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管理年公路水运工程试验检测之公路笔记

上传人:蜀歌 文档编号:145862954 上传时间:2020-09-24 格式:PDF 页数:74 大小:694.7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建筑工程管理年公路水运工程试验检测之公路笔记_第1页
第1页 / 共74页
建筑工程管理年公路水运工程试验检测之公路笔记_第2页
第2页 / 共74页
建筑工程管理年公路水运工程试验检测之公路笔记_第3页
第3页 / 共74页
建筑工程管理年公路水运工程试验检测之公路笔记_第4页
第4页 / 共74页
建筑工程管理年公路水运工程试验检测之公路笔记_第5页
第5页 / 共7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建筑工程管理年公路水运工程试验检测之公路笔记》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建筑工程管理年公路水运工程试验检测之公路笔记(7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建筑工程管理年公路水运工程试验 检测之公路笔记 建筑工程管理年公路水运工程试验 检测之公路笔记 公路水运工程试验检测公路笔记 一、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方法: 1、根据建设任务、施工管理和质量检验评定需要,将建设项目划分为单位工程、分 部工程和分项工程。 2、单位工程:在建设项目中,根据签订的合同,具有独立施工条件的工程。分为路 基工程、路面工程、桥梁工程、互通立交工程、隧道工程和交通安全设施六类。 3、分部工程:在单位工程中,按结构部位、路段长度及施工特点或施工任务划分为 若干个分部工程。 4、分项工程:在分部工程中,按不同的施工方法、材料、工序及路段长度等划分为 若干个分項工程。 5、公路工

2、程质量检验评定以分項工程为评定单位,采用 100 分制进行。在分项工程 评分的基础上,逐级计算分部工程、单位工程、合同段和建设项目评分值。 6、分项工程质量检验包括基本要求、实测项目、外观鉴定和质量保证资料四个部分。 7、涉及结构安全和使用功能的重要实测项目为关键项目,其合格率不得低于 90%, 属于工厂加工制造的桥梁金属构件不低于 95%,机电工程为 100%,且检测值不得 超过规定极限,否则必须进行返工处理。 8、实测项目的规定极限:是指任一单个检测值都不能突破的极限值。不符合要求时 该实测项目为不合格。 9、分项工程得分=(检查项目得分权值)/检查项目权值 分项工程评分值=分项工程得分外

3、观缺陷减分资料不全减分 10、实测项目计分: 检查项目合格率%=(检查合格的点(组)数/全部检查的点组数)100% 检查项目得分=检查项目合格率100 11、分部(单位)工程得分=(分项(分部)工程评分相应权值)/分项(分部) 工程权值 12、合同段工程质量得分=(单位工程得分单位工程投资额)/单位工程投资额 合同段工程质量鉴定得分=合同段工程质量得分内业资料扣分 建设项目工程质量评分值=(合同段工程质量鉴定得分合同段工程投资额)/ 合同段工程投资额 13、施工单位应有完整的施工原始记录、试验数据、分项工程自查数据等质量保证资 料,并进行整理分析,负责提交齐全、真实和系统的施工资料和图表。 1

4、4、质量保证资料包括以下 6 个方面: 1、所用原材料、半成品和成品材料质量检验结果。 2、材料配合比、拌和加工控制检验和试验数据。 3、地基处理和隐蔽工程施工记录以及大桥、隧道施工监控资料。 4、各项质量控制指标的实验记录和质量检验汇总图标。 5、施工过程中遇到的非正常情况记录及其对工程质量影响分析。 6、施工中如发生质量事故,经处理补救后,达到设计要求的认可证明文件。 15、分项工程质量等级评定:分项工程评分值不小于 75 分为合格,小于 75 分为不合 格;机电工程、属于工厂加工制造的金属构件不小于 90 分为合格,小于 90 分为 不合格。 评定为不合格的分项工程,经处理后满足设计要求

5、和评定标准后,分 部工程评分值按其复评分值的 90%计算。 16、分部工程、单位工程、合同段所含工程全部合格,评为合格;所属任一工程不合 格时,评为不合格。 二、沥青混合料 一、沥青混合料基本概念 1、沥青混合料:指由适当比例的粗集料、细集料以及填料与沥青在严格控制条件下 拌和而成的混合料。 2、沥青混凝土混合料:指由适当比例的粗集料、细集料及填料组成的符合规定级配 的矿料,与沥青结合料拌和而成的符合技术标准的混合料,以 AC 表示。 3、按密实类型分为 5 类: 1、密级配沥青混凝土混合料:按级配原理设计组成的各种粒径颗粒的矿料,与沥 青结合料拌和而成,经马歇尔标准击实成型试件的剩余空隙率为

