断句(上课用)课件

上传人:我*** 文档编号:145862945 上传时间:2020-09-24 格式:PPT 页数:31 大小:60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断句(上课用)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31页
断句(上课用)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31页
断句(上课用)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31页
断句(上课用)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31页
断句(上课用)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3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断句(上课用)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断句(上课用)课件(3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20/9/24,1,2.下雨天留客天留人不留,3.脚不大好头发全无麻子,1.六十老翁产一子人言非是我子也家产田园尽付与女婿外人不得争执,文言断句,学习目标 1.了解断句在重要性 2.通过练习总结归纳断句方法 3.掌握断句在基本方法并灵活运用,2020/9/24,4,什么叫断句,古书无标点,古人读书都要自己断句,常常在一句话的末了用“。”断开,叫“句”;在一句之内语气停顿的地方用“、”断开,叫“读”(du)。现代用的标点符号是“句读”的发展,所以用标点符号给古书断句也可以叫断句读。 断句是考察文言文的传统方式,是学习文言文的基本功,从前的大学入学国文考试,多采用此题型。如今断句题也是高考考察

2、在重点。,归纳断句步骤:,第一步:通读全文,弄懂大意。,第二步:先易后难,循序渐进。 将能断开的先断开,逐步缩小范围,然后集中精力分析难断处与上下文的联系。,第三步:借助方法,辅助断句。,2020/9/24,6,6,其前提: 读文段,通文意 ,断句的基础或前提在于: 领会全篇的文意,因此断句前先要读几遍原文,力求对原文内容有个大致的了解,凭语感将能断开的先断开,逐步缩小范围,然后再集中分析难断的句子。 自然,语感对断句有很大的帮助,但 除此之外,还可以借助一定的方法和技巧来帮助断句。,三、文言断句的一般方法,试给下列语段断句,看断句处有何特点。 例1、匡 衡 勤 学 而 无 烛 邻 舍 有 烛

3、 而 不 逮 衡 乃 穿 壁 引 其 光 以 光 映 书 而 读 之。,匡衡勤学而无烛 邻舍有烛而不逮 衡乃穿壁引其光 以光映书而读之。,/,/,/,匡衡,邻舍,衡,2020/9/24,9,和现代汉语一样,名词或代词一般也常常作句子的主语和宾语,因此找出文中反复出现的名词或代词,就可以确定停顿的位置。 注意: 专有名词,如官署名、官职名、人名、地名,它们内部不能断开。如: “父友兵部主事常允恭死于九江”。 文言文中,人名第一次出现时往往用全称,以后再出现就只提名不提姓了。如:赤壁之战中,“初,鲁肃闻刘表卒”,先用全称,后面的“肃径迎之”、“肃宣权旨”就不再提姓了。,1、找名词(或代词) 定句读

4、,刻削之道鼻莫如大目莫如小鼻大可小小不可大也目小可大大不可小也,举事亦然,为其后可复者也,则事寡败矣。 (限6处) 刻削之道/鼻莫如大/目莫如小/鼻大可小/小不可大也/目小可大/大不可小也,举事亦然,为其后可复者也,则事寡败矣。,小试身手,太 宗 谓 太 子 少 师 萧 瑀 曰 朕 少 好 弓 矢 得 良 弓 十 数 自 谓 无 以 加 近 以 示 弓 工 乃 曰 皆 非 良 材 朕 问 其 故 工 曰 木 心 不 直 则 脉 理 皆 邪 弓 虽 劲 而 发 矢 不 直。朕始寤向者辨之未精也。朕以弓矢定四方,识之犹未能尽,况天下之务,其能遍知乎!,/,/,/,/,/,/,/,/,/,/,/,重

