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子哲学导读课件

上传人:我*** 文档编号:145858230 上传时间:2020-09-24 格式:PPT 页数:67 大小:43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庄子哲学导读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67页
庄子哲学导读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67页
庄子哲学导读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67页
庄子哲学导读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67页
庄子哲学导读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6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庄子哲学导读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庄子哲学导读课件(6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庄子哲学导读,序:为何开设此课? 提高文化素质、了解中国优秀传统文化。 中国传统文化的组成: 纵向:先秦子学、两汉经学、 魏晋玄学、隋唐佛学、 宋明理学、清朝实学、 民国新学; 横向:儒、道、释。,从寓言看庄子的人生境界,一、庄子其人二、庄子其书三、庄子的思想及影响四、如何学庄子五、庄子寓言选读,一 庄子其人,诸子百家中,有两个“子”,我有点躲避。 第一个是庄子。我是二十岁的时候遇到他的,当时我正遭受家破人亡、衣食无着的大灾难,不知如何生活下去。一个同学悄悄告诉我,他父亲九年前(也就是一九五七年)遭灾时要全家读庄子。这个暗示让我进入了一个惊人的阅读过程。我渐渐懂了,面对灾难,不能用灾难语法。另

2、有一种语法,直通精神自由的诗化境界。由此开始,我的生命状态不再一样,每次读庄子的秋水、逍遥游、齐物论、天下等篇章,就像在看一张张与我有关的心电图。对于这样一个过于亲近的先哲,我难于进行冷静、公正的评述,因此只能有所躲避。,第二个是韩非子,或者说是法家。躲避它的理由不是过于亲近,而是过于熟识。权、术、势,从过去到现在都紧紧地包裹着中国社会。 其实,这正是我们心中的两大色块:一块是飘逸的湛蓝色;一块是沉郁的金铜色。躲避前者,是怕沉醉;躲避后者,是怕迷失。 诸子百家的了不起,就在于它们被选择成了中国人的心理色调。除了上面说的两种,我觉得孔子是堂皇的棕黄色,近似于我们的皮肤和大地,而老子则是缥缈的灰白

3、色,近似乎天际的雪峰和老者的须发。,史记老子韩非列传云:“庄子者,蒙人,名周。周尝为漆园吏,与梁惠王、齐宣王同时。其学无所不窥,然其要本归于老子之言。其著书十馀万言,大抵率寓言也。其言汪洋自恣以适己,故自王公大人不能器之。”,“楚威王闻庄周贤,使使厚币迎之,许以为相。庄周笑谓楚使者曰:千金,重利;卿相,尊位也。子独不见郊祭之牺牛乎?养食之数岁,衣之以纹绣,以入大庙。当是之时,虽欲为孤豚,岂可得乎?子亟去,无污我。我欲游戏污渎之中自快,无为有国者所羁,终身不仕,以快吾志焉。”,二 庄子其书,1、概况: 庄子一书经庄子弟子等人整理、补续而成,约成书于战国中后期。据汉书艺文志记载,庄子有五十二篇,但

4、今仅存三十三篇。,庄子篇目,内篇:逍遥游、齐物论、养生主、人间世、德充符、大宗师、应帝王; 外篇:骈拇、马蹄、胠箧、在宥、天地、天道、天运、刻意、缮性、秋水、至乐、达生、山木、田子方、知北游; 杂篇:庚桑楚、徐无鬼、则阳、外物、寓言、让王、盗跖、说剑、渔父、列御寇、天下。,2、价值: 要研究中国哲学,不能不读庄子;要研究中国文学,不能不读庄子。其实,每个人都应读一读庄子。 不读庄子,无以知中国传统文化的根;不读庄子,无以知中国人文精神的魂。,闻一多先生说:“中国人的文化上永远留着庄子的烙印。别的圣贤,我们也崇拜,但哪像对庄子那样倾倒、醉心、发狂? ”,中国文化如一颗大树,儒家为干,道家为根,释

5、家为枝叶。 就道家言,老子是道家的元典,庄子是发挥道家思想和具有集大成意义的文献。没有庄子,道家就没有如此大的魅力。 庄子有哲学的睿智、文学的风采、美学的情趣,更有洒脱的人生。,庄子的思想及影响,哲学上,庄子的思想主要体现在自然哲学、社会哲学和人生哲学三方面。人生哲学为其重点,也最精彩。,1、自然哲学: 主张万物一体,顺应自然,不破坏自然,主张“天与人不相胜”,是中国哲学中最早提出“天人合一”思想的源头之一 。,2、社会哲学: 主张无为而治,回到原始的“至德”社会。不赞同提倡仁、义、礼、智的做法,反对“机心”。,3、人生哲学: 崇尚精神自由,追求超越人生。主张用“心斋”、“坐忘”、“游方之外”

