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管理土木工程专业本科四年制培养方案及培养模式定位

上传人:蜀歌 文档编号:145862818 上传时间:2020-09-24 格式:PDF 页数:7 大小:692.9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建筑工程管理土木工程专业本科四年制培养方案及培养模式定位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建筑工程管理土木工程专业本科四年制培养方案及培养模式定位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建筑工程管理土木工程专业本科四年制培养方案及培养模式定位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建筑工程管理土木工程专业本科四年制培养方案及培养模式定位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建筑工程管理土木工程专业本科四年制培养方案及培养模式定位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建筑工程管理土木工程专业本科四年制培养方案及培养模式定位》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建筑工程管理土木工程专业本科四年制培养方案及培养模式定位(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建筑工程管理) 土木工程 专业本科(四年制)培养方 案及培养模式定位 (建筑工程管理) 土木工程 专业本科(四年制)培养方 案及培养模式定位 土木工程专业本科(四年制)培养方案及培养模式定位 序、壹般说明序、壹般说明 本文件是“土木工程专业本科教育(四年制)培养目标和毕业生基本规格”的配套文件。 本文件提出的土木工程专业教育的基本模式和课程框架,反映了现阶段宽口径土木工程 专业本科教学的基本要求。 壹、培养目标壹、培养目标 培养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德智体全面发展,掌握土木工程学科的基本理论和 基本知识,获得工程师基本认知训练且具有创新精神的高级专门人才。 毕业生能从事土木工程的设计、

2、 施工和管理工作, 具有初步的项目规划和研究开发能力。 二、业务范围二、业务范围 能于房屋建筑、隧道和地下建筑、公路和城市道路、铁道工程、桥梁、矿山建筑等的设 计、施工、管理、咨询、监理、研究、教育、投资和开发部门从事技术或管理工作。 三、毕业生基本要求三、毕业生基本要求 (壹)思想道德、文化和心理素质 热爱社会主义祖国,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理解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 的基本原理;愿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有为国家富强、民族昌盛而奋斗 的志向和责任感;具有敬业爱岗、艰苦奋斗、热爱劳动、遵纪守法、团结合作的品质;具有 良好的思想品德、社会公德和职业道德。 具有基本的和高

3、尚的科学人文素养和精神,能体现哲理、情趣、品位、人格方面的较高 修养。 保持心理健康,努力做到心态平和、情绪稳定、乐观、积极、向上。 (二)知识结构 1人文、社会科学基础知识 理解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的基本原理,于哲学及方法论、经济学、法律等方 面具有必要的知识,了解社会发展规律和 21 世纪发展趋势,对文学、艺术、伦理、历史、 社会学及公共关系学等的若干方面进行壹定的修习。 掌握壹门外国语。 2自然科学基础知识 掌握高等数学和本专业所必须的工程数学,掌握普通物理的基本理论,掌握和本专业有关的 化学原理和分析方法,了解现代物理、化学的基本知识,了解信息科学、环境科学的基本知 识,了

4、解当代科学技术发展的其他主要方面和应用前景。掌握壹种计算机程序语言。 3学科和专业基础知识 掌握理论力学、材料力学、结构力学的基本原理和分析方法,掌握工程地质和土力学的基本 原理和实验方法,掌握流体力学(主要为水力学)的基本原理和分析方法。 掌握工程材料的基本性能和适用条件,掌握工程测量的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掌握画法几何 基本原理。 掌握工程结构构件的力学性能和计算原理,掌握壹般基础的设计原理。 掌握土木工程施工和组织的壹般过程、了解项目策划、管理及技术经济分析的基本方法。 4专业知识 掌握土木工程项目的勘测、规划、选线或选型、构造的基本知识。 掌握土木工程结构的设计方法、CAD 和其他软件应

5、用技术。 掌握土木工程基础的设计方法,了解地基处理的基本方法。 掌握土木工程现代施工技术、工程检测和试验的基本方法。 了解土木工程防灾和减灾的基本原理及壹般设计方法。 了解本专业的有关法规、规范和规程。 了解本专业发展动态。 5相邻学科知识 了解土木工程和可持续发展的关系。 了解建筑和交通的基本知识。 了解给排水的壹般知识,了解供热通风和空调、电气等建筑设备、土木工程机械等的壹般知 识。 了解土木工程智能化的壹般知识。 (三)能力结构 1获取知识的能力 具有查阅文献或其他资料、 获得信息、 拓展知识领域、 继续学习且提高业务水平的能力。 2 运 用知识的能力 具有根据使用要求、地质地形条件、材

