示。 2、单位“1” :一个整体可以用自然数 1 来表示,通常把它叫做单位“1” 。 (也就是把什么

8、平均分什么就是单位“1” 。 ) 5 3、分数单位:把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其中一份的数叫做分数单位。如 5 4 的分 数单位是 5 1 。 4、分数与除法 AB= B A (B0,除数不能为 0,分母也不能够为 0) 例如: 45= 5 4 5、真分数和假分数、带分数 1、真分数:分子比分母小的分数叫真分数。真分数1。 2、假分数:分子大于或等于分母的分数叫假分数。假分数1 3、带分数:带分数由整数和真分数组成的分数。带分数1。 6、真分数1假分数 真分数1带分数 7、假分数与整数、带分数的互化 (1)假分数化为整数或带分数,用分子分母,商作为整数,余数作为分子, 如: 5 10 =

9、105=2 5 21 =215=4 5 1 (2)整数化为假分数,用整数乘以分母得分子 如: 2= 4 8)( 24=8 (8 作分子) (3)带分数化为假分数,用整数乘以分母加分子,得数就是假分数的分子,分母不变,如: 5 5 1 = 5 26)( 55+1=26 (4)1 等于任何分子和分母相同的分数。如: 1= 2 2 = 3 3 = 4 4 = 5 5 = 100 100 = 8、分数的基本性质: 分数的分子和分母同时乘以或除以相同的数(0 除外) ,分数的大小不变。 9、最简分数:分数的分子和分母只有公因数 1,像这样的分数叫做最简分数。 一个最简分数, 如果分母中除了 2 和 5

10、以外, 不含其他的质因数, 就能够化成有限小数。 6 反之则不可以。 10、约分:把一个分数化成和它相等,但分子和分母都比较小的分数,叫做约分。 如: 30 24 = 5 4 11、通分:把异分母分数分别化成和原来相等的同分母分数,叫做通分。如: 5 2 和 4 1 可以化成 20 8 和 20 5 12、分数和小数的互化 (1)小数化为分数:数小数位数。一位小数,分母是 10;两位小数,分母是 100 如:0.3= 10 3 0.03= 100 3 0.003= 1000 3 (2)分数化为小数: 方法一:把分数化为分母是 10、100、1000 如: 10 3 =0.3 5 3 = 10

11、6 =0.6 4 1 = 100 25 =0.25 方法二:用分子分母 如: 4 3 =34=0.75 (3)带分数化为小数: 先把整数后的分数化为小数,再加上整数 如:2 10 3 =2+0.3=2.3 13、比分数的大小: 分母相同,分子大,分数就大; 分子相同,分母小的,分数大。 分数比较大小的一般方法:同分子比较;通分后比较;化成小数比较。 14、分数化简包括两步:一是约分;二是把假分数化成整数或带分数。 2 1 =0.5 4 1 =0.25 4 3 =0.75 5 1 =0.2 5 2 =0.4 5 3 =0.6 5 4 =0.8 8 1 =0.125 8 3 =0.375 8 5

12、=0.625 8 7 =0.875 20 1 =0.05 25 1 =0.04。 7 15、两个数互质的特殊判断方法: 1 和任何大于 1 的自然数互质。 2 和任何奇数都是互质数。 相邻的两个自然数是互质数。 相邻的两个奇数互质。 不相同的两个质数互质。 当一个数是合数,另一个数是质数时(除了合数是质数的倍数情况下),一般情况下这 两个数也都是互质数。 16、求最大公因数的方法: 倍数关系: 最大公因数就是较小数。 互质关系: 最大公因数就是 1 一般关系: 从大到小看较小数的因数是否是较大数的因数。 17、分数知识小结: (1)分数的意义:把单位“1”平均分为几份表示其中的一份或几份。(如

13、:把一根绳 子平均分为 5 份,其中的一份就是五分之一,两份就是五分之二。) (2)分数与除法 :分子(被除数),分母(除数),分数值(商)。 (4)带分数:由整数和真分数组成,带分数一定是假分数。 (5)假分数化带分数、整数(分子除以分母,商作整数部分,余数作分子) (6)分数的基本性质:分数的分子、分母同时扩大或缩小相同的倍数,分数的大小不 变。 (7)最简分数 分子分母互质的分数(最简真分数、最简假分数) 8 (8)通分:根据分数的基本性质,把几个异分母分数化成与原来分数相等的同 分母的分数的过程,叫做通分。 通分的方法: 1、先求出原来几个分数的分母的最简公分母; 2. 根据分数的基本

14、性质,把原来分数化成以最简公分母为分母的分数。 【约分】 是对一个分数而言的, 求出分子分母的最大公约数, 然后分子分母 【同 除】这个最大公约数,约简得到相等的新分数,这个新分数,这个最简分数分子分母必 须是互质。 三 长方体和正方体 1、由 6 个长方形(特殊情况有两个相对的面是正方形)围成的立体图形叫做长方体。两个 面相交的边叫做棱。三条棱相交的点叫做顶点。相交于一个顶点的三条棱的长度分别叫 做长方体的长、宽、高。 长方体特点: (1)有 6 个面,8 个顶点,12 条棱,相对的面的面积相等,相对的棱的长度相等。 (2) 一个长方体最多有 6 个面是长方形, 最少有 4 个面是长方形,

15、最多有 2 个面是正方形。 2、由 6 个完全相同的正方形围成的立体图形叫做正方体(也叫做立方体)。 正方体特点: (1)正方体有 12 条棱,它们的长度都相等。 (2)正方体有 6 个面,每个面都是正方形,每个面的面积都相等。 (3)正方体可以说是长、宽、高都相等的长方体,它是一种特殊的长方体。 9 相同点 不同点 面 棱 长方体 都有 6 个面, 12条 棱, 8个 顶 点。 6 个面都是长方形。 (有可能有两个相对的面是正方形) 。 相对的棱的长度都相等 正方体 6 个面都是正方形。 12 条棱都相等。 2、 长方体、正方体有关棱长计算公式: (a:长 b:宽 c:高 L:棱长总和 S:表面积 V:体积) 长方体的棱长总和=(长+宽+高)4长4+宽4+高4 L=(abh)4 长=棱长总和4宽 高 a=L4bh 宽=棱长总和4长 高 b=L4ah 高=棱长总和4长 宽 h=L4ab 正方体的棱长总和=棱长12 L=a12 正方体的棱长=棱长总和12 a=L12 4、长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其它相关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