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电化学测试试验课件

上传人:我*** 文档编号:145859942 上传时间:2020-09-24 格式:PPT 页数:49 大小:13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应用电化学测试试验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49页
应用电化学测试试验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49页
应用电化学测试试验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49页
应用电化学测试试验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49页
应用电化学测试试验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4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应用电化学测试试验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应用电化学测试试验课件(4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应用电化学测试实验,(48学时) 应用电化学测试实验指导书 2010.9,应用电化学测试实验,电化学测试部分,实验三 镀锌溶液极化曲线的测定,一、实验目的 1. 掌握测定阴极极化曲线的测量方法和意义; 2. 镀锌添加剂的用量对阴极极化曲线的影响; 3. 锌镀层质量对极化曲线的影响。,二、实验原理,1、电镀添加剂在电镀过程中的重要作用: 吸附在阴极表面上,对电极过程可起到加速或抑制的作用,在阴极极化曲线上就表现为减小或增大极化,影响镀层的结晶状态。添加剂还可以增加镀层的延展性。 添加剂在镀层中的夹杂,可能增加镀层的脆性。 2、镀层的外观评价 镀层结晶应均匀、细致、平滑,不允许有针孔、麻点、起皮、

2、起泡、毛刺、斑点、起瘤、剥离、阴阳面、烧焦、树枝状和海绵状镀层。允许镀层表面有轻微水印 。,三、 实验内容,1基本溶液 基础镀液组成:ZnCl2 70g/L,KCl 200 g/L,H3BO3 40g/L记为1号液; 基础镀液 + 添加剂NDZ-1,5mL/L,记为2号液; 基础镀液 + 添加剂NDZ-1,10mL/L,记为3号液; 基础镀液 + 添加剂NDZ-1,15mL/L,记为4号液; 基础镀液 + 添加剂NDZ-1,20mL/L,记为5号液; 2. 极化曲线的测定 电化学测试采用三电极体系。研究电极采用直径为10mm的圆电极,辅助电极采用3mm 3mm的Pt片,参比电极采用饱和甘汞电极

3、。 3. 锌镀层质量对极化曲线的影响 比较典型镀锌液与镀层外观出现雾状,表面烧焦等现象的阴极极化曲线。分析不同区域受何种极化控制。,电化学极化还是浓差极化,大电流电镀,四、 实验结果与讨论 1. 添加剂用量对极化曲线的影响: 不同用量下的极化曲线,分析添加剂的加入对镀层外观、性能的影响。 将5条曲线叠加对比分析 2. 锌镀层质量与极化曲线的关系: 主要观察表面外观状态对镀层质量的影响,可通过极化曲线形式来体现,实验四 循环伏安曲线的测定,一、实验目的 1. 掌握电化学工作站测定循环伏安的使用方法; 2. 了解循环伏安法的基本原理及其在电化学研究中的应用,学会分析循环伏安曲线图; 3. 了解扫描

4、速率和浓度对循环伏安图的影响。,二、实验原理 循环伏安法就是使恒电位仪处在控制电位状态下选择某一初始电位,然后使电极电位按指定的方向和速度随时间线性变化,达到某一指定电位后又自动地以同样的速度逆回到初始电位,同时记录极化电流和极化电位的关系,若这种只进一次,称单循环伏安法。若这种过程重复多次,直至相对稳定后才记录伏安曲线称为重复循环伏安法。 本实验主要是对已制备的纳米管TiO2电极和纳米管TiO2-Pt修饰电极在0.5mol/L的H2SO4溶液中的循环伏安曲线进行考察。,四、实验内容 1. 电极的预处理: 2. 输入参数: 3. 采用铂电极为工作电极和对电极,甘汞(SCE)电极为参比电极, 研

5、究铂电极的析氢析氧反应的循环伏安曲线。 4. 纳米管TiO2电极的循环伏安曲线测定: 5. 纳米管TiO2-Pt修饰电极的循环伏安曲线的测定:,五、实验数据和分析 1. 铂电极为工作电极下的循环伏安行为。 2. 纳米管TiO2电极在H2SO4溶液中的电化学循环伏安行为。 3. 纳米管TiO2-Pt修饰电极在H2SO4溶液中的电化学循环伏安行为。,实验五 交流阻抗法评定 铝阳极氧化膜耐蚀性,一、实验目的 1. 了解铝和铝合金阳极氧化膜的性质和用途; 2. 掌握用交流阻抗法评定耐蚀性的原理和方法; 3. 掌握电化学工作站测的使用和结果分析。,二、实验原理 1、铝氧化膜的结构和性质 铝的氧化膜是 由