6、料和施工的实际情况,经济合理、安全可靠地进行土 木工程勘测和设计的能力。 具有解决施工技术问题和编制施工组织设计、组织施工及进行工程项目管理的初步能力。 具有工程经济分析的初步能力。 具有进行工程监测、检测、工程质量可靠性评价的初步能力。 具有壹般土木工程项目规划或策划的初步能力。 具有应用计算机进行辅助设计、辅助管理的初步能力。 具有阅读本专业外文书刊、技术资料和听说写译的初步能力。 3创新能力 具有科学研究的初步能力。 具有科技开发、技术革新的初步能力。 4表达能力和管理、公关能力 具有文字、图纸、口头表达的能力。 具有和工程项目设计、施工、日常使用等工作关联的组织管理的初步能力。 具有社

7、会活动、人际交往和公关的能力。 (四)身体素质 具有壹定的体育和军事基本知识,掌握科学锻炼身体的基本技能,养成良好的体育锻炼和卫 生习惯,受到必要的军事训练,达到国家规定的大学生体育和军事训练合格标准,形成健全 的心理和健康的体魄,能够履行建设祖国和保卫祖国的神圣义务。 四、专业课程设置和实践教学环节四、专业课程设置和实践教学环节 (壹)体现宽口径专业的基本要求,建立反映我院特色的课程设置方案 按教育部 1998 年专业目录设置的土木工程专业,涵盖了原来的建筑施工、交通上建工程、 矿井建设、城镇建设(部分)等专业,是壹个宽口径的专业。专业的拓宽,于课程设置上, 主要体当下专业基础课程的拓宽。土

8、木工程专业的课程设置和实践教学环节,应满足培养目 标的要求,使培养对象于结束本科学业后,具备从事土木工程各个领域设计、施工、管理工 作的基本知识和能力,经过壹定的认知训练后,具有开展研究和应用开发的初步能力。 对专业课程和实践教学环节的设置、内容编排、教学方式等,于体现宽口径专业基本要 求的基础上、充分反映了我院的培养特色。 (二)课程设置 1 专业主干学科:力学、土木工程 2 课内总学时 教学计划规定的课内总学时(即对应毕业总学分要求的课内总学时)上限控制于 2500 学时; 于实现课程整体优化的前提下,逐步减少课内总学时。 3课程结构和相对比例 课程结构分为公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

9、 各部分课程学时比例为 : 公共基础课控制于 50左右, 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分别为 30%和 10% 左右。总学时中的 10%,根据教改和教学计划修订和调整情况,分别安排于上述三部分课程 中。 4课程性质 课程性质分为必修课,选修课(含限定选修课和任意选修课) 。以下所列课程名后注*者,其 课程内容为必修。本方案中未加*者,为选修。选修课程的比例为 10左右。 5各部分课程概要 5l 公共基础课 公共基础课包括人文社会科学类课程、自然科学类课程和其他公共课程。 (1)人文社会科学类课程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 毛泽东思想概论* 邓小平理论概论* 法律(法律基础*、土木工程建设法规*) 经济学(政

10、治经济学、工程经济学) 管理学 语言(大学英语*、科技论文写作) 文学和艺术 伦理(伦理学、职业伦理、品德修养) 心理学或社会学(公共关系学) (2)自然科学类课程 高等数学* 物理* 物理实验* 普通化学* 化学实验 环境科学 信息科学 现代材料学 (3)其他公共类课程 体育* 军事理论* 计算机文化 计算机语言和程序设计 52 专业基础课 专业基础课构成了土木工程专业共同的专业平台,为学生于校学习专业课程和毕业后于专业 的各个领域继续学习提供坚实的基础。这部分课程包括了工程数学、工程力学、流体力学、 结构工程学、岩土工程学的基础理论以及从事土木工程设计、施工、管理所必须的专业基础 理论。

11、专业基础课程 线性代数* 概率论和数理统计* 数值计算* 理论力学* 材料力学* 结构力学* 弹性力学 流体力学*或水力学* 土力学*或岩土力学* 工程地质* 土木工程概论* 土木工程材料* 画法几何* 工程制图和计算机绘图* 工程测量* 荷载和结构设计方法* 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 砌体结构 钢结构设计原理* 组合结构设计原理 基础工程* 土木工程施工* 建设项目策划和管理* 工程概预算* 53 专业课 专业课的教学目的,于于通过具体工程对象的分析,使学生了解壹般土木工程项目的设计、 施工等基本过程,学会应用由专业基础课程学得的基本理论,较深入地掌握专业技能,建立 初步的工程经验,以适应当前国

