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设计管理九华山西侧边坡地质灾害治理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上传人:蜀歌 文档编号:145867504 上传时间:2020-09-24 格式:PDF 页数:65 大小:735.5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工程设计管理九华山西侧边坡地质灾害治理工程施工组织设计_第1页
第1页 / 共65页
工程设计管理九华山西侧边坡地质灾害治理工程施工组织设计_第2页
第2页 / 共65页
工程设计管理九华山西侧边坡地质灾害治理工程施工组织设计_第3页
第3页 / 共65页
工程设计管理九华山西侧边坡地质灾害治理工程施工组织设计_第4页
第4页 / 共65页
工程设计管理九华山西侧边坡地质灾害治理工程施工组织设计_第5页
第5页 / 共6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工程设计管理九华山西侧边坡地质灾害治理工程施工组织设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工程设计管理九华山西侧边坡地质灾害治理工程施工组织设计(6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工程设计管理九华山西侧边坡地质 灾害治理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工程设计管理九华山西侧边坡地质 灾害治理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目录目录 第一章 工程总体概述 1 1.1 工程概况 1 1.1.1 概述 1 1.1.2 工程地质、水文地质条件 1 1.1.3 设计要求 1 1.1.3.1 边坡修坡开挖 1 1.1.3.2 锚杆施工 1 1.1.3.3 临时喷锚支护 2 1.1.3.4 人工挖孔桩及桩顶冠梁 2 1.1.3.5 钢筋混凝土板墙 3 1.1.3.6 水沟施工 3 1.2 施工组织总体设想 3 1.2.1 施工总体目标 3 4、文明施工及环境保护目标 4 1.2.2 施工总体布署 4 1.2.2

2、.1 项目施工管理模式 4 1.2.2.2 项目施工管理组织网络 4 1.2.2.3 施工作业队伍准备 5 2、集结施工力量,组织作业人员进场 5 3、作好员工入场教育和作业交底的工作 5 1.2.2.4 技术准备 5 1.2.2.5 施工机械设备配备和进场控制 6 1.2.2.6 施工材料、物资采购准备 6 1.2.2.7 生产现场准备 6 1.2.2.8 施工部署落实 6 1.3 方案的针对性及施工段划分 7 1.3.1 方案的针对性 7 1.3.2 施工段划分 7 第二章 施工现场平面布置及临时设施、临时道路布置 8 2.1 施工现场平面布置总体安排 8 2.2 施工现场总平面布置 8

3、2.2.1 现场周边围界的设置 8 2.2.2 钢筋加工棚及半成品堆场布置 8 2.2.3 现场安全保卫及设施的布置 8 2.2.4 现场排水设施布置 9 2.3 现场临时用水及消防用水 9 2.4 现场临时用电配置 9 第三章 施工进度计划和各阶段进度的保证措施 9 3.1 施工总体流程 9 3.2 施工各阶段施工计划 9 3.2.1 准备工作阶段 9 3.2.2 边坡修整、锚杆施工及临时喷锚支护施工计划 9 3.2.3 人工挖孔桩施工计划 10 3.2.4 桩顶冠梁及钢筋混凝土板墙、 (截)排水沟施工计划 10 3.3 施工总进度计划 10 3.4 各阶段进度的保证措施 10 3.4.1

4、组织与技术措施 10 3.4.2 配合管理措施 11 3.3.3 物资管理措施 11 3.3.4 协调管理措施 11 3、与监理工作的协调 12 4、协调方式 12 第四章 各分部分项工程的完整施工方案及质量保证措施 13 4.1 锚杆施工方案 13 4.1.1 施工工艺流程 13 4.1.2 施工工艺 13 4.1.3 锚杆施工技术措施 13 4.2 喷锚施工方案 14 4.2.1 施工工艺流程 14 4.2.2 施工工艺 14 4.2.3 喷锚施工技术措施 14 4.3 人工挖孔桩施工方案 14 4.3.1 施工工艺流程 14 4.3.2 施工顺序 15 4.3.3 人工挖孔桩施工技术措施

5、 15 4、挖孔 15 5、桩孔检验 15 6、护壁 15 7、钢筋笼制作安放 16 8、 灌注混凝土 17 4.4 桩顶冠梁及钢筋混凝土板墙施工方案 17 4.4.1 施工工艺流程 17 4.4.1.1 桩顶冠梁浇筑工艺流程 17 4.4.1.2 钢筋混凝土板墙工艺流程 17 4.4.2 混凝土梁浇筑施工技术措施 17 4.4.2.1 灌注桩桩顶(圈梁部位)浮浆凿除技术措施 17 4.4.2.2 脚手架搭设技术措施 18 2、及时与结构拉结或临时支顶,以确保搭设过程的安全;18 4、有变形的杆件和不合格的扣件(有长度、扣接不紧等)不能使用;18 4.4.2.3 钢筋绑扎技术措施 18 4.4

