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播电视节目的传输方式课件

上传人:我*** 文档编号:145858110 上传时间:2020-09-24 格式:PPT 页数:73 大小:13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广播电视节目的传输方式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73页
广播电视节目的传输方式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73页
广播电视节目的传输方式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73页
广播电视节目的传输方式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73页
广播电视节目的传输方式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7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广播电视节目的传输方式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广播电视节目的传输方式课件(7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广播电视节目的传输方式,一、广播电视传输方式的变化 二、几种传输方式的分类和定位 三、广播电视技术发展的趋势和特点 四、数字电视的传输 五、微波传输系统 六、MMDS(无线微波多点分布式系统技术) 七、MUDS(多路分米波无线数字发射系统)简介,2,一 、广播电视传输方式的变化,广播已从单声道发展为立体声、数字声; 电视从黑白、彩色发展到数字高清; 在信号传输模式方面,也已经由模拟复合逐渐向采用数字压缩、多路复用技术的数字电视方向发展, 传输方式从地面无线、有线发展为利用宇宙空间的卫星直播; 广播电视节目不仅在本国、本地区传播,而且可以传播到全世界。,3,目前我国使用10颗卫星53个转发器

2、传输242套电视节目、199套广播节目,卫星收转站200多万座;微波传输线路10.2万公里,微波站2749座;广播电视发射台、转播台6.6万座,发射机7万多部;有线电视网络约300万公里,有线电视用户1.4亿;,4,二、几种传输方式的分类和定位,1、广播电视传输方式的分类:广播电视按信号传输方式可以分为卫星传输、地面无线传输和有线传输。 2、几种传输方式的定位 无线方式是广播电视覆盖的最初手段,也是广播电视公共服务的基本手段; 有线电视是城镇居民接收中央和当地节目服务的主要手段; 卫星传输是为全国各地传输转播机构提供节目源的主要手段;,5,卫星直播是从技术上根本解决偏远山区和覆盖盲 区群众听广

3、播看电视难的有效手段; 移动多媒体广播电视是为各种小尺寸、便携式移 动终端提供节目和信息服务的主要手段; 互联网是为计算机等终端提供节目服务的主要手段, 地面传输技术与有线电视、卫星电视、IPTV网 络电视传输相比,传输途径灵活、便利,从某种 角度而言地面传输方式是最可靠、最有效的广播 电视传输方式。,6,三、广播电视技术发展的趋势和特点,3.1广播电视技术发展的趋势: 可以归纳为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和信息化。 特点可以用六句话来概括:即“数字风暴席卷全球”、“网络媒体咄咄逼人”、“卫星应用方兴未艾”、“ 无线接入前景广阔”、“智能技术日渐成熟”、“信息革命翻天覆地”。,7,3.2、广播电视

4、发展特点、要求,1)系统数字化: 2)播出自动化: 3)传输网络化: 4)发射固态化 5)覆盖多元化,8,四、数字电视的传输:,1、数字电视标准 :目前世界上数字电视标准有三种:美国的ATSC(美国先进制式委员会)、欧洲的DVB(数字视频广播)和日本的ISDB(综合业务广播) 我国有线数字电视标准和卫星电视标准此前已确定采用欧洲标准DVB-C和DVB-S,地面传输技术标准采用自主研发、自主创新的国家标准数字电视地面广播传输系统帧结构、信道编码和调制,9,2、DVB数字电视的传输方式,1)传输方式的分类:目前主要有3种传播途径: DVB-S卫星数字电视广播、 DVB-C(有线数字电视广播) DV

5、B-T(地面数字广播) 2)三种传输方式的主要区别 : DVB-S利用高频载波,使用QPSK调制方式 DVB-C利用低频载波,使用QAM-64调制方式 DVB-T利用VHF 、 UHF载波,使用 COFDM调制方式,10,2.1 DVB-S (卫星数字电视广播)传 输 系 统,2.11 DVB-S传输系统的工作原理 2.12 DVB-S传输系统的应用范围 1)提供直播卫星业务,也就是所谓的直播到户(DTH)服务 2)向各个有线电视网络提供节目源,适用于二次节目分配,向用户传输SDTV或HDTV业务。,11,2.13 DVB-S传输系统的主要特点: 1)即可用于SDTV有可用于HDTV 2)适用