6、“阻挡层”和 “多孔层”组成的。 封闭机理,2、固定频率下的交流阻抗法 通过测量样品的交流阻抗或导纳(阻抗的倒数)去评定封闭质量的,通常称为阻抗/导纳法。 铝氧化膜的等效电路,四、实验内容 1. 试样制备 硫酸溶液阳极氧化: 氧化膜制备工艺流程: 封闭处理: 2.电化学交流阻抗测试 以饱和甘汞电极(SCE)为参比电极,铂电极(Pt)为辅助电极,工作电极暴露面积约1cm2。 经过沸水封闭后的铝阳极氧化膜在0.1 mol/L NaCl溶液、1 mol/L NaCl溶液0.01 mol/L NaCl溶液中交流阻抗测试。 测定自腐蚀电位条件下氧化膜试样在去离子水中浸泡30min后在3.5%NaCl溶液

7、中的交流阻抗谱和极化曲线。,实验七 聚苯胺的制备、表征和性质(设计性实验),一、实验目的 1. 了解导电高分子的基本概念,了解聚苯胺的结构特征、导电机理。 2. 了解聚苯胺的制备方法,并选用电化学方法制备导电聚苯胺。 3. 了解聚苯胺在传感器、二次电池、光电子器件等领域的应用。,二、实验原理 电化学法是一种简单而有效的方法。制备时常采用三电极系统,即工作电极(W)、对电极(C)与参比电极(R)。工作电极一般用贵金属或碳类材料制作,铂和甘汞电极可分别作为对电极和参比电极。制备时可采用不同波型的电压或电流作为激励信号,可采用循环伏安法、恒电位法和恒电流法。,三、实验要求 1. 通过查阅相关文献资料

8、,了解导电高分子的基本概念和种类,掌握聚苯胺的结构特征、导电机理、合成方法及其应用; 2. 设计一种电化学制备聚苯胺的方案,应详细列出制备工艺步骤和表征手段; 3. 实验设计:聚苯胺在不同pH值溶液中的循环伏安特性;聚苯胺在酸性溶液中的电致变色现象; 4. 实验方案经指导教师审阅后,可按照实验方案进行实验,并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和讨论。,应用电化学测试实验,电镀工艺及性能测定,实验八 镀前处理与镀层结合力试验,一、实验目的和要求: 1. 了解镀前处理在电镀工艺过程中的作 用; 2. 掌握不同电镀工艺对镀层结合力的影响; 3. 确定最佳结合力的工艺。,二、实验原理 1. 电镀工艺 暗镍 水洗 光亮

9、镀铜 水洗 光亮镀镍 水洗 吹干 暗 镍: 0.51A/dm2, 25min 光亮镀铜: 2A/dm2, 1015min 光亮镀镍: 2A/dm2, 1015min, 55 2. 采用弯曲法测定结合力,三、实验内容 1. 除油 除锈 亮铜 亮镍 2. 除油 除锈 暗镍 亮铜 亮镍 3. 除油 除锈 空停(10min) 亮铜 亮镍 4. 除油 暗镍 亮铜 亮镍 5.不做前处理 暗镍 亮铜 亮镍 四、实验结果分析 将不同工艺流程下获得的试片表面及结合力情况作比较,分析原因,确定最佳工艺。,为什么?,实验九 酸性光亮镀锌溶液的配制及其阴极电流效率的测定,一、实验目的和要求: 1. 掌握电镀溶液的配制

10、方法; 2. 掌握酸性光亮镀锌工艺及操作规范; 3. 学会镀液电流效率、覆盖能力的测定方法。,二、实验原理,1. 铜库仑计测定待测溶液的电流效率 将待测电镀溶液的镀槽与一库仑计串联进行电镀后,先精确称量由于电极反应在阴极上实际析出物质的质量,根据法拉弟定律,利用重量库仑计计算出通过电极的电量后,再计算出镀槽中待测溶液的阴极电流效率。 本方法使用的重量 库仑计为铜库仑计。,2. 覆盖能力的测定 覆盖能力是指镀液在特定的电镀条件下,在阴极表面凹处或深孔处沉积金属的能力。其测定原理是根据电镀电流分布原理,人为地制造出具有深凹和外形遮闭部位或内孔的阴极,并采取适当的悬挂方式在待测镀液中进行电镀。由测量

11、的镀层覆盖的面积或镀入深度,来评定镀液的覆盖能力。 常用方法有直角阴极法、内孔法、平行阴极法。 内孔法是采用有内孔的圆管做镀件,用一定的方法进行电镀,镀完后观察圆管内壁镀层的长度来评定镀液覆盖能力的优劣。,三、实验内容 1. 酸性氯化钾光亮镀锌液的配制: 按配方的含量范围称取ZnCl2、KC1 并加水溶解(体积控制在300400mL) 另取一烧杯,称取H3BO3,加200 mL水并加热溶解 将完全溶解的H3BO3溶液倒入ZnCl2、KC1混合液中搅拌均匀 加12克活性炭颗粒进行加热搅拌,时间30min 过滤 (预留250mL空白液,做实验十四故障分析实验) 加入15mL NDZ-1添加剂,加水