12、内用人单位对土木工程专业本科人才基本能力的壹般要求。 专业课程的设置,能够多种方式。如设立若干课群组,每壹课群组集中对土木工程中某壹类 工程对象的勘察、 设计、 施工、 管理进行教学, 要求学生系统修习某壹课群组的基本课程 (或 核心课程) ,且修习其他课群组的若干门课程(壹主多辅模式) 。所设立的课群组,也能够是 以某壹类工程对象为主,但配以苦干门其他工程对象的课程(主辅组合模式) 。有条件的学 校,也可实行完全打通模式,即要求学生的专业课程学习能涉及较宽的范围。无论采用何种 模式,应注意体现下述原则: (1)学生经过专业课程学习,较系统地掌握土木工程项目规划、设计、施工等的主要过程。 当设

13、立课群组时,各课群组的课程内容壹般应包含工程项目的规划或选线(选型) 、结构设 计、施工、检测或试验等,以及关联的课程设计、专业实习环节。 (2)专业课程学习的涉及面,于土木工程领域内有壹定宽度。采取壹主多辅、主辅组合模 式,我院设立的课群组涉及土木工程领域中的建筑施工类、交通土建工程类、地下壹岩土壹 矿井建设类课程。 (三)实践教学环节 1实践教学环节的地位 实践教学环节是土木工程教学中非常重要的环节,于现代工程教育中占有十分重要的位置, 是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动手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关键环节,它的作用和功能是理论教学所 不能替代的。各校要注重把实践教学的改革纳入整个教学内容、课程体系的改革当

14、中,发挥 整体教育功能。 2实践教学环节的主要内容和学时 2l 内容及学时 基础和专业实践教学环节包括计算机应用、实验、实习、课程设计和毕业设计(论文)等类 别。总学时安排于 40 周左右。 22 实践教学环节的性质 土木工程专业的实践教学环节均匀必修。有组织的科技创新等活动,纳入实践教学环节 中。 23 建议设置的实践教学环节 (1)计算机应用类 计算机上机实习, 可结合于各种课程教学和设计类教学过程中, 总实习机时达 200 学时。 (2)实验类 大学物理实验 力学实验 材料实验 土工实验 结构实验 (3)实习类 认识实习 测量实习 地质实习 生产实习 毕业实习 (4)课程设计类 勘测或房

15、屋建筑类课程设计 结构类课程设计 工程基础类课程设计 施工类课程设计 (5)毕业设计(论文) 14 周 3主要实践教学环节的基本要求 3l 计算机实习类 了解计算机基础、算法和数据结构,掌握若干种计算机实用软件。 掌握和各门课程有关的工程软件应用方法,熟悉 CAD 制图。 32 实验类 了解所学课程的实验方法,正确使用仪器设备。 训练实验动手能力,培养科学实验及创新意识。 掌握壹般结构实验的基本方法,初步具备结构检验的技能。 33 实习类 掌握各项实习内容及有关的操作和测量技能,能初步应用理论知识解决工程实际问题。 了解土木工程师的工作职责范围,参和部分或全部工作。 了解土木工程的项目管理,正

16、确使用我国现行的施工规范和规程。 34 课程设计类 了解和土木工程有关的法规和规定,熟悉技术规程中和课程设计有关的主要内容。 了解工程师的工作过程和工作职责,了解设计过程中各工种之间的配合原则。 通过工程设计,综合应用所学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具有独立分析解决壹般土木工程技术问 题的能力。 有能力用书面及口头的方式清晰而准确地表达设计意图及各项技术观点。 35 毕业设计(论文) 知识方面,要求能综合应用各学科的理论、知识和技能,分析和解决工程实际问题,且通过 学习、研究和实践,使理论深化、知识拓宽、专业技能延伸。 能力方面,要求能进行资料的调研和加工,能正确运用工具书,掌握有关工程设计程序、方 法和技术规范,提高工程设计计算、理论分析、图表绘制、技术文件编写的能力;或具有实 验、测试、数据分析等研究技能,有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有外文翻译和计算机应用的能 力。 素质方面,要求树立正确的设计思想,严肃认真的科学态度和严谨的工作作风,能遵守纪律, 善于和他人合作。 五、土木工程专业的培养模式定位五、土木工程专业的培养模式定位 根据上述土木工程专业指导委员会制定的土木工程专业培养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经营企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