5、点词:曰 词性:动词,例2、试给下列语段断句,看断句处有何特点。,在文言文中,可借助动词,特别是“曰”“云”“言”“谓”等表说话的动词作为标志进行断句。 文言句式中,主谓结构居多,但主语常省略,关键是抓住动词,以动词为中心,找前后结构关系,确定主干,从而断开句子。,2. 找动词,定句读。,2020/9/24,13,13,上(刘邦)尝从容与信(韩)言诸将能不,各有差。上问曰如我能将几何信曰陛下不过能将十万上曰于君何如曰如臣多多益善耳上笑曰多多益善何为为我禽信曰陛下不能将兵而善将将此乃信之所以为陛下禽也,/,/,/,/,/,/,/,/,/,/,/,/,/,小试身手,/,2020/9/24,14,1

6、4,于是余有叹焉。古人之观于天地往往有得,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夫夷以近,则游者众;险以远,则至者少。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3.例题分析,句首的虚词:“夫、盖、其、凡、窃、诸、敬、唯、盍”等前面可断句, 常用于句首的相对独立的叹词,如嗟夫、嗟乎、呜呼等,前后都可断句;,句末虚词:“也、矣、欤、耶、哉、乎、焉、兮、耳、而已、者”等后面可断句;,古人写文章,不用标点符号,他们明辨句 读,虚词就成了重要的标志。,3. 找虚词,理关系。,常在句首的时间词: 如顷之、向之、未几、已而、斯须、既而、俄而 、俄顷等,也可以帮助断句。,常用在句首的关联词

7、: 如苟、纵、故、是故、于是、纵使、向使、然而、然则、无论、至若、且夫、若夫 、是以、继而等前面大多可以断句;,以、于、为、而、则等词常用在句中。 (“而”表转折 且后面为一个比较长和完整的句子时,“而”字前面要断开;“则、以”等也可用在后一分句的开头),2020/9/24,17,断句口诀:,“曰”后冒,“哉”后叹, “夫”“盖”大都在句前。 “于”“而”一般在句间, “矣”“耳”后面画圆圈。 “耶”“乎”经常表疑问, “也”“者”作用要停顿。,2020/9/24,18,【例线“”给下面文言文断句。(5分) (赵困于秦)齐人、楚人救赵。赵人乏食,粟于齐,齐王弗许。周子曰:“夫赵之于齐楚扞蔽也犹

8、齿之有唇也唇亡则齿寒今日亡赵明日患及齐楚矣且救赵高义也却秦师显名也不务为此而爱粟为国计者过矣。”,利用重要虚词可方便快捷地为上段文字断句。,小试身手,2020/9/24,19,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事不成则礼乐不兴礼乐不兴则刑罚不中刑罚不中则民无所措手足,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事不成则礼乐不兴/礼乐不兴则刑罚不中/刑罚不中则民无所措手足,例4、试给下列语段断句,看断句处有何特点。,4、据修辞 定句读,顶真、排比、对偶、是文言文中常见的修辞方法。句式整齐,四六句多,又是文言文的一大特点。这一特点,又为断句提供了方便。,例:秦王坐章台见相如相如奉璧奏秦王秦王大喜传以示美人及左右左右

9、皆呼万岁。,秦王坐章台见相如/相如奉璧奏秦王/秦王大喜/传以示美人及左右/左右皆呼万岁。 (相同词语紧相连,一般中间要点断。),2020/9/24,21,积善多者虽有一恶是为过失未足以亡积恶多者虽有一善是为误中未足以存人君闻此可以悚惧布衣闻此可以改容。,积善多者/虽有一恶/是为过失/未足以亡/积恶多者/虽有一善/是为误中/未足以存/人君闻此/可以悚惧/布衣闻此/可以改容。,小试身手,2020/9/24,22,师旷曰盲臣安敢戏君乎臣闻之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壮而好学如日中之光老而好学如炳烛之明炳烛之明孰与昧行乎平公曰善哉,师旷曰/盲臣安敢戏君乎/臣闻之/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壮而好学/如日中之光/老

