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贸易 年浙江省进口计量实验报告

上传人:蜀歌 文档编号:145867592 上传时间:2020-09-24 格式:PDF 页数:127 大小:709.8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国际贸易 年浙江省进口计量实验报告_第1页
第1页 / 共127页
国际贸易 年浙江省进口计量实验报告_第2页
第2页 / 共127页
国际贸易 年浙江省进口计量实验报告_第3页
第3页 / 共127页
国际贸易 年浙江省进口计量实验报告_第4页
第4页 / 共127页
国际贸易 年浙江省进口计量实验报告_第5页
第5页 / 共12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国际贸易 年浙江省进口计量实验报告》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国际贸易 年浙江省进口计量实验报告(12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国际贸易 年浙江省进口计量实验 报告 国际贸易 年浙江省进口计量实验 报告 浙江省进口总额浙江省进口总额 影响因素分析及预测影响因素分析及预测 姓名: 徐鹏翔姓名: 徐鹏翔 班级: 精算 1104 班班级: 精算 1104 班 学号: 2011161676学号: 2011161676 指导教师: 沈 鸣指导教师: 沈 鸣 一、前言一、前言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改革和和中国加入 WTO 的机遇与挑战, 中国的经济在一 个稳定的环境中不断的可持续发展,并取得了一些成就。浙江是中国经济比较发 达的沿海对外开放省份。 2012 年浙江全省生产总值达 34606 亿元人民币,比上年增长 8%。全年固定 资

2、产投资增长 21.4%。2012 年,浙江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34550 元,农村居 民人均纯收入 14552 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 17.4%。积极培育出口品牌, 加强重点出口基地和境外贸易促进平台建设,外贸出口增长 19.9%。浙江省进口 的快速增长正在由价格推动型向数量拉动型转变,输入型通胀的压力有所减缓。 进口是我国参与国际分工的重要方面。进口可以满足消费者多样化的需要, 有利于弥补国内资源不足,引进先进技术设备,提高经济效率。因此,如何进一 步发挥进口在我国经济发展方面的作用,成为一个重要的议题。报告以浙江省的 进口总额为研究对象,使用 EVIEWS 软件,引入五个影响进口

3、总量的经济因素, 对浙江省进口贸易与这五个经济因素进行分析。 二、理论背景二、理论背景 1776 年,英国古典经济学家亚当斯密在其著作国富论中开始探讨国际贸 易与经济增长之间的相互关系,并提出了“绝对优势理论” 。1817 年,大卫李嘉 图在亚当斯密理论的基础上,建立了市场经济学分析的框架,进一步对国际贸易 进行深入的研究,并提出了“比优势理论” 。19 世纪后半叶,赫克歇尔和俄林提出 了享赋理论,该理论认为国际贸易可以促使生产要素在国际间的优化配置,实现 合理的国际分工,从而促进经济增长。英国经济学家罗伯特逊和纳克斯在 20 世纪 30 年代首次提出对外贸易是“经济增长的发动机”学说,即中心

4、国家经济迅速增 长引起的对发展中国家初级产品的大量需求引发了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增长。 对于进口来说,其实影响因素有很多,在这里就以以下五个变量为影响因素 进行分析。其中,对于汇率来说,一般情况下,如果人民币对外升值,即人民币 对 100 美元的年平均汇价减少,会导致进口增加。反之,如果人民币对外贬值, 即人民币对 100 美元的年平均汇价增加,会限制进口额。另外,一国进口贸易的 发展程度很大程度上依赖于这个国家的经济发展水平,衡量一个国家经济发展水 平的最有效指标就是 GDP,国民经济越发达,与国外的联系也会越紧密,从而推动 国家进口贸易的发展。与此同时,固定资本形成总额,外商直接投资额以及社会

5、 消费品零售总额与进口总额之间也会相互影响。 报告选取了 1978 年到 2012 年的数据作为研究的范围,以浙江省进口总额为 被解释变量,并选取国内生产总值、人民币对 100 美元年平均汇价、外商直接 投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固定资本形成总额为解释变量对这一问题进行计 量分析。希望通过建立一个合适的经济模型来从理论上找出影响进口总额的 因素,从而提出增加进口的方法,进而达到促进经济发展的目的。 三、变量的选择和模型的建立三、变量的选择和模型的建立 在此,我们将“进口总额”设为因变量,“国内生产总值”,“人民币 对 100 美元年平均汇价”,“外商直接投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 “固定

6、资本形成总额”设为自变量。 进口总额:指实际进出我国国境的货物总金额。包括对外贸易实际进出口 货物,来料加工装配进出口货物,国家间、联合国及国际组织无偿援助物资和赠 送品, 华侨、 港澳台同胞和外籍华人捐赠品, 租赁期满归承租人所有的租赁货物, 进料加工进出口货物,边境地方贸易及边境地区小额贸易进出口货物(边民互市 贸易除外),中外合资企业、中外合作经营企业、外商独资经营企业进出口货物 和公用物品,到、离岸价格在规定限额以上的进出口货样和广告品(无商业价值、 无使用价值和免费提供出口的除外),从保税仓库提取在中国境内销售的进口货 物,以及其他进出口货物。进出口总额用以观察一个国家在对外贸易方面

