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生产标准化宣贯(机电专业)ppt课件

上传人:资****亨 文档编号:145858900 上传时间:2020-09-24 格式:PPT 页数:37 大小:69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安全生产标准化宣贯(机电专业)ppt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37页
安全生产标准化宣贯(机电专业)ppt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37页
安全生产标准化宣贯(机电专业)ppt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37页
安全生产标准化宣贯(机电专业)ppt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37页
安全生产标准化宣贯(机电专业)ppt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3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安全生产标准化宣贯(机电专业)ppt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安全生产标准化宣贯(机电专业)ppt课件(3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煤矿安全生产标准化基本要求及评分方法(试行)宣贯,第八部分 机 电 讲解人:王洪林,2,3,2004 原稿,2011启动修订,2013修订初稿,2017修订发布,2013年 共十三部分 第六部分 机电,2017年共十三部分,第八部分 机电 其中:合并两项:调度”与“地面设施”、“安全培训”与“应急救援” 增加两项:“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事故隐患排查治理”,4,原则,一、与新的煤矿安全规程对标 二、统筹考虑,避免重复 三、统一模式、相关用语 四、取消“基本条件”,增加“重大事故隐患评定” 五、大、小项零分处置 六、专业内容合理调整 七、简化、细化、完善、无漏项,2013年版五项 新方法六项

2、,结构,分值,5,6,煤矿机电管理效果的数据(率)体现 设备综合完好率、大型在用固定设备完好 率、小型电器合格率、设备待修率、机电 事故率、矿灯完好率以及设备更新改造大 修计划等考核指标仍然不变。,7,“煤矿机械”应该包括煤矿安全生产所有的机械设备,此次将采掘、通风、运输等专业直接使用的机械设备考核内容分别调整到相应的专业中,机械设备及系统能力满足安全生产要求,机械设备的各类保护、保险装置齐全可靠,设备操控:提出远程、智能、无人化的建议,8,“煤矿电气”涵盖了煤矿所有供用电系统、电气设备设施的考核内容,供电设计符合现场实际,及时编制、修改、补充,设备选型合理,满足生产能力、生产条件需要,防爆电

3、气设备无失爆,及时、合理的设置、调整保护定值;按煤矿安全规程规定的周期定期进行保护装置的试验,9,是煤矿机电管理效果的直接体现,是煤矿机电管理工作的根本和抓手,技术管理是煤矿机电管理的基础和保障,健全的机电管理机构,持续、有效的开展好机电技术业务保安工作,设备设施的安全技术性能测试、检验及探伤是设备安全运行的根本保障,10,(1)执行安全生产责任制; (2)掌握相应的岗位技能; (3)规范作业,无“三违”; (4)作业前进行安全确认,11,(1)设备设置规范、标识齐全,设备整洁; (2)管网设置规范,无跑、冒、滴、漏; (3)机房、硐室以及设备周围卫生清洁; (4)机房、硐室以及巷道照明符合要

4、求; (5)消防器材、绝缘用具齐全有效。,12,(1)使用被列入国家应予淘汰的煤矿机电设备和工艺目录的产品或者工艺的,(3)单回路供电的,(2)井下电气设备未取得煤矿矿用产品安全标志,或者防爆等级与矿井瓦斯等级不符的,(4)矿井供电有两个回路但取自一个区域变电所同一母线段的,(5)没有配备分管机电的副矿长以及负责机电工作的专业技术人员的,13,该部分主要是将防爆率和电缆吊挂合格率移到了“煤矿电气”部分中,其它没有变化,(一) 设备 与 指标,14,(二) 煤 矿 机 械,1、移出采掘设备; 2、钢丝绳芯带式输送机改为滚筒驱动带式输送机; 3、主提升绞车:增加“系统能力”满足矿井安全生产需要,与

5、新规程兑规,从严要求“提人绞车19项不符合要求煤矿机械大项不得分”,15,(二) 煤 矿 机 械,4、主提升带式输送机: 增加“运输能力满足矿井、采区安全生产需要”,钢丝绳牵引输送机“人货不混乘,不超速运人”; 增加“输送带、滚筒、托辊等材质符合规定,滚筒、托辊转动灵活,带面无损坏、漏丝等现象”; 删除“专用于原煤运输的输送机宜采用无人值守综合智能控制方式”; 从严要求“提人带式输送机的项1处不符合要求扣4分”; 与新规程兑规; 增加“减速器与电动机采用软连接或采用软启动控制,液力偶合器不使用可燃性传动介质”、“机头、机尾及搭接处设有照明,转动部位设有防护栏和警示牌,行人跨越处设有过桥”、“连

6、续运输系统安设有连锁、闭锁控制装置,沿线安设有通信和信号装置”、仅在“倾斜井巷使用的钢丝绳芯输送机有钢丝绳芯及接头状态检测装备”。,16,(二) 煤 矿 机 械,5、主通风机:增加了“通风机性能满足矿井通风安全需要”;移除了“应有反风设施 抽出式通风应有防爆门”;增加了“具备振动监测及报警功能”。 6、压风系统:增加了“供风能力满足矿井安全生产要求”;与新规程兑规;增加了“压力表、安全阀、释压阀设置齐全有效,定期校准”、“风冷压缩机冷却系统及环境符合规定”、“温度保护齐全、可靠,定值准确”等内容;“无人值守集中控制”分为“井下压缩机运转时有人监护”和“地面压缩机采用集中远程监控,实现无人值守”