6、于不同宽带的转发器。 3)允许用户传送不同电视业务的节目,其中包括多路不同的声音和数据业务. 2.14 卫星传输的优点 1)卫星通信的传播距离远。 2)卫星通信路数多、容量大。 3)卫星通信质量好、可靠性高。 4)卫星通信运用灵活、适应性强。 5)投入少、成本低 。,12,2.14 卫星电视广播系统组成:卫星电视广播系统主要由四部分组成:上行发射站、星载转发器、测控站、地球接收站。 各部分的作用 1)上行发射站:把节目制作中心送来的信号加以处理,经过调制,上变频和高功率放大,通过定向天线向卫星发射上行C、Ku波段信号; 2)星载转发器:用于接收地面上行站送来的上行微波信号(C波段为6GHz,K

7、u波段为14GHz),并将它放大、变频、再放大后,发射到地面服务区内。,13,3)地面接收站:接收来自卫星的信号,经过低噪声放大,下变频为中频信号、中频信号经过调频、解调后得到基带信号,分别送到视频恢复电路和伴音解调电路,重新得到正常的视频信号和伴音信号, 4)测控站 :接收由卫星下行转发的微弱的微波信号,监测卫星转播节目的质量,14,卫星数字电视系统简图,15,2.15我国卫星广播电视现状与发展方向,我国卫星广播电视的现状是:模拟电视与数字电视节目并存;C波段卫星电视与Ku波段卫星电视并存;数字加密电视与数字非加密电视并存 。 广播电视卫星发展的方向:向两多(多频段、多功能)、两大(大容量、

8、大功率)、一长(长寿命)的方向发展。卫星电视广播的发展趋势是直播到户(DTH),称为卫星直播业务。,16,Ku波段大功率直播卫星系统(DBS)的发展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1)采用更大功率容量的Ku波段卫星开展直播卫星直播到户(DBSDTH)业务。 2)试播HDTV。 3)依靠卫星网络进行多功能开发利用,开展新闻采集(SNG)和数据广播等业务。逐步向用户提供视频点播(VOD)、互联网接入、家中银行、实时信息发布、远程诊疗、远离教学、电视会议、电视购物等多种服务。,17,2.16卫星直播电视广播,卫星电视直播常用的两种方式: 1)分配式卫星电视直播 2)卫星电视直播直接到户(DTH ) 卫星电

9、视直播直接到户国内外发展比 目前“村村通”存在的几个问题:,18,2.2DVB-C传输系统,2.21 有线电视数字化的发展历程:从2000年开始,我们开始推动台内数字化网络化,2003年开始推进有线数字电视整体转换,在全国40多个城市开始进行数字电视整体转换的试点,到今天用户数量已经超过了4000万户。从2006年开始,进行数字声音广播技术试验,从2007年开始推动移动多媒体广播CMMB的发展,从2008年开始,推动地面数字电视发展,在8个城市开始了地面数字电视的试播,并通过数字高清晰度电视向世界播出北京奥运会节目;2010年,东部和中部地区县级以上城市、西部地区大部分县级以上城市的有线电视基

10、本实现数字化;2015年,基本停止播出模拟电视信号。,19,2.22 中国有线数字化将从整体上分为两个发展阶段:,第一个阶段是技术平台的转换,即将原来的模拟平台转换到数字平台上来。这一阶段主要是运营商对采、录、编、播、收进行数字设备的选型,搭建可以支撑数字电视运营的技术平台。这个阶段需要15到20年的时间。 第二个阶段是市场转换阶段,即以用户为核心进行市场运营思路的转型。这一阶段的典型特征是运营商对市场有更多的把控力,以用户为核心来经营数字付费节目。原有的体制不再适应市场发展的需要,运营商将从行政体制过渡到一个以“经营”为主的公司。这个阶段需要更长的时间。,20,有线数字电视系统方框图,21,

11、2.23有线数字电视技术体系”由那些部分构成?,主要由节目平台、传输平台、服务平台、监管平台四部分组成。 通过节目平台集成播出、传输平台传输、服务平台分配把节目提供给用户,构成有线数字电视运营的产业链,通过独立于各方的监管平台监督这三个平台的运行,保持公正、安全。各个平台按照明确的定位和分工,各司其职,各负其责,22,2.25 平台的定位,1、节目平台:集成播出数字广播电视节目。主要任务是:在提供基本节目的同时,提供付费标准清晰度电视节目、高清晰度电视节目、交互电视节目和数据业务以及数字广播节目等。将各个节目频道集成播出,加入相应的节目信息,经传输加密后,送入传输平台。,23,2、传输平台:节