12、至1000mL备用。 采用工业级原料,称量质量偏上限; 施镀(1A/dm2、10min),获得整片全光亮镀层为合格,2. 用铜库仑计法测定镀锌溶液的阴极电流效率: 配制400 mL镀锌溶液和400 mL铜库仑计溶液; 按试验装置图(图4.1)接线; 将用分析天平(0.1mg感量)称取铜阴极和锌阴极质量; 按阴极面积计算试验电流,电流密度为2 A/dm2,电镀时间20min; 称取铜阴极和锌阴极的增重。 3. 测定覆盖能力: 将配好的镀锌溶液倒入方槽中(约600700 mL); 将10cm长的紫铜管吊挂于导电棒上(两管口正对阳极); 接好电解槽,电流设置为1安培,时间10min。,时间太短,沉积

13、量少,误差大,四、实验结果与讨论 1. 施镀结果分析 2. 计算阴极电流效率 3. 评价镀锌液的覆盖能力 用表格形式记录测定镀锌溶液的阴极电流效率和镀锌溶液的覆盖能力,并且注意必须注明实验条件。,实验十 化学镀镍及镀层性能测定,一、实验目的和要求: 1. 了解化学镀镍的简单原理和工艺条件; 2. 比较化学镀和电镀的优缺点; 3. 掌握化学镀镍(酸性或碱性)工艺。,二、实验原理 1. 化学镀的定义 2. 化学镀与电镀的区别 3. 化学镀的P%和特点 酸性:稳定易控制、沉积速度快、P%高 碱性:操作温度低、pH范围宽、 P%低 4.化学镀的应用,三、实验内容 1. 选择化学镀镍的实验配方及工艺参数

14、; 2. 配制300mL酸性化学镀镍液; 3. 测定酸性化学镀镍液的沉积速率; 重量法 4. 镀层孔隙率测定。 湿润滤纸贴置法,四、实验结果与讨论 1. 对酸性化学镀镍层进行评价; 外观、光亮度、厚度 2. 计算沉积速率 3. 计算孔隙率,实验十一 铝合金表面阳极氧化,一、实验目的和要求: 1. 了解铝合金阳极氧化原理及氧化膜的形成过程; 2. 掌握硫酸阳极氧化工艺及流程; 3. 掌握阳极氧化的化学着色(封闭)的工艺过程。,二、实验原理 铝的阳极氧化的原理,实质上就是水的电解。 阳极: 2 Al + 6 OH = Al2O3 + 3 H2O + 6 e (主要) 2 OH = 2 H2O +

15、O2 + 4 e (次要) 阴极: 2 H+ + 2e = H2 ,化学着色 封闭处理,三、实验内容 1. 取试样进行氧化前预处理 2. 阳极氧化:电压15 V ,通电2030 min 电解液为20%硫酸溶液 3. 化学着色 4. 封闭处理 :热水封闭 ,2030 min 5. 氧化膜质量检查 配套实验五进行,实验十四 镀液的故障分析,一、实验目的和要求: 1. 通过实验了解霍尔槽、哈林槽在电镀工艺性能 试验方面的应用; 2. 学会分析镀液故障的一般步骤; 3. 掌握霍尔槽、哈林槽等分析镀液故障的方法及技能; 4. 分析镀锌溶液的故障。,二、实验提示 霍尔槽是一个小型梯形电镀槽。槽体材料一般选

16、用耐酸、碱的绝缘材料制作。霍尔槽的主要特征是阴、阳极之间不平行,保持一定的角度。据盛装溶液的容积可分为250mL、500mL、1000mL三种霍尔槽,最常用的是250mL。 改良型霍尔槽,其形状尺寸与普通霍尔槽相同,该槽的优点是置于能加温(或冷却)从而获得所需要的较稳定的镀液成分和液温。,哈林试验槽(Haring cell)是用于测定镀金液的均一电着性, 阴极板置于两端可移动阳极板置于中间任何定点,以测定阳 极到两阴极的电流分配之比较金属析出量之比。 槽的尺寸为长度60cm,宽度10cm,高10cm,镀液量6000cc。,三、实验步骤 1.霍尔槽试验: (1) 基液、 5mL/L添加剂、10mL/L添加剂、 15mL/L添加剂、 20mL/L添加剂; 工艺参数:1A,5min; (2)杂质影响,并判断何种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PPT素材/模板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