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第三个中国农民丰收节寄语心得体会1

上传人:c**** 文档编号:145864670 上传时间:2020-09-24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13.8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学习第三个中国农民丰收节寄语心得体会1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学习第三个中国农民丰收节寄语心得体会1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学习第三个中国农民丰收节寄语心得体会1》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习第三个中国农民丰收节寄语心得体会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学习第三个中国农民丰收节寄语心得体会12020年9月22日,是第三个中国农民丰收节。日前,习近平总书记向全国广大农民和工作在“三农”战线上的同志们致以节日的祝贺和诚挚的慰问,强调在全社会形成关注农业关心农村关爱农民的浓厚氛围,让乡亲们的日子越过越红火。丰收节的意义在于以农为本、以节载道。从2018年起,我国将每年秋分节气设为中国农民丰收节。在国家层面专门为农民设立节日,充分体现了党和国家对“三农”工作的高度重视和对广大农民的深切关怀。在传统概念里,二十四节气中的秋分,是秋收冬藏的起点,是春耕夏种的终点。也就是说,一年之中的农事,在此节点上完成循环闭合。丰收节庆祝农业丰收,并不单是一台“经济戏”

2、,更大程度上是文化自信的外化,举办丰收节,能够凝聚传统文化、促进城乡融合。丰收节是对生活节俭的提醒。丰收不丢勤俭节约,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习近平总书记对制止餐饮浪费行为作出重要指示,指出尽管我国粮食生产连年丰收,对粮食安全还是始终要有危机意识。吃不穷,穿不穷,抛撒浪费定受穷。通过开展丰收节活动,让全社会深刻认识粮食来之不易,有利于营造浪费可耻、节约光荣的社会氛围。借丰收节进行勤俭节约宣传教育,不仅是落实中央精神的具体行动,也是弘扬传统文化,强化居安思危的现实需要。丰收节是对农业创新的呼唤。农业的起源,本是奉行天人合一、道法自然的产物。丰收节弘扬农耕文化,崇尚劳动,不是固守“日出而作、日落而息

3、”,当然也不可能回到以前的小农生产,其精神价值在于吸收“用养结合”的理念,使“地力常新壮”的传统农耕精髓不断升华。如今,白色塑料污染、黑色畜禽养殖污染、土壤重金属超标等农业生态环境问题,不仅是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威胁、绿色发展的隐患,也是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一大障碍。怎样不断创新生产方式,克服化学农业弊端,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绿色、环保、安全、高效的现代农业产业体系,更加依靠科学技术,实现农业生态化,应该是丰收节带给人们的思考。丰收节是对乡村振兴的招手。丰收节里庆丰收,在弘扬农耕文化的同时,启发探索创新,深化农村改革,促进农民增收和农业农村发展,助力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是丰收节的深层意蕴。我国正处于正确处理工农关系、城乡关系的历史关口。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就是为了从全局和战略高度来把握和处理工农关系、城乡关系”。没有农业农村现代化,就没有整个国家现代化。我国发展最大的不平衡是城乡之间不平衡,最大的不充分是农村发展不充分。把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作为新时代“三农”工作总抓手,通过城乡融合发展,加快补齐农业农村发展短板,推动农业全面升级、农村全面进步、农民全面发展,农民的日子才能越过越红火。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心得体会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