6、 3%-5%(对重 载道路为 4%-6%,对人行道路为 2%-5%)的密实型沥青混凝土混合料。 按粒径 大小分为砂粒式、细粒式、中粒式、粗粒式、特粗式等。按关键性筛孔通过率的 不同可分为细型密级配、粗型密级配沥青混合料等。 2、开级配沥青混合料:矿料级配主要由粗集料嵌挤组成,细集料及填料较少,经 高黏度沥青结合料粘结,矿料相互拨开形成的混合料,经马歇尔标准击实成型试 件的空隙率通常大于 15%-18%。 3、半开级配沥青混合料:由适当比例的粗集料、细集料及少量填料(或不加填料) 与沥青结合料拌合而成,经马歇尔标准击实成型试件的剩余空隙率在 8%-10%以 上的半开式沥青碎石混合料,我国的 AM

7、 型沥青碎石混合料属于此类。 4、间断级配沥青混合料:矿料级配组成中一个或多个粒径段颗粒含量为零或很少 使得级配曲线出现平台式类似平台沥青混合料。根据混合料的空隙率不同,间断 级配混合料可以是密级配或非密级配的混合料。 密级配间断级配混合料的代表性 结构是 沥青玛蹄脂碎石混合料(SMA). 5、沥青稳定碎石混合料(沥青碎石): 由矿料和沥青组成具有一定级配要求的混 合料,按空隙率、集料最大粒径、添加矿粉数量的多少,可分为三红类型: 、密级配沥青稳定碎石基层混合料(ATB):它与沥青混凝土的区别主要是公 称最大粒径的不同,实际上相当于用于基层的粗粒式或特粗粒式沥青混合料,公 称最大粒径通常大于

8、26.5mm,其设计空隙率为 3%-6%,不大于 8%,粒径大于 37.5mm 的特粗式沥青稳定碎石混合料也称大粒径沥青混合料。 、开级配排水式沥青稳定基层混合料(ATPB).公称最大粒径通常大于 19mm, 铺筑在沥青层底部起排水作用,设计空隙率大于 15%-18%。 、半开级配沥青稳定混合料:设计空隙率在 8%-10%以上,适用于缺乏添加矿 粉的沥青拌和设备与人工抄拌(只加少量矿粉或不加矿粉) 制造沥青混合料铺筑 中低等级公路的情况,根据路面的压实层厚度可采用不同的公路最大粒径,通常 称为沥青碎石(AM) 。 4、按沥青结合料分类,分为 5 类: 1、普通沥青和改性沥青混合料 2、乳化沥青

9、碎石混合料:采用乳化沥青与矿料在常温状态下拌合而成,压实后剩 余空隙率在 10%以上的常温沥青混合料。 3、沥青玛蹄脂碎石混合料:由沥青结合料与少量的纤维稳定剂、细集料以及较多 量的填料(矿粉) 组成的沥青玛蹄脂,填充于间断级配的粗集料骨架的间隙,组 成一体形成的沥青混合料,简称 SMA. 4、沥青玛蹄脂:有沥青结合料与少量的纤维稳定剂、细集料及较多量的填料(矿 粉)组成的混合料。 5、沥青胶浆:由沥青结合料、矿粉、或掺加部分纤维组成的混合料。 5、按颗粒最大粒径和级配分为 5 类: 1、砂粒式沥青混合料:公称最大集料粒径等于或小于 4.75mm 的沥青混合料,也称 为沥青石屑或沥青砂。 2、

10、细粒时沥青混合料:公称最大集料粒径为 9.5mm 或 13.2mm 的沥青混合料。 3、中粒式沥青混合料:公称最大集料粒径为 16mm 或 19mm 的沥青混合料。 4、粗粒式沥青混合料:公称最大集料粒径为 26.5 或 31.5mm 的沥青混合料。 5、特粗式沥青混合料:公称最大粒径为等于或大于 37.5mm 的沥青混合料。 5、按沥青生产工艺,分为 2 类: 1、热拌热铺沥青混合料:沥青与矿粉在热状态下拌和、热状态下铺设的沥青路面 混合料。 2、再生沥青混合料:采用适当的工艺,将以破换的旧沥青路面混合料进行再生处 理,或与新沥青混合料混合得到的沥青混合料。 6、按强度构成原则 分为按嵌挤原

11、则构成的结构和按密实级配原则构成的结构 两类。 1、按嵌挤原则构成的沥青混合料的结构强度,是以矿料颗粒之间的嵌挤力和内摩 阻为主,沥青混合料的黏结作用为辅而构成的。 沥青贯入式路面、沥青表面处 治、沥青碎石路面均属此类结构。这一类路面是以颗粒较粗的、尺寸较均匀的矿 料构成骨架,沥青混合料填充其空隙,并把矿料黏成一个整体。这种混合料的强 度受温度影响较小。 2、按密实级配原则构成的沥青混合料的结构强度,是以沥青与矿粉之间的黏结力 为主,矿质颗粒之间的嵌挤力和内摩阻力为辅而构成的。沥青混凝土路面属于此 类,这类的沥青混合料的结构强度受温度影响较大。 二、沥青混合料的技术性质 1、沥青混合料的高温稳