6、、“以道观之”的方法达到“无己、无功、无名”“无待”的“至人”的“逍遥”境界。 可表为:道通为一,万物一体; 无为无己,逍遥游世。,可简明地表述为: 朴素的自然主义, 辩证的相对主义, 高远的游(超)世主义。,文学上,庄子为先秦散文的杰出代表。先秦散文四大家中,孟文雄辩,荀文厚重,韩文峻刻,庄文汪洋,但四人境界不一样。按冯友兰的说法,荀、韩可称为“功利境界”,孟可称为“道德境界”,庄可称为“天地境界”。 苏东坡称庄文“如行云流水,初无定质,但常行于所当行,常止于所不可不止,文理自然,姿态横生”、“昔吾有见,口未能言。今见是书,得吾心矣。“,鲁迅先生称庄文“汪洋辟阖,仪态万方,晚周诸子之中,莫能

7、先也。” 鲁迅先生曾称史记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同样,庄子亦可称为“文哲之绝唱,无韵之离骚”。,人生上,庄子是一个“真人”:有求真的理想,有“真人”的情感,有“真人”的境界。 胡文英说:“庄子眼极冷,心极热。眼冷,故是非不管;心热,故感慨万端。庄子最是深情。人皆知三闾之哀怨,而不知漆园之哀怨有甚于三闾也。盖三闾之哀怨在一国,而漆园之哀怨在天下;三闾之哀怨在在一时,而漆园之哀怨在万世。” 庄子独见,庄子的影响 对哲学:玄学,佛教,禅宗,道教; 对文学:寓言,诗歌,小说,散文; 对人生:影响无数,最突出者,如 陶渊明、李白、苏东坡、王夫之、 林纾等。,林纾庄子浅说序: 忆余二十一岁时,病咯

8、血,失眠六夕,且殆。忽忆及南华“恶乎知夫死者不悔其始之蕲生乎?”因自笑曰:“今日之病,予为丽姬入晋时矣。”竟废书而酣寝。医至诊脉,大异曰:“愈矣。”余曰:“南华之力也。”今年六月后病癃,不得前后溲,在医院中读自注之南华,倏然卧以待死,一无所恋。已得善药而愈,距咯血时,盖五十年矣。然则南华一书,固与余相终始乎?”,四 如何学庄子? 学庄有三层次:雾里看花;隙中窥月;凌顶览山。 学庄有三体会:一种挑战;一种享受;一种升华。 学庄的目的:学庄子深刻的眼光、高远的境界、认真的态度和超越的精神。学读经典;学研究经典;学提升境界。,学庄子应有批判性。既不全盘拒绝,也不全盘接受。学其神,不要仅学其形。(文子

9、道德篇:上学以神听,中学以心听,下学以耳听。以耳听者,学在皮肤;以心听者,学在肌肉;以神听者,学在骨髓。) 归有光说:“知史记之所以为史记,则能史记矣。”,途径: 先读寓言; 其次读“内篇”; 然后读“外篇”和“杂篇”。,五 庄子寓言选读观名利 庄子钓于濮水,庄子钓于濮水。楚王使大夫二人往先焉,曰:“愿以境内累矣。”庄子持竿不顾,曰:“吾闻楚有神龟,死已三千岁矣。王巾笥(s)而藏之庙堂之上。此龟者,宁其死为留骨而贵乎?宁其生而曳尾于涂中乎?”二大夫曰:“宁生而曳尾涂中。”庄子曰:“往矣!吾将曳尾于涂中。” 秋水,曹商使秦 宋人有曹商者,为宋王使秦。其往也,得车数乘。王说之,益车百乘。反于宋,见

10、庄子,曰:“夫处穷闾厄巷,困窘织屦(j),槁项黄馘(x)者,商之所短也;一悟万乘之主而从车百乘者,商之所长也。”庄子曰:“秦王有病召医,破痈溃痤(cu)者得车一乘,舐(sh)痔者得车五乘,所治愈下,得车愈多。子岂治其痔邪?何得车之多也?子行矣!” 列御寇,鹓 鶵 与 鸱 惠子相梁,庄子往见之。或谓惠子曰:“庄子来,欲代子相。”于是惠子恐,搜于国中三日三夜。 庄子往见之,曰:“南方有鸟,其名为鹓鶵(yunch,凤凰),子知之乎?夫鹓鶵发于南海而飞于北海,非梧桐不止,非练实不食,非醴泉不饮。于是鸱(ch,鹞鹰)得腐鼠,鹓鶵过之,仰而视之曰:吓(h)!今子欲以子之梁国而吓我邪?” 秋水,尧让天下于许

