降尿酸药物的新认识幻灯片

上传人:日度 文档编号:145858535 上传时间:2020-09-24 格式:PPT 页数:29 大小:2.29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降尿酸药物的新认识幻灯片_第1页
第1页 / 共29页
降尿酸药物的新认识幻灯片_第2页
第2页 / 共29页
降尿酸药物的新认识幻灯片_第3页
第3页 / 共29页
降尿酸药物的新认识幻灯片_第4页
第4页 / 共29页
降尿酸药物的新认识幻灯片_第5页
第5页 / 共2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降尿酸药物的新认识幻灯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降尿酸药物的新认识幻灯片(2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降尿酸药物的新认识,1,内容,2,HUA的治疗路径,高尿酸血症,痛风治疗路径,痛风症状/体征,CV危险因素或CV及代谢性疾病,SUA420mol/L(男) SUA360mol/L(女),SUA540mol/L,420(男) 360(女) SUA540mol/L,生活指导3-6个月,生活指导 + 降尿酸治疗,每3个月检测SUA,观察痛风或相关伴发病的发生 长期控制目标:SUA360mol/L(痛风者300mol/L),无效,有,无,有,无,3,降尿酸药物治疗起点及治疗目标,5,6,7,8,9,有心血管危险因素或心血管疾病或代谢性疾病,开始治疗,所有对象 开始治疗,初级治疗目标,最终治疗目标,单位

2、:mg/dl,高尿酸血症伴有痛风, 开始治疗,血尿酸,4,尿酸持续达标促进痛风石溶解,将血尿酸长期控制在6mg/dL的目标下,痛风石可以溶解。“尿酸持续达标”是痛风防治的关键。,Sherman M, et al, Adv Drug Deliv Res, 2008,5,内容,6,降尿酸药物,抑制尿酸生成的药物:黄嘌呤氧化酶抑制剂,嘌呤类:别嘌醇、羟基别嘌醇,非嘌呤类:非布司他,促进尿酸排泄的药物,促尿酸肾脏排泄药:苯溴马隆(立加利仙),新型促尿酸排泄药:URAT1抑制剂,促进尿酸分解的药物尿酸氧化酶,降尿酸药物种类,7,高尿酸血症的饮食治疗,荟萃分析显示,严格饮食治疗大约可以使血尿酸降低7090

3、mol/L。 2. 严格的饮食控制难以长期坚持。,1.Curr Opin Rheumatol, 2011, 23: 192-202; 2. N Engl J Med, 2004, 350: 1093-1103,饮食治疗是降尿酸的基础治疗,但难以使尿酸长期达标。,8,别嘌醇(Allopurinol)具有嘌呤的结构,是黄嘌呤氧化酶(xanthine oxidase)抑制剂 于1966年获得美国FDA批准,是过去40多年中最为广泛使用的降尿酸药物 相关研究获得1988年诺贝尔生理学和医学奖,别嘌呤醇,9,价格低廉,历史长 从“源头”控制尿酸 可用于肾结石、肾功能不全的患者 在西方,长期作为首选药物,

4、别嘌醇的特殊地位,10,别嘌呤醇作用机制,结构和嘌呤类似-非选择性抑制酶活性 影响其他嘌呤及嘧啶代谢。 导致不良反应较多,毒副作用比较大 只抑制还原型的黄嘌呤氧化酶(XO) 需重复大剂量给药维持较高的药物水平 导致药物蓄积, 从而产生药物毒性。,别嘌呤醇,起始剂量100mg/d,中、重度慢性肾功能不全的患者起始剂量 50mg/d 每周可递增50100mg,一日最大量 600mg - Ccr60ml/min,推荐剂量为50mg-100mg/d - Ccr15ml/min, 禁用,用法,11,轻者 固定性红斑型 麻疹样红斑型 荨麻疹型 玫瑰糠疹型,别嘌醇引起的皮疹,12,重者 重症多形红斑型(SJ

5、S) 大疱性表皮坏死松解型 (TEN) 剥脱性皮炎型,别嘌醇引起的皮疹,13,1.苯溴马隆是目前国内最常用的降尿酸药物。 2.其代谢产物 6-羟基苯溴马隆有生物活性,半衰期为30小时,主要由肾脏排出体外。 3.达标率高、副作用少 4.偶有胃肠道反应,皮疹等,罕见肝功能损害。 5.该药可与别嘌呤醇或非布司他联合应用。 6.与华法林、阿司匹林、吡嗪酰胺间存在相互影响。,苯溴马隆,14,苯溴马隆的特点,15,1.治疗前2周应大量饮水(每日饮水量1.5 升)及碱化尿液,促进尿酸排泄,预防尿 路结石; 2. 严重肾结石患者禁用 3. 血肌酐水平356umol/L或内生肌酐清除 率20ml/min时禁用;

