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电企业管理家电维修

上传人:蜀歌 文档编号:145865482 上传时间:2020-09-24 格式:PDF 页数:97 大小:882.7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家电企业管理家电维修_第1页
第1页 / 共97页
家电企业管理家电维修_第2页
第2页 / 共97页
家电企业管理家电维修_第3页
第3页 / 共97页
家电企业管理家电维修_第4页
第4页 / 共97页
家电企业管理家电维修_第5页
第5页 / 共9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家电企业管理家电维修》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家电企业管理家电维修(9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家电企业管理家电维修家电企业管理家电维修 维修入门系列大全 维修方法之断路法 断路法就是人为地把电路中的某一支路或某个元器件的某条引脚焊开来查找故障的方法, 有时又 称开路法。它是一种快速缩小故障范围的有效方法。 断路法常用于直流供电电源短路或因负载过重造成的故障。 如发现晶体管超外差式收音机 的整机电流过大,直观上又无法看到故障所在时,可由功放级至变频级(或相反方向)依次逐级 断开每一级的供电电路,当某一级断开后电流明显减小到正常值时,就说明这一级存在故障,这 时,可在该级范围内查找故障元件。又如黑白电视机的 12V 稳压电源输出电压低于正常值,其 故障部位通常发生在电源电路或行输出级电路。

2、 为了能够迅速、准确地判断故障部位,可把行输出级的电源电路断开,若电压恢复正常, 说明故障在行输出级电路,否则故障就在电源电路。当查出行输出级存在短路故障时,由于行输 出级有数个元件并联,为了确定是哪个元件短路,仍用断路法逐个将元件从电路上断开,当断开 其中某个元件电源电压恢复正常,则说明该元件短路。 用断路法还可判断元器件的好坏。 例如检查可控硅的好坏, 可把触发电路断开后再通电, 若可控硅及其负载仍得电工作,说明可控硅已被击穿短路。再如对开关三极管的检查,当断开其 基极脉冲电路后,三极管应该截止的反而饱和导通,则可断定该三极管已损坏。 总之,断路法是检修过程中常用的方法,类似的故障都可采用

3、此法查找。需要注意,有 些电路是不能使用断路法来检修的, 如 OTL 或 OCL 电路的输出对管两基极间的偏置电路, 一旦 断开,会使电流过大而烧坏输出管 ; 电视机的行逆程电容也是绝对禁止断路试验的,否则会使阳 极电压过高击穿行输出级元件。因此初学者应有针对性地正确应用。 维修方法之代换法维修方法之代换法 所谓代换法, 就是对某个被怀疑有可能发生故障的元器件或单元电路使用正常的元器件或单 元电路进行代换,从中找到故障的部位,及时排除故障的方法。此法比较适合初学者和判断 疑难故障,特别是在缺少仪器和仪表的情况下更是直观方便。应用此法时,要注意遵循以下 原则。 首先, 在使用代换法时, 要注意安

4、全性原则, 不要使故障范围扩大。 如在检修一台无光、 无声的电视机时,用代换法判别故障是在电源还是在其它部位,具体有二种办法 : 一是用正 常的电源代替原机的电源,但代换时应先判断原机电源以外的电路有无明显的短路性故障 (方法是测电阻) ,二是用电视机的电源接假负载代替原机电源以外的电路(代替时应首先 判断电源是否有明显短路性故障, 如晶体管或电容是否击穿等)。 彩色电视机电源的假负载 一般用 40W 10 0W 的灯泡,黑白电视机则用 50W 、 20 左右的线绕电阻。 次,在使用代换法时,应本着由简到繁,先易后难的原则。如在检修带有集成电路的电子设 备时,应先代替可能发生故障的外围元件,再

5、代换集成块。又如,在检修一台遥控彩色电视 机的遥控失灵故障时, 可用同型号的正常遥控器代换或拿此机的遥控器到同型号的正常电视 机上试验一下,即可判定故障是出在遥控器还是遥控接收部分。最后,在使用代换法代换元 器件时,应尽可能使用和原机参数相同的元器件,若没有,可根据实际条件用跟原机参数相 近或等级更高一些的元器件代换。例如,三极管 3DD15A 、 3DD15B 、 3DD15C 、 3DD 15D 中,可用后者代换前者 电子元器件检测方法 (一)电子元器件检测方法 (一) (a)直接测量法。将次级所有绕组全部开路,把万用表置于交流电流挡(500mA,串入初级绕 组。当初级绕组的插头插入 22

