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历史下册 第8课 经济危机和罗斯福新政教案 川教版

上传人:迷**** 文档编号:145864374 上传时间:2020-09-24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14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九年级历史下册 第8课 经济危机和罗斯福新政教案 川教版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九年级历史下册 第8课 经济危机和罗斯福新政教案 川教版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九年级历史下册 第8课 经济危机和罗斯福新政教案 川教版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九年级历史下册 第8课 经济危机和罗斯福新政教案 川教版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九年级历史下册 第8课 经济危机和罗斯福新政教案 川教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九年级历史下册 第8课 经济危机和罗斯福新政教案 川教版(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8课 经济危机和罗斯福新政【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1)识记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爆发的原因、表现与特点,培养学生归纳、概括历史问题的能力; (2)分析罗斯福新政在历史上所起的作用,培养学生从文字资料、图片中提取有效信息、综合分析的能力。2、过程与方法(1)运用历史资料(文字资料、图片等),加强学生对历史知识的理解; (2)运用分析与讨论,拓展学生思维,引导学生理解历史概念和本质,提高学生探究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1)通过对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背景的学习,使学生认识到居安思危的道理。 (2)通过对经济危机爆发的原因的探究打开学生的视

2、野,学习放飞自己的思想。 【教学重点】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危机;罗斯福新政的实施。【教学难点】经济危机中涉及到经济学知识及国家工业复兴法。【教学方法】本课时所使用的教学方法有:讲述法、讨论法等。学习方法有:学生分组探究法、自主学习法等。【课前准备】教师制作多媒体课件。【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美国大发战争横财,由战前的债务国变为了债权国,一战后通过华盛顿会议使它的海军力量同英国的海军力量并驾齐驱,在东南亚和太平洋地区又成功地抑制了日本势力的膨胀。可以说一战后,美国成了当时世界经济中心,经济曾一度出现繁荣景象。1929年,胡佛总统在他的就职演讲中

3、称:“我对国家的未来毫不忧虑,它光辉灿烂充满希望。”“我们的生活已经达到世界历史上的新高度,没有一个国家比美国更有保障了”可是,短短八个月后,美国却流传着一则悲凉的幽默话:“你必须排队才能挤到窗口跳下去。”这一戏剧性的变化究竟是因为什么呢?当时的美国能走出低谷吗?一、空前严重的经济危机教师:什么是经济危机?学生:资本主义经济危机是指资本主义经济发展过程中周期性爆发的社会经济大混乱,其基本特征是生产过剩。教师:2、说一说经济危机爆发的原因及时间学生: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美国是当时世界经济的中心,经济曾一度出现繁荣景象。资本主义经济的高速发展,也孕育着经济危机因素的增长。其中,财政信贷是当时美国经济

4、中最薄弱的环节,股票发行面额大大超过社会上的资金,以致潜伏着巨大的金融危机。1929年10月24日上午10点多钟,美国最大的股票市场纽约证券交易所的股票价格暴跌,一场空前严重的经济危机爆发了。教师:3、议一议经济危机带来的影响?学生:经济危机又被称为“大萧条”。“大萧条”即商品实际价格下跌、购买力减弱,供给大于需求,大量商品卖不出去,失业增加,库存扩大,生产萎缩,企业纷纷倒闭,公众恐慌,以及商业活动的普遍低迷,整个社会经济生活陷于极端混乱和瘫痪之中。教师:4、说一说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特点及其表现 学生回答后,教师纠正。教师:5、议一议经济危机带来怎样的后果?学生:一般的经济危机持续一年最多不过

5、两年,而30年代初的危机持续了长达4年之久,有的国家甚至更长一点。 整个资本主义世界生产下降45%,后退到1908年的水平。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进出口贸易后退了三四十年。整个资本主义世界损失2500亿美元,比一战的物质损失还多800亿。教师:6、议一议经济危机爆发的原因?学生:根本原因:生产资料私有制与生产社会化之间的矛盾。二、美国的罗斯福新政教师:1、议一议罗斯福新政的目的、特点?学生:为了尽快摆脱危机,巩固和维护美国的资本主义制度(目的),1933年就任美国总统的罗斯福宣布实行“新政”(New Deal)。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发展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教师:2、记一记罗斯福新政主要措施学生记忆

6、教师: 3、说说罗斯福新政的作用和影响学生罗斯福新政使美国经济得以摆脱危机并逐渐复苏,为资本主义国家干预经济生活提供了范例。(进步性)但由于产生危机的根源依然存在,它并不能化解资本主义社会的根本矛盾,也无法使美国避免新的危机。(不足)课堂小结 本课的主题是“经济大危机”,学习本课的目的在于使学生对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危机以及罗斯福新政有比较全面而清晰的认识。它不仅仅是资本主义世界在经济上的一次重大危机,也是整个资本主义制度的一场危机。这场危机的出现,许多国家的对待它的态度各有不同。以美国为代表的进行改革来对抗“经济大危机”板书设计巩固练习1.罗斯福新政中最主要的反危机措施是()。A.缩减农业生产

7、B.恢复银行信用C.实施“产业复兴法”D.发展对外贸易2.1929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首先开始于()。A.英国B.美国C.法国D.德国3.下列有关1929年资本主义经济危机表述不正确的是()A.危机使资本主义世界工业生产下降B.危机的时间长达四年之久C.危机加深了资本主义各国的社会危机D.危机席卷整个世界4.罗斯福新政的中心措施是()。A.整顿金融体系 B.推行“以工代赈”C.加强对工业的计划指导 D.调整农业政策5.罗斯福新政中,为解决失业问题而采取的措施是()。A.举办公共工程B.限制工作日时数C.规定工资标准D.整顿银行6.罗斯福新政的最大特点是()。A.国家干预和指导工业 B.国家干预和指导经济C.国家控制和调节金融D.国家扩大对外贸易7.应该怎样评价罗斯福新政?答案1-6.CBDCAB7.罗斯福新政的目的是为了巩固和维护美国的资本主义制度,但经济危机是由资本主义社会固有的基本矛盾所引起,所以不改变资本主义社会制度就不可能根除经济危机。但“新政”在很多方面产生了积极影响(直接影响、间接影响、深远影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幼儿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