7、两项要求;移出了“压风自救系统”要求,删除了“压风机检测”,17,(二) 煤 矿 机 械,7、排水系统:“主排水系统”改为“排水系统”;增加了“排水能力满足矿井、采区安全生产需要”;增加了“各种仪表齐全,及时校准”要求;“其他排水地点”中提出了“排水设备及管路符合规定要求”、“设备完好,保护齐全、可靠”、“排水能力满足安全生产需要”、“使用小型自动排水装置”。,18,(二) 煤 矿 机 械,8、瓦斯发电: “地面瓦斯抽采系统(发电)”改为“瓦斯发电系统”; 增加了“机房有防烟火、防静电、防雷电措施”; 将“各种监测传感器,超温、断水等保护齐全可靠”分别以“根据输送方式的不同,设置甲烷、流量、压

8、力、温度、一氧化碳等各种监测传感器”、“超温、断水等保护齐全、可靠”提出要求。 9、地面供热降温: 将四类设备的条款更为准确、详细的做出要求; 增加了“有特种设备使用登记证和年检报告”、“安全阀、仪器仪表按规定检验,有检验报告”; 增加了“有国家或者当地煤炭安全监察部门颁发的安全性能合格证”; 增加了“水质合格,有检验报告”要求。,19,1、 地 面 供 电 系 统,一是增加了“有供电设计及供电系统图,供电能力满足矿井安全生产需要”,要求; 二是将“主变压器运行方式应可靠”改为“主变压器运行方式符合规定”; 三是将“地面安全监控中心”补充到主要设备供电要求中,将“单相接地电容电流符合要求无功补

9、偿合理可靠”改为“矿井6000V及以上电网单相接地电容电流符合煤矿安全规程规定”;,20,1、 地 面 供 电 系 统,四是将“继电保护设置齐全”改为“各种保护设置齐全”; 五是将“应定期检测电网谐波谐波参数不超过规定”改为“供电电压、功率因数、谐波参数符合规定”; 六是将“矿井主要变电所应实现综合自动化控制”改为“矿井主要变电所实现综合自动化保护和控制,实现无人值守”。,21,2、 井 下 供 电 系 统,一是将各小项进行补充、合并、细化和界定; 二是将防爆单列一项,增加重点区域失爆以“煤矿电气”大项零分处置; 三是在井下供配电网络中,增加了“中央变电所安装有选择性接地保护装”、“配电网路开

10、关分断能力、可靠动作系数和动、热稳定性以及电缆的热稳定性符合规定”、“变电所设置符合煤矿安全规程规定”、“采区变电所专人值班或关门加锁并定期巡检”、“采用集中远程监控,实现无人值守”等内容;,22,2、 井 下 供 电 系 统,四是在采掘工作面供电中增加了“配电点设置符合煤矿安全规程规定”; 五是在高低压供电装备和变压器及电动机控制设备中,以新规程的相关用语及定义对各条款进行了规范、明确; 六是将“井下127V供电系统应使用综合保护”改为“井下信号、照明等其他220V单相供电系统使用综合保护装置”和“保护齐全、可靠”;,23,2、 井 下 供 电 系 统,七是将电缆和接线工艺合为一项,将“阻燃

11、电缆”改为“煤矿用电缆”,增加了“无鸡爪子、羊尾巴、明接头”要求,增加了“各种电气设备接线工艺符合要求”,将电缆吊挂合格率移至该项,与防爆要求一致,对特殊区域出现1处动力电缆不符合要求”以“煤矿电气”大项零分处置; 八是增加了“井上下防雷电装置符合煤矿安全规程规定”。,24,25,26,27,“专业技能”: 一是“管理和技术人员掌握相关的岗位职责、规程、设计、措施”; 二是“作业人员掌握本岗位相应的操作规程和安全措施”。,“规范作业”: 一是“严格执行岗位安全生产责任制”; 二是“.无“三违”行为”; 三是“作业前进行安全确认”。,28,1、“设备设置”,一是“井下移动电气设备上架,小型电器设

12、置规范、可靠”为原有内容概括、简化叙述;二是补充增加了“标志牌内容齐全”;三是补充增加了“防爆电气设备和小型防爆电器有防爆入井检查合格证”。 2、“管网”,该项原来缺项为新增内容,一是“各种管路应每100m设置标识,标明管路规格、用途、长度、管路编号等”;二是“管路敷设(吊挂)符合要求,稳固”;三是“无锈蚀,无跑、冒、滴、漏”。 3、“照明”,该项原来缺项为新增内容,提出“机房、硐室以及巷道等照明符合煤矿安全规程要求”。,29,在近六年的标准化修订工作中,通过征求意见、讨论、宣贯和验收等多种形式的活动,接触了全国许多涉煤省份、主要煤炭企业的标准化管理人员、专家及专业人员,大家提出许多宝贵意见,

13、并共同探讨了许多实际问题,也反映出我国煤矿的一些实际现状,现梳理出来与大家分享。,30,(一)重视否决及大分项,31,(二)注重检查的实质性、有效性,32,(二)注重检查的实质性、有效性,33,(二)注重检查的实质性、有效性,34,4、基础管理: (1)组织保障。有职能机构,工作职能、责任落实; (2)管理制度。制度健全,内容实际,真正落实; (3)技术管理。设备档案齐全,落实具体人员;图纸 及时更新,内容全面,与实际相符;操作规程与设备 相符,开展机电技术专项检查和技术分析工作。 (4)设备技术性能测试。按照要求和周期进行测试、 验收、检测和探伤,试验符合规定,真实。,(二)注重检查的实质性、有效性,35,(二)注重检查的实质性、有效性,36,37,祝: 人 矿 平 安 谢 谢 大 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