7、的总规 模。我国规定出口货物按离岸价格统计,进口货物按到岸价格统计。 国内生产总值:是一个国家(地区)所有常住单位在一定时期内生产活 动的最终成果(简称 GDP) 。 人民币对 100 美元年平均汇价:“汇价”亦称“外汇行市”或“汇率” , 是一国货币兑换另一国货币的比率,是以一种货币表示另一种货币的价格。 外商直接投资:指外国企业和经济组织或个人(包括华侨、港澳台胞以 及我国在境外注册的企业)按我国有关政策、法规,用现汇、实物、技术等 在我国境内开办外商独资企业、与我国境内的企业或经济组织共同举办中 外合资经营企业、合作经营企业或合作开发资源的投资(包括外商投资收益 的再投资),以及经政府有

8、关部门批准的项目投资总额内企业从境外借入的 资金。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指批发和零售业、住宿和餐饮业以及其他行业直接 售给城乡居民和社会集团的消费品零售总额。 固定资本形成总额:是指常住单位购置、转入和自产自用的固定资产, 扣除固定资产的销售和转出后的价值,分有形固定资产形成总额和无形固 定资产形成总额。 被解释变量:Y Y 进口总额(万美元) 解释变量一:X X1 1国内生产总值 GDP(亿元) 解释变量二:X X2 2人民币对 100 美元年平均汇价(元) 解释变量三:X X3 3外商直接投资(万美元) 解释变量四:X X4 4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万元) 解释变量五:X X5 5固定资本形

9、成总额(万元) 将变量的数学形式确定为: 一共有五个解释变量,是常数,(i=1、2、3、4、5)是解释变量的偏回归 系数,为随机误差项,用来表示解释变量以外的其他因素的干扰。 四、数据来源与分析四、数据来源与分析 数据来源:KI 中国统计年鉴数据库 ( (一)(一)原始数据 年份年份 进口总 额(万美 元)Y 进口总 额(万美 元)Y GDP(亿 元)X1 GDP(亿 元)X1 人民币 对 100 美元年 平均汇 价 (元)X2 人民币 对 100 美元年 平均汇 价 (元)X2 外商直 接投资 额 (万美 元)X3 外商直 接投资 额 (万美 元)X3 社会消费品 零售总额(万 元)X4 社

10、会消费品 零售总额(万 元)X4 固定资 本形成 总额(亿 元)X5 固定资 本形成 总额(亿 元)X5 1978 年1771123.72168.363946860023.23 1979 年1775157.75155.495358970026.11 1980 年1811179.92149.847274870033.25 1981 年3314204.86170.519885990034.16 1982 年3127234.01189.2613393770041.72 1983 年2645257.09197.57181104240044.04 1984 年5546323.25232.70252125

11、820064.87 1985 年18554429.16293.6716341722700102.2 1986 年20163502.47345.2818532034900121.76 1987 年26578606.99372.2123372425800156.2 1988 年49624770.25372.2129573258800188.95 1989 年64165849.44376.5951813460100179.49 1990 年58461904.69478.3848443537500186.96 1991 年944241089.33532.2791624040000239.75 1992

12、 年1427801375.70551.49293984938700361.18 1993 年2409561925.91576.191032717721100683.83 1994 年2904872689.28861.87114449113318001006.39 1995 年3814483557.55835.07125775147266001357.9 1996 年4499794188.53831.42152021177667001617.53 1997 年4166194686.11828.98150345195196001694.57 1998 年3987655052.62827.91131

13、802212078001848 1999 年5434155443.92827.96153262230586001970.59 2000 年8389876141.03827.72161266255359002267.2 2001 年9822226898.34827.70221162283959002645.4 2002 年12545488003.67827.70316002316615003255.13 2003 年19820009705.02827.70544936351126004479.98 2004 年270700011648.00827.68668128405550005563.87

14、2005 年305870013437.85819.17772271463169006269.16 2006 年382540015718.47797.18888935532535007065.65 2007 年485400018753.73760.401036576621404007992.86 2008 年568570021462.69694.511007294744175008798.01 2009 年547245622990.35683.109939748622300010220.1 2010 年730682427722.31676.95110017510245405.812101.3 2

15、011 年930400032318.85645.881166601120280043.213822.9 2012 年876700034606.30631.25130692613588300014607.6 (二)(二)数据调整过程 (依据可比性原则,我们对人民币数据进行相应的调整,形成可比价数据。 ) 年份年份 GDP(亿 元)X1 GDP(亿 元)X1 GDP 指 数((上 年=100)) GDP 指 数((上 年=100)) GDP 定基 发展速度 (以 1978 年 为基期) GDP 定基 发展速度 (以 1978 年 为基期) 可比价数 据 可比价数 据 (亿元)(亿元) 人民币 对

16、100 美 元年平 均汇价 (元)X2 人民币 对 100 美 元年平 均汇价 (元)X2 居民消费 价格指数 ((上年 =100)) 居民消费 价格指数 ((上年 =100)) 居民消费 定基价格 指数 (以 1978 年 为基期) 居民消费 定基价格 指数 (以 1978 年 为基期) 可比价数 据 可比价数 据 (元)(元) 1978 年123.72121.9100123.72123.72168.36100100168.36168.36 1979 年157.75113.6113.6140.5459140.5459155.49102.6102.6151.5497151.5497 1980 年179.92116.4132.2304163.5955163.5955149.84108.8111.6288134.2306134.2306 1981 年204.86111.5147.4369182.4089182.4089170.51101.7113.5265150.194150.194 1982 年234.01111.4164.2447203.2035203.2035189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经营企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