6、0V 交流市电时,万用表所指示的便是空载电流值。此值不应 大于变压器满载电流的 1020。一般常见电子设备电源变压器的正常空载电流应在 100mA 左右。如果超出太多,则说明变压器有短路*故障。 (b)间接测量法。在变压器的初级绕组中串联一个 10/5W 的电阻,次级仍全部空载。把万 用表拨至交流电压挡。加电后,用两表笔测出电阻 R 两端的电压降 U,然后用欧姆定律算出 空载电流 I 空,即 I 空=U/R。F空载电压的检测。将电源变压器的初级接 220V 市电,用万 用表交流电压接依次测出各绕组的空载电压值(U21、U22、U23、U24)应符合要求值,允许误 差范围一般为:高压绕组10,低

7、压绕组5,带中心抽头的两组对称绕组的电压差 应2。G一般小功率电源变压器允许温升为 4050,如果所用绝缘材料质量较好, 允许温升还可提高。 H检测判别各绕组的同名端。在使用电源变压器时,有时为了得到所需的次级电压,可将两 个或多个次级绕组串联起来使用。 采用串联法使用电源变压器时, 参加串联的各绕组的同名 端必须正确连接,不能搞错。否则,变压器不能正常工作。I.电源变压器短路*故障的综合 检测判别。电源变压器发生短路*故障后的主要症状是发热严重和次级绕组输出电压失常。 通常,线圈内部匝间短路点越多,短路电流就越大,而变压器发热就越严重。检测判断电源 变压器是否有短路*故障的简单方法是测量空载

8、电流(测试方法前面已经介绍)。存在短路故 障的变压器,其空载电流值将远大于满载电流的 10。当短路严重时,变压器在空载加电 后几十秒钟之内便会迅速发热, 用手触摸铁心会有烫手的感觉。 此时不用测量空载电流便可 断定变压器有短路点存在。 元器件识别与检测 一、 电位器读值 电位器的阻值可以零连续变到标称阻值, 它有三个引出接头, 两端接头的阻值就是标称阻值。 中间接头可随轴转动,使其与两端头间的阻值改变。电位器的型号、标称阻值,功率等都印 在电位器外壳上。 标称值读数,第一、第二位数值表示电阻的第一第二位,第三位表示倍乘数 10n 204 20104=200K 105 10105=1000K 二

9、、 电解电容: 1管脚识别: 长 + 短 2质量判别: 电解电容两个管脚搭接,使电解电容短路放电; 用万用表 R1K 档红、黑表笔接电容正、负极; 检查容量大小。接上万用表瞬间,电容充电表针向右摆动,表针幅度越来越大,电解电容 容量越大; 检查漏电程度。 随着电容的放电, 表针又向左摆回, 最后停在某一位置。 若表针停在处, 说明电容漏电很小,测不出来。一般应大于几 K。漏电电阻极小,说明电容质量越好。 电容已坏 : 在测试中,若表针始终停在位置,表明电容内部已开路断开。若在 0 处,表明 电容被击穿,内部短路。 三、二极管: 1 个 PN 结构成,单向导电* 万用表选用 R1K 档(R1 档

10、电流太小,R10K 电压太高,易损坏二极管) 好坏判断:两表笔分别接于二极管两端,测得一阻值,再对调两笔,测得另一阻值。 二极管正向电阻很小(大约几十欧-几百欧姆) ,反向电阻很大(几十 K-几百 K)若正、 反向电阻值相差很大,说明管子单向导电*能好,若两次值均很小或很大,则管子质量有问 题。(很小,击穿短路,很大,开路)。 正负极判断。 阻值较小一次中黑表笔接的管脚是二极管正极, 红表笔接的管脚是负极。 四、三极管 : (1).判断三极管基极由于基极与发射极,基极与集电极之间分别是两个 PN 结, 它们之间反向电阻都很大。正向电阻都很小,所以用万用表欧姆档(R100 或 R1K 档)判 别

11、。步骤:b 极判别:先将任一表笔接到某一个认定的管脚上,如果测量得的阻值若一大 一小,则可知它不是基极。都很大(或很小) ,再对换表笔,重复上述测量时,阻值恰与上 述相反,都很小(或很大)。则可断定所认定的管脚为基极。若不符合上述结果,应另换一 个认定管脚重新测量。直至符合。 2)PNP、NPN 判别: 测量时注意极*(管脚和表笔) ,当黑表笔接在基极,红表笔接在其它两极时,测得的电阻值 都较小,则可判定该三极管为 NPN 型,反之,当红表笔接在基极,黑表笔接到其它两极时, 测得的电阻值较小由可判定该三极管的 PNP 型。 (3)判断集电极和发射极: 基本原理:把三极管接成基本单管放大电路,利