6、 4.肾积水、多囊肾、海绵肾 等导致尿液排出障碍的疾病禁用; 5.嘌呤代谢酶的异常、血液病或体重急剧 下降引起的尿酸大量产生或过度排泄 时相对禁忌。,苯溴马隆应用中注意事项,苯溴马隆 作用部位,16,内容,17,2004年初在日本申请上市,2008年10月欧洲EMEA 上市,2009年2月美国FDA批准上市,2012ACR指南推荐高尿酸血症治疗一线用药。,非布司他,非布司他(Febuxostat)由日本帝人公司研发,为新一代黄嘌呤氧化酶抑制剂,美国FDA批准的适应症用于痛风高尿酸血症治疗,痛风性肾病的首选药物 高尿酸血症、痛风患者药物治疗的一线用药,18,欧洲指南推荐非布司他是治疗痛风的新选择

7、,非布司他,也是一种黄嘌呤氧化酶抑制剂,具有不同于别嘌醇的作用机制,对于轻中度肾脏或肝脏损害的患者来说,剂量不需改变 非布司他40 mg对 80 mg 和120 mg 均有长效,Hamburger M, et al. Postgrad Med. 2011 Nov;123(6 Suppl 1):3-36.,2011年 EULAR指南建议:,19,美国指南推荐非布司他是治疗痛风的新选择,Khanna D, et al. Arthritis Care Res (Hoboken). 2012 Oct;64(10):1431-46.,2012年 ACR指南建议:,推荐非布司他作为痛风患者的 一线降尿酸疗

8、法(ULT)药物,20,PNP:嘌呤核苷磷酸化酶-参与嘌呤代谢产生鸟嘌呤 OMPDC:乳清酸核苷酸脱羧酶-参与嘧啶代谢合成DNA XO:黄嘌呤氧化酶-产生尿酸,作用机制,对黄嘌呤氧化酶(XO)高度选择性抑制 不影响其它嘌呤、嘧啶合成和代谢 不良反应 ,非布司他,不同于别嘌呤醇的、 新型的黄嘌呤氧化酶抑制剂,嘌呤合成过程,嘧啶合成过程,次黄嘌呤,黄嘌呤,尿 酸,别嘌醇,非布司他,PNP:嘌呤核苷磷酸化酶,XO:黄嘌呤氧化酶,XO:黄嘌呤氧化酶,(-),(-),(-),(-),(-),(-),(-),OMPDC:乳清酸核苷酸脱羧酶,21,同时抑制氧化型和还原型的黄嘌呤氧化酶(XO) 高效抑制,具有

9、强力降低尿酸的作用; 小剂量即可发挥较高活性,相对安全。 对于不适合于别嘌呤醇治疗的患者疗效确切,且安全,耐受性良好,不同于别嘌呤醇的、新型的黄嘌呤氧化酶抑制剂,还原型XO,氧化型XO,黄嘌呤氧化酶XO,非布司他,(-),(-),别嘌醇,(-),钼蝶呤中心自氧化,作用机制,22,药代动力学,吸收:生物利用度47%。食物不影响其降尿血酸效果 分布:血浆蛋白结合率99.2 半衰期 :58h 代谢:药物主要经肝脏代谢 排泄:非布司他通过肝脏和肾脏途径进行消除。代谢后的非活性物质49%通过肾脏排泄、45%经过粪便排泄,属于多途径排泄,23,别嘌呤醇,肝脏,非布司他,肾脏,尿中排泄,粪中排泄,尿中排泄,

10、肾脏,排泄路径:别嘌呤醇是在肝脏代谢后成为活性产物-羟基嘌呤,只通过肾脏排泄,是单途径排泄。所以,肾功能不全的患者需要调整剂量。,排泄路径:非布司他是在肝脏代谢后成为非活动产物,通过胆汁和肾脏排泄,是多途径排泄。包括粪便和尿,所以轻、中度肾功能不全患者,无需调整剂量。,非布司他,肝脏,24,25,非布司他持久控制 血尿酸、痛风不再发作,非布司他 80mg或120mg/d时,93%患者维持UA6.0mg/dl 5年后痛风不再发作 大部分患者痛风结节溶解,Schumacher et al .2009,非布司他潜在的问题,心血管风险 在APEX和FACT试验获批之前,由于在非布司他80mg/120m

11、g组心血管不良事件的发生率增加,美国FDA要求CONFIRMS 试验 皮疹或超敏反应综合征 截至2010年5月,FDA报告共有11例非布司他所致超敏反应(2009年其出现在140,000个处方中) 肝酶升高 (5%),26,内容,27,结束语,1. 高尿酸血症目前已成为常见的代谢性疾病 2.高尿酸血症患者合并心脑血管疾病或危险因素或代谢性疾病时, 应在血尿酸420mol/L时,起始药物治疗 3.高尿酸血症合并心脑血管疾病或代谢性疾病的治疗目标为血尿酸360mol/L,痛风患者血尿酸应300mol/L 4.非布司他、别嘌呤醇均为治疗痛风的一线用药 5.别嘌呤醇超敏反应在中国汉族人群中的发生率高于欧美及日本人群 6.与别嘌呤醇相比,非布司他降尿酸作用更强、更安全 7.高尿酸血症及痛风应坚持长期治疗,持续达标,28,Thank you,29,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总结/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