11、由,尧让天下于许由,曰:“日月出矣而爝火不息,其于光也,不亦难乎!时雨降矣而犹浸灌,其于泽也,不亦劳乎!夫子立而天下治,而我犹尸之,吾自视缺然。请致天下。” 许由曰:“子治天下,天下既已治也。而我犹代子,吾将为名乎?名者,实之宾(从属物)也。吾将为宾乎?鹪鹩巢于深林,不过一枝;偃鼠饮河,不过满腹。归休乎君,予无所用天下为!” 逍遥游 ( 探讨:人的价值?,实/名!不要沽名钓誉,更不要盗名欺世。钱钟书说:“不实之名,就像不义之财,会招来恶根。”),附:皇甫谧高士传许由篇:“許由,字武仲,陽城槐里人也。為人據義履方,邪席不坐,邪膳不食。後隱於沛澤之中。堯讓天下於許由,不受而逃去。齧缺遇許由,曰:子

12、將奚之?曰:將逃堯。曰:奚謂邪?曰:夫堯知賢人之利天下也,而不知其賊天下也。夫唯外乎賢者知之矣!由於是遁耕於中嶽潁水之陽,箕山之下,終身無經天下色。堯又召為九州長,由不欲聞之,洗耳於潁水濱。時其友巢父牽犢欲飲之,見由洗耳,問其故。對曰:堯欲召我為九州長,惡聞其聲,是故洗耳。巢父曰:子若處高岸深谷,人道不通,誰能見子。子故浮游,欲聞求其名譽,污吾犢口。牽犢上流飲之。許由沒,葬箕山之巔,亦名許由山,在陽城之南十餘里。堯因就其墓,號曰箕山公神,以配食五嶽,世世奉祀,至今不絕也。”,舜 以 天 下让 善 卷,舜以天下让善卷,善卷曰:“余立于宇宙之中,冬日衣皮毛,夏日衣葛絺。春耕种,形足以劳动;秋收敛,

13、身足以休食。日出而作,日入而息,逍遥于天地之间,而心意自得。吾何以天下为哉!悲夫,子之不知余也。”遂不受。于是去而入深山,莫知其处。 让王,故曰:“道之真以治身,其绪余以为国家,其土苴(zh)以治天下。由此观之,帝王之功,圣人之余事也,非所以完身养生也。今世俗之君子,多危身弃生以殉物,岂不悲哉! ” 让王,观是非,吾尝试问乎女:民湿寝则腰疾偏死,然乎哉?木处则惴慄恂惧,猨猴然乎哉?三者孰知正处?民食刍豢,麋鹿食荐,蝍蛆(jj)甘带,鸱鸦耆鼠,四者孰知正味?猨猵狙以为雌,麋与鹿交,与鱼游。毛嫱丽姬,人之所美也,鱼见之深入,鸟见之高飞,麋鹿见之决骤。四者孰知天下之正色哉?自我观之,仁义之端,是非之

14、涂,樊然殽乱,吾恶能知其辩! 齐物论,忘足,履之适也;忘要,带之适也;知忘是非,心之适也;不内变,不外从,事会之适也;始乎适而未尝不适者,忘适之适也。 达生 (当你问自己是否幸福时,幸福就离开了你。),道恶乎隐而有真伪?言恶乎隐而有是非?道恶乎往而不存?言恶乎存而不可?道隐于小成,言隐于荣华。故有儒墨之是非,以是其所非而非其所是。欲是其所非而非其所是,则莫若以明。 齐物论,观智愚 浑 沌,南海之帝为倏,北海之帝为忽,中央之帝为浑沌。倏与忽时相与遇于浑沌之地,浑沌待之甚善。倏与忽谋报浑沌之德,曰:“人皆有七窍以视听食息,此独无有,尝试凿之。” 日凿一窍,七日而浑沌死。 应帝王,观美丑 美 恶 二

15、 妾,阳子之宋,宿于逆旅。逆旅人有妾二人,其一人美,其一人恶。恶者贵而美者贱,阳子问其故,逆旅小子对曰:“其美者自美,吾不知其美;其恶者自恶,吾不知其恶也。”阳子曰:“弟子记之:行贤而去自贤之行,安往而不爱哉!” 山木,丑妇效矉(东施效颦),西施病心而矉里,其里之丑人见之而美之,归而捧心而矉其里。其里之富人见之,紧闭门而不出;贫人见之,挈妻子而去走。彼知矉美而不知矉之所以美。 天运,哀 骀 它,鲁哀公问于仲尼曰:“卫有恶人焉,曰哀骀它。丈夫与之处者,思而不能去也;妇人见之,请于父母曰与为人妻,宁为夫子妾者 ,数十而未止也。未尝有闻其唱者也,常和人而已矣。无君人之位以济乎人之死,无聚禄以望人之腹,又以恶骇天下,和而不唱,知不出乎四域,且而雌雄合乎前,是必有异乎人者也。寡人召而观之,果以恶骇天下。与寡人处,不至以月数,而寡人有意乎其为人也;不至乎期年,而寡人信之。国无宰,而寡人传国焉。闷然而后应,氾而若辞。寡人丑乎,卒授之国。无几何也,去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PPT素材/模板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