12、用测量管子的电流放大系数 的大小来判 断集电极和发射极。 (4)好坏: 如果三极管两个 PN 结正向电阻与反向电阻都很大(开路)或都很小(短路)则说明三极管 已经损坏。 NPN 型: 将黑表笔接于一个待测的管脚,红表笔接另一个管脚,基极悬空,然后将黑表笔所 接管脚与基极用手捏住(注意不能使其相碰,这时在黑表笔与基极间串入人体电阻) ,表针 会有一个偏转角(1)。接着,更换黑红表笔,重复上述过程。记录偏转角 变化,对于 偏转角大者,则其黑表笔所接管脚便为集电极,红表笔所接管脚为发射极。 PNP 型: 与 NPN 型三极管判断 c、e 极原理一样,不同的是行后两次都用手捏住,经表笔与基极,观 察表

13、针偏转情况。 指针偏转角的大小一次红表笔所接管脚为集电极, 黑表笔所接管脚为发射 极。 五、可控硅管脚、好坏、触发能力判别: 晶闸管有三个电极, 即阳极、 阴极和控制极。 用万用表测量极间电阻的方法可以判断其好坏, 触发能力及管脚。 (1)好坏判别: R100 档,测量晶闸管阳极与阴极间正反向电阻值,正常晶闸管正反向电阻值都应在几百 千欧以上,若只有几欧或几十欧姆,则说明晶闸管已短路损坏。 R10 档或 R1 位置。 控制极与阴极间的正向电阻应很小 (几十欧姆) , 反向电阻应很大 (几 十至几百千欧) ,但有时由于控制极 PN 结特*并不太理想,反向不完全呈阻断状态,故有时 测得的反向电阻不

14、是太大(几 K 或几十 K)这并不能说明控制极特*不好。测试时,如 果控制极与阴极间的正反向电阻都很小(接近零)或极大,说明晶闸管已损坏。 (2)管脚判别: 对于晶闸管,只有控制极与阴极之间是一个 PN 结,具有正向导通,反向阻断特*。利用这个 特*,将用万用表转换开关置于 R1K 档,任意测量两个管脚的正反向电阻,当有两个管脚之 间的电阻很小时,黑表笔所接管脚便为控制极,红表笔所接管脚为阴阳极,剩下的一个管脚 便是阳极。 (3)触发能力: 将万用表量程拨至 R1 档,将黑表笔接阳极,红表笔接阴极,记下表针位置。 然后用一导线或通过开关, 将晶闸管阳极与控制极短路一下 (这相当于给控制极加上控

15、制 电压)晶闸管导通,表针读数为几-几十欧。 再把导线断开,若读数不变,说明晶闸管良好。本法仅适用于小容量晶闸管,对于中容量 和大容量晶闸管可在万用表 R1 档上,再串联一两节能 1.5V 电池测试。 六、单结晶体管管脚判别: 发射极 e:万用表置于 R1K 档,任意测量两个管脚间的正反向电阻,其中必有两个电极 间的正反向电阻是相等的(这两个管脚分别为第一基极 b1 和第二基极 b2)。则剩余一个管 脚为发射极 e。(单结晶体管是在一块高电阻率的 N 型硅半导体基片上引出两个欧姆接触 的电极作为两个基极 b1 和 b2,b1 和 b2 之间的电阻就是硅片本身的电阻,正反向电阻相同 约为 3-1

16、0K) b1、b2 极:测量发射极与某一基极间的正向电阻,阻值较大的为 b1,阻值较小的为 b2。 如何用万用表辨别单结晶体管和普通晶体三极管(NPN)? 单结晶体管不但外形与普通三极管相似, 而且与 NPN 三极管测量时也有相似之处, 单晶体管 (双基二极管) 的发射极 e 对两个基极 b1b2 均呈现 PN 结的正向特*。 正小反大, 与普通 NPN 型晶体管特*一样, 利用单晶管的 b1 与 b2 之间没有 PN 结的特*, 可以与普通 NPN 管相区别。 b1 与 b2 间正反向电阻都一样约为 3-10K,而 NPN 型晶体管的集电极与发射极之间是一个 正向 PN 结和一个反向 PN 结串联,用万用表测量时正反向阻值都很大。 七、 桥堆好坏与管脚判别: 好坏:利用桥堆相邻两个管脚步间都一个 PN 结(正向导通,反向阻断)如果有相邻两个管 脚正反向电阻都无穷大(开路)或很小接近 0(短路)情况,桥堆已经损坏。 管脚:万用表 R1K 选定一管脚接到用万用表黑表笔上,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经营企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