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设计 采矿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上传人:蜀歌 文档编号:145862101 上传时间:2020-09-24 格式:PDF 页数:57 大小:754.2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建筑工程设计 采矿工程施工组织设计_第1页
第1页 / 共57页
建筑工程设计 采矿工程施工组织设计_第2页
第2页 / 共57页
建筑工程设计 采矿工程施工组织设计_第3页
第3页 / 共57页
建筑工程设计 采矿工程施工组织设计_第4页
第4页 / 共57页
建筑工程设计 采矿工程施工组织设计_第5页
第5页 / 共5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建筑工程设计 采矿工程施工组织设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建筑工程设计 采矿工程施工组织设计(5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建筑工程设计 采矿工程施工组织设 计 建筑工程设计 采矿工程施工组织设 计 玉溪大红山矿业有限公司第九作业区玉溪大红山矿业有限公司第九作业区 号铜矿带 150 万吨/年采矿工程及、矿体充填工程号铜矿带 150 万吨/年采矿工程及、矿体充填工程 施工组织设计施工组织设计 铜陵中都矿建云南分公司公司大红山项目部铜陵中都矿建云南分公司公司大红山项目部 二一一年十月二一一年十月 目 录目 录 第一章 工程概况 .3 第二章 编制依据与原则 .9 第三章 施工准备和大临设施 .10 第四章 掘进工程施工方案和技术措施 .12 第五章 采矿工艺 .17 第六章 出矿进度安排及三级矿量平衡的措施 .24 第

2、七章III IV 矿体充填工程.26 第八章 辅助系统 .27 第九章 工期承诺和保证措施 .28 第十章 项目组织机构、劳动力计划和材料投入计划 .30 第十一章 机械设备设施投入计划 .32 第十二章 质量承诺和保证措施 .32 12.3.3.1 确保混凝土强度等级的技术措施.34 第十三章 安全生产和文明施工措施及违约承诺 .38 附图附表 .41 附件一质量管理体系 .41 附件二安全环境管理体系 .41 附件一 .48 质量管理体系 .48 附件二 .59 安全环境管理体系 .59 第一章 工程概况第一章 工程概况 1.1 矿区地理和交通1.1 矿区地理和交通 大红山铁矿是昆钢集团公

3、司的重要铁矿石原料基地, 矿山位于云南省玉溪市新平彝族、 傣族自治县戛洒镇。矿区往东有公路通往新平县城(81km)、玉溪市(165km),昆明市 (271km),往西有公路至楚雄市(178km)、昆明市(344km)。从矿区经新平、玉溪至 昆钢本部公路距离 260km,至戛洒生活区 10.5km,对外交通方便。 1.2 概述及采充范围1.2 概述及采充范围 大红山铁矿 I 号铜矿带 150 万 t/a 采矿工程是大红山铁矿 800 万 t/a 扩产工程的一部 分,初步设计为云南华昆工程技术股份公司和中冶长天国际工程有限责任公司编制的大 红山铁矿 I 号铜矿带及三选厂铜系列 150 万 t/a

4、采选工程初步设计 。 大红山铁矿 I 号铜矿带 150 万 t/a 采矿工程的建设于 07 年展开,基建探矿工程已完 成,并提交了号铁铜矿带首采区基建探矿地质报告 ,开拓工程已完成大部分,基建 采切工程基本结束。 从基建探矿提交的探矿资料看,矿体大部分变得层数较多,且层间距有厚有薄,矿体 局部地段较厚大。根据矿体的变化情况,为提高资源利用率,并保证 I 号铜矿带之上露天 开采的安全,将原设计的空场法嗣后充填变更为点柱充填法。 本次采矿范围为大红山铁矿 I 号铜矿带 400-500m 标高矿体的 B44 线以西地段及 I 号 铜矿带 500-600m 标高的矿体。 本次采充工程主要为本采区内的打

5、眼、爆破落矿、二次爆破、铲装出矿至溜井、铲装 后至 15t 运矿卡车倒运至溜井卸矿,在 480m 水平将 480m 中段溜井内的矿石汽车倒运卸入 380m 中段溜井内,直至矿石从 380 运输平巷溜井放矿口放入矿车内为止的一切工程。同时 负责对 I 号铜矿带采空区的充填,三选厂26m 深锥高压型浓缩底流泵站、尾矿砂浆泵送 线路、充填制备站及井下充填管线的管理、维护保养、充填管的更新,充填料制备,空区 内泄水井及泄水管制安,漏浆、跑浆、堵管的处理,采场支护、安全管理、采区通风、照 明、道路维护、放矿设备及溜井的维护检修、溜井降段封堵保养、采区的供排水、供电等 相关内容。并负责完成 III 、IV

6、 号矿体的分段空场法的采空区尾砂充填工作,包括 III、 IV 矿整个充填工艺的工作,采场联道钢筋混凝土密闭墙、拦砂墙封堵,空区内泄水井泄水 管制安,充填管路的维护及更新,漏浆、跑浆、堵管的处理,除尾砂以外的主、辅材料, 通风,供、排水,照明等相关充填工作内容。 1.3 地质及矿体特征1.3 地质及矿体特征 矿区水文地质条件属以弱裂隙含水层充水为主的简单偏复杂类型, 工程地质条件整体 中等。矿床为古海相火山岩型铁铜矿床。 矿带主要赋存于曼岗河组中上部石榴黑云角闪片岩夹变钠质凝灰岩段(Ptdm3)中, 铁、 铜共生。矿岩以半坚硬岩石为主,部份坚硬岩石,稳固性较好,局部黑云片岩分布地段稳 固性差。