6、.2.4 立模技术措施 19 4.4.2.5 混凝土工程技术措施 19 4.5 排水沟施工方案 19 4.5.1 排水沟施工工艺流程 19 4.5.2 排水沟施工技术措施 19 4.6 质量保证措施 19 4.6.1 总体质量目标 19 4.6.2 总体质量目标分解 20 4.6.3 建立施工质量管理组织体系 20 4.6.4 实行质量责任制和经济措施 21 4.6.5 ISO9001:2000 质量管理体系的全面应用 22 4.6.6 阶段性施工质量控制措施 22 4.6.6.1 事前控制阶段 22 4.6.6.2 事中控制阶段 22 4.6.6.3 事后控制阶段 22 4.6.7 各施工要

7、素的质量控制措施 23 4.6.7.1 施工计划质量控制措施 23 4.6.7.2 施工技术的质量控制措施 23 4.6.7.3 施工操作的质量控制措施 24 4.6.7.4 施工材料的质量控制措施 24 4.6.7.5 施工计量的质量控制措施 25 4.6.7.6 施工质量检验仪器控制措施 25 4.6.8 成品保护措施 26 4.6.9 制定质量管理制度 26 4.6.10 施工质量控制方法 26 4.6.11 设置质量控制点控制措施 27 4.6.11.1 原材料质量监控 27 2、水泥 27 3、商品混凝土配合比及质量的监控 28 4.6.11.2 锚杆施工质量监控 28 2、钻孔施工

8、 28 3、锚筋制安 28 4、注浆 28 5、张拉 28 4.6.11.3 喷锚施工质量监控 28 4.6.11.4 人工挖孔桩质量监控 28 2、垂直度、孔径 29 4、钢筋笼质量 29 5、沉渣质量检查 29 6、砼灌注的质量控制 29 4.6.11.5 圈梁、支撑、排水沟施工质量监控 29 4.6.12 消除质量通病措施 30 第五章 安全文明施工及环境保护措施 31 5.1 安全生产、文明施工及环境保护管理目标 31 5.2 安全生产、文明施工及环境保护组织体系 31 5.3 目标管理 31 5.4 安全生产 32 5.4.1 安全生产责任制 32 5.4.2 施工组织设计中有关安全

9、要求 32 5.4.3 分项工程安全技术交底 32 5.4.4 安全检查 33 5.4.5 安全教育 33 5.4.6 班前安全活动 33 5.4.7 特种作业持证上岗 33 5.4.8 工伤事故处理 34 5.4.9 安全标志 34 5.4.10 安全防护设施 34 3、防护棚 34 5.4.11 施工用电 34 2、配电箱、开关箱 35 3、现场照明 36 5、电器装置 37 6、用电档案 37 5.5 文明施工 37 4、材料堆放 38 5、住宿 38 7、治安综合治理 39 8、施工现场标牌 39 9、生活设施 39 10、保健急救 39 11、社区服务 39 5.6 现场环境保护措施

10、 40 5.6.1 现场排污管理 40 5.6.2 现场施工清理 40 5.6.3 解决噪声污染措施 40 5.6.4 现场环境保护注意事项 41 第六章 项目管理班子的人员配备、素质及管理经验 41 6.1 项目施工管理机构组成 41 6.2 项目施工管理机构职能 42 6.3 项目施工管理班子 43 第七章 劳动力、机械设备和材料投入计划 44 7.1 劳动力投入计划 44 7.2 机械设备投入计划 45 7.2.1 主要机械设备表 45 7.2.2 主要检测、计量器具配备表 46 7.3 材料投入计划 46 7.3.1 材料采购及验收程序 46 7.3.2 材料采购的准备 47 7.4

11、劳动力和材料投入的保证措施 47 7.5 保证机械设备进场计划的措施 48 第八章 关键施工技术、工艺及工程项目实施的 48 8.1 关键施工技术、工艺针对性措施 48 8.1.1 边坡修整中的针对性措施 48 8.1.2 锚杆施工过程中的针对性措施 48 8.1.3 喷锚施工过程中的针对性措施 49 8.1.4 人工挖孔桩施工过程中的针对性措施 49 2、护壁渗水 49 3、桩身钢筋笼变形 49 4、孔内渗水量过大 49 5、桩身混凝土离析 49 7、混凝土温度太低 49 8.2 工程项目实施的重点、难点和解决方案 50 8.2.1 周边环境复杂、文明施工要求高 50 8.2.2 工期紧,工