12、定性:1、沥青混合料的高温稳定性:是指沥青混合料在高温(通常 60)条件下经受车 辆荷载长期作用下,不产生车辙和波浪等病害的性能。 沥青混合料高温稳定性不好 时,在使用工程中受交通荷载的反复作用,容易产生车辙、推移、拥包等永久性变形 (包括泛油) 。 2、评价沥青混合料高温稳定性的关键试验方法为 车辙试验2、评价沥青混合料高温稳定性的关键试验方法为 车辙试验:为了模仿沥青路面在 车轮的反复作用下产生车辙的情况, 在实验室采用一个小型车轮在沥青混合料板块状 试件上进行往复行走试验,从而使板块试件形成像实际沥青路面那样的辙槽,这种试 验方法为车辙试验。车辙试验是用一块碾压成型的板块试件(通常为 3

13、00*300*50mm) 在规定温度条件(通常为 60)下,以一个轮压为 0.7MPa 的实心橡胶轮胎在其上行 走,测量试件在变形稳定期间,每增加 1mm 变形需要行走的次数,即为 动稳定度 , 以次/mm 表示。 3、车辙试验的意义3、车辙试验的意义:通过测定轮荷载作用次数与板块试件变形的关系,得出变形速 率 RD 或动稳定度 DS,可用作沥青混合料的抗永久变形性能指标。 4、车辙试验的方法:4、车辙试验的方法: 1、试验时先测定试验轮压强(应符合 0.70.05MPa) ,将试 件装于原试模中。并一起置于达到试验温度(601)恒温室中,保温不小于 5h, 也不得多于 24h。在试件的试验轮

14、不行走的部位上,粘贴一个热电偶温度计,控制试 件温度稳定在(601)。 2、再将试件连同试模置于车辙试验机的试件台上,试验 轮在试件的中央部位,其行走方向须与试件碾压方向一致。 3、开动车辙变形自动记 录仪,然后启动试验机,使试验轮往返行走,时间约 1h,或最大变形达到 25mm 为止。 试验时。记录仪自动记录变形曲线及时间温度。需注意的是,对于 300mm 宽且试验时 变性较小的试件,也可对一块试件在两侧 1/3 位置上进行 2 次试验取平均值。 4、我 国规范规定,以 60作为车辙试验的标准温度,加载水平为 0.7MPa,试验持续 1h, 以动稳定度(以次/mm 表示)作为评价指标。 5、

15、马歇尔试验方法5、马歇尔试验方法:是我国沥青混合料的配合比设计方法,主要通过沥青混合料的 成型后按照(公路工程沥青及沥青混合料试验规程) 中沥青混合料试件密度试验级空 隙率的物理指标计算方法,测定试件的密度、空隙率等各项物理指标,从而进行沥青 混合料配合比设计。 6、影响马歇尔试件的关键因素: 1、室内压实 预测的交通水平太高,会使混合料可能被压实到空隙率太小且不够 稳定的密实状态;预测交通水平太低,使室内采用的压实功生成的密度高于实际 交通形成的密度,其结果是混合料沥青含量太小,混合料现场耐久性偏低。 2、矿质集料间隙率(VMA):为压实集料块体中间隙总体积。如果 VMA 太小,则混 合料可

16、能有稳定性问题;如果 VMA 太大,则混合料可能有耐久性问题,VMA 具有 两个成分:压实后沥青填充的空隙体积及剩余空隙体积,剩余空隙体积使沥青胶 结料在炎热气候可以充分热膨胀。沥青胶结料体积是混合料耐久性的关键。沥青 胶结料体积连同集料级配决定每一集料颗粒周围沥青膜厚度。当最大颗粒尺寸减 小,则最小 VMA 增大,这是因为小颗粒间总的空隙大于大颗粒间的空隙。最大集 料尺寸为 50mm 的密级配混合料的最佳沥青含量可能低至 3.0%-5.0%;而最大集 料尺寸为 10mm 时,沥青含量可能达到 7.0%-7.5%。 任何给定混合料的 VMA 必须足够高,保证沥青胶结料加上要求空隙量有一定的空 间。 3、压实沥青混合料空隙:压实密级配沥青混合料试件在最佳沥青含量时的空隙率, 建议在 3%-5%之间。 4、密度:在马歇尔混合料设计方法中,密度随沥青含量而变化。由于热沥青胶结 料润滑颗粒,压实功迫使颗粒紧靠在一起,起初密度随沥青含量增加而变大。密 度达到某个峰值后开始降低,这是因为增加的沥青胶结料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经营企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