7、矿体与地层产状一致,倾角在 1844.5之间,呈单斜构造,产状变化小,构造 简单,断层破坏少。主要侵入岩体有辉长辉绿岩、辉绿岩和石英白云石钠长石岩、钠长石 岩等, 基建探矿范围内铜矿石综合 Cu 品位为 0.58%; 其中富铜矿石综合 Cu 品位为 1.29%; 贫铜矿石综合 Cu 品位为 0.65%;表外铜矿石综合 Cu 品位为 0.37%。基建探矿范围内铁矿 石综合 TFe 品位为 25.08%;其中表内铁矿石综合 TFe 品位为 28.07%;表外铁矿石综合 TFe 品位为 21.77%。 1.4 设计开采对象1.4 设计开采对象 大红山铁矿 I 号铜矿带位于 A29A49 勘探线间,

8、50m850m 标高范围,近东西向展 布,走向长 2.2Km,倾斜宽 0.879Km,勘探面积 1.93Km2。矿带自上而下有c铁矿体、3 铜矿体、b铁矿体、2铜矿体、a铁矿体、1铜矿体、0铁矿体。 根据大红山铁矿的总体规划、矿体赋存情况及压矿关系、I 号铜矿带中段生产能力验 证及矿量情况等,选择 I 号铜矿带 400-500m 标高矿体的 B44 线以西地段及 I 号铜矿带 500-600m 标高矿体为首采地段。 基建探矿按下述原则圈定矿体,工业指标为:铜矿: 0.3Cu0.5%的为表外矿, 0.5Cu1%的为贫矿,Cu 1%的为富矿;夹石剔除厚度 2m,贫矿可采厚度 2m,富矿可 采厚度

9、1m;当铜矿中伴生的 TFe15%时计算铁金属量。铁矿:20TFe25%的为表外 矿,TFe25%的为表内矿 ; 夹石剔除厚度 2m,矿体可采厚度 2m; 当铁矿中伴生的 Cu0.1% 时计算铜金属量。圈定矿体顺序为先圈定富铜矿、贫铜矿,再圈定表内铁矿,接着圈定表 外铜矿。 基建探矿后提交资源量见表 1-1 及 1-2。 剖面法计算结果汇总表(铜)剖面法计算结果汇总表(铜) 表 1-1 富矿贫矿表外矿 控制 程度 矿石量 (万吨) 平均 品位 (%) 矿石量 (万吨) 平均 品位 (%) 矿石 量 (万吨) 平均 品位 (%) 表内矿 矿石量 合计 (万吨) 表内 矿平 均 品位 (%) 合计

10、 (万吨) 平均 品位 (%) A 级35.661.33946.100.64461.430.36981.760.661443.180.57 B 级29.991.23286.650.68129.440.37316.640.73446.070.62 C 级0.0021.360.636.690.3621.360.6328.050.56 合计65.651.291254.100.65597.560.371319.750.681917.310.58 伴生铁金属量 380.00 万吨。 剖面法计算结果汇总表(铁)剖面法计算结果汇总表(铁) 表 1-2 表内矿表外矿 控制 程度 矿石量 (万吨) 平均 品位(

11、%) 矿石量 (万吨) 平均 品位(%) 合计 (万吨) 平均 品位 (%) A 级755.8028.11592.2421.821348.0425.27 B 级108.0427.79137.8421.74245.8824.33 C 级13.2627.9826.7920.8740.0423.14 合计877.1028.07756.8721.771633.9725.08 伴生铜金属量 2.93 万吨。 按采充合同供矿品位,进一步确定表内外铜矿石和表内外铁矿石作为开采范围。 1.5 采矿相关指标1.5 采矿相关指标 1.5.1 设计开采规模 I 号铜矿带深部设计开采规模为 150 万 t/a,按两个

12、中段同时生产考虑,单中段生产 规模为 7080 万 t/a。 1.5.2 基建采切工程进度及生产持续采切工程量 基建采切工程:根据生产的需要,基建 380、480 两个中段。380 中段采切工程基建 400、420 两个分段,两个分段均基建 B48、B60、B72 共 3 个盘区,B44B78 共 18 个矿块。 480 中段采切工程基建 500、520 两个分段,两个分段均基建 B26B38、B44B68 共 20 个矿块。B40B42 两个矿块为保证 400 万 t/a 一期及、号矿体的回风通道,安排 在后期开采。B26 矿块以东,B68 矿块以西部分为生产持续地段。 与上述基建地段相配套

13、,还须完成相应的采场溜井及进、回风工程的基建,目前除溜 破系统外,主体基建工程基本结束。 生产持续采切工程:440、460、480m 分段,540、560、580m 分段,及 400、420、 500、520m 基建范围之外部分为 380、480 两个中段的生产持续地段,经估算,生产持续采 切工程量:掘进:449377m3,支护:6590m3,钢材:41210kg,详见表 1-4。 生产持续采切工程量计算表 生产持续采切工程量计算表 表 1-4 巷道断面(m2)材料消耗 序号巷道名称 支护 型式 净掘进 长度 (m) 工程量(m3) 混凝土 (m3) 木材 (m3) 钢材 (Kg) 一380 中段 (一)溜井 喷锚13.0113.707.1798.224.95177.08 喷砼13.0113.7035.85491.1024.731溜井联道 不支13.0113.01100.371305.820.00 2卸矿口166.56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经营企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