12、作区域广,施工工艺多 50 8.2.3 边坡产生异常变形采取的针对性措施 50 第九章 雨天和夏季施工措施 51 9.1 雨天施工措施 51 9.1.1 雨天前的防范 51 3、做好现场的排水系统 51 5、施工材料 52 6、临时设施检修 52 9.1.2 雨天中的技术措施 52 9.1.3 雨天后的技术措施 52 9.2 夏季施工措施 52 9.2.1 夏季施工的保证措施 52 9.2.2 各分部项工程的夏施技术措施 53 9.2.3 做好夏施中的安全工作 53 第十章 已有设施、管线的加固、保护措施 60 10.1 组织措施 60 10.2 构筑物保护 60 10.3 管线保护 61 第

13、十一章 新技术、新产品、新工艺、新材料应用 62 1、网络计划技术在工程中的应用 62 2、信息化施工在边坡工程中的应用 62 第十二章 施工组织方案的动态管理 62 附件: 1、施工现场平面布置图 2、施工进度计划表 第一章工程总体概述第一章工程总体概述 1.1 工程概况1.1 工程概况 1.1.1 概述1.1.1 概述 项目名称:九华山路西侧边坡地质灾害治理工程 工程地点:镇江市九华山路西侧,与中山路交界处 建设单位:镇江市交通投资建设发展公司 设计单位:江苏省地质矿产局第三地质大队 监理单位:江苏长江地质勘察院 施工单位:江苏中新岩土工程有限公司 九华山路西侧边坡地质灾害治理工程设计方案

14、采用:修坡(1:0.2 坡度) +人工挖孔 抗滑桩+锚拉板墙的加固结构,坡脚、坡顶修建排水沟,施工过程中采取喷锚临时支护。 周边环境及现场条件:拟建场地东侧为新火车站出入的主要道路,且场地西侧为居 民区,车流量、人流量均较大,交通便利。施工用水、电已满足施工要求。 1.1.2 工程地质、水文地质条件1.1.2 工程地质、水文地质条件 详见本项目岩土工程勘察报告。 1.1.3 设计要求1.1.3 设计要求 1.1.3.1 边坡修坡开挖1.1.3.1 边坡修坡开挖 1、 边坡修整进行土方开挖应与喷锚临时支护紧密配合, 开挖后就立即进行临时喷锚 支护,在上一层锚杆注浆体及喷锚面层施工结束 24 小时

15、后,方可进行下一层土方开挖及 锚杆施工,施工过程中严禁超挖,减少修整后边坡土层无支护暴露时间。 2、边坡修整开挖前施工单位应有详细的、有针对性的土方开挖施工组织设计,在边 坡修整过程中严格按照施工组织进行施工, 对发现意外不良地质区段做好应急措施准备, 确保施工过程中的边坡安全。 3、边坡顶部除已有荷载外,严禁擅自推土与添加荷载,如有意外按应急措施紧急处理。 1.1.3.2 锚杆施工1.1.3.2 锚杆施工 1、锚杆施工按照岩土锚杆(索)技术规程 (CECS22:2005)施工。 2、长度17.0m 的锚杆留有自由段(自由段长度见大样图图纸标注) ,自由段涂抹 防腐油脂后套 PVC 管进行处理

16、;锚固段内每隔 2.0m 设置定位器,定位器按照 120布置; 锚杆倾角按照 15、20(间隔)。 3、进行锚杆施工时,其孔钻进长度大于锚杆总长度 0.5m,在锚杆成孔时需采取相 应措施防止塌孔,钻孔完成后供水清洗,直至无土块溢出为止,清孔后应立即进行锚杆 安设和注浆程序。 4、锚杆施工采用二次注浆,第一次注浆压力为 0.50.8MPa,第二次压力为 1.5 2.0MPa,且稳压 23 分钟后方可卸压。 5、浆体配制:第一次注浆体采用 M30 水泥砂浆(水灰比采用 0.45) ,浆体中加入适 量早强剂与减水剂;第二次注浆采用水灰比为 0.5 水泥浆,浆体中加入适量早强剂。 6、锚杆设计拉力根据入土层长度 11.5m、17m、20m 分别对应为 90KN、110KN、 120KN,锚杆体施工时外露长度不小于 0.5m,端头弯后嵌入板墙内不小于 0.4m。 7、锚杆检测试验 : 按照相关规范要求进行,每层不少于 3 根,试验测试拉力分别为 120KN、145KN、160KN,如有不合格的,按照规范要求重新测试。 1.1.3.3 临时喷锚支护1.1.3.3 临时喷锚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经营企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