12、目传输。主要任务是:根据节目平台的业务委托,调度线路,将节目送达预定地点。负责互联网上视音频服务、宽带业务、数据业务等增值业务的开发。,24,3、服务平台:直接面向最终用户提供接入服务。主要任务是:在有线电视分配网前端将各节目平台的数字节目与本地节目集成在一起,根据各节目SI信息,生成完整的服务信息和电子节目单,经过本地加密后送入分配网。按照用户订购单给用户机顶盒授权开通节目。向节目平台和监管平台提供相关用户管理信息。负责本地网技术维护、服务用户、管理用户、发展用户、开拓市场。,25,4、监管平台:协调、监管有线数字电视运营秩序。主要任务是:从服务平台获取用户管理数据、IC卡数据、节目订购数据

13、,从银行获取结算数据,为参与有线数字电视运营的各方提供相关用户管理信息。监督有线数字电视码流的规范性和合法性、服务平台与监管平台接口的规范性、监管各平台的运营范围。,26,2.26 平台运行主体,1、节目平台:分中央节目平台和省(自治区、直辖市)级节目平台两级。中央节目平台由中央播出机构建立,组织集成播出中央数字广播电视节目、中央付费广播电视节目、数字电影节目、获准向全国传输的省级付费广播电视节目以及其它广播影视新业务等,面向全国范围播出。省级节目平台由省级播出机构建立,集成播出本省数字广播电视节目、付费广播电视节目以及其它广播影视新业务等,面向本省范围播出。,27,2、传输平台:分国家干线网

14、和省级干线网两级。由中央和省级网络公司建立。承担节目平台的上行信号和下行信号的传输任务,可以采取由国家干线网联合各省级干线网的联运方式将中央节目平台的节目传送到全国各地。,28,3、服务平台:分别由直辖市有线电视网络公司(中心)、拥有一定规模和用户数量的有线电视分配网的省和地(市)网络公司(中心)建立。集成中央和省节目平台的数字电视节目、卫星电视节目、本地节目,经过本地加密后送入有线电视分配网,授权用户在接收端通过数字机顶盒接收。不得自办节目。,29,4、监管平台:分中央监管中心和省级监管分中心两级,由广电总局监测中心负责在全国有线电视监测网地基础上建立。省级监管分中心负责监管辖区内有线数字电

15、视运行情况,统计数据上报中央监管中心。中央监管中心由监测中心负责维护运行,省级监管分中心由省级广播电视行政部门负责维护运行。,30,2.24 相关技术要求有哪些?,、节目平台 必须具备集成播出数字电视节目所需的各项基本技术条件,并且可以建立条件接收系统、用户管理系统。、传输平台 传输平台透过传输节目平台传来的码流,经过适配器生成符合标准的M信号,通过SDH传输系统传送到服务平台。,31,、服务平台: 1)能够提供的基本业务要保证套左右的节目频道数量 , 2)服务平台内部使用的专有数据,不能影响对节目平台业务的正常接收。 3)条件接收系统必须并只能与监管平台监管下的用户管理系统数据库互联,用户管

16、理系统数据库向监管平台透明用户管理信息。,32,、监管平台,监管平台由一个中央监管中心、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监管分中心以及设在服务平台的监管前端和信息采集终端组成,利用全国有线广播电视监测网的已有资源,增加设备、扩展功能。,33,、机顶盒,机顶盒分为标准清晰度()和高清晰度()两种级别,每种级别按照业务和功能划分为基本型、增强型、高级型三种类型。机顶盒及其附带遥控器的功能应符合总局颁布的有关技术规范。,34,监管平台系统结构图如下:,35,2.25 有线电视数字化的优势,优势:有线电视网可以一城一网或一地一网,具有节目多、质量高、传输频带宽、容量大、便于开展按节目收费(PPV)、视频点播(VOD)及其他双向业务等优势。可以进行远距离传输,传输距离远、覆盖面大。,36,2.26 DVB-C传输系统的主要特点:,1)可与多种节目相匹配。即可用于SDTV又可用于HDTV. 2)凡符合MPEG-2编码和复用标准的数字电视业务都可进入DVB-C传输系统, 3)允许用户传送不同电视业务的节目,其中包括多路不同的声音和数据业务,,37,2.3 DVB-T(地面开路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PPT素材/模板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