10、而好学/如炳烛之明/炳烛之明/孰与昧行乎/ 平公曰/善哉,1、找名代 定句读 2、找动词 定句读 3. 找虚词 定句读 4、据修辞 定句读,归纳小结,文言断句的一般方法,2020/9/24,24,实战演练,2020/9/24,25,1.用斜线“/”给下面的文字断句。 宋 人 或 得 玉 献 诸 子 罕 子 罕 弗 受 献 玉 者 曰 以 示 玉 人 玉 人 以 为 宝 也 故 敢 献 之,2020/9/24,26,2.武帝欲杀乳母乳母告急于东方朔朔曰帝忍而愎旁人言之益死之速耳汝临去但屡顾我我当设奇以激之乳母如言朔在帝侧曰汝宜速去帝今已大岂念汝乳哺时恩耶帝怆然遂舍之,/,/,/,/,/,/,/,

11、/,/,/,/,/,/,/,/,翻译:汉武帝想杀奶妈,奶妈向东方朔求救,东方朔说道:“皇帝残忍而且为人刚愎自用,别人求情,你反而死的更快。皇帝要处决你的话,你记得回头看我,我当想办法激将皇帝。”奶妈按照东方朔说得做,东方朔在武帝旁对奶妈说:“你走吧,皇帝现在都已经长大了,还会惦记着你小时候喂奶的恩情吗?”皇帝伤感无言,于是饶恕了奶妈。,2020/9/24,27,子曰/(对话标志语)孝子之事亲也/(句尾标志词)居则致其敬/(修辞-对仗并列)养则致其乐/(修辞-对仗并列)病则致其忧/(修辞-对仗并列)丧则致其衰/(修辞-对仗并列)祭则致其严/五者备矣/(句尾标志词)然后能事亲(分承总说),3.子曰

12、孝子之事亲也居则致其敬养则致其乐病则致其忧丧则致其衰祭则致其严五者备矣然后能事亲,2020/9/24,28,4.人之生斯世也但知以已死者为鬼而未知未死者亦鬼也酒罂饭囊或醉或梦块然泥土者则其人虽生与死之鬼何异余尝见未死之鬼吊已死之鬼未之思也,人之生斯世也,但知以已死者为鬼,而未知未死者亦鬼也。酒罂饭囊,或醉或梦,块然(无知无觉的样子)泥土者,则其人虽生,与死之鬼何异?余尝见未死之鬼吊已死之鬼,未之思也。,译文:人们活在这个世上,只知道已经死了的鬼,而不知还有没死之人(其实)也是鬼。(那些)只知吃喝的人,有的醉生有的梦死,(浑浑噩噩)像泥石土块一般没有知觉,那么这样的人即使活着,和已死的鬼又有什么

13、两样?我曾经见过未死的人间的鬼去凭吊已死的的鬼,(他)没想过(活着的鬼与死了的鬼)这件事,(其实它们之间)只是一点点差别罢了。,2020/9/24,29,5.为下面文言文语段加上标点。 读书始读未知有疑其次则渐渐有疑中则节节是疑过了这一番疑渐渐释以至融会贯通都无可疑方始是学又云无疑者须要有疑有疑者却要无疑,答案:读书,始读未知有疑,其次则渐渐有疑,中则节节是疑。过了这一番,疑渐渐释,以至融会贯通,都无可疑,方始是学。又云:无疑者须要有疑,有疑者却要无疑。,2020/9/24,30,30,6.齐王使使者问赵威后书未发威后问使者曰岁亦无恙耶民亦无恙耶王亦无恙耶使者不说曰臣奉使使威后今不问王而先问岁与民岂先贱而后尊贵者乎,拓展练习,/,/,/,/,/,/,/,/,/,/,/,2020/9/24,31,齐王派使者来问候赵威后,(齐王给威后的)信还没打开,威后就问使者说:“齐国的收成好吗?老百姓好吗?齐王也好吗?”(齐国)使者(听了)不高兴,说:“我奉齐王使命出使到威后这里,现在您不问齐王如何,而先问收成和老百姓,哪里有先问卑贱者后问尊贵者